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选完整教案文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完整教案@_@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误打“×”。(26分)

1.语文课上,小花肚子疼很想去厕所,可她害羞不愿意告诉老师。()

2.明明说:“小红的字写得太乱了,我不愿意和他同桌。”

()

3.老师关心爱护每个小朋友,我们也要尊敬老师。()4.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和做家务,非常快乐。()5.妈妈叫小文剪指甲,小文却说:“我不剪嘛,指甲长才漂亮。”()

6.同学们都在做眼保健操,果果却在忙着画画。()7.小强说:“我不喜欢吃蔬菜,只喜欢吃荤菜。”()8.集合时,同学不小心踩了一下我的脚,我也要踩一下他的脚。()

9.每天起床后,琳琳总是把床铺收拾整齐干净。()10.小英说:“冬天室外太冷了,我不要到室外参加活动。”( )

11.兵兵说:“春节到了,我又可以给爷爷奶奶拜年得到买零食的压岁钱了。”

()

12.小东说:“文文经常买零食给我吃,我愿意和他做好朋友。”

()

13.上课铃响了,小海还在教室外拍皮球玩。()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里。(60分)

1.同学不小心摔伤了膝盖,正伤心地掉眼泪,你应该()。

①嘲笑他娇气,不坚强②假装没看见,转身离开

③上前安慰,并扶他到医务室

2.你很想看同桌的童话书,于是你就()。

①趁同学不在,偷偷拿来看②告诉同学,经同意后才看③从同学

手中抢过来看

3.课间正高兴玩皮球的你看见有同学也想玩,你应该()。

①自己玩尽兴后再给同学玩②不愿意让他玩

③很乐意地和他一起玩

4.上学路上碰到老师,你应该()。

①绕道而行②低头跑到老师前面去③上前问好

5.你有事到办公室去找老师,看见老师正和同事在讨论教学问题,于是你()。

①打断他们的谈话,告诉老师有事找他

②等他们讨论后,再告诉老师事情

③转身离开,不告诉老师

6.周一早上学校升旗仪式上,所升旗帜是()。

①彩旗②队旗③五星红旗

7.()是收获的季节。

①春天②夏天③秋天④冬天

8.妈妈上班回家很累,你应该()。

①立即给妈妈端茶并问候妈妈②立即让妈妈检查作业

③立即让妈妈给自己做好吃的

9.看见有位盲人叔叔正在你前面艰难地上楼道,你应该()。

①叫他给你让路②在后面看他怎样上楼道③扶他一起上楼

10.体育课训练跑步时,你觉得很累,应()。

①放弃,不训练了②坚持跑下来③休息一会再跑

11.课堂上当同学回答问题时,我们应()。

①和其他同学小声议论②安静认真倾听③心不在焉的四处张望

12.我们上下楼梯要靠()行走。

①左②中③右

13.明明早上贪睡上学迟到了,他应()。

①向老师撒谎说自己生病了②如实告诉老师原因,并请求谅解

③什么也不说

14.做游戏时,当有同学不遵守规则时,应()。

①大声和他争吵②耐心说服,让他遵守规则

③叫其他同学不理他,并不和他做游戏

15.教室是我们()的地方。

①游戏②生活③学习

16.看见教室的图书角乱了,你应该()。

①叫其他同学去整理②自己主动整理③不去管它

17.做清洁扫除时,当你分配到不太想做的任务时,你应该()。

①不乐意接受,要求调换任务②很乐意接受,并认真完成

③勉强接受,但马虎完成

18.当妈妈教你如何才能洗干净袜子时,你应该()。

①不想学②嫌麻烦,让妈妈帮自己洗

③认真学习方法,并按照妈妈教的方法洗

19.冬天来了,我们这里的大部分树木开始()。

①长叶②开花③落叶

20.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邀请歌唱得很棒的你为大家表演节目,你应该()。

①很不高兴,不愿意表演②很害羞,让同学陪你才表演

③很高兴,大方上台表演

三、连线题。(14分)

