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复合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一)
- 格式:docx
- 大小:14.44 KB
- 文档页数:3
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形式和动作特征研究作者:于少鑫来源:《大观》2024年第07期摘要: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极具特色。
其舞蹈包括欢庆舞、转转舞、酒兴舞等多种类型,既体现了裕固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又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
在动作特征上,裕固族舞蹈注重膝关节的松弛与弹性,以腰部为轴心发力,形成独特的动律风格。
此外,裕固族舞蹈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舞蹈动作、音乐节奏、服饰道具等元素,传递着裕固族人民的情感与智慧。
研究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裕固族文化,更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艺术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内容形式;动作特征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内涵。
研究其内容形式和动作特征,对于揭示裕固族人民的审美情趣、生活习俗,促进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梳理,展现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传承和弘扬裕固族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一、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深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过程。
裕固族以其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裕固族民间舞蹈作为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展现了裕固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游牧时代。
在那个时代,裕固族人民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生活在广袤的草原和山区。
他们的舞蹈多与生产生活、民族信仰、节庆活动等密切相关。
例如,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反映了裕固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理念,庆祝丰收的舞蹈展现了裕固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和形式逐渐丰富和完善。
在内容上,除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民族信仰等主题外,还增加了反映裕固族历史文化、民族英雄等内容的舞蹈。
浅析裕固族民间舞蹈形成原因、特点和传承策略裕固族是生活在祖国大西北的一个全国独有的民族。
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的丁零、4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
作为一个只有一万多人的少小民族,它在历经变革和迁徙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
当前大文化交融背景下,要依靠民间演出、借助文化活动和学校教学传承好裕固族民间舞蹈。
标签:裕固族民间舞蹈渊源特点传承一、裕固族舞蹈的历史渊源1.裕固族舞蹈借鉴吸收了蒙藏舞蹈的特点裕固族与藏族、蒙古族相邻,都世代逐水草而居,都从事畜牧业生产,都信仰藏传佛教。
一是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都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是裕固族舞蹈同藏族舞蹈一样,要求膝关节松弛,富有弹性和韧性,再做动律时要求膝关节作重拍向上的屈伸,而且在裕固族舞蹈中,也常见藏族舞蹈的一些步伐。
三是裕固族舞蹈具有蒙古族舞蹈粗犷、豪迈、典雅的特点,男性动作刚健有力,女子动作则柔软灵活。
也擅长用腕、肩、臂的动作,并且马步动作基本跟蒙古族相同,都是来自于游牧生活中对骑马姿势的模拟。
2.裕固族舞蹈与民族生活特点息息相关喝奶茶是裕固族人的重要习惯。
过去的饮食特点是一日三茶,以茶为饭。
在裕固族传统的舞蹈中有比较典型的《摇奶呓语》主要情节和舞蹈动作表现了裕固人民勤劳和丰收后喜悦的场景。
裕固族歌舞《祝酒歌》女子舞姿飘逸大方,男子舞姿豪爽雄壮,以舞蹈的形式表现了裕固人热情好客、笃诚友善的胸怀。
裕固族的婚俗颇为奇特。
举行婚礼时有新郎射箭、新娘带头面、抢新娘等习俗。
近年来肃南县歌舞团作的大型舞剧《迎亲路上》形象地再现了裕固族传统婚礼的场面,使生活与舞台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从这点来说裕固族舞蹈也与民族的生活和民族的习俗紧密不开分离。
二、裕固族舞蹈的特点1.裕固族舞蹈的现实特点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的生活习俗,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创编的民族舞蹈也就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点。
裕固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裕固族民间舞蹈。
《戏剧之家》2019年第27期 总第327期127舞蹈空间裕固族民间舞蹈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结晶,集中体现了裕固族人民群众的智慧,集生活和艺术性色彩于一体,提高了裕固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底蕴。
一、裕固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基本概述裕固族民间舞蹈源于人们的生活实际,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世界。
裕固族人从小便耳濡目染,接受民歌的熏陶和感染,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尤其在重大节日或盛大活动的时候,人们便会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比如,《摇奶呓语》是裕固族人在丰收后跳的舞蹈,其舞蹈动作和基调都充斥着高兴与喜悦之情。
同时,裕固族民间舞蹈还充分吸取了蒙藏舞蹈中合理的成分,使舞蹈呈现出优雅、豪放的色彩,丰富了裕固族舞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推动着裕固族民间舞蹈的长远发展。
二、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内容类型分析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内容类型主要包括从事劳动的舞蹈、宣扬宗教的舞蹈、庆祝活动的舞蹈和展现技术的舞蹈等四个方面。
(一)从事劳动的舞蹈裕固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接地气性色彩,其创作素材与人们的劳动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裕固族人以畜牧业为主,剪羊毛、挤奶和打猎等工作,为舞蹈创造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裕固族人在保持原有劳动动作的基础上,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和创新,配合以多变的音乐节奏,彰显劳动特色的舞蹈便应运而生,比如《英那刀古拉》和《织褐字》都是经典之作。
