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的移动
- 格式:doc
- 大小:222.5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 N₂(g) + 3H₂(g) ⇌ 2NH₃(g),在容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 2mol N₂和 6mol H₂,达平衡时,NH₃的浓度不可能达到()A 01mol/LB 02mol/LC 005mol/LD 015mol/L答案:B解析:假设 2mol N₂和 6mol H₂完全反应,生成 4mol NH₃,则NH₃的浓度为 04mol/L。
但这是一个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 NH₃的浓度一定小于 04mol/L。
而 02mol/L 接近完全反应时的浓度,所以不可能达到。
2、一定条件下,将 NO₂与 SO₂以体积比 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₂(g) + SO₂(g) ⇌ SO₃(g) + NO(g)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 SO₃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 每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答案:B解析:A 选项,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B 选项,混合气体颜色不变,说明 NO₂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选项,SO₃和 NO 都是生成物,且按照 1:1 生成,无论是否平衡,体积比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
D 选项,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都表示的是逆反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平衡状态。
3、对于可逆反应:2A(g) + B(g) ⇌ 2C(g) △H <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 选项,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的百分含量降低,图像正确。
B 选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 的转化率应该增大,图像错误。
C 选项,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平衡时 C 的百分含量不变,图像错误。
第3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化学平衡移动勒夏特列原理基础训练1.下列措施有利于反应:N2(g)+3H2(g)2NH3(g)ΔH=-92 kJ·mol-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减小压强⑤增大NH3浓度⑥减小NH3浓度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③⑥解析:该反应为一个体积减少的放热反应;①升高温度,平衡左移;②降低温度,平衡右移;③增大压强,平衡右移;④减小压强,平衡左移;⑤增大NH3浓度,平衡左移;⑥减小NH3浓度,平衡右移;故②③⑥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D2.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D.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解析:A.存在Cl2+H2O 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分解,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故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H2、I2、HI三者的平衡,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则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C.存在平衡2SO2(g)+O2(g)2SO3(g),加入过量的空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打开汽水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答案:B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c C(g)+d 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a<c+dC.D的体积分数增大D.A的转化率变大解析: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即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若平衡不移动,D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但事实上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有a<c+d,从而使A的转化率减小,D的体积分数减小。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浓度、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规律。
一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1.在一定条件下,把1 mol N 2和3 mol H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3H 22NH 3,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在某一时刻,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N 2,此时,c (N 2)增大,v 正增大,c (NH 3)不变,v 逆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c (N 2) ,v 正 ,c (NH 3) ,v 逆 ,最终 。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 、气体反应的 、 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3.化学平衡移动可表示为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条件改变⎩⎪⎨⎪⎧若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若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 正<v 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试根据下列图像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答案①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③平衡不移动。
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将有关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中:Cr2O2-7+H2O2CrO2-4+2H+橙色黄色Fe3++3SCN-Fe(SCN)3(红色)溶液颜色溶液颜色对可逆反应Fe3++3SCN-Fe(SCN)3,分别增大c(Fe3+)和c(SCN-)后,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滴加NaOH溶液,由于3OH-+Fe3+===Fe(OH)3↓,减小了Fe3+的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已知反应m A(g)+n B(g)p C(g)ΔH<0,m+n<p,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有关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1)c(反应物)增大或c(生成物)减小,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能利用相关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要点梳理】要点一、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通过影响化学平衡常数,而使平衡发生移动。
(1)若温度升高,K增大,则反应将向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吸热方向移动。
若温度升高,K减小,则反应将向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吸热方向移动。
规律:温度升高,平衡将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2)若温度降低,K减小,则反应将向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若温度降低,K增大,则反应将向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放热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例如,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某温度达到平衡后,增加或移去一部分C固体,化学平衡不移动。
(2)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是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旧化学平衡的破坏就是改变v(正)=v(逆)的关系,因此,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由于改变压强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1、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 A(g) c C(g)+d D(g),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2、下图表示一定条件下N2+3H22NH3的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其中t1是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t2~t3是改变一个条件后出现的情况,则该条件可能是()A.加压B.升温C.加入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3、现有m A(s)+n B(g)q C(g) 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φ(B)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关该反应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m+n<qB.n>qC.x点的混合物中v正<v逆D.x点比y点的正反应速率小4、可逆反应aA(g)+bB(s)cC(g)+dD(g),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化学方程式的系数a <c +dD .根据图像无法确定改变温度后平衡移动方向5、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4MgSO s CO g +()()()22MgO s CO g SO g ΔH ++>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 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 随x 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 xyA . 4MgSO 的质量(忽略体积) CO 的转化率B . CO 的物质的量2CO 与CO 的物质的量之比C . 