八月一日元旦节

三月八日劳动节

五月一日妇女节

六月一日教师节

九月十日国庆节

十月一日儿童节

一月一日建军节

参考答案:

一、判断。(26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选择。(60分,每小题3分)

1、③

2、②

3、③

4、③

5、②

6、③

7、③

8、① 9、③ 10、② 11、② 12、③ 13、② 14、②

15、③ 16、② 17、② 18、③ 19、③ 20、③

三、连线题。(14分,连对一题得2分)

八月一日元旦节

三月八日劳动节

五月一日妇女节

六月一日教师节九月十日国庆节十月一日儿童节一月一日建军节

一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单元目标: 1、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受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单元理解: 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对自己“身份”的变化需要体验;对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必须了解;对在学校里怎样学习、生活应该知道,即必须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在“我上学了”这一单元主题下,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一、上学去。根据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孩子们通过去上学和初到学校的感受,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从而进一步激发喜欢上学的情感。二、看看我们的学校。这一活动主要是介绍学校的构成和主要工作人员,孩子们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并学习利用学校里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三、在学校的一天。上学了,在学校的一天里大致要做些什么事情和应该遵守哪些学校常规,这是每个小学生应该知道并必须照着去做的。 单元总课时: 7课时 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一上学去备课时间:2016.8.28 第一课时总序课时

主题目标: 1、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小学生了,学生喜欢上学,有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 3、学生熟悉所处的环境,了解学校生活的常规。 活动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 活动难点: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 活动准备:音乐、花、纸、彩笔 活动导入: “击鼓传花”——介绍自己的活动,花停留在谁的手里,谁就站起来进行自我介绍。在进行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活动过程: 小论坛 话题一:上学了,心情怎么样? 话题二:上学了,你最想干什么? 话题三: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1、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淡溪镇第一小学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1、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

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教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环境(指定学生上台表演、操作)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

1、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环境?(指定学生上台表演、操作)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精选道德与法治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误打“×”。(26分) 1.语文课上,小花肚子疼很想去厕所,可她害羞不愿意告诉老师。() 2.明明说:“小红的字写得太乱了,我不愿意和他同桌。” () 3.老师关心爱护每个小朋友,我们也要尊敬老师。 () 4.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和做家务,非常快乐。 () 5.妈妈叫小文剪指甲,小文却说:“我不剪嘛,指甲长才漂亮。”() 6.同学们都在做眼保健操,果果却在忙着画画。 ()

7.小强说:“我不喜欢吃蔬菜,只喜欢吃荤菜。” () 8.集合时,同学不小心踩了一下我的脚,我也要踩一下他的脚。() 9.每天起床后,琳琳总是把床铺收拾整齐干净。 () 10.小英说:“冬天室外太冷了,我不要到室外参加活动。” ( ) 11.兵兵说:“春节到了,我又可以给爷爷奶奶拜年得到买零食的压岁钱了。”() 12.小东说:“文文经常买零食给我吃,我愿意和他做好朋友。” () 13.上课铃响了,小海还在教室外拍皮球玩。 ()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里。(60分) 1.同学不小心摔伤了膝盖,正伤心地掉眼泪,你应该()。 ①嘲笑他娇气,不坚强②假装没看见,转身离开 ③上前安慰,并扶他到医务室

