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狭窄切开术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24
双极等离子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体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柱状电极汽化治疗尿道狭窄62例。
均为男性,年龄17-77岁。
病程6个月-45年,狭窄长度0.2-3cm,术前在尿道镜下将导丝经尿道狭窄段置入膀胱,沿导丝行放射状多点切开入膀胱。
结果本组62例中3例改行耻骨上膀胱切开联合腔内切开。
2例出现尿外渗,行阴囊切开引流。
其余均腔内手术1次成功。
尿道可顺利置入F18-22导尿管。
置管2-4周,拔尿管后均排尿通畅,定期行尿道扩张并随访。
结论双极等离子尿道内切开是治疗尿道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尿道狭窄等离子体双极电切2003年8月-2006年4月,我们使用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6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均为男性,年龄17-77岁。
病程6个月-45年,平均18个月。
骑跨伤11例,骨盆骨折16例,尿道吻合术后7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15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TURP)术后7例,炎性尿道狭窄6例。
狭窄表现为阴茎部狭窄4例,球部尿道狭窄20例,膜部及膜上部29例,膀胱颈口狭窄6例,多处狭窄3例。
狭窄段长度<0.5cm呈环状狭窄者12例,>2.0cm狭窄者5例,其余患者狭窄段为0.5-2.0cm。
狭窄段内径0.1-0.7cm。
并发膀胱结石5例。
尿道假道及瘘道形成1例。
其中21例自外院转入时已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1.2 手术方法作连续硬膜外腔麻醉,取截石位。
应用英国GyrusMedical有限公司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系统柱状电极,电切功率130W,电凝功率60W,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
首先在窥视下用12度尿道镜找到狭窄部位,将4F输尿管导管经尿道狭窄段置入膀胱,在输尿管导管的引导下,将等离子体柱状电极以导管为中心行放射状多点切开狭窄段尿道,由远及近,边切割边推进尿道镜,如遇出血则立即电凝止血,直至尿道镜通过狭窄段进入膀胱,视狭窄程度及瘢痕组织情况采用环状电极切除瘢痕组织,使之形成一条平滑通道。
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术后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divu)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和护理。
方法:对28例男性尿道狭窄采用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手术,术后使用有效抗生素,加强管道及伤口护理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22例一次性完全治愈出院,4例术后3-6个月出现排尿困难定期行尿道扩张后排尿正常,2例半年后出现再次尿道狭窄,行冷刀切除后治愈。
结论:尿道镜内切对治疗尿道狭窄的优点有创面小,恢复快,且对性功能的影响较小。
术后的细心观察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尿道狭窄;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护理尿道狭窄多起因于外伤性,炎性和医源性,也是泌尿外科疾病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各种创伤的增加,尿道狭窄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以往多采用开放式经会阴部手术,但切口大,恢复慢,同时对性功能影响比较大。
经尿道内切开术虽起步较晚但因其创伤小,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应用广泛,发展较快[1]。
我科自2007年3月~2010年3月采用dviu治疗尿道狭窄2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尿道狭窄患者28例,均为男性.年龄29—78岁,平均49.4岁。
根据病因分类:医源性狭窄16例,其中包括tuv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14例,尿道扩张损伤1例,导尿金属导丝损伤1例。
外伤性狭窄7例,炎性狭窄5例。
经尿道造影检查确诊狭窄段0.8-3cm。
3例入院前已行膀胱造瘘术.1.2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连续硬膜外麻醉,经尿道放入顺康内切镜,在尿道镜的窥视下将f4导管(内含导丝)通过狭窄处进入膀胱,在导管引导下用冷刀放射状切开瘢痕组织形成通道,在尿道镜通过狭窄处时注意观察局部瘢痕组织的狭窄程度,视情况切除瘢痕组织,修整至腔道光滑。
如果狭窄程度较重,无法辨认尿道至插管失败,可自造瘘管处注入美蓝,根据从尿道流出蓝色液体来辨别尿道内切开的部位。
输尿管下段狭窄切除吻合手术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输尿管下段狭窄切除吻合手术流程输尿管下段狭窄切除吻合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症状严重的患者。
尿道狭窄内切开术护理常规
尿道狭窄分先天性尿道狭窄、炎症性尿道狭窄、外伤性尿道狭窄三类,其中以外伤性尿道狭窄最为常见。
排尿困难是其主要症状,尿道狭窄段切除对端吻合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法。
一、术前护理及准备
1、执行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尿道狭窄处有炎症或有尿瘘者,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理疗等,有膀胱造瘘管者应行膀胱冲洗。
3、术前晚、术日晨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二、术后护理
1、同泌尿外科术后常规护理。
2、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后半卧位,并鼓励床上翻身活动。
3、饮食:术后禁食水6小时后普食,指导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需要时用缓泻剂。
4、引流管的护理同泌外一般常规护理。
5、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1)感染的预防:①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②防止手术部位受压和污染。
③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内冲洗的目的。
(2)尿道狭窄:术后尿道狭窄是最主要的并发症,尿道修复后须定期尿道扩张,以防瘢痕形成引起狭窄。
三、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多饮水,饮水量在3000ml/日左右,以增加尿量,冲洗膀胱,预防感染。
2、就医指导:尿道修复后,定期行尿道扩张,以防瘢痕形成。
