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信息下供应商信号传递博弈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2
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论研究博弈论是研究博弈策略和操作的一门学科,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不完全信息博弈是博弈论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强调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没有完全信息,即某些信息是隐匿的或者是不确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需要借助策略、推理、信息获取等方式来预测对手的动作,以达到最优的结果。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典型例子是扑克游戏。
每个玩家手中的牌都是隐匿的,他们无法得知对手的牌面,而只能通过自己的牌和对手的表现来猜测对手手中的牌。
这种情况下,每个玩家需要制定最优的策略,包括加注、跟注、弃牌等操作,以获得尽量高的胜率。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玩家需要根据对手的表现和自己手中的信息来猜测对手的策略。
如果对手的表现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路和策略。
例如,在扑克游戏中,如果对手加注的次数比较频繁,那么他可能手中的牌比较好,这时候自己就需要加强对手的猜测和评估,调整自己的策略。
在博弈论研究中,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分析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信息的不完全性:参与者无法获得完整的信息,需要根据已有的信息和对手的表现来猜测对手的意图。
2.策略的制定:参与者需要制定最优的策略,同时预测对手的策略,以获得最高的胜率。
3.信息获取:参与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对手的信息,包括观察行为、分析表现、推理对手的策略等。
4.均衡点: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均衡点是指参与者遵循一定的策略后所达到的状态,该状态对各方来说都是最优解,没有任何一方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例如,在金融市场中,交易员需要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来制定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方案;在竞拍市场中,竞拍者需要通过对对手出价的猜测和分析,来制定最优的出价策略。
此外,不完全信息博弈还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例如,在计算机博弈领域中,通过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研究,可以开发出更加智能和自适应的游戏程序;在机器人与人类进行交互的情境中,即使双方都有不完全信息,机器人如果能够学习并推测人类的行为,就有望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
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供应商动态选择模型研究作者:黄梅吴凌雁马志政来源:《物流科技》2016年第08期摘要:通过运用博弈理论,在非完全信息下以汽车制造行业为背景,针对多对多的供应商选择问题进行建模研究。
从供应商选择协商过程中的动态博弈角度出发,分析了协作双方趋利心理的博弈过程;在综合指标评价函数中引入协作成员因主观博弈策略及客观因素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因素;将博弈过程合理分段,利用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改变指标变量,达到不同状态下的预测结果,观察仿真结果以验证预测结果,对传统供应商的选择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创新。
关键词:博弈论;非完全信息;供应商选择;Anylogic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ing game theory, in a non-complete information to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a background, the selection of suppliers-many modeling studies. Select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game provider, analyzed the two sides reflect the collaborative process benefits or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game. Collaboration members introduced by subjective factors and objective factors game strategy changes brought about in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evaluation function. Game reasonable segmentation process by using Anylogic software for simulation analysis, by changing the indicator variables to achieve predic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bserv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predicted results. Traditional supplier selection method was feasible innovation.Key words: game theory; imperfect information; vendor selection; Anylogic供应商选择是采购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和剧烈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强调质量、交货可靠性、价格、提前期增加了供应商选择的复杂性和选择范围。
非对称信息供应链质量信号传递博弈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桥梁,其质量信号的传递效率直接影响到市场的运行效率和消费者的权益。
然而,由于供应链中各参与方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导致了质量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产生失真或扭曲,进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质量信号的传递博弈过程,以期揭示其内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文章首先界定了非对称信息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供应链质量信号传递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一个供应链质量信号传递的博弈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和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各参与方在质量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和行为动机。
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信号传递机制的设计和优化,提高供应链质量信号的传递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非对称信息供应链质量信号传递机制的理解,也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促进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供应链作为连接生产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常常导致质量信号传递的失真和滞后,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质量信号传递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供应链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差异及其对质量信号传递的影响。
这些研究普遍认为,信息的非对称性可能导致供应链中的“柠檬市场”现象,即低质量产品充斥市场,而高质量产品却被埋没。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如品牌、认证、第三方检验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供应链中质量信号传递的博弈过程。