2.你很想看同桌的童话书,于是你就()。 ①趁同学不在,偷偷拿来看②告诉同学,经同意后才看③从同学手中抢过来看 3.课间正高兴玩皮球的你看见有同学也想玩,你应该 ()。 ①自己玩尽兴后再给同学玩②不愿意让他玩 ③很乐意地和他一起玩 4.上学路上碰到老师,你应该()。 ①绕道而行②低头跑到老师前面去③上前问好 5.你有事到办公室去找老师,看见老师正和同事在讨论教学问题,于是你()。 ①打断他们的谈话,告诉老师有事找他 ②等他们讨论后,再告诉老师事情 ③转身离开,不告诉老师 6.周一早上学校升旗仪式上,所升旗帜是()。 ①彩旗②队旗③五星红旗 7.()是收获的季节。 ①春天②夏天③秋天④冬天 8.妈妈上班回家很累,你应该()。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 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教案 (全册) 1 2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培养孩子讲卫生、珍惜粮食、做事不拖拉等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获得成就感;懂得有烦恼是正常,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烦恼;努力向优秀进发。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更名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2016年教育部做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我们的低年级品德教材也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今年7月2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文通知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和教育部审定,于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 1.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的理解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表现为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不用“法制”用“法治”更为适切。 2.为何将“道德”与“法治”组合? 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如果说道德提倡的是比较高尚的境界,那么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底线。《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符合唯物辩证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德润心灵法护成长。 二、教材编写依据 依据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颁发(2011年) 依据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2013年)依据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颁发(2014年) 依据: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2016年) 三、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低年级单元框架 1.参照课标提出的课程框架,创建有内在逻辑的教材单元框架。《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全册)

《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初步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2、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 3、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他们对小学生活既充满好奇、渴望,同时又存在很多担心和疑虑。学校生活到底怎么样?与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上学有意思吗?老师、同学会喜欢我吗?带着这些好奇、疑问、孩子们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孩子消除疑虑,引导孩子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上学的快乐,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开始全新的小学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难点 1、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2、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教具准备,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老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上学啦,真高兴

1、你想象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 2、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现好吗?开学第一天你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3、回忆一下开学第一天,都发生了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呢?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4、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 (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5、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 6、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7、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 二、爱新书,爱书包 1、新学期你都收到了哪些书本呢? 2、我们要爱惜书本吗?该如何爱护? 3、书包里应该放些什么东西呢? 4、你是怎样整理的书包的? 三、唱《上学歌》 《上学歌》歌词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四、读一读 小书包,别着急,用品文具想仔细。 大大小小排个队,样样不少都爱惜。 我们都是好伙伴,天天一起上学去。 五、全课总结 由老师进行总结。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全教案

XX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 全教案 XX年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培养孩子讲卫生、珍惜粮食、做事不拖拉等生活习惯。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获得成就感;懂得有烦恼是正常,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烦恼;努力向优秀进发。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4、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二、全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并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单元体验活动:过好每一天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多美丽可爱的动物大自然,谢谢您单元体验活动:向快乐出发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我和我的家家人的爱让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单元体验活动:地震来了会应付第四单元:我们

在一起我想和你们在一起玩请帮我一下吧分享真快乐大家一起来单元体验活动:拥抱你我他三、全册教学要求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突出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 1 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 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四、全册教材重点、难点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 好每一节课。

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2、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拳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重点: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具: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教师和儿童相互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 1、鼓传花,自我介绍。 2、做名片,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3、百宝箱。 4、访朋友。 5、班级的生日 二、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 1、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 (1)、柴谜语。 (2)、介绍新书和文具。 (3)、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新朋友。 2、开心大转盘--学校生活多么好。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纸向谁,让他(她)说说开心事。 3、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 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来,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 4、快乐通道--如何解决学校生活的困难和问题。 (1)讨论:你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 (2):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3 我认识您了 一:我的老师 用自己的话形容自己的老师,如:短头发、戴眼镜…… 二:我还想认识…… 国旗、音乐、上课、邮递员…… 三:该请谁老帮帮我? Ppt演示。当遇到这些事,可以找谁来帮忙呢? 四:这样做对吗 动画演示。 这些孩子的做法对吗?你改怎样做呢? 4 上学路上 一、了解不同的上学路 1、我和妈妈走路来学校、我上学路上要经过一个铁路道口、我们上学路上要过一条小河…… 2、我……来学校,路上经过……。上学路不一样,平平安安进课堂。 二、这样安全吗? 动画视频。 讨论:怎样才安全呢? 二、路上的温暖 1、姥姥,你也别淋着 2、交警叔叔指挥路 3、姐姐带我上学校 4、爸爸妈妈来学校接我回家