(二)宣扬宗教的舞蹈裕固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受到仰萨满教、摩尼教和佛教等宗教信仰的影响,因而在舞蹈创作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融入了部分宗教化元素,在潜移默化间进行宗教信仰的渗透,提高宗教活动的感染力。
以“护法舞”为例,表演者可以划分为神祇和侍从两种角色,表演者根据饰演角色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用具、佩戴不同的面具,展现出成熟稳重或斗志昂扬的性格特征等,通过鲜明的对比,提高舞蹈的感染力,进行主流文化信仰的宣扬。
(三)庆祝活动的舞蹈进行庆祝活动的舞蹈基调是较为轻松、欢快和喜悦的,比如重大节目、丰收时节和婚礼活动等,人们通常都会载歌载舞进行庆祝活动。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研究裕固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民间舞蹈作为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多元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本文将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裕固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一、裕固族民间舞蹈的类型和特点裕固族民间舞蹈包括了舞蹈表演、舞龙、舞狮、舞剑、舞鼓、花棒舞等多种形式,涵盖了生活、劳动、节庆等方方面面。
裕固族舞蹈以其明快、热烈的节奏、生动形象的动作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深受人们喜爱。
在裕固族舞蹈中,舞蹈的服饰、音乐、动作以及表演形式都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代表了裕固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裕固族舞蹈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裕固族有着深厚的信仰,舞蹈在宗教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舞蹈作为裕固族与神灵沟通的媒介,是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塞外大草原上,裕固族舞蹈犹如一场魔幻的视觉盛宴,其舞蹈动作和表情富有神秘和崇高的宗教氛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震撼。
裕固族舞蹈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裕固族舞蹈的服饰、音乐和舞蹈动作都反映了裕固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在一些节庆活动中,裕固族人民会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跳起热情洋溢的舞蹈,展现着他们传统的民族文化风俗。
裕固族舞蹈还融入了民族歌谣、传说、童谣等元素,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了裕固族的文化。
二、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民族融合裕固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他们与汉族、藏族、回族等民族长期交流,这些文化的交融和交流在裕固族舞蹈中得到了体现。
裕固族舞蹈吸收了不同民族舞蹈的艺术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裕固族舞蹈文化。
在舞蹈的编排和表演形式上,裕固族舞蹈融合了藏族、回族的舞蹈元素,使得裕固族舞蹈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2. 地域特色裕固族舞蹈的地域特色主要来自草原文化的影响。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研究【摘要】裕固族民间舞蹈是裕固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特征。
本文通过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表演形式、服饰和道具、文化内涵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等方面展开研究。
裕固族民间舞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裕固族人民丰富的生活和情感。
裕固族民间舞蹈也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我们也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为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裕固族、民间舞蹈、多元文化特征、起源、发展、表演形式、服饰、道具、文化内涵、文化交流、保护、传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裕固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
裕固族民间舞蹈作为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裕固族民间舞蹈正逐渐失去传统特色,面临着丧失、消失甚至被外来文化冲击的危险。
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维护裕固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民族文化多元共融具有重要意义。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裕固族文化文化底蕴丰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裕固族民间舞蹈作为裕固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裕固族地处多民族聚居地区,与汉族、藏族等民族文化长期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融合现象。
通过对裕固族民间舞蹈多元文化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裕固族文化的独特之处,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共生性,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1.2 研究意义裕固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中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一种表演形式。
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裕固族文化的传统与发展,探讨民间舞蹈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裕固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和甘肃省一带。
裕固族民间舞蹈作为该民族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研究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有助于增进对裕固族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裕固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群体,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艺术表现形式。
