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程的教学共2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28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教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注:教案一般以每一讲2-3学时为单位编写,将各讲教案依次排列,加装封面予以装订,就构成完整的教案。
注:教案一般以每一讲2-3学时为单位编写,将各讲教案依次排列,加装封面予以装订,就构成完整的教案。
注:教案一般以每一讲2-3学时为单位编写,将各讲教案依次排列,加装封面予以装订,就构成完整的教案。
3).位图图形与分辨率有关,换句话说,它包含固定数量的像素,代表图像数据。
4矢量图形(Vector):矢量图形是矢量所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
矢量形是根据图形的几何特性对其进行描述,其特点有:1).矢量图形与分辨率无关2).存储时,是以起始点和终点的位置进行存储,具有存储快,占用内存较小,改变图形大小不影响整体质量图层是应用在图像编辑软件上概念。
图层就像一层层相叠,但彼此独立的的透明底片。
其好处是,在一个图层上绘制及编辑的物件,并不会影响另一个图层上的物件。
在编辑图像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随时新增、移动、隐藏、甚至删除个别的图层,造成不同的效果。
一般我们采用RGB模式来做图,因为它同我们平时观看色彩的方式最相似,做起图来更加直观。
然而在打印图像时我们又不得不采用CMYK模式来打印,所以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虽然是这样,我们还是应该在RGB模式下做图,处理完毕后再转换为CMYK模式来打印,因为在CMYK下作图无法使用很PHOTOSHOP的很多功能,这对处理图像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另外CMYK模式的图像也要比RGB大上三分之一。
Phtoshop中图像文件如何处理图层。
教学重点难点注:教案一般以每一讲2-3学时为单位编写,将各讲教案依次排列,加装封面予以装订,就构成完整的教案。
第三节如何编辑素材用Edius编辑视频片段的剪辑及编辑使用转场使用特效输出注:教案一般以每一讲2-3学时为单位编写,将各讲教案依次排列,加装封面予以装订,就构成完整的教案。
教案标题: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类型:专业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3.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技巧4.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差异;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和看法。
二、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多媒体课件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和不足。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20分钟)1. 教师介绍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选用和基本操作;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学习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3. 学生分组实践,尝试制作具有互动性的多媒体课件。
四、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技巧;2.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多媒体课件应用的方法和策略;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心得体会。
五、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10分钟)1. 教师总结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过程中的困惑和解决方法;3. 教师给出建议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和创意;3. 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应用的掌握程度;4.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评价。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2. 网络资源;3. 教学案例;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
初中多媒体音乐教案课程名称:音乐鉴赏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音乐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多媒体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多媒体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 引导学生掌握多媒体音乐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教学内容:1. 多媒体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多媒体音乐的制作和播放技巧3. 欣赏多媒体音乐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多媒体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多媒体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二、多媒体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多媒体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频文件格式、采样率等。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多媒体音乐的特点,如音质好、可编辑性强等。
三、多媒体音乐的制作和播放技巧(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多媒体音乐制作软件进行音乐制作。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多媒体音乐作品。
3. 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多媒体音乐播放器进行音乐播放,如调整音量、切换曲目等。
四、欣赏多媒体音乐作品(10分钟)1. 教师播放几首优秀的多媒体音乐作品,如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
2. 学生欣赏音乐,感受多媒体音乐的魅力。
3. 学生分享自己对所欣赏的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多媒体音乐的基本概念、制作和播放技巧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和欣赏多媒体音乐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给出建议和改进方向,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实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多媒体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制作和播放多媒体音乐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创造力。
3. 学生对多媒体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资源:1. 多媒体音乐制作软件。
2. 多媒体音乐播放器。
3. 优美的多媒体音乐作品。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28页内容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28页内容第1篇学习目标:1.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逐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自然积累和背诵课文。
2.在课文语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凭借文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秋天的成熟丰收的美好图景,体会诗人洋溢在诗中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时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秋天,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体会诗歌写法,仿照写法进行语言实践。
流程设计:一、起1.秋天是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给大自然中的好朋友都捎去了一封神奇的信。
收到了他的信啊,所有的朋友们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你瞧,太阳的脸儿变红了——(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空气的身子变香了——(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2.上一节课,咱们已经初步读了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继续乘着诗的翅膀,走进秋天,品味秋天,好吗?二、承1.听,秋天的信使来了(图片声音)!谁啊?诗中是怎样写秋风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谢谢你,读真准确。
喜欢这秋风吗?你喜欢这秋风的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看。
谁也来读读。
(生读)你又读出了什么?2.多么活泼可爱的秋风啊,难怪大家都喜欢。
这秋风简直就是一个。
是啊,这儿作者把秋风当作孩子来写了,这样,秋风一下子就“活”了,它竟然能,竟然能,它还能。
太神奇了,这就是想象的力量,就是诗的力量。
我们一起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这个“轻轻”读得多好。
秋风啊,你轻轻涂掉了夏天的什么呢?(夏日的骄阳,夏日的雷暴,涂掉了夏日蝉鸣)4.情景朗读:孩子们看哪,田野里,稻浪滚滚,那是(生1读)——小路旁,向日葵在点头微笑,那是(生2读)——走在秋天,香飘万里,那是(齐读)——三、展1.活泼可爱的秋风,扑面而来,又一路奔去。
秋风,都跑过哪儿?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5小节,边读边思考,也可以拿出笔来画一画。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计算机学院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提高)一、课程简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基本设备和扩展设备、多媒体制作中的美术问题、多媒体数据描述、多媒体压缩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动画与视频制作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多媒体平台设计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能够熟悉多媒体技术的理论,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进而能独立进行多媒体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学习本课程能够加深信息数字化处理的理解,方便学习者快速掌握各类多媒体编辑工具的使用。
二、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过程,建立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念,掌握多媒体对象的制作技能,如动画、图像、音频等的创作与制作技巧,掌握多媒体平台的设计技巧。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多媒体数据为中心内容,分别介绍了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部件等基本概念。
由针对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里的表示、存储进行了阐述。
最后分别针对图形图像类数据、视频动画类数据、音频类数据以及综合类多媒体数据的软件编辑、制作进行了介绍。
课程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多媒体及多媒体计算机具体包括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主要特征、硬件标准,常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外设介绍,如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打印机、投影机等。
模块二:美学基础具体包括什么是美学,美学的作用,美学的表现手段,平面构图的规则及应用,色彩构成的相关概念,色彩的搭配和象征意义,图像美学,动画美学,声音美学。
模块三:多媒体数据的表示及存储具体包括静态图像文件介绍,动态图像文件介绍,声音文件介绍,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及常用压缩算法介绍。
多媒体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能够运用多媒体工具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和定义;2.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挑战;3. 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和技巧;4.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5. 多媒体教学制作与设计。
三、教学准备:1.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2.多媒体制作软件;3.网络资源和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用一个相关的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多媒体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和定义(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它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和联系。
3.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挑战(15分钟):首先,列举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如生动形象、互动性强、激发学生兴趣等。
然后,介绍多媒体教学的挑战,如技术要求高、制作复杂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4. 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和技巧(20分钟):分别介绍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和技巧,例如明确教学目标、简洁明了的布局、适度使用图像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5.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20分钟):介绍常用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owerPoint、Prezi、视频编辑软件等,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同时,教师还可以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设计和展示教学课件。
6. 多媒体教学制作与设计(3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设计,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运用所学的技巧和工具进行创作。
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7. 总结与评价(10分钟):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或小结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课件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不断改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