最新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 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1 春天,你好 主题目标: 1.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 3.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春天到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春天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 歌曲:《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春天来了,你们找到她吗?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各自在周围生活中找到的“春天”。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话总结为“春天在……”的句式。 3.小结要点:春天真的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4.唱歌《春天在哪里》 (1)跟着广播或老师,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创编自己的歌:“春天在……” (3)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各自的创作。 (4)小结评议各组的创编,鼓励学生的创作。 5.自由创作: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春天印象”。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谁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的花,进一步了解春暖花开的季节特征;了解春天来临时动物们的活动变化。 难点: 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和保护小动物的良好习惯,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调查并收集有关春天里的花和动物活动变化方面的资料,并准备好彩笔和纸或剪贴工具。 活动过程: 1.经验导入:你们知道哪些花是春天开放的吗? 2.自由表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纸上描绘春天的花,可以写,可以画,可以剪贴…… 3.布置展板:一起将学生作品放在展板上,并商量给展板取个合适的名称,如“春天的百花园”之类。 4.小结要点:春暖花开,春天的百花园真美。 5.故事表演:《春天的动物们》。 (1)看教科书第5页组图,讲故事。 (2)学生谈论故事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春天到来时动物的一些典型行为。如:燕子迁徙、冬眠的青蛙醒来、产卵…… (3)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故事内容:春天里,你还发现哪些动物有一些行为变化,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即兴故事表演。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认识课程表。 1、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课程表 3、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2、行为与习惯 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3、知识与技能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 1、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语文、品德与生活等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老师走下去和同学拉拉手)2、放多媒体图片,给学生引见4个小动物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几个好伙伴,他们是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和创创鼠,听说你们上学了,他们也想和大家成为新朋友。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了!大家欢迎! (4个学生戴着头饰上场,作自我介绍,向各小组问好) 康康熊:大家好!我是康康熊,你们看我多健康,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乐乐猴:大家好!我是乐乐猴,我非常快乐,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爱爱鸽:大家好!我是爱爱鸽,我很有爱心,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创创鼠:大家好!我是创创鼠,我很爱动脑筋,也喜欢搞创造,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 同学们分别说一说4个小动物的名字,和小动物们问好。 3、同桌同学相互认识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倪老师,和4个小动物。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 (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相互认识)可以相互拍拍手、拉拉钩,成为新朋友。 4、学做名片并展示交流 (1)老师出示自己的名片给学生看,然后示范做名片,学生按老师的方法、步骤学做名片。 (2)谁愿意把自己做好的名片给大家看一看?(适时点评)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交换名片,老师指导交换名片的礼节 (3)在书上记下同桌的名字和电话,相互认识。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一、春天说了什么 1、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 2、请(风儿)吹,请(雨儿)浇,谁躲在(泥土)里面藏猫猫大家快帮我找一找。嘿!出来啦,(小草)和(小花),一个摇头一个笑。 3、春天到了,(燕子)飞回来了。 4、春天到了,(油菜花)开了。 5、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 6、春天,来啦,柳树,(发芽啦),冰雪,化啦,小草,(绿啦),雷声,响啦,(青蛙),叫啦,小河,(笑啦),桃花,(开啦),春天,来啦,小朋友去(春游啦)。 7、你在哪里还能发现春天 田野里,公园里,校园里,山坡上等等。 8、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你眼中最美的春天。 二、和小树一起长大 1、春天来了,大家一起来(种树),我们和小树一起(长大)。 2、我们一起来玩玩泥土,我发现泥土是(黑黑的),泥土是(软软的),泥土是(香香的),泥土还是(黏黏的)或是(松松的)。 3、小青蛙,去种树,(刨刨地),(松松土)。今年小树像(娃娃),明年小树像(爸爸)。 4、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大家一起去(种树)。