在裕固族的传统观念中,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祭祀神祇等多种目的的文化形式,是传承和弘扬裕固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研究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裕固族文化的独特之处,了解裕固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的联系与差异,拓展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深入研究裕固族民间舞蹈,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维护和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贡献。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旨在深入探讨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通过研究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渊源、舞蹈形式和特点、音乐特色以及在文化传承和当地社会中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裕固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研究裕固族民间舞蹈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保护。
本研究旨在为裕固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做出贡献。
通过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国民间舞蹈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裕固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裕固族文化的传统和发展轨迹,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裕固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裕固族民间舞蹈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裕固族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研究
裕固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裕固族的文化传统十分丰富多彩,而民间舞蹈作为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拥有着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特征。
首先,裕固族民间舞蹈具有地域文化特征。
裕固族分布的地域非常广泛,各个地区的舞蹈也各具特色。
例如,在甘肃省永登县的裕固族舞蹈中,常见的是“独木舞”和“智鹿舞”,舞者们会借助手中的独木和鹿角演绎出独特的舞姿;而在青海省的裕固族地区,有“堆雪人”、“浴茶”等寓意吉祥的舞蹈,舞者的动作轻盈柔和,富有亲切感和欢快的氛围。
这些不同地域的裕固族舞蹈,在表现手法和文化内涵上都有所差异,反映了各个地域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
最后,裕固族民间舞蹈具有时代文化特征。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裕固族民间舞蹈也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新的时代文化特征也在舞蹈中得到了体现。
例如,在当前宣传绿色环保理念的时代背景下,裕固族的“开墩子舞”就表达了人们对于丰收和环境保护的思考和期望;而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裕固族舞蹈也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如西方舞蹈的元素和流行歌曲的编排等,进一步丰富了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
综上所述,裕固族民间舞蹈具有地域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文化特征,并通过舞蹈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深刻地反映了裕固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富有时代性和时代性的价值观念。
因此,对于裕固族民间舞蹈的研究和传承,对于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摘要裕固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性的舞蹈,反映了本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内容。
新时期对裕固族舞蹈基本特征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去保护传统的裕固族舞蹈文化,为裕固族传统舞蹈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裕固族,舞蹈,特征,发展Abstractthe Yugu nationality has a long history, splendid culture, in the long-term labor life forms with unique ethnic dance, reflect the nation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cultural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 and other content. Study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Y ugu nationality dance in new period, in order to to prot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Yugur dance better, to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Yugur traditional dance.Keywords;Yugur ,Dance, Feature, Development一、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在每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中都会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舞蹈文化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裕固族舞蹈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伴随着裕固族人民生活的地域环境,生活生产习俗,宗教信仰而出现。
最初的裕固族民间舞蹈是以图腾舞蹈形式存在的,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有的图腾作为标志以便与其他部落区别,来表达图腾对部落的特殊意义。
每逢收获或重要节日人们都对着图腾跳舞,这就是图腾舞蹈的开端,图腾是早期人类崇拜的对象,人们通过集体舞蹈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图腾的感情。