如尿线变细、排尿困难应及时就诊。
尿道狭窄或闭锁腔内切开术一概述尿道狭窄和闭塞所采用的内腔镜手术方法取决于病变的部位、狭窄或闭塞的长度、狭窄的病因、既往施行过何手术,以及局部瘢痕厚硬度、有无感染及并发症等因素而定。
腔内手术创伤小,较易操作,可反复施行。
根据各类病变,可选择各种尿道镜腔内手术。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尿道表面麻醉或骶麻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2.术前准备同男性尿道手术的术前准备。
三适应证病变长度<2.5cm的无炎症狭窄和闭塞长度<1cm者应首选腔内切开术。
狭窄长度>3.0cm和闭塞>2.0cm或尿道轴线变异严重,或合并憩室、假道、尿瘘者,应先考虑开放手术。
四手术步骤1.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尿道镜插至狭窄部,插入输尿管导管。
沿输尿管导管插入锯齿冷刀,依次用圆刀作截石位切开。
冷切开之瘢痕可以再复原,必须根据各自所具备条件将不规则之瘢痕组织用激光、电灼、电切或液电处理消除,需作适当10~2点位瘢痕电切除。
术毕留置20F硅胶尿管。
2.尿道闭塞的内切开术:①助手将金属探子通过耻骨上造口,经膀胱镜轻轻插入后尿道;②术者将冷切镜插入尿道闭塞之远侧,由斜侧插孔插入输尿管导管至内镜远侧,以引流冲洗液。
③将冷切镜纵轴与探子纵轴摆在同一水平线上,依次用锯齿刀按截石位10、12、2点位戳穿切开闭锁,继以大切刀切开扩大狭窄环,并随之将冷切镜逐渐推进,至通过闭塞段进入膀胱。
最后置气囊硅胶导尿管。
五术后并发症感染、出血、尿道瘘、尿道狭窄。
六术后护理外科常规护理、尿管护理、皮肤护理、健康教育。
七注意事项1.留置导尿管2~3周。
2.继续抗感染治疗。
3.定期随访,需要时酌情行尿道扩张,以防再狭窄。
八术后饮食术后6小时禁水禁食,6小时候后普食,进食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纤维食物。
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与尿道狭窄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尿道狭窄内切开+电切术或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的效果。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经要到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尿道狭窄内切开术联合电切术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和术后最大尿流均显著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率分别是96.67%、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率分别是80.00%、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尿道狭窄患者治疗中实施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术治疗的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尿流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尿道狭窄;电切术;瘢痕汽化;疗效尿道狭窄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泌尿外科疾病。
针对该类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案较多。
近年来随着腔内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已经成为临床中治疗尿道狭窄患者的重要方式[1]。
本次研究将针对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尿道狭窄内切开+电切术或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尿道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为男性。
以随机抽样法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均为30例,并分别纳入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当中。
观察组:患者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1.6±0.3)岁;前尿道狭窄者19例、后尿道狭窄者11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2.7±0.4)岁;前尿道狭窄者18例、后尿道狭窄者12例。
两组患者常规线性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后取截石位,应用ACMI-23F绿激光镜针对其尿道狭窄处进行探查。
尿道狭窄诊疗指南简介尿道狭窄是一种尿道腔内直径狭窄的疾病,常导致排尿困难和疼痛。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尿道狭窄的诊疗指南,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该疾病。
诊断尿道狭窄的诊断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 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流中断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痛觉反应、局部触诊等方式评估尿道狭窄的程度和位置。
3. 尿道造影:通过尿道造影可以观察尿道的狭窄情况,确定狭窄的位置和程度。
4. 尿流率测定:用于评估尿流的速度和排尿时间,帮助判断尿道狭窄的程度。
治疗尿道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1. 尿道扩张术:通过插入不同直径的尿道扩张器,逐渐扩张狭窄部位的尿道,可有效改善尿流情况。
2. 药物治疗:应用局部或口服抗炎药物,可减轻尿道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1. 尿道切开术:通过在狭窄处进行尿道切开,扩大尿道腔,改善尿流情况。
2. 激光尿道成形术:利用激光技术消除狭窄部位的尿道组织,恢复尿道的通畅性。
3. 尿道移植术:对于严重尿道狭窄无法通过其他手术治疗改善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尿道移植术,利用自体组织来修复狭窄部位。
康复与预后尿道狭窄的康复与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对于轻度尿道狭窄,保守治疗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对于重度尿道狭窄,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和康复锻炼。
结论尿道狭窄是一种常见且困扰患者的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能够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本指南提供了尿道狭窄的诊疗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处理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