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长城——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4
17 长城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课件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单元主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图片展示遗产风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明确单元的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搜集与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
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三、初识长城1.有些同学曾经登过长城,有些同学在课前查了资料。
那么关于长城,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
(生可以交流长城的地理位置、长城的自然风光、长城的历史价值、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还可以是自己亲临长城的切身体验。
)2.让我们打开课本,深入地走进长城。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声音响亮。
3.交流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自由谈)4.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长城,我们先要过字词关。
学习生字词①生字:崇旋嘉砖隔屯堡垒仗扶智慧魄②新词: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5.指名接读课文,随机正音。
6.全班齐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四、整体把握1.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课本一样的两幅彩图)。
《长城》导学案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学习目标】1.理解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了解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难点】1.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课前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相关长城的资料。
【导学流程】一、简介长城,导入新课。
同学们,毛泽东主席以前说过这么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游览长城。
(播放长城视频)好,游完了长城,你知道了什么?是呀,长城以它的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这节课就让我们同作者一起走进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板书课题)齐读。
它是我们华夏儿女的骄傲和自豪,请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学导航一读,自读课文,做到读通读准。
二画,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反复读三遍。
三查,借助工具书查阅不理解的字词。
四思,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五问,你有哪些疑惑,请记录下来。
(二)自我检测+展示点拨1. 第一关:生字新词我会读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数不清无数血汗智慧垛子屯兵堡垒供瞭望和射击用(点拨:数、血为多音字,意思不同,其读音也不同。
多音字的读音应根据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来判断。
)2. 第二关:理清思路我能行课文先写了()看长城,它像();然后写了()看长城,它的特殊构造,突出了长城()的特点;接着又写了作者站在长城上所产生的();最后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
(点拨:从这些重点词能够看出,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
)3.第三关:寻找中心我争先作者游完长城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请用“”画出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长城》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长城》导学案教学案17.《长城》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明白得课文,熟悉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聪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份的观看方式,学习在观看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明白得长城的气势宏伟和高大牢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酷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熟悉。
2.学生自由补充。
3.教师给以确信。
二、学习生字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址观看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诵课文,画出不睬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明白得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试探(1)认真对照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址?五、巩固练习(1)温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诵。
第二课时一、温习。
二、全班讨论,明白得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述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一想这幅图的观看点有什么转变?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试探。
(1)一边读一边想像那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什么缘故说长城“活着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三、总结学习体会。
17 长城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2.我能抓住关键词,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
【知识链接】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自主学习】
一、学习字词,识记巧记。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我要提醒大家读准“峻、峪、嘉”等生字,还应注意是容易写错的字。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上词语中难懂词语的意思,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比如:气魄雄伟、蜿蜒盘旋……)
4.写字学习。
(1)看一看,课文中的生字有几种结构,分别是什么?
(2)需要特别注意的字是什么?仔细观察它的间架结构,请写一写。
二、结合课文内容,试着补充下面的句子:
1.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是按顺序描写长城的。
我会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从两幅图上我看到了
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描写了长城的和,赞美了,抒发了。
【合作探究】
一、品读课文1、2、3段,感悟理解。
1.我能用蓝色笔画出长城气魄雄伟的句子,用红色笔画出长城高大坚固的词句,并有感情朗读。
2.我能说说从哪里能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与智慧。
二、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读读并感悟理解。
我知道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课外延伸】
用你的语言赞美长城和劳动人民。
【巩固检测】
1.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课后反思】。
课题:17长城(三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崇山峻岭、气魄、瞭望口"等词语的意思。
2、情感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3、小组探讨交流,深入了解长城,激发对祖国和劳动人民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1、体会"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2、情感朗读,感受长城的高大雄伟。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1、相信你们一定认识它们,也一定能把它们中的带点字注上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崇()高屯()兵气魄()智慧()嘉峪()关hìhuì盘uán 方huān níng 结gé着2、借助工具书,解释词语意思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屯兵:3、我会填。
本文是按由()及()的顺序写的,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第二自然段是()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第三自然段是展开();第四自然段描写()。