信号传递博弈的结论
信号传递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涉及两个参与人:信号发送者和信号接收者。
在这种博弈中,信号发送者拥有一些私人信息,并通过发送信号来传递这些信息。
信号接收者则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做出决策。
信号传递博弈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号的有效性:在某些情况下,信号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使得信号接收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这取决于信号的可靠性和与决策相关的程度。
2.信号的均衡:在信号传递博弈中,存在一种均衡状态,即信号发送者选择发送的信号和信号接收者根据这些信号做出的决策达到一种稳定状态。
这种均衡状态可能是分离均衡或混同均衡,具体取决于博弈的具体设置和条件。
3.信息的价值:信号传递博弈表明,信息在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获取和传递准确的信息,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4.机制设计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有效的信号传递,需要设计合适的机制来激励信号发送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并促使信号接收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机制设计应考虑到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动态性,以及参与人的利益和行为动机。
信号传递博弈的结论强调了信息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设计有效机制来实现信息传递的必要性。
这些结论对于理解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实际应用中的信息传递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不对称下项目融资选择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摘要】信息不对称在项目融资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首先介绍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模型,然后深入探讨项目融资选择的信号传递模型。
接着,分析信息不对称下的项目融资选择及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在项目融资中的应用。
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启示和展望。
尽管本研究有其局限性,但对于了解项目融资选择背后的信号传递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项目融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选择、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启示、展望、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过程中存在差异,导致交易双方在信息水平上存在不对等的情况。
在项目融资领域,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投资方和融资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往往影响着项目融资的最终选择和结果。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不对称给项目融资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投资方往往需要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做出决策,选择合适的项目和合作伙伴,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取更好的回报。
研究信息不对称下项目融资选择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模型、项目融资选择的信号传递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投资方和融资方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提高决策效率,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项目融资选择中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
信息不对称下,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差异,导致融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
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我们可以分析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策略选择,了解他们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为,并研究这些行为对项目融资结果的影响。
1.3 研究意义信息不对称下项目融资选择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研究意义信息不对称是项目融资领域中常见的现象,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异,导致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
了解信息不对称下项目融资选择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研究项目融资选择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信息博弈过程,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购物网站与第三方物流的信号博弈分析在物流外包市场中,购物网站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时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阻碍了网购市场的高速发展。
本文采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对物流外包过程中快递物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源,并为实现分离战略提出了对策。
标签:信息不对称物流外包信号博弈一、引言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73亿,使用率提升至35.6%,半年用户增长7.6%。
网络购物已逐渐成为网民的主要消费习惯之一。
然而网购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第三方物流快递服务的制约。
购物网站通常会选择将物流外包,但在与快递企业合作时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快递服务的质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引起的网购投诉日益增多。
购物网站与第三方物流之间是一种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第三方物流(代理人)相对购物网站(委托人)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能够对自己的运作能力和努力水平做出准确评估,而购物网站却无法完全了解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真实情况,因此当购物网站在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时,就可能产生了逆向选择问题;同时,当购物网站与第三方物流签订合同之后,第三方物流是否履行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主观意愿,就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可见,物流外包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存的。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购物网站如何选择、约束和激励物流提供商,以获得高性价比的物流服务,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成为物流外包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利用博弈论中的信号传递动态博弈模型对购物网站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探讨。