2SO 的浓度 平衡常数KD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6、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可用浓氨水和NaOH 固体快速制氨气 ②700K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③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④温度升高水的K W 增大 ⑤对于反应2HI(g) H 2(g)+I 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②⑤D. ④⑤7、对于可逆反应:2AB 3(g) A 2(g)+3B 2(g) ΔH > 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c 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最终测得A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变为原来的50%,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a >b +c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大D .以上判断都错误9、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如下:I.向5mL 0.05mol/L 3FeCl 溶液中加入5mL 0.05mol/L KI 溶液(反应a),平衡后分为两等份 II.向一份中加入饱和KSCN 溶液,变红(反应b);加入4CCl ,振荡、静置,下层显极浅的紫色 III.向另一份中加入4CCl ,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反应a 为:3+-2+22Fe +2I 2Fe +I ƒ B.II 中,反应a 进行的程度大于反应b C.比较氧化性:II 中,3+2I >Fe D.比较水溶液中2+(Fe ):c II<III10、温度为T 时,向2.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 5,反应PCl 5(g)PCl 3(g)+ Cl 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变更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上升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渐渐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C.渐渐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参考答案】C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从vt图象相识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a A+b Bc C+d D (A、B、C、D为非固体)体系浓度变更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速率变更v正瞬间增大,v逆瞬间不变,v′正>v′逆v逆瞬间增大,v正瞬间不变,v′逆>v′正v逆瞬间减小,v正瞬间不变,v′正>v′逆v正瞬间减小,v逆瞬间不变,v′逆>v′正平衡移动方向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正向移动逆向移动vt图象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适用对象: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
(2)影响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①若为体积不等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②若为等体积反应增大压强时,v正、v逆同等程度地增大;减小压强时,v正、v逆同等程度地减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
(3)从vt图象相识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a A(g)+b B(g)c C(g)+d D(g)计量关系a+b>c+d a+b<c+d压强变更增压减压增压减压速率变更v正、v逆同时增大,v′正>v′逆v正、v逆同时减小,v′逆>v′正v正、v逆同时增大,v′逆>v′正v正、v逆同时减小,v′正>v′逆平衡移动方向正向移动逆向移动逆向移动正向移动速率与时间的图象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1.肯定温度下,反应C(s)+H2O(g) 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密闭的真空容器中放入肯定量CaO2固体,发生反应2CaO2(s)2CaO(s)+O2(g)并达到平衡。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化学均衡的搬动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已知: H 2( g ) +I 2( g ) ? 2HI ( g );△ H < 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 2和 I 2 各 0.1mol ,乙中加入 HI 0.2mol ,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均衡。
欲使甲中 HI 的均衡浓度大于乙中HI 的平衡浓度,应采用的措施是A .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 .甲中加入 0.1 mol He ,乙不变C .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 .甲增加 0.1 mol H 2 ,乙增加 0.1 mol I 2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水的三态熵值大小关系为:S(s) > S(l) > S(g)B .必然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方向性起决定性作用-1-1,可知反应不能能自觉C .2Al (S)+Fe 2O 3(S)==2Fe (S)+Al 2O 3(S) △ S= -39.35 J mol · ·KD .N 2H 4(l) + 2H 2O 2(l) = N 2(g) + 2H 2O (g) △ H= -642.2 kJ mol ·-1,可知 N 2 和 H 2O 能够成功制取 N 2H 43、必然条件下存在反应: CO(g)+H 2O(g) CO 2(g)+H 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 2L 恒容绝热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 和 1 mol H 2O ,在Ⅱ中充入 1 mol CO2 和 1 mol H 2,在Ⅲ中 充入 2 mol CO 和 2 mol H 2O , 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均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 .容器Ⅰ中 CO 转变率与容器Ⅱ中 CO 2 转变率之和小于 1C .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均衡常数相同D .容器Ⅰ中 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温度为 T 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mol PCl 5,反应 PCl 532经一段时间4(g)PCl (g)+Cl (g)后达到均衡。
化学平衡移动分类专题练习一、等效平衡、等效变换1、在一定温度下,把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时加入的的物质的量(mol),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完全相同。
请填空:(1)若a=0,b=0,则c=___________。
(2)若a=0.5,则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3)a、b、c的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X和1molY,发生反应:2X(气)+Y(气)aW(气),达到平衡后,W的体积分数为Φ。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X、0.3molY和1.4molW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W的体积分数仍为Φ,则a值为()A、1 B、4 C、 2 D、33、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发应:A(气)+B(气)C(气)(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物质的量为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 和3a mol,则x=mol,y=mol。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H2(气)+Br2(气)2HBr(气),已知加入1mol H2和2mol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HBr(见下表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对下列编号(1)-(3)的状态,填写表中空白:5、在一个盛有催化剂溶剂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和压强进行以下反应N2+3H22NH3。
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的移动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课时跟踪检测(八)化学平衡的移动1.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 D.降温解析:选D正反应速率降低,可能是减压或降温,A的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只能是降温。
2.下列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A.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B.正、逆反应速率发生改变C.组分中某物质的转化率发生改变D.体系的压强增大解析:选C A项,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发生改变平衡不一定移动,如缩小容器体积时,平衡H2(g)+I2(g)===2HI(g)不移动,错误;B项,正、逆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平衡不一定移动,如加入催化剂,错误;D项,体系的压强增大,平衡不一定移动,如平衡CO(g)+H2O(g)CO2(g)+H2(g),错误。
3.反应X(g)+Y(g)2Z(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解析:选D A项,题给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减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错误;B项,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Z的产率不变,错误;C项,两种反应物中,增大一种物质的用量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本身转化率降低,增大c(X),X的转化率降低,错误;D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Y的转化率增大,正确。
4.已知反应:2NO2(g)N2O4(g),把NO2、N2O4的混合气体盛装在两个连通的烧瓶里,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把烧瓶A放入热水里,把烧瓶B放入冰水里,如图所示。
