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铸造的四个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754.50 KB
- 文档页数:12
不锈钢304的铸造标准不锈钢304是一种常见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在工业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不锈钢304的生产过程中,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
为了确保不锈钢304产品的质量,铸造过程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首先,铸造不锈钢304需要选择合适的铸造设备和工艺。
合适的铸造设备可以保证铸件的成型质量,而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确保铸造过程稳定、可控。
在选择铸造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精度和稳定性,以及是否符合不锈钢304的特性要求。
在确定铸造工艺时,需要充分考虑不锈钢304的熔化特性、流动性和凝固收缩率等因素,合理确定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冷却方式。
其次,铸造不锈钢304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不锈钢304的铸造材料主要包括铁素体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等。
这些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杂质含量和机械性能对铸件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另外,铸造不锈钢304还需要注意铸型设计和制造。
合理的铸型设计可以保证铸件的凝固过程顺利进行,避免缩孔、气孔等缺陷的产生。
同时,铸型的制造质量也直接影响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因此,在铸造不锈钢304之前,需要对铸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调试,确保其符合要求。
最后,铸造不锈钢304需要严格控制铸造工艺。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冷却方式,避免产生气孔、夹渣、热裂纹等缺陷。
同时,还需要对铸件进行合理的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总之,铸造不锈钢304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要求,从铸造设备和工艺、原材料质量、铸型设计和制造,以及铸造工艺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管理,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不锈钢锻造工艺一、前期准备不锈钢锻造工艺是一项复杂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
首先,要确定所需的不锈钢材料种类和规格,并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和瑕疵。
其次,要对设备、模具、冷却水等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要对工作场地进行清洁和整理,以保证生产环境整洁卫生。
二、加热处理在不锈钢锻造工艺中,加热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首先将所需的不锈钢材料放入加热炉中进行预热处理。
预热温度应该根据所选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来确定,并且应该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避免过度加热或者温度不足。
接着,在达到预定温度后将材料取出并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三、成型成型是不锈钢锻造工艺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使用模具来使得不锈钢材料得到合适的形态和尺寸。
模具的选择应该根据所需成品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成品的精度和质量。
四、冷却处理在成型完成后,需要对不锈钢材料进行冷却处理。
这个过程是为了使得材料的结构更加致密,并且避免出现裂纹和变形等问题。
冷却处理可以采用自然冷却或者水淬等方式,具体方法应该根据所选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来确定。
五、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不锈钢锻造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成品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以达到美观、光滑、耐腐蚀等要求。
同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成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污垢和油脂等物质。
六、检验与包装最后,在完成所有工艺步骤之后,需要对成品进行检验并进行包装。
检验应该根据所选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来确定,并且应该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包装则应该根据所需运输方式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成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总之,不锈钢锻造工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加热处理、成型、冷却处理、表面处理、检验和包装等步骤。