裕固族民间舞蹈表现内容与动态特征分析作者:翁彬彬来源:《甘肃教育》2012年第12期〔关键词〕民间舞蹈;裕固族;民间文化;表现内容;动态特征〔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58—0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民间文化和民间风俗。
各个民族因所处地域、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其民间舞蹈也各具特色,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动态特征。
甘肃省少数民族的舞蹈品种虽然稀少,但却风格迥异。
作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裕固族拥有着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并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
下面,笔者就从裕固族的历史概况及民间文化等方面来对其舞蹈的表现内容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一、裕固族历史概况裕固族历史悠久,但人口稀少。
其主要分布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等地。
对于裕固族的族源,中外学者尚有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裕固族溯源于我国古代的北方民族——回鹘,与维吾尔族有共同的族源。
另一种观点认为,裕固族的族源并非仅有古代回鹘,古代蒙古人也是裕固族族源之一。
裕固族至今使用三种语言:1.肃南西部地区居住的裕固族人使用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2.肃南东部地区居住的裕固族人使用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3.汉语是东、西两部分裕固族人同其他兄弟民族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
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全民族通用汉字,而少数宗教人士则习惯用藏文。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
据史籍记载,在宋代,裕固族先民被称之为“黄头回鹘”;在明代,被称之为“撒里畏兀儿”;在清代,则被称之为“西喇古尔黄番”。
这些称谓都与中国古代的回纥、回鹘、突厥民族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建立以后,其才被称之为裕固族。
二、裕固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裕固族历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从古至今一直彰显着独特的魅力,这从其传统服饰就可见一斑。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研究作者:钟志峰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6期【摘要】道不同不相为谋,名族不同展现出来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点也不一样。
裕固族历史文化悠久,而裕固族民间舞蹈则是裕固族历史文化中最出彩的一点,它不仅有独特的魅力,独具特色的宗教色彩,裕固族民间舞蹈也是裕固族人生活的代名词,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表示着他们的游牧生活。
本文围绕裕固族民间舞蹈展开,深度介绍裕固族民间舞蹈形成的原因、历史意义及其多元化的特征。
【关键词】裕固族;民间舞蹈;多元文化【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一、神秘的家族~裕固族(一)裕固族的历史历史在岁月长河中慢慢沉淀下来,属于裕固族的历史大概要追溯到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鹃。
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来很多东西,裕固族就是战争中的宝藏。
9世纪中叶,内忧外患的回鹃汗国在天灾和战争的打磨下不得不西迁。
10世纪时期,甘州回鹃开始走向强盛,但这段强盛时期并没有持续很久。
到了11世纪中叶,与西夏的战争彻底让甘州回鹃沦为西夏附属。
在此之后,裕固族逐渐形成,11世纪中叶到16世纪这段时期是裕固族形成的重要阶段。
战争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互相融合、长期共存成为裕固族和汉族、蒙古族、藏族等等相处的主要方式。
在长期历史过程中,裕固族经历了各种风雨、天灾人祸,最终有了今天的裕固族。
(二)裕固族的概况甘肃少数民族裕固族的语言有三种,分别是恩格尔语、荛乎尔语和汉语。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离不开语言交流,裕固族之所以魅力四射与它的三种语言密不可分。
裕固族也说汉语,但它和汉族在生活习性有很明显的区别,牧游是裕固族人的生活特征。
虽然裕固族的人是崇尚骑马,但是他们依旧以米饭、面食、蔬菜、肉类为三餐主食。
地理环境决定名族喜好,寒冷环境下裕固族人偏爱奶茶和清茶。
虽然裕固族的飲食和素有“马背上的汉子”之称的藏族不一样,但在住宿上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以帐篷为主要居住环境。
二、裕固族民间舞蹈多元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一)历史渊源裕固族民间舞蹈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也经历过漫长岁月的拍打,慢慢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研究【摘要】裕固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多元文化特征。
本文旨在通过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发展、地域特征、表演形式、服饰与道具以及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探讨其多元文化特征。
裕固族民间舞蹈受到历史、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裕固族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得出裕固族民间舞蹈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希望能够为裕固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裕固族、民间舞蹈、多元文化特征、历史发展、地域特征、表演形式、服饰、道具、文化内涵、结论、展望、研究意义、研究目的、裕固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裕固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门源、祁连、囊谦等地。
裕固族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而闻名,其中民间舞蹈作为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裕固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得到传承。
其舞蹈形式多样,包括了舞蹈动作、音乐节奏、服饰道具等元素,展现出裕固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流,裕固族民间舞蹈在传承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本文旨在通过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其历史发展、地域特征、表演形式、服饰道具以及文化内涵,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和展示裕固族文化的魅力。