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探究一:作者远看长城是什么样?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一写,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探究二:作者登上长城,看到长城有哪些构造?探究三: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探究四:课文作者采用哪些观察顺序来描写长城?三、【扩展延伸】四、固学提高【课堂检测】1、读拼音写词语Pán uán chéng huān chéng qiáng tún bīng bǎo lěihìhuìníng jiéqì pò ióng wěi jiān bǎng2、我会辨字组词。
崇()魄()屯()宗()魂()吨()3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在崇山峻岭之间()。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
2、()长城上,()脚下的方砖,()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导学案17.长城 州城街道孙岗小学 王兵 【学习目标】 一、熟悉8个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宏伟”等词语。
2、正确、流畅、有情感的朗诵课文,通过朗诵表达出长城的宏伟气势。
3、了解长城的高大牢固、气势宏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酷爱之情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扬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爱好。
【学习进程】遍,完成下列各题: 一、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蜿蜒 盘旋 城砖 城墙 屯兵 堡垒 崇山峻岭呼应 肩膀 凝结 奇迹 聪慧 打仗 气魄宏伟二、认真朗诵课文,填空。
本文是按由( )及( )的顺序写的,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 )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 );第二自然段是( )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 );第三自然段是展开( );第四自然段描述( )。
3、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判一下长城吗?4、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传奇、图片等。
(一)自主合作学习,试着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认真读课文、观看课文插图,在文中划出表现长城“长”和“高大牢固”的词、句,并认真品读。
2、注意带点的词语,明白得下列句子:A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中的三个动词及“很自然地想起”说明了什么?一、课前预习 (自我评价: )二、学习探究B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聪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多少”、“才”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3、小组内讨论:什么缘故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4、长城真有气势呀,我要提高朗诵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
(二)展现与反馈:一、读拼音,写词语,我最棒。
(6分)p án xu án dǒuqi ào zhì huì( ) ( ) ( )B ǎo l ěi ji ān g é q ì p ò( ) ( ) ( )二、我会辨字组词。
学习目标:1、我会认“崇 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 旋、嘉、砖”等13个生字;我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 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能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我能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并且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我要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学习重点:我能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并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预习案1、我要借助拼音先把课文认真读正确通顺,并圈画出生字新词,把下面的词注音。
蜿蜒盘旋、屯兵、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崇山峻岭、堡垒、嘉峪关(方法小贴士:认真地将词语读三遍,遇到读不准的在小组内或者查字典解决。
2、我要再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方法小贴士:用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或在小组内商讨等方法理解它们。
)3、我要在练习本上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盘旋、屯兵、智慧、气魄雄伟、崇山峻岭、堡垒、相隔、城砖、嘉峪关(方法小贴士:我能把上面的词语认真写一遍,我还会特别注意其隔、砖、魄等字的正确笔画笔顺,弄不清楚的在小组内想办法解决。
)4、读课文,写词语,我最棒。
chóng gāo níng jiētún bùdǒu qiào zhìhuìqìpò( ) ( ) ( )( ) ( ) ( ) 5、我会辨字组词。
崇()魄()屯()俊()砖( ) 仗( )踪()魂()吨()峻()传( ) 杖( ) 6、按课文填空(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在崇山峻岭之间()。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
(2)()长城上,()脚下的方砖,()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
(3)多少劳动人民的()和(),才凝结成这()、()的万里长城。
17、《长城》导学案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_ 姓名: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一、成功学习1、成功目标:(1)我要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的特点。
2、成功自学:(1)、读准以下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在话下:zhu ān城砖zhu ān 城墙 屯t ún 兵 堡b ǎo 垒l ěi 打仗zh àn ɡ 呼应 肩膀 智zh ì慧hu ì 凝结ji ã 垛du ǒ子 拍摄sh â搀扶f ú 隔ɡé壁 嘉ji ā峪y ù关 瞭li ào 望口 崇chón ɡ山峻j ùn 岭 蜿蜒盘旋xu án 气魄p î雄伟理解词语难不倒我: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崇:高。
峻:高而陡。
蜿蜒盘旋:本方形容远望长城的样子。
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气魄雄伟:气雄壮而伟大。
(2)、找到课文中的两幅图对应的段落,默读,思考这两段分别介绍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3)、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有关长城的资料: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1] 。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
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
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3、成功合作(1)同桌互读课后生字,纠正读音,并交流识记方法,并能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长城的特点。
17.《长城》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水平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3.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4.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一、认写生字崇山峻岭嘉峪关瞭望城砖隔开屯兵堡垒打仗扶着智慧气魄雄伟二.观察长城图,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
(1)看课本第一幅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2)看课本第二幅图,说出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3)从两幅图观察到的不同景物,说说作者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两幅图各表现事物什么不同的特点?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刚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2.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3.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 4.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2、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2)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
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实行防守和打击敌人?3、学第三自然段。
(1)假设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表达在哪里?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1.第四次看两幅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口嘹望口射口城台五、延伸性作业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