只有在每个步骤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且采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不锈钢制品。
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随着不锈钢制品的广泛应用,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逐渐成为制造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制造工艺。
本文将从工艺流程、铸造类别和工艺优势三个方面阐述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
工艺流程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的流程可以分为模具设计、铸造准备、浇注、冷却、取模和后处理等六个环节。
首先是模具设计环节,需要根据铸造件的形状、大小等特性制作出适合的模具。
铸造准备环节包括熔化不锈钢原料、铸造温度控制和熔液处理等。
浇注环节即将熔液倒入模具中,在模具中形成铸造件。
冷却环节是将铸造件从模具中取出后,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硬度和耐用性。
取模环节是将已冷却的铸造件从模具中取出。
最后是后处理环节,包括喷砂、抛光、酸洗等工序。
铸造类别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包括几种不同的铸造类别,如失重铸造、熔模铸造和精密铸造等。
失重铸造是一种基于物理原理的铸造方式,利用物体净重与液态金属重力相等的特点,对液态金属进行熔化及浇注方式进行设定,通过形成特定环境下的浇注形态,使得金属液在浇注过程中达到无重状态从而形成所需铸件。
熔模铸造是一种采用可熔性模具制作铸件的铸造工艺。
精密铸造是一种精密铸造工艺,它可以制造出复杂的零件,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可以达到同等铸造工艺难以实现的高精度要求。
工艺优势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在现代制造业中,高精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尤其是在需要避免零件间间隙过大或夹杂物的情况下。
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可以生产出高精度的零件,同时可以避免表面张力、热影响和裂纹等问题,因此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此外,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还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等。
结语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将会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铸造工艺的发展也将会推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现代科技与技术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不锈钢连铸浇铸温度
不锈钢连铸浇铸温度是指在连铸工艺中,将熔化的不锈钢液体倒入连铸结晶器进行凝固的温度范围。
不锈钢材料的浇铸温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合金成分、浇铸工艺和产品要求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不锈钢连铸的浇铸温度范围为1450°C至1600°C。
在确定合适的连铸浇铸温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成分控制:根据不锈钢的合金成分,确定适当的浇铸温度以确保合金的均匀性和化学成分的稳定性。
2.结晶器效果:不同温度下,结晶器的冷却效果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凝固过程和晶粒尺寸的形成。
3.结构要求: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浇铸温度,以获得所需的凝固结构和性能。
不锈钢连铸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不锈钢加工制造实用指南不锈钢加工制造实用指南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高温的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和设备,如厨房用具、汽车零部件和医疗设备等。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不锈钢加工制造的过程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不锈钢加工制造的实用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一、选择合适的不锈钢类型不锈钢的类型根据其成分和特性而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不锈钢类型对于加工制造至关重要。
常见的类型包括304、304L、316、316L等。
在选择不锈钢类型时,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应用场景:不同的不锈钢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304L不锈钢适用于温度和压力较低的场合,而316L则适用于高温高压的环境。
2、腐蚀环境:如果您的产品将在腐蚀性环境中使用,那么应该选择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类型。
3、成本: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价格有所不同,因此您需要根据预算选择合适的不锈钢类型。
二、制定合理的加工制造流程不锈钢加工制造的流程包括多个步骤,如切割、成型、焊接等。
为了确保制造过程的顺利进行,您需要制定合理的加工制造流程,并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妥善安排。