二、模型的假设在物流外包过程中,购物网站与第三方物流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购物网站无法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收益函数,双方博弈属于不完全信息博弈。
同时,第三方物流为了促成合作,先向购物网站展示自己的优势信息,购物网站在接受到信息后,推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真实性并进而采取行动,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一种动态博弈。
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的博弈模型与应用分析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相互影响的数学工具和理论框架。
在博弈论中,决策者被看作是理性的个体,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和信息进行决策。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者往往处于不完全信息的环境中,即他们无法获得完全准确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博弈模型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与应用。
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的博弈模型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并且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
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信息集。
信息集是玩家在决策之前所拥有的信息的集合。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一个玩家在决策时只能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信息进行决策,无法得知其他玩家的策略选择。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一个经典例子是蒙特霍尔问题。
在蒙特霍尔问题中,有三个门,一个门后有奖品,其他两个门是空的。
玩家选择一个门,主持人会打开一个空门。
然后,玩家可以选择是否改变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博弈中,玩家无法获知奖品所在的门,只能根据主持人的信息进行决策。
针对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方法。
其中之一是贝叶斯博弈论。
贝叶斯博弈论是博弈论与统计学的结合,研究博弈者面临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决策。
在贝叶斯博弈论中,博弈者对于其他博弈者的信息集的概率分布进行估计,并根据这些概率分布进行决策。
贝叶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拍卖理论,在拍卖中,买家和卖家都面临着不完全信息的情况。
除了贝叶斯博弈论,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应用在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中。
例如,模糊集理论可以在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中引入模糊变量和模糊集合来表示不完全信息的程度。
模糊集理论可以帮助决策者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中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双方往往只能凭借有限的信息进行决策,双方可能对对方的底线和策略选择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出更有效的策略。
另一个例子是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者,他们需要根据市场信息和其他交易者的行为来决策,但是他们并不总是能够获得准确的信息。
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市场竞争是企业之间不可避免的现象,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市场份额成为企业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应用。
本文将从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的概念、应用、优缺点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以期为企业在决策制定和市场营销中提供参考。
第二章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所谓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参与者并不了解博弈对手的所有策略和利益。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参与者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猜测对手的行为和利益,以此来确定自己的策略。
因此,不完全信息博弈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灵活性强、策略多样的分析工具进行处理。
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又可分为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和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
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是指博弈双方在做出决策时,双方都无法完全了解对方的信息。
而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是指一方的策略和行为行动,会对另一方的行动和策略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考虑动态调整。
第三章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在市场竞争中应用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优的决策,因为企业的决策一般都是基于不完全的信息,而且市场竞争也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博弈过程,因此使用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对市场竞争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1. 定价策略定价策略是企业制定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在定价时面对的博弈情况,从而找到更优的策略。
以双方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为例,企业双方在制定价格时要考虑对方的行为和反应,因为双方都无法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和成本,所以双方在制定价格时需要做出猜测和推测。
此时,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可以用于建立模型,以分析企业的收益和风险以及价格战的结果,从而制定出较为优的价格策略。
2. 品牌竞争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品牌对消费者的认知和品牌效应对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
不完全信息下的战略合作博弈模型研究在商业领域中,战略合作博弈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式,可以促进公司之间的联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伴随着更加成功的效益。
而在这个协同模式中,不完全信息在很多时候会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不完全信息是指参与者在博弈进程中不能获得全部的决策信息。
因此,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在做出决策时就无法准确预测对手会采取的行动。
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在竞争激烈或新兴市场的情况下。
在博弈论中,一台计算机代表参与者,向另一台计算机发出信号,告诉它采取哪些行动。
然而,当不完全信息变的足够严重时,两个参与者可能会形成困境,在此之前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
因此,合作是处理这种不完全信息的常用方法之一。
在战略合作博弈模型中,参与者之间存在实时信息共享的机制。
这种机制确保了信息共享的连贯性,使参与者能够实时获得对手采取行动的相关信息。
但是,谈及不完全信息下的战略合作博弈模型,有人会认为这样的模型中存在缺陷,因为在这样的模型中,合作双方会受到对手的信息压缩和欺骗控制,从而容易发生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