1.2 研究意义裕固族民间舞蹈是裕固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裕固族民间舞蹈进行多元文化特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裕固族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裕固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通过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地域特征、表演形式、服饰与道具以及文化内涵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拓展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空间。
裕固族民间歌舞的现状及推介趋势的分析作者:袁青刘燕君袁一玉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04期摘要:裕固族民间歌舞是裕固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着裕固族人民的内在情感,承载着裕固族发展的民族使命,是裕固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反射。
如何做好裕固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保护,是当下裕固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目前收集、整理和掌握的裕固族舞蹈的资料分析,裕固族民间舞蹈文化濒临灭绝的危险,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保护、传承裕固族民间歌舞,更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裕固族民间舞蹈现状分析保护措施传承手段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4-0068-02裕固族,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稀少,地处高寒。
裕固族文化同其他民族文化一样,在特有的地域环境下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诉说着裕固族的沧桑历史,呈现出裕固族的民族魅力。
裕固族民间歌舞是裕固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着裕固族人民的内在情感,承载着裕固族发展的民族使命,是裕固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反射。
裕固族是现存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
裕固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但如果把民歌与舞蹈从现阶段的发展现状作一对比,就会发现裕固族能歌却并不善舞。
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却有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的巴占龙副教授曾在《裕固族学校舞蹈教育发展刍议——以乡土教材裕固族舞蹈为中心》一文中谈到:芬兰前总统马达汉1907年访问明花乡,他在民族志中记述自己观看东裕固族婚礼后的观感:“欢宴要持续整完,有人唱歌,但无舞蹈。
”据巴占龙分析,裕固族舞蹈很有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产物。
在田野调查后发现,老人们基本上也没有关于“裕固族舞蹈”方面的信息,他们认为大概是因为东迁过程中失传了。
在裕固族聚集的地区,人们把口头文学和民间音乐紧紧结合,只要心有所想,嘴里便能唱出心里所要表达的内容。
民歌之普及,可以说无处不在,而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畅。
民族民间舞蹈复合型特征研究论文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不同民族的历史、地域、习俗、信仰和审美特点。
本文将从舞蹈的复合型特征角度,探讨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一、复合型特征的概念复合型特征是指舞蹈作品在表现过程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组合与交融。
其中,元素包括动作、音乐、服装、道具等诸多因素。
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由于其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生活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种元素在舞蹈作品中的组合方式格外丰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复合型特征。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复合型元素1. 动作元素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动作元素具有非常丰富多样的特点。
一些动作表现出来的是对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生活劳动等的表现,例如踏秧、扇子舞等;而一些则来自于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传说故事,例如狮子舞、龙舞等。
2. 音乐元素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音乐元素盛行的包括歌曲、器乐、现场演奏等。
这些音乐元素都与舞蹈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色。
例如傣族的龙腾虎跃舞蹈,器乐之间的错落有致与舞蹈动作完美契合;而蒙古族的套马舞,则是演唱加民族器乐演奏,配合上轻快的舞蹈动作,营造出具有强烈草原风情的文化魅力。
3. 服装元素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服装元素也千奇百怪,各具特色。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时期,所采用的服装风格迥异。
例如蒙古族的套马舞,演员身着皮毛马褂、战袍,体验草原风情;而傣族的龙腾虎跃舞蹈,则以女性绸质的扇子舞经典形象令人难忘。
4. 道具元素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道具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花灯、扇子、鼓、支架、刀等。
这些道具在舞蹈中既具有装饰艺术上的美感,同时也能带来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文化内涵。
例如萨满舞,表演者手持鼓,随着鼓点上下摆动,展现其神秘的传统儀式的心魂。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民族民间舞蹈代表了一个民族文化的高度概括和精华。
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舞蹈作品本身所展现的美感、审美特征、文化内涵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同时在传承时,舞蹈作品所传达的生活、劳动、传统、宗教信仰、心灵感受等丰富的文化元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摘要]裕固族原生态歌舞体现出少数民族自然质朴的感受,也让其艺术形式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逐步让该舞蹈形式被大众所熟知。