以下是不锈钢加工制造的基本流程:1、材料准备: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并进行切割和预处理。
2、成型:将不锈钢材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如弯曲、冲压等。
3、焊接:如果需要,将多个不锈钢部件焊接在一起。
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TIG焊接、MIG焊接等。
4、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不锈钢产品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磨砂等,以增强其外观和耐腐蚀性能。
5、质量检验:对制造完成的不锈钢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
三、使用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具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具对于提高不锈钢加工制造的效率和品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不锈钢加工制造中常用的设备和工具:1、切割设备:包括激光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等,用于切割不锈钢材料。
2、成型设备:包括弯曲机、压模机等,用于将不锈钢材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熔模铸造中缩松的几种特有解决方案
缩松是铸造最常见的缺陷之一,是铸件在冷却过程中热节或远浇口部位得不到有效的补缩而产生的细小分散的孔洞。
熔模铸造因为热壳浇注的特点,在浇注系统设计时大大地限制了冒口、冷铁对于缩松的处理,但是却有一系列独特的解决方案。
1、型壳底部淬水
部位:铸件浇注位置底部。
铸件浇注位置底部远离浇冒口,补缩通道过长,如果铸件较高或底部有热节,就容易产生缩松。
原理:通过淬水使型壳底部温度迅速降低,对铸件起到底部激冷的作用。
操作:热壳浇注后,型壳立刻淬水,视铸件薄厚在水中停顿1-3秒,深度为易缩松的位置。
案例1圆环产品,材质304不锈钢,浇注温度1640℃
此产品组树后高度方向尺寸较大,见图1和图2,浇注后于圆环浇注位置的下半圆A处容易出现缩松,如图1,经分析认为补缩通道过长导致下半圆凝固时钢水得不到有效补缩,从而产生缩松。
工艺改进为型壳底部淬水,深度如图2所示,效果良好,基本解决下半圆的缩松问题。
图1 圆环剖面图图2 圆环组树淬水示意图
2、喷水激冷
3、局部补砂泥
4、中空型壳
5、加保温棉
6、工艺散热冷铁
7、冷铁、热贴。
不锈钢铸造方法不锈钢铸造可是个很有趣的事儿呢!一、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哦。
就是用砂来做模具,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沙子堆城堡,不过这个可更有技术含量啦。
先把砂混合一些特殊的粘结剂,做成我们想要的形状,这个形状就是不锈钢制品的大概样子啦。
然后把融化的不锈钢液体小心地倒进这个砂做的模具里,等不锈钢冷却凝固后,再把砂模敲掉,一个不锈钢铸件就初步诞生啦。
这种方法成本比较低,适合做一些形状不是特别复杂的不锈钢制品,像一些简单的不锈钢摆件之类的。
二、熔模铸造。
这个熔模铸造可就有点像魔法啦。
首先要做一个蜡模,这个蜡模的形状就是我们最终想要的不锈钢制品的精确形状哦。
然后在蜡模上涂覆很多层特殊的耐火材料,一层一层的,就像给小蜡模穿上了厚厚的铠甲。
之后把这个穿着铠甲的蜡模加热,蜡就融化流出来啦,这时候就留下了一个中空的耐火材料模具。
再把高温融化的不锈钢液体灌进去,等冷却后把耐火材料敲掉,哇,一个精致的不锈钢铸件就出现啦。
这种方法能做出很复杂、很精密的不锈钢部件呢,像一些高档手表的不锈钢表壳就可能是用这种方法做的。
三、消失模铸造。
消失模铸造也超酷的。
先做出一个泡沫模样,这个泡沫模样就是不锈钢制品的形状。
然后把这个泡沫模样埋在特殊的砂子里,接着把融化的不锈钢液浇进去。
神奇的是,泡沫遇到高温的不锈钢液就消失啦,就好像魔法一样,然后不锈钢液就占据了泡沫原来的空间,冷却后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不锈钢铸件。
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铸件表面还比较光滑呢,而且生产效率也还不错。
不锈钢铸造的这些方法各有各的妙处,就像不同的魔法技能,能让不锈钢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从普通的小零件到精美的工艺品,是不是很厉害呀?。
铸造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铸造是一种制造方法,通过将液态金属或熔融合金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得以制造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金属件。
在铸造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以确保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注意事项。
1.模具设计和制造:模具是铸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
因此,应确保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符合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抵抗熔融金属的压力和变形。
2.熔炼金属:熔炼金属是铸造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熔炼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金属的温度和成分。
金属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确保金属能够充分熔化,而成分应符合铸件的要求。
3.熔融金属的处理:在熔融金属中,可能存在一些夹杂物和气体,会对铸件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熔融金属。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加入除气剂和进行搅拌等。