5、植树节的准备:(树苗)和(工具)。 6、植树的步骤:①(挖坑)②(放苗)③(培土)④(浇水) 三、快乐的春游 1、春游前要准备些什么 ①穿上旅游鞋。 ②带上干粮和水。 ③拿上画板。 ④带上环保小袋。 ⑤了解地点。 ⑥了解关于春游的安全知识。 2、春天开的花有(桃花)(杜鹃花)(梨花)(杏花)等。 3、夏天开的花有(荷花)(茉莉)(米兰)(牵牛花)等。 4、秋天开的花有(菊花)(桂花)(一串红)(仙客来)等。 5、冬天开的花有(梅花)(水仙花)(山茶花)等。 6、春天的新发现:(桃花开了)(青蛙出来了)(燕子飞回来了)(风大了)。 7、描写春天的古诗有:《江南》《村居》《春晓》。 8、歌唱春天的歌有:《春天在哪里》《小燕子》《春天说了什么》。 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 一、上超市 1、我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 2、去超市之前我先做个小调查:家里还需要()和()。爸爸喜欢吃(),妈妈喜欢吃()。我想买()。 3、在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①存包。②推车。③选物。④付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1、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与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得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得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得),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就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您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得事了。那您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得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瞧一瞧什么叫整洁与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得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瞧里面得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得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她得家很整洁。⑵了解“按时”得含义。 ①您们知道清晨大约就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您每天几点钟起床?就是谁叫醒您得?每天都在这个固定得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就是一种良好得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您做些什么事?怎样做得? ⑷讲述:我们所做得这些事都就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得。您们瞧,××同学穿得衣服多整齐,××同学得手、脸洗得真干净,××得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她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您房间里得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得事自己做。(瞧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得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得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得方法。 ⑴清扫教室得步骤就是怎样得?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就是怎样夸得?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得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得美好环境?(指定学生上台表演、操作)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三、反馈检测 1、游戏。 比赛穿衣、系鞋带。请四位同学脱掉外衣,解开鞋带,瞧谁最先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2、思考题。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14、请帮我一下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人士求助是生活中需要的基本能力,遇到困难时要有主动求助的意识。 2、引导学生分辨哪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那些事情应该自理。 3、帮助学生学会求助的基本技能。 4、使学生懂得不仅要接受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也要学会帮助他人,让友爱与互助精神得到传递。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时,懂得要积极、主动地向他人求助,锻炼其求助技能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欣赏几张图片。可随后教师一直在讲台上翻找着什么…..片刻,几名学生忍不住问:“老师,您在找什么”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我想请大家看图片,可是我忘记带胶带了。”“我有,我有……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胶带递给老师。” 教师自然引出课题 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求助 1、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与分享,我们发现当遇到困难时,真的是“有人帮不一样”。有个小咕噜也是这么想的,你们瞧——他来了。 2、谁愿意帮小咕噜解答一下“是不是多有的事情都要求助呢” 学生交流讨论,并说出各自的理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人士求助是生活中需要的基本能力,遇到困难时要有主动求助的意识。 2、引导学生分辨哪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那些事情应该自理。 3、帮助学生学会求助的基本技能。 4、使学生懂得不仅要接受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也要学会帮助他人,让友爱与互助精神得到传递。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时,懂得要积极、主动地向他人求助,锻炼其求助技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温暖接力棒” 1、出示教材57页的小诗及配图,教师提问:你们发现这根温暖的“接力棒”是怎样传递的吗 2、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圈出教材情境图中传递“接力棒”的人

2018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XXX 区 XXX 小学校《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 年级:一年级 教师:XXX 2018年9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学会和身边的同学交朋友,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

方式来交往。 2 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拳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重点: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具: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教师和儿童相互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 1、鼓传花,自我介绍。 2、做名片,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3、百宝箱。 4、访朋友。 5、班级的生日 二、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 1、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 (1)、柴谜语。 (2)、介绍新书和文具。 (3)、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新朋友。 2、开心大转盘--学校生活多么好。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纸向谁,让他(她)说说开心事。 3、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 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来,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 4、快乐通道--如何解决学校生活的困难和问题。 (1)讨论:你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 (2):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