在不完全信息下做出决策的过程,将会面临挑战。
因此,参与者通常采用“明示”策略,即通过一系列实时的互动动作,在交流过程中慢慢了解对手并更新自己的策略。
为了减少信息损失,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以确保合作方能够更好的适应变化的信息流。
为了降低风险,参与者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例如使用保护机制来防止对手获得过多的信息或制定一个更加灵活的决策方案来适应不确定性环境。
同时,在进行博弈时,参与者还必须更具竞争力的选择,轻松应对那些不好的“契机”。
此外,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也应当考虑自己的技能水平和个人信息,以促进自身获得更高的收益。
这需要参与者对自身情况的准确了解。
只有这样参与者才能更好地做出协作策略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些都是不完全信息下战略合作博弈模型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过,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提高参与者之间的协同效率,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不完全信息下供应商信号传递博弈研究
发表时间:2013-08-30T11:00:18.35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阮沙
[导读] 对策分析
阮沙/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在不完全信息市场环境下,建立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通过对信号发送成本进行分析,讨论改善供应商和顾客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的条件,使供应商向顾客传递产品的真实信息。
【关键词】产品质量;信号传递博弈;分离均衡;成本
在不完全信息市场环境下,供应商和顾客之间信息不对称。
供应商了解其商品或服务的质量,顾客无法获得产品的全部信息。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同,低质量产品的供应商会把信息隐藏起来,顾客无法区分产品质量的高低,最后可能导致“柠檬市场”效应,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被迫退出市场,提供低质质量产品的供应商涌入市场,导致市场混乱。
所以高质量产品需要提供一些低质量产品无法提供的信号,帮助顾客甄别。
一、问题描述
供应商向顾客提供产品,顾客不知道供应商提供产品的真实质量,供应商通过向顾客传递质量信号,帮助其购买产品。
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需要向顾客传递信息,使其相信自己的产品是高质量的,但是同时提供低质量产品的供应商也希望通过信号向顾客传递自己的产品是高质量的信息。
顾客通过接收供应商的信号,来辨别产品质量的高低,并希望买到高质量的产品。
顾客购买产品时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收集产品的信息:(1)品牌的形象,主要通过产品的广告宣传、顾客的反馈和口碑,顾客可以快速获得产品信息;(2)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承诺,如产品的保修期更长,可以退货等;(3)向供应商产品客服和销售人员咨询。
供应商根据顾客获取信息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信号传递产品信息,使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进行区别,改善信息不对称情况,使顾客购买自己的高质量产品。
二、博弈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博弈分析时,一共有两个参与人,供应商和顾客,供应商是信号的发送者,顾客为信号的接收者,参与人的描述如下:
供应商A提供产品,它的类型集合为,H代表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L代表提供低质量产品的供应商,顾客愿意为高质量的产品给出的购买价格记为PH,为低质量产品付出的购买价格记为PL,且PH>PL。
供应商通过向顾客传达信息显示产品的类型,设信号集为,其中信号S1表示供应商品牌形象好,质量承诺高,服务团队好。
信号S2表示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在三个参考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满足,信号S1传达给顾客的信息是供应商A提供的是高质量产品,信号S2传达出来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如信号S1的高。
传达信息要支付成本,总成本用C表示,其构成有三个部分,其中C1表示供应商为建立好的品牌形象付出的成本,C2表示供应商为顾客提供质量承诺付出的成本,C3表示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成本。
表示实际类型为的供应商产品发送信号所付出的总成本,表示实际类型为的供应商发送信号的总成本中第k部分付出的成本,其中,。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供应商和顾客构成信号传递博弈,最优的状态为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和提供低质量产品供应商分别选择准确揭示自己类型的信号,即处于分离均衡状态。
此时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选择发送信号S1,提供低质量产品的供应商发送信号S2,供应商根据所提供产品的真实类型选择发送的信号,顾客通过接收信号购买产品。
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发送信号S1获得利润(1),发送信号S2的利润为(2);提供低质量产品的供应商发送信号S1获得利润(3),发送信号S2获得利润(4)
分离均衡条件下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选择发送信号S1,此时(5);提供低质量产品的供应商选择发送信号S2,此时(6),供应商选择真实的信号获得的利润大于选择虚假信号获得的利润,将(1)(4)分别带入(5)和(6)中,得到 (7) 顾客通过客服或市场销售人员咨询获得产品信息,所以要培养这些高素质员工需要投入资本,但是顾客购买行为主要发生在在产品的交易环节,只需要让顾客关于产品的咨询得到满足,此时两类供应商投入的成本相近,所以存在。
实现分离均衡的条件表示为
(8)
(9)
其中(8)式表示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发送信号S1的条件,此时供应商选择发送信号S1比发送信号S2多付出的成本小于顾客愿意为购买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付出价格的差额。
(9)式表示,当低质量产品的供应商发送信号S2的条件,供应商的产品被发现与描述不符后受到的市场惩罚,加上其提供给顾客的承诺使其愿意付出的成本高于顾客为购买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付出价格的差额,这时,低质量产品的供应商会选择传递真实的信号S2。
在市场中,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发送信号S1比发送信号S2多付出的成本远远低于的差,所以才有低质量的产品冒充高质量的产品,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对策分析
为了达到分离均衡的目的,主要通过增加和、和之间的差距,首先监管部门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对传递虚假信息的低质量产品进行严厉惩罚,并及时给予报道;其次供应商进行高的质量保证和承诺,对于价格比较高的产品,可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使顾客有充分的质量评估期,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使供应商向顾客传递真实信息。
三、总结
本文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供应商信号传递过程。
对供应商通过发送信号来实现均衡分离进行讨论,从信号成本的角度对如何实现分离提出了一些建议,使供应商向顾客传递真实的信号。
【参考文献】
[1]范晓屏, 陆韶文. 信息不对称下销售者信号传递的策略选择[J]. 企业经济, 2002(7): 83-85
[2]朱立龙, 尤建新. 非对称信息供应链质量传递博弈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 2011,2(11):109-118
[3]梁建英,李垣,廖貅武. 信号成本与服务外包供应商信号传递关系的博弈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 2007.1(15): 99-105
[4]刘永胜. 供应链管理基础[M].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5]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格致出版社, 2004: 18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