4.铸造温度控制:铸造温度对铸件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铸件出现缺陷,如气孔和收缩。
因此,应根据具体材料和铸件要求,合理控制熔融金属的温度。
5.浇注过程:浇注是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的过程,也是铸造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在浇注过程中,必须确保金属充分填充整个模具腔体,并尽量避免出现气孔和冷隔。
此外,还要注意浇注速度和浇注的方式,以避免金属的喷溅和气体的夹杂。
6.冷却和凝固控制:在铸造过程中,冷却和凝固是不可避免的步骤。
冷却速度和凝固方式会直接影响铸件的组织和性能。
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应采取控制措施来确保铸件能够均匀冷却和凝固。
7.模具的护理和维护:模具是铸造过程中长期使用的工具,如果模具受损或磨损严重,会严重影响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应定期对模具进行护理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8.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铸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铸件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等进行检测,可以发现并及时解决潜在的缺陷和问题。
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质量检验工作,并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大件铸造注意事项大件铸造是指铸造的产品尺寸较大,重量较重的铸件。
在进行大件铸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1. 工艺设计:在进行大件铸造时,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工艺设计。
首先需要根据铸件的形状、尺寸和材质来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包括铸型材料的选择、铸造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等。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以确保铸件能够在整个铸造过程中保持均匀的温度分布。
2. 材料选择:在进行大件铸造时,通常会选择具有良好铸造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合金材料。
一般情况下,铸件的尺寸越大,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要求就越高,因此需要选择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合金材料。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性能,以减少铸件在冷却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
3. 铸造设备:进行大件铸造时,需要使用具备足够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设备。
特别是铸造炉、模具、浇注设备和冷却设备,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铸件能够正确地冷却和固化。
此外,还需要注意设备与铸件之间的匹配度,以减少浇注过程中的漏砂和渗漏现象。
4. 环境控制:在进行大件铸造时,需要对铸造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
首先要保持铸造车间的温湿度适宜,避免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出现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度。
其次要保持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含量低,以减少铸件在浇注过程中的气孔和夹杂物的产生。
同时还需要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以保证铸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5. 检测和修复:进行大件铸造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修复工作。
首先要对铸件进行尺寸和形状的检测,以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要对铸件进行无损检测,以排除铸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最后,如果发现铸件存在缺陷,需要及时进行修复,以提高铸件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大件铸造是一项复杂的工艺,需要充分考虑材料、工艺、设备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铸造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大件铸件。
不锈钢铸造无论是扁锭还是园锭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气孔和疏松缺陷问题,气孔和疏松如同李生姐妹,常常相伴为生,给铝加工带来许多麻烦。
不锈钢铸造组织中存在圆形孔洞称为气孔。
它是金属液体在冷却期间和凝固过程中,析出的气体存留在铸锭中形成的气泡缺陷。
疏松是在不锈钢铸造组织在凝固的过程中,由于不锈钢在液态和凝固态的过程中,体积在收缩得不到很好的补充而产生出分散孔洞。
气孔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溶解中的熔体的气体处于饱和状态,溶体中存在大量非金属夹渣物,气体在铸造的过程中上浮速度慢,则气泡就会停留在铸锭中产生气孔。
疏松的原因有几种情况:1,熔体过热。
2,熔体中气体含量过高。
3铸造温度过低。
4.冷却却强度小,铸造速度过快。
5.漏斗供流不均匀。
6,烘炉不彻底,停炉时间过长。
7.工具及精炼气体,溶剂等潮湿或不彻底。