首先介绍了裕固族原生态舞蹈的特点,然后对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裕固族地域文化、人文环境和语言差异三个方面对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教学进行了简介。
[关键词]裕固族;原生态舞蹈;影响因素;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2)11-0园40-03浅析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王小玲(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甘肃张掖734400)原生态歌舞一直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原生态歌舞更能让人体验和风细雨的感受,并且此类歌舞也在不断滋润祖国大地。
原生态歌舞是原生态类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歌舞的精华,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民族的独特魅力,更成为民族仅有的艺术形式。
裕固族发展了上千年,在不断的洗礼中存活,成为文化的活化石,因此审视它要有独特的审美观念。
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指的是我国各民族在劳动中不断被雕琢的歌舞形式,并且也包含了原始内容,在不断的传承中所形成的民族结晶。
原生态歌舞中融入了现代艺术表达形式,因此也体现了此民族对生活的深刻认知,所以它的艺术形式不能被顶替[1]。
正是因为裕固族舞蹈的这种原生态特征,使得其相比其他舞蹈教学难度较大。
本文对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解决的对策,希望对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教学提供借鉴。
一、裕固族原生态舞蹈起源裕固族最早是存在于我国北方的回纥人,此族人与我国新疆的维吾尔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当前我国裕固族在甘肃分布较为广泛,数量大约在15000人左右,主要生活在甘肃省肃南的裕固族自治县,大部分均为回纥后裔。
裕固族生活区域在地势方面有一定特点,比如南高北低;气候方面的特点是整体干旱少雨,因此植被较为稀少,并且在夏季整个地区较为炎热。
对于四季而言,整体呈现出多风的特点,自然资源的这种特点也让裕固族舞蹈表现出豪放的特征。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研究裕固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裕固族民间舞蹈作为裕固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承载着裕固族人民的情感和民族精神。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裕固族民间舞蹈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特征,深受裕固族人民的喜爱。
本文将对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裕固族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裕固族民间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裕固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起源于裕固族古老的社会生活。
它是裕固族人民在劳作、娱乐、宗教仪式等活动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
裕固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展现了裕固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生活场景、宗教信仰和思想情感,是裕固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漫长的岁月中,裕固族民间舞蹈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它既吸收了周围民族的舞蹈元素,又保留了自己的独特特点,成为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1.地域特征鲜明裕固族民间舞蹈受到裕固族地域特征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而不同地区的裕固族民间舞蹈在形式和风格上略有不同。
比如在甘肃地区,裕固族民间舞蹈更加注重舞者的动作和姿态,动作娴熟、优美,旋转多为主,而在宁夏地区,舞蹈更加活泼热烈,动作更加大气磅礴,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2.民族特色浓厚裕固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它充分展现了裕固族人民的生活场景、习俗风情和民族精神。
舞蹈动作优美大方,配合着裕固族民族乐器的伴奏,充分展现了裕固族人民的豪放、热情和好客。
裕固族民间舞蹈还融入了大量的民族元素,舞蹈服饰、舞蹈器乐、舞蹈歌词等方面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3.宗教信仰深厚裕固族民间舞蹈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舞蹈中蕴含着对神灵的祈求和对自然的崇拜。
在裕固族的宗教仪式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裕固族人民通过舞蹈来表达对信仰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畏。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复合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一)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属于各民族群众自娱性的艺术,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
裕固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裕固族的文化受到藏文化、蒙古文化、汉文化的影响,其民间舞蹈除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外,还有蒙古族舞蹈的某些特点,也有藏族民间舞蹈的成分。
即处于藏族舞蹈文化区和蒙古族舞蹈文化区的边缘地带的裕固族舞蹈具有复合型特征。
关键词:裕固族;民族民间舞蹈;复合型。
一、引言
裕固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和河西走廊中段。
其中,祁连山区主要分布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康乐区和大河区裕固族;河西走廊中段平川区主要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明花区裕固族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
分布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祁连山北麓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在历史上,自秦汉时期起,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
裕固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型,即祁连山北麓的山区和河西走廊的平川地区。