与常温时烧瓶内气体的颜色进行对比发现,A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过程中,A烧瓶内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B.上述过程中,B烧瓶内c(NO2)减小,c(N2O4)增大C.上述过程中,A、B烧瓶内气体密度均保持不变D.反应2NO2(g)N2O4(g)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解析:选D A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确;B项,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B烧瓶内c(NO2)减小,c(N2O4)增大,正确;C项,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A烧瓶、B烧瓶内气体密度都不变,正确;D项,放在热水中的A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放在冰水中的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故反应2NO2(g)N2O4(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项符合题意。
5.对可逆反应:A(g)+B(g)C(s)+2D(g)ΔH>0,如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果在t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加入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移走C。
符合图示条件的是()A.②③ B.①②C.③④ D.④⑤解析:选A使用催化剂只同倍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6.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3Fe2O3(s)+CO(g)23Fe(s)+CO2(g)ΔH<0,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增加Fe2O3的量②移出部分CO2③提高反应温度④减小容器的容积⑤加入合适的催化剂⑥降低反应温度A.①③ B.②⑥C.②④ D.④⑥解析:选B①氧化铁是固体,增加Fe2O3的量,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错误;②移出部分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正确;③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错误;④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减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错误;⑤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错误;⑥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反应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正确。
7.COCl2(g)CO(g)+Cl2(g)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稀有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稀有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③⑤⑥解析:选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①正确;恒容时,通入稀有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②错误;增加CO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降低,③错误;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减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④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⑤错误;恒压时,通入稀有气体,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向气体增加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⑥正确。
8.在下列可逆反应中,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均可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是()A.2SO2(g)+O2(g)2SO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4NH3(g)+5O2(g)4NO(g)+6H2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2NH3(g)N2(g)+3H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SO2(g)+NO2(g)SO3(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解析:选A A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也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项,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项,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C(s)高温2CO(g)ΔH>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
(2)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c(CO2)________。
(3)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
(4)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c(CO)________。
解析:(1)C为固体,增加C,其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CO2)不变。
(2)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即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c(CO2)增大。
(3)通入N2,容积和温度不变,平衡不会发生移动,c(CO2)不变。
(4)容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c(CO)增大。
答案:(1)不移动不变(2)向左移动增大(3)不移动不变(4)向右移动增大10.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 0 1 2 3 4n(NO)/mol 0.020 0.01 0.008 0.007 0.007(1)800 ℃,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升高温度,NO的浓度增大,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解析:(1)平衡时,n(NO)=0.007 mol,c(NO)=0.007 mol2 L=0.003 5 mol·L-1。
升高温度,c(NO)增大,则平衡左移,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a项达没达到平衡都成立,因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反应2NO(g)+O2(g)2NO2(g)的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相等,压强随反应的进行发生改变,b项中压强已保持不变,说明b项已达平衡状态。
根据平衡状态的定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得c项也达平衡状态。
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质量不变,而容器的体积2 L,也不发生变化,所以任何条件下密度都不发生改变,d项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3)分离出NO2气体,反应速率减慢,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b、d均错误。
增大反应物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
答案:(1)0.003 5 mol·L-1放热(2)b、c(3)c1.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X()+Y(g)Z(s)已达到平衡,此时升高温度则气体的密度增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可能是气态、液态或固态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一定为气态C.若X为非气态,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若加入少量的Z,该平衡向左移动解析:选A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升高温度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质量增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放热,平衡逆向移动,Y(g)的质量增加,所以不管X是气态、液态或固态,气体的密度都增大,故A正确。
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B.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解析:选D A项,加入硝酸银,Ag+和Br-反应生成AgBr沉淀,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正确;B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确;C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确;D项,催化剂的使用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移动,错误。
3.对于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在温度不变时欲使c(NO2)/c(N2O4)比值增大,可以采取()A.体积不变,增加NO2的量B.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量C.使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D.使体积不变充入N2解析:选C体积不变,增加NO2、N2O4的量相当于加压,NO2的转化率增大,c(NO2)/c(N2O4)减小,A、B项错误;使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压强减小,平衡左移,NO2的转化率减小,c(NO2)/c(N2O4)增大,C项正确;使体积不变充入N2,平衡不移动,c(NO2)/c(N2O4)不变,D项错误。
4.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气)和2 L 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2Q(g)+n 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A.3 B.4C.5 D.6解析:选D因为X的浓度减小1/3,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压强比原来增加5%,根据压强和物质的量成正比,说明生成物气体计量数之和应大于反应物气体计量数之和,从四个选项中判断,只有n=6符合上述判断,故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