8.高镁合金覆盖不好。
不锈钢铸造气孔及疏松是最为常见的缺陷之一,不锈钢熔炼与铸造技术(工艺规程)产生;都是围绕气孔和疏松缺陷所制定出来的。
如何解决气孔和疏松缺陷问题?采取几项措施:1.是控制化学成分杂质含量(减少非金属夹杂物)2.是固体料投放改为液体料投放(缩短熔炼时间)3.是加强精炼除气4.是将原来小园锭规格改为大园锭(以降低铸造速度,改变过度带尺寸)结果避免损失。
气孔的产生原因:1•熔炉大修或者中修,长期停炉后干燥不彻底。
2•原材料潮湿.有油污,水份。
3,润滑油质量不好。
4.熔体在炉中过热。
5.工具末彻底干燥。
6.燃气水分过大。
7,熔炼的时间过长。
疏松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收缩间产生的疏松,一种是未去除溶体气体形成的疏松。
疏松的形成主要因素与熔体的气体含量与铸锭成形时过度带的尺寸.形状以及结构有关。
从上述案例看,虽然事件已过去整整三十多年,但是对于我们铝加工探索与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数据和借鉴。
小结:1.加强成分杂质的控制,有效减少非金属夹渣物的增多。
2.采用液体供料,缩小了金属在溶炉停留时间,使溶炉内的气体在不饱和的作用下得到释放和分解。
不锈钢铸造的四个注意事项
时间:2012-07-19 14:22来源:本站作者:admin 点击: 167 次
(1)为防止不锈钢铸造时产生白口,除从工艺上采取措施外,必须使其壁厚不能过薄(有些资料指出,壁厚在15mm以上时,用金属型铸造铸件的转角处都必须采用圆角,对于铝合金、镁
(1)为防止不锈钢铸造时产生白口,除从工艺上采取措施外,必须使其壁厚不能过薄(有些资料指出,壁厚在15mm以上时,用金属型铸造铸件的转角处都必须采用圆角,对于铝合金、镁合金金属型铸造铸件的铸造圆角不应小于3-4m,对于铸铁、铸钢、铜合金金属型铸造件的铸造圆角可参见表1.1-32选取;
(2)由于金属型和芯无让性,为便于取出铸件和抽出型,不锈钢铸造铸件的铸造斜度应比砂型铸造件的适当大一些,一般应大30%-50%,应该指出:铸造斜度大小除与合金种类、壁的高度有关外,还与铸件表面的位置有关,凡在铸件冷却收缩时与金属型表面有脱离倾向的铸件表面可设计较小的斜度,而在铸件收缩时趋向于压紧在金属型上的铸件表面应给予较大的斜度,各种合金的不锈钢铸造的铸造斜度;
(3)由于金属型散热快,因此不锈钢铸造的最小壁厚应比砂型铸造铸件的要大一些,各种铸造合金、不同大小的铸造最小壁厚;
(4)不锈钢铸造铸件内壁和内肋的厚度一般应取相连外壁厚度的0.6-0.7,否则由于内壁(肋)冷得慢,在铸件收缩时易在内外壁交接处产生裂纹。
最小壁厚(不小于)单位(mm)
金属型
~70×70
>70×70~150×150 >150×150
5 — 10
4 5 6
— — —
2.5~
3.5 — —
2~3 4 5
— 2.5 —
3 4~5 6~8
注:1.一般铸造条件下,各种灰铸铁的最小允许壁厚: HT100,HT150,δ=4~6mm HT200,δ=6~8mm HT250,δ=8~15mm HT300,HT350,δ=15mm HT400,δ≥20mm
2.当改善铸造条件时,灰铸铁最小壁厚可达3mm ,可锻铸铁可小于3mm 。
一、壁厚和铸造圆角和脱模斜度 (2009-11-27 13:07:50)
标签: 分类:压铸件设计规范
一、 壁厚
压铸件的壁厚对铸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以铝合金为例,薄壁比厚壁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致密性。
因此,在保证铸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少其壁厚,并保持壁厚均匀一致。
铸件壁太薄时,使金属熔接不好,影响铸件的强度,同时给成型带来困难;壁厚过大或严重不均匀则易产生缩瘪及裂纹。
随着壁厚的增加,铸件内部气孔、缩松等缺陷也随之增多,同样降低铸件的强度。
压铸件的壁厚一般以2.5~4mm 为宜,壁厚超过6mm 的零件不宜采用压铸。
推荐采用的最小壁厚和正常壁厚见表1。
表1 压铸件的最小壁厚和正常壁厚
二、铸造圆角和脱模斜度
1)铸造圆角
压铸件各部分相交应有圆角(分型面处除外),使金属填充时流动平稳,气体容易排出,并可避免因锐角而产生裂纹。
对于需要进行电镀和涂饰的压铸件,圆角可以均匀镀层,防止尖角处涂料堆积。
压铸件的圆角半径R一般不宜小于1mm,最小圆角半径为0.5 mm,见表2。
铸造圆角半径的计算见表3。
2) 脱模斜度
设计压铸件时,就应在结构上留有结构斜度,无结构斜度时,在需要之处,必须有脱模的工艺斜度。
斜度的方向,必须与铸件的脱模方向一致。
推荐的脱模斜度见表4。
定义: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铸造成形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即铸造成形的难易程度。
良好的铸件结构应适应金属的铸造性能和铸造工艺性。
1、适应铸造性能的结构设计原则
----铸件壁的设计要求
1)公道壁厚
在满足铸件最小答应壁厚的条件下,尽量可能薄一点,即能保证熔融金属具有良好的活动性,又能避免产生因收缩量过大而引起的铸造缺陷(如缩孔)。
2)均匀壁厚
----是指各部分的壁厚冷却速度均匀。
内壁隔墙薄、四周壁应厚。
目的:减小应力、变形和开裂;防止热节产生缩孔。
3)过渡连接
●结构圆角
避免热节形成;改善应力分布;避免砂型损坏和产生砂眼。
●均匀交接
铸件上不同方向的壁或肋交接时,应避免造成金属聚集(热节),而产生缩孔。
●采用圆角、斜面、圆锥逐步过渡目的:防止应力集中而开裂。
4)大平面倾斜
目的:利用填充和排气排查。
5)减小变形
(同热处理)对称结构、增设加强肋。
6)自由收缩
目的:有利减小因收缩应力而引起的应力开裂和变形。
2、适应铸造工艺的结构设计原则
----铸件外形设计要求
1)简化结构
----轮廓平直、分形面简单和最少。
●直线代曲面、样子容貌本钱低、便于分起模;
●结构紧凑、减少造型材料的消耗、砂箱尺寸和生产面积。
2)减少型芯
芯多本钱高、不便排气和清理。
●开式结构代替闭式结构;
●凹抗扩展为凹槽;(节省外芯)
●凸缘外伸代内伸;(砂垛代芯)
3)便于芯的固定
目的:省芯撑、排气通畅、清砂方便。
4)避免使用活块
5)肋不影响起模
若肋条的布置与起模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会影响起模、填砂和紧砂。
6)结构斜度
铸件上凡是平行起模方向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结构斜度;立壁愈低,结构斜度愈大。
可查表得:凸台为30-40度。
目的:起模方便、便于砂垛代芯、美观。
7)便于搬运:增设吊装孔或环。
常见铸件缺陷及其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