前者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属半干旱高山气候区;后者则处于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裕固族在这块不连片的戈壁绿洲上,从事着农业经济或畜牧业经济。
裕固族畜养的牲畜以绵羊、山羊、牦牛、犏牛、黄牛、马和骆驼为主,还有少量的驴、骡等。
有趣的是,他们居住的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牧业方面的"名牌产品"。
民间俗谚说:"水关的驴,杨哥的马,皇城的羊毛赛棉花;白银的山羊,大岔的牛,明花的骆驼力量大"。
裕固族现有人口正在接近一万五千,主要聚居在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人聚居在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其余散居在兰州和新疆哈密、昌吉等地。
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还有是汉语。
裕固族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字。
1]
二、裕固族民间舞蹈分类。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属于各民族群众自娱性的艺术,在自娱中体现人类的自我生命价值,沟通人际间的纯真情感,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
每个裕固人,从他们的孩童时代起,就在母亲的怀中聆听歌声,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渐学会本民族的重要的民歌。
长辈们也会不厌其烦地向子孙反复教唱古老民歌,每逢喜获丰收,盛大节日,以及亲朋好友相聚时,都要载歌载舞进行欢庆。
能歌善舞也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能歌善舞的人会受到特殊的尊敬。
这种传统文化的因素,是形成能歌善舞特点的深厚文化基础。
裕固族的民间舞蹈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和丰富的种类。
在盛唐时期,裕固族的先民-回鹘人,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民族,在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流行较为普遍。
但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许多舞蹈已经失传,有些只是出现在传说和石窟壁画中,而流传在民间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
裕固族的舞蹈主要有集体舞、双人舞、男女独舞、马上舞等多种,主要是表现欢庆丰收、喜庆节日、婚礼、狩猎、宗教活动等内容。
集体舞的形式多种多样,以鼓乐和歌声伴舞,男女老幼排队或围成一个大圈,中间置以篝火或猎物,或快或慢,或轻或重,节奏强劲有力;双人舞主要表现生活、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某些场面;男女独舞以腾跳见长,基本上保留了裕固族古老的腾跳形式。
建国后裕固族的民族舞蹈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如《我们来自西州哈卓》、《迎亲路上》、《奶羊羔》、《腊梅开了》、《甜甜的泉水》等。
按照裕固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裕固族民间舞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劳动舞蹈
如:"英那刀古拉"为裕固语,意为"劳动舞",广泛流传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各村寨。
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裕固族人民勤劳、朴实的民族性格。
如剪羊毛、捻毛线、织羯子、赶毡及割草等生产和生活动作,一举手,一投足都来源于他们所熟悉和亲身经历的生活。
表演时男女人数相等。
2、欢庆舞蹈
欢庆舞蹈是一种流传较广的欢庆舞,是在喜获丰收,欢度节日,朋友相聚时进行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
一般多为男女老幼排队或转大圈而跳,中间置以篝火和猎物,在鼓声和歌声的伴奏中起舞,节奏往往由弱变强,佐以"啦、喽、依吆"的集体呼号声,气氛热烈。
3、宗教舞
《护法舞》是藏传佛教乐舞《羌姆》在裕固族地区的演变形势。
随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势力扩展到甘肃广大藏区及其邻近的土族、裕固族聚居地区后,作为宣扬教义教规的法舞《羌姆》也进入了裕固族寺院内均要举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届时要表演典型的藏传佛教舞蹈《护法舞》。
舞者20余人,头戴牛、马、鹿、乌鸦、喜鹊、鹰、骷髅等12种神灵面具,手持法器,在鼓、钹、海螺、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跳起肃穆凝重的宗教祭礼性舞蹈。
"护法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六月初六时,在寺院祭祀鬼神的仪式中跳。
表演者20余人,头戴牛、马、鹿、乌鸦、喜鹊、鹰、骷髅等十二种面具,手持法器,各跳不同的动作。
牛、马是主神,动作庄重缓慢;鹰、鹿动作激烈,技巧较高;骷髅动作小巧玲珑,小的跳的较多。
4、红色舞蹈
1959年的春节,在欢庆人民公社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凯歌声中,一批裕固族青年创造出了反映民族新面貌的舞蹈-劳动舞和炼钢舞。
这些舞蹈由于产生在实际生活中,生动地表达了裕固族人民在生产大跃进中愉快劳动的场面,在专区文娱汇演时获得了一等奖,在兰州汇演时拍成电影。
这是裕固族人民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发展民族艺术的丰硕成果。
无论怎样的艺术家,若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无法很好地表现。
技巧往往集中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并突出与强化以形成典型技巧部位与动作。
有的民族具有特殊的舞蹈技术方法与细节。
三、裕固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裕固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型,即祁连山北麓的山区和河西走廊的平川地区。
前者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属半干旱高山气候区;后者则处于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裕固族在这块不连片的戈壁绿洲上,从事着农业经济或畜牧经济。
肃南裕固族与藏族、蒙古族相邻,都世代逐水草而居,都从事畜牧业生产,都信仰藏传佛教。
裕固族的文化受到藏文化、蒙古文化、汉文化的影响,其民间舞蹈既有蒙古族舞蹈的某些特点,也有藏族民间舞蹈的成分。
处于藏族舞蹈文化区和蒙古族舞蹈文化区的边缘地带。
由于经常在一起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再加上历史的原因和游牧生活,裕固族有些生活习俗和藏族、蒙古族相仿。
也形成了他们舞蹈的许多共同点。
一是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都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是裕固族舞蹈同藏族舞蹈一样,要求膝关节松弛,富有弹性和韧性,再做动律时要求膝关节作重拍向上的屈伸,而且在裕固族舞蹈中,也常见藏族舞蹈的一些步伐,如,退踏步等。
三是裕固族舞蹈具有蒙古族舞蹈粗犷、豪迈、典雅的特点,男性动作刚健有力,女子动作则柔软灵活。
也擅长用腕、肩、臂的动作,并且马步动作基本跟蒙古族相同,都是来自于游牧生活中对骑马姿势的模拟,也常用走马步、跑马步、摇篮马步等,而且也常用蒙古族的点步、错步等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