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大象的耳朵(最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3
《大象的耳朵》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认识“耷拉、咦”等 9 个生字词,读准多音字“扇”,正确书写“扇”。
2.朗诵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谈谈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联合生活实质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4.整合阅读《好方法?坏方法》教课要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理解小动物们和大象说话时的心情,并读好语气。
教课难点:能借助大象的话,理解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联合生活实质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课过程:一、讲话引入,揭露课题:小朋友们你们喜爱动物吗?(生答。
)今日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他们是谁呢?(大屏幕出示)小大家看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大象耷拉动物竖着)你总结的可真到位。
大屏幕出示:耷拉竖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大象这耷拉着的大耳朵出缺点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日我们就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一探终究。
齐读课题:第19 课《大象的耳朵》。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经过预习相信你对课文有了必定认识,哪位同学起来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生答,小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出缺点了,大象就把耳朵竖起来,可是让他很烦忧,最后他仍是把耳朵放下了。
)你讲的可真全面,把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情都说出来了,把词语宝宝都吸引来了呢。
2.谁来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似的、耷拉、咦、竖起、竹竿、跳舞、头痛、心烦、扇走)3.这个小老师的声音可真宏亮,下边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吧!火车火车开起来,火车头在哪里?(两列学生读)4.咦,有个俏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句子里了,你会读吗?(出示:夏季到了,奶奶常常拿着扇子给我扇风。
)本来这是个多音字啊,让我们一同读一下吧。
5.这个俏皮的生字宝宝为了让你记着他啊还给带来了礼品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羽毛扇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答:它是用羽毛做的,“扇”的下边也有一个羽字。
)你的小眼睛可真亮。
大家看我们的先人多么充满智慧,想到用羽毛做成扇子,来缓解夏季的酷热和驱逐蚊虫。
部编版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课文原文及赏析《大象的耳朵》课文原文:大象的耳朵像两把大扇子,耷拉着。
小兔子看见了,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下来的呢?你应该把它们竖起来才对呀。
”大象问:“为什么呢?”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就是竖着的,多神气呀!”大象想了想,就把自己的耳朵用竹竿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进了虫子,痒得他直摇头。
小羊看见了,问他:“大象,你怎么啦?”大象说:“我的耳朵里进了虫子,好痒啊!”小羊说:“你还是把耳朵放下来吧,让虫子飞出去。
”大象把耳朵放了下来,果然,虫子都飞出去了。
大象说:“看来,我的耳朵耷拉着是有道理的。
我还是让它们自由自在地耷拉着吧。
”《大象的耳朵》课文赏析:这篇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形式,讲述了大象对自己耳朵的认知过程。
通过小兔子和小羊的建议,大象尝试改变自己的耳朵形态,但最终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课文首先描绘了大象耳朵的形象,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大象的耳朵比作“两把大扇子”,形象生动,易于小学生理解。
接着,小兔子的出现引发了故事的冲突,它的建议让大象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疑问,这也体现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看法的敏感和自我认知的探索。
大象尝试按照小兔子的建议改变自己的耳朵,却遭遇了问题,这反映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强行改变可能会带来困扰。
最后,小羊的建议帮助大象解决了问题,也让大象认识到自己的耳朵耷拉着是有其自然的道理的。
这篇课文寓教于乐,引导小学生理解并接纳自我,尊重个体差异,同时也传达了顺应自然、保持自我特色的价值观。
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到理解和接纳他人与自我,以及解决问题的智慧。
第七单元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兔:留意和“免”区分开来。
遇:留意部首“辶”的写法。
4.老师示范书写。
5.同学练习书写。
老师巡察并准时订正。
6.小组写字展评。
四、课后延长同学与小组成员分角色读课文。
留意要读通顺,读准字音。
第2课时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1.老师用卡片抽读的方式检查同学的生字把握状况。
2.老师谈话导入:上一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为什么大象的耳朵要耷拉着?他是怎样耷拉耳朵的?
二、情景教学,解读课文
1.同学自由读第1自然段。
(1)同学想想大象的耳朵是什么外形的,为什么始终耷拉着。
(2)同学找出描写大象耳朵的词语,并圈出来。
2.老师指名读第2~7自然段。
(1)同学结合课文,想一想其他动物见到大象耳朵耷拉后的反应。
(2)同学思考:为什么其他动物见到大象耳朵耷拉后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3)同学争辩并回答。
老师点拨:动物们的反应说明白
【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听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生字词,会写“扇”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和对话。
3.知道大象的耳朵的样子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学习疑问句,理解大象耳朵的样子和作用。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把扇子,你喜欢哪一把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扇子的理由,有的是因为外形,有的是因为图案,有的是因为材质。
2.你们仔细想一想,扇子像哪种动物的耳朵呢?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大象的耳朵》。
(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请同学们齐读两遍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段的学生特点,上课伊始,呈现扇子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扇子,唤起学生自主选择的快乐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文“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86页,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边读边找出文中描写大象耳朵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做记号。
已经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读要求去自主学习,对学习目标进行设定,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也凸显了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特点,落实了“双基”训练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第1篇】《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人文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着大象的“耳朵”展开,告诉我们对别人的说法,要正确对待,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二、课时目标1. 借助大象的话,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3.借助提示讲故事。
4.会写“扇”和“痛”两个左上包围结构的字。
三、课时重点、难点1.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头饰、课本、笔。
(一)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少年》【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老师跟你们一样,曾经也是那个追风的少年。
只是岁月的变迁,让老师从一个跟你们一样的童真孩子,变成了现在你面前这个历经沧桑的大人。
岁月改变的是容颜,却不曾改变我们的内心,因为每一次的改变,都是成长,都将是来自内心的声音。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大象的耳朵》,一起来见证大象的成长与改变。
2.齐读课题《19大象的耳朵》。
(二)研学活动课堂活动一:大象的改变环节一:画出大象的话【师】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开,翻到第87页,带着自己所理解的感情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大象的话【汇报交流】——1.【师】孩子们,你画出大象的话了吗?画出了哪些句子?谁愿意分享给大家?【生1】【4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8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13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你们同意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大象的话。
环节二:大象想法的改变【师】从大象的话里,你发现了什么?请与你的同桌一起到课文里找一找,看看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汇报交流】——1.【师】此时的大象,丝毫没有怀疑自己,还是特别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