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五章 笔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五章 笔记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节 结束语


§ 15-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IS-LM分析是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可以改变税率,或者调整税率结构;而变动政府支出可以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或者是改变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政策->改变利率消费和投资->改变总需求->进而改变就业和国民收入


两种政策的紧缩性函数图像和扩张性函数图象要好好看书,十分重要!!!


重要!!!一定要记住:
政策种类:
1.减少所得税的财政政策
使利率上升,增加消费,减少投资,增加GDP
2.增加政府开支的财政政策
使利率上升,增加消费,减少投资,增加GDP
3.投资津贴的财政政策
使利率上升,增加消费,增加投资,增加GDP
4.扩大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
使利率下降,增加消费,增加投资,增加GDP


§ 15-2 财政政策效果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但效果的大小与IS和LM曲线的斜率相关性很强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 IS-LM 图形分析
分为两种情况,一是LM曲线不变,IS曲线斜率不同;另一个是IS曲线不变,LM曲线斜率不同

一:LM曲线不变,IS曲线斜率不同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IS斜率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就越大,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二:IS曲线不变,LM曲线斜率不同
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则效果越大



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较小,或者说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较不灵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相反,当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较大(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部门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券),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部门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很大。
如果经济处于对利率高度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状态(IS曲线平坦、LM曲线陡峭),则

即使支出乘数很大也无法使财政政策产生强有力的效果。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或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时,它才会对总需求有较强大的效果。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看书!!!结合函数图像分析)
LM水平、IS垂直,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在凯恩斯区域,人们持有货币的利息损失极小,而购买债券的资本损失风险却很大,因而货币政策无效。只有扩大政府支出或减税的财政


三、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加剧,导致物价上涨,然后实际货币供货量减少,导致货币投机需求减少,使债券价格下降,然后导致利率上升,使私人投资减少,最后导致消费减少


货币幻觉:
人们不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即物价上涨不影响工人提供的劳动。短期内由于企业对劳动需求增加,就业和产量会增加;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增加政府支出会完全挤占私人投资和消费支出。

非充分就业经济中,政府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部分挤占
私人投资。

一:
从IS-LM曲线上可以看出的效果:IS曲线平缓,则挤出效应大;IS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小

政府投资增加,导致利率增加,使IS曲线越平缓,使d越大,导致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所以利率稍一提高,那么投资的减少就会很大,由此而得出如果挤出效应越大,那么政策效果就越小。

二:
LM曲线越平缓,则挤出效应小;LM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大。

政府投资增加,导致货币投机需求减少,那么LM越平缓,h就越大,造成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那么利率提高就越小,投机减少越少,最后挤出效应越小,政策效果越大。


政府挤出私人支出的程度取决于:
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Kg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4、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挤出效应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IS曲线的中国特色:
我国的IS曲线与IS-LM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意味着MPC的下降)。
我国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政府投资、包括国有企业的投资还是我国投资的主要部分。这两部分投资在很大程度

上受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所以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尽管我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其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仍比较有限,这就决定了投资曲线I陡峭。另一方面,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而储蓄倾向较高,导致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 15-3 货币政策效果
一、货币政策效果的 IS-LM 图形分析

货币政策效果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效果大小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一:
LM曲线斜率不变时:
IS较平坦时,货币政策效果较大
IS较陡峭时,货币政策效果较小
IS陡峭,平坦的经济学意义:
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大,支出乘数(或MPC)较大
二:
IS曲线斜率不变时:
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LM平坦,陡峭的经济学意义:
LM曲线平坦,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作用较小;LM曲线陡峭,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作用较大


衰退时,多用财政政策,通货膨胀严重时,多用货币政策


总结:
一:IS曲线:1.平缓(d大),这时候财政政策效应小,货币政策效应大
2.陡峭(d小),这时候财政政策效应大,货币政策效应小
二:LM曲线:1.平缓(h大),这时候财政政策效应大,货币政策效应小
2.陡峭(h小),这时候财政政策效应小,货币政策效应大
三:两个极端:1.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最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2.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最有效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扩张的货币政策往往不明显
紧缩性货币政策较适用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而不适用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2、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3、货币政策作用存在外部时滞
美国的货币政策滞后性为6—18个月,而我国的货币政策时间的滞后性为7—24个月。
4、资金的国际性流动影响政策效果


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总价值/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MV=PT-->费雪方程式
M: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V: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P:一般价格水平
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 15-4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1.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产出不确定,利率上升
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产出减少,利率不确定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产出不确定,利率下降
4.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产出增加,利率不确定

各种政策

组合适用的经济环境:
1.经济严重萧条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2.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又不太严重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4.经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一些重要问题:
1.试分析引起 “完全挤出” 的财政扩张情况 。
答:一般而言,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时,政府增加支出,会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程度,其中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是决定性因素。由于“挤出效应”与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反方向变动,从而如果LM曲线呈垂直状态(即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度h等于零),则IS曲线向右移动,或者说政府增加支出,会导致完全的挤出效应。
2.IS曲线的斜率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中有何不同?
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要考虑净出口,利率变动对支出的影响因素更多,如果利率上升,不仅会减少投资,还会提高汇率,从而减少净出口和总需求,因此IS曲线要更平坦。
3.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 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 。
答:按西方经济学家观点,由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关系,因而LM曲线向右上倾斜,但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度时,因保留闲置货币而产生的利息损失将变得很大,而利率进一步上升将引起的资本损失风险变得很小,货币的投机需求完全消失,这是因为,利率很高,意味着债券价格很低。当债券价格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时,买进债券不会再使本金受到因债券价格再跌的损失,因而闲置货币可用来购买债券而不会保留在手中,即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由于利率涨到足够高使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货币需求全由交易动机产生,因而货币需求曲线从而LM曲线就表现为垂线形状。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产生,只和收入有关,而和利率波动而产生的投机需求无关,这是古典学派的的观点,因此垂直的LM曲线区域被认为是古典区域。当LM成垂直形状时,变动预算收支的财政政策不可能影响产出和收入,相反,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则对国民收入有很大作用,这正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因此,古典学派强调货币政策作用的观点和主张就表现为IS曲线移动(财政政策),在垂直的LM曲线区域及古典区域不会影响产出和投入,而移动LM曲线(货币政策)却对产出

和收入有很大作用。



为什么LM曲线为垂直形状时货币政策极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呢?这是因为,当人们只有交易需求而没有投机需求时,如果政府采用膨胀性货币政策,增加的货币将全部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样,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利率大幅度下降,使投资和收入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很有效。相反,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完全无效,因为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因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小,几近于零),从而导致极大的挤出效应,因而使得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效果极小。所以古典主义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作用。
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呢?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很低水平时,持有货币的利息损失很小,可是如果将货币购买债券的话,由于债券价格异常高,因而只会跌而不会再涨,从而使购买债券的货币资本损失的风险变得很大甚至无限大,经济陷入所谓“流动偏好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状态,这时的货币需求曲线从而LM曲线呈水平状。如果政府增加支出,IS曲线右移,货币需求增加,并不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发生“挤出效应”,于是财政政策极有效,相反,这时政府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不可能再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因为人们不肯去用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而宁愿让货币持在手中,因此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即利率不会下降,既然如此,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并增加投资和国民收入,就不可能,因此货币政策无效,因而凯恩斯主义首先强调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