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23例
- 格式:pdf
- 大小:171.25 KB
- 文档页数:2
经尿道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附22例报告)
李解方;罗志刚;蔡晓建;刘志文;曹友汉
【期刊名称】《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8(13)6
【摘要】为提高经尿道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疗效,采用二步切开及会师切开法治疗22例复杂性后尿道狭窄和闭锁。
结果:22例患者手术顺利。
随访3~8个月,19例排尿通畅,疗效满意。
并对切开尿道的方法、瘢痕切除的范围及导尿管留置的时间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2页(P267-268)
【关键词】尿道狭窄;后尿道;外科手术
【作者】李解方;罗志刚;蔡晓建;刘志文;曹友汉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6.05
【相关文献】
1.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附27例报告) [J], 胡耐春;周家驹
2.尿道拖入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附15例报告 [J], 杨忠新;谭毅;朱文胜;韩官红;杨松
3.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附12例报告) [J], 虞建达;刘锦民
4.尿道拖入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附12例报告) [J], 高建国;张泽江;王
运本
5.膀胱粘膜尿道移植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附二例报告 [J], 李兴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M ay ,2008Vo l ,3No.102008年05月第3卷第10期作者简介:韩红,副主任医师,辽宁省鞍山市曙光医院泌尿外科。
女性远端尿道狭窄易引起尿路感染[1],但因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常被忽视而致漏诊。
我院2003年4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8例,经尿道内切开,治疗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例,年龄13—63岁,年均35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年6个月。
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
尿频以夜尿次数增多为主,平均6—8次,伴随症状有腰痛、下腹坠胀。
另伴有遗尿、急迫性尿失禁者各1例。
本组诊断依据为:先作泌尿系统检查,以排除上尿路疾病,然后在表面麻醉下使用Wolf F21尿道膀胱镜或尿道探进行检查,如通过尿道受阻或有明显紧缩感则诊断为尿道狭窄。
本组F 21尿道探完全不能通过尿道者3例,经扩张后才能勉强通过者2例,3例术前曾行尿道扩张治疗无效。
狭窄段均位于尿道远端(其中5例为尿道外口狭窄),均为炎性疤痕所致。
1.2手术方法鞍麻,截石位,使用Qtis 尿道内切开刀,无此刀时也可用手术尖刀片代替,于尿道远端2点、10点处切开狭窄疤痕组织,直至能顺利通过F30尿道探,继续扩张尿道。
根据年龄和病情需要最大可扩至F45。
尿道内留置F18-20导尿管,用凡士林纱条环绕导尿管压迫尿道外口止血。
24小时后取除纱条,48—72小时后拔除导尿管。
本组5例合并尿道、阴道口间距短于3mm 者,均同时行尿道、阴道口间距延长术。
术前术后常规用抗生素,术后视排尿情况定期行尿道扩张。
2结果本组8例术后均感排尿前明显通畅,夜尿由6-8次减少为0-2次,腰痛、下腹坠胀、遗尿和急迫性尿失禁消失,无并发症。
术后随访1—22月,痊愈6例,好转2例。
3讨论3.1发病部位及病因女性尿道狭窄常发于远端尿道和尿道外口,前者指尿道远端1/3发生狭窄,多见于少女,后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术后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divu)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和护理。
方法:对28例男性尿道狭窄采用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手术,术后使用有效抗生素,加强管道及伤口护理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22例一次性完全治愈出院,4例术后3-6个月出现排尿困难定期行尿道扩张后排尿正常,2例半年后出现再次尿道狭窄,行冷刀切除后治愈。
结论:尿道镜内切对治疗尿道狭窄的优点有创面小,恢复快,且对性功能的影响较小。
术后的细心观察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尿道狭窄;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护理尿道狭窄多起因于外伤性,炎性和医源性,也是泌尿外科疾病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各种创伤的增加,尿道狭窄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以往多采用开放式经会阴部手术,但切口大,恢复慢,同时对性功能影响比较大。
经尿道内切开术虽起步较晚但因其创伤小,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应用广泛,发展较快[1]。
我科自2007年3月~2010年3月采用dviu治疗尿道狭窄2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尿道狭窄患者28例,均为男性.年龄29—78岁,平均49.4岁。
根据病因分类:医源性狭窄16例,其中包括tuv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14例,尿道扩张损伤1例,导尿金属导丝损伤1例。
外伤性狭窄7例,炎性狭窄5例。
经尿道造影检查确诊狭窄段0.8-3cm。
3例入院前已行膀胱造瘘术.1.2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连续硬膜外麻醉,经尿道放入顺康内切镜,在尿道镜的窥视下将f4导管(内含导丝)通过狭窄处进入膀胱,在导管引导下用冷刀放射状切开瘢痕组织形成通道,在尿道镜通过狭窄处时注意观察局部瘢痕组织的狭窄程度,视情况切除瘢痕组织,修整至腔道光滑。
如果狭窄程度较重,无法辨认尿道至插管失败,可自造瘘管处注入美蓝,根据从尿道流出蓝色液体来辨别尿道内切开的部位。
不同方法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钬激光和冷刀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诊治的48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行内镜下钬激光切除术,称作钬激光组;另外25例采取冷刀内切开治疗,称作冷刀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最大尿流率、术后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等指标。
结果数据显示,钬激光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冷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 cm 8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行内镜下钬激光切除术,称作钬激光组;另外25例采取冷刀内切开治疗,称作冷刀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体质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患者施行腰麻,后取膀胱截石位。
①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治疗:采取直视将f21膀胱镜或者f80/98输尿管硬镜插入至狭窄处。
在内镜工作腔道将钬激光光纤置入,钬激光有15~20 j 的能量,脉冲频率为8~10 he,使用末端能够发射550 μm的裸光纤。
使视野保持清晰的情况下,采取直视分别切开狭窄段3、6、9、12点处的瘢痕组织,切开的深度根据瘢痕的情况掌握,将隆起的瘢痕全部切除,进而将尿道内腔修平。
边切需同时推进内镜,将狭窄段切通,借助于f28尿道探子来确保瘢痕组织已被完全切除。
手术结束将硅胶导尿管留置用作尿道支架管,在术后6周即可拔除。
手术结束需应用2~5 d抗生素。
②冷刀尿道内切开治疗:f21尿道内切开镜采取逆行方式进入狭窄部位远端,借助水流冲洗确认狭窄部位孔穴样的通道,将f4输尿管导管向内插入,接着用冷刀沿着导管将狭窄部3、6、9、12点处的瘢痕组织放射状切开,边切需同时推进尿道镜,直到已顺利进入膀胱,借助f28尿道探子来确认。
13 观察指标及随访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最大尿流率、术后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