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名师导航 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导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英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
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直接威胁到清朝的财政。
2.经过(1)为了抵制鸦片,道光帝派林则徐担任钦差大臣,去某某查禁鸦片。
(2)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某某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二、中英《某某条约》1.鸦片战争(1)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2)结果:英国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某某条约》。
2.《某某条约》《某某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三、魏源与《海国图志》1.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魏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X。
【问题】中英《某某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请结合内容分析其影响。
1.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的是()A.英国 B.美国C.法国 D.中国2.鸦片战争前,在中英贸易中,导致某某大量流入英国的主要商品是()A.呢绒 B.布匹 C.茶叶 D.鸦片3.1839年,派林则徐到某某查禁鸦片的清朝皇帝是()4.国际社会把每年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纪念日,以此纪念林则徐销烟的壮举。
与此壮举相关的地点是()A.某某 B.某某 C.虎门 D.某某5.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第一次较量是()A.X成功收复某某 B.鸦片战争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自卫反击战6.读下图,请完成:(1)请写出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鸦片输入的危害以及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揭露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
2、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记取“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个学期清朝历史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这有助于本课的学习。
但学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不理解,要让学生知道:半殖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压迫;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保持着剥削制度。
而这种制度的形成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仅仅开始而已。
3重点难点
重点:一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二是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即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一、鸦片战争的烽烟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出示目标】三、【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尝试练习】一、请认真阅读教材2—3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二、认真阅读课本4—5页内容,回答下列2--4题:1.林则徐虎门销烟 背景: __国向中国倾销鸦片 时间:年____月;地点: 意义:向全世界表明了 ,振奋了 ,维护了 。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鸦片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何时结束?结果如何?4.中英《南京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是什么?三、请看课本5—6页内容,完成下面第5题:5.魏源的著作是什么?他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什么主张?有什么作用?四、【学生互动】五、【师生互动】六、【拓展延伸】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把世界上其他国家都看作“蛮夷”。
但清朝却在鸦片战争中遭到惨败!你知道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吗?七、【归纳整理】试一试,你能设计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吗?八、【课堂达标】1.(2011·江苏连云港)我们要再现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场景,最好选择()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收复新疆 D.第二次鸦片战争2.(2011·山东聊城)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片。
八年级历史上册1.1《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北师大版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课程标准〗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
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图片资料。
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初步了解香港问题的由来,对比香港被割让与香港回归。
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用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了解,认识到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对比150多年前香港被割让与1997年香港回归,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感受到祖国今天的强大,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准备〗学生情况分析郫县二中八年级学生有的来自城镇,有的来自城乡结合部,有的来自农村,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但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较浓,对历史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承古代史,下启近代史。
经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铺垫,学生对近代西方列强的崛起和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想”三个问题
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的基础上进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运动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这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鸦片战争》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片战争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
/watch/10808774.html
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产品和掠夺
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等。
教师引导:最开始的时候,林则徐禁烟的做法是——禁海口、禁吸食。
但是这些方法都很难彻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在禁烟斗争中表现
主要内容
①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魏源的“夷之长技”是指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在清政府落后守旧而又夜郎自大的社会背景
和
B
.开放通商口岸 D.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
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辛丑条约》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八年级历史上册1.1 鸦片战争的烽烟清朝的边疆危机素材北师大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历史上册1.1 鸦片战争的烽烟清朝的边疆危机素材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历史上册1.1 鸦片战争的烽烟清朝的边疆危机素材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清朝的边疆危机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虎视眈眈地想要夺取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2)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许多权益,其中沙俄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西北大片领土,威胁到新疆的安全。
但他们并不满足,企图获得更多权益,捞取更太好处。
(3)进入到19世纪70年代后,与西方列强侵略成性相比,清政府更加腐朽,政治
腐败无能,经济技术落后。
慈禧太后、李鸿章等完全不顾民族利益,一味地对侵略者妥协退让,加剧了边疆危机的严重性。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学习目标】1.了解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4.认识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习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学习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学法提示】讨论法、讲述法、观察法。
一、预习导引:1. 销烟——时间:1839年6月3日;人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涵义:在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的人。
)2. 战争(1840—1842)直接原因(借口):;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年,中英签订了《》主要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给英国;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掌握内容四方面——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重要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 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
4.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
如魏源编著的_____________,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_____________”的主张。
三、问题导学:步骤一:鸦片流毒,为害甚巨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材料二:“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名师导航
知识梳理
1.
(1
①为了、和,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②清朝的政策和中国
③
(2
①为了抵制鸦片,帝派
②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
③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
(1)鸦片战争的爆发:年6
(2)鸦片战争的结果:1942年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
(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万银元。
③割让给英国。
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4)《南京条约》的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3.
(1)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清政府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救国良方。
(2)魏源编著的《》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
●要通过仔细阅读教材,把握鸦片战争的背景:从外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和内
●要记住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以及结果。
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可通过表格表
疑难突破
1.
1640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到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纺织业中,机器大生产开始代替工场手工业。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英国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在亚洲,18世纪中期,英国控制了印度;19世纪初,占领新加坡和缅甸的一部分;1838年侵入阿富汗,又强迫伊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开辟国内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工业原料,所以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主权,并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
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双重历史使命。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丧主权等方面来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国
问题探究
问题1: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应该结合中英贸易情况简表、英国对华鸦片输入数量表、受鸦片毒害的典型资料,思考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以及清朝皇帝下决心查禁鸦片的原因,从而明白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其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
探究:不同意。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他们渴望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在鸦片战争之前,就曾与中国进行过多次较量,试图侵略中国;加上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更加贫穷落后,不堪一击。
因此,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外国侵略中国也是必然要发生的。
问题2:有人说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英国侵略者力量过于强大,也有人说是因为清
应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比如中西的巨大落差: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先进与落后、传
探究: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故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而当时的英国正处在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科技发达,军事力量强大。
因此,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爱国将士的英勇抵抗,结果在战争中吃了败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
典题精讲
例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A.使鸦片走私合法化
B.
C.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D.
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应抓住其工业革命的完成需开拓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分析。
A项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项是直接原因,D项是借口。
答案:B
绿色通道: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仔细审题,切忌牵强附会、望文生义。
本题所提供的选项都属于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
但到底是直接原因还是主要原因,这必须结合教材进行认真推敲
变式训练1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C.中国处于封建落后状态
D.
答案:D
变式训练2下列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
C.领事裁判权
D.
答案:D
例2
②“若鸦片一日未绝,
(1)
(2)
(3)
思路解析:首先,应审清题目,明白两则史料的大致含义,确定是“谁”所说,这是解题的关键。
其次,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辨析可知: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率先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他认识到鸦片输入的危害,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
得到道光帝支持后采取了一系列禁烟措施,并组织民军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入侵,不
参考答案:(1)
(2)
(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
黑色陷阱:解答本题,由于对历史人物的重要论点缺乏必要的了解,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误区。
对历史人物的重要言论,我们一定要通过熟读教材或拓展阅读加以了解,在了解其言论的同时,还要了解其事迹、影响,这样分析起来才会全面透彻。
变式训练12003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诗出自于下列哪一人物之口(
A.范仲淹
B.林则徐
C.孙中山
D.
答案:B
变式训练22010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
C.洋务运动
D.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