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名师精品教案

一、文本教学解读

语文园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园地,指向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内容与编排形式符合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旨在让学生借助各板块的学习获得语文学习经验的生长。

“识字加油站”包含三个部分:三组以兴趣爱好为主题的词串;三个孩子活动的情境图,图中有提示“我会踢足球,还会拉二胡”;11个需要认读的生字。其中,情境图为学生理解词语的辅助材料。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词语所提供的情境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把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加以联系,让学生在言语活动中轻松识记生字词。

“字词句运用”包含两个部分:比一比,填一填;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这一部分与本单元的阅读课文紧密关联。“园一圆、只一支、进一近、带一戴”都是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容易搞混的。“一边……一边……”在本单元的《曹冲称象》《一封信》中都有出现。教学这一部分,我们应注重从课内向课外拓展,构建言语形式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

“写话”包含两个部分:写话的要求和几张可爱的玩具图片。同时有两个提示:一是要写在方格纸上,二是标点符号要占一格。这是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个写话板块,这部分的教学应注重孩子写话能力的培养,为三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

“展示台”包含一组词、一组成语和一句名人名言,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解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一首古诗《小儿垂钓》,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教学时应重在朗读指导,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将这首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尽量做到有韵律;能熟练地背诵,并能对照插图感受古诗中的童趣。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小故事《王二小》。这篇故事讲述的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到王二小牺

牲自己、对抗敌人的勇敢品质。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归类识记9个词语,认读11个生字。

2.能辨别四组同音字的意思差异,能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话。

3.能在方格里写几句话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并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4.能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养成平时注重积累的好习惯。

5.能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王二小》,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汉字,能够用动词加名词的方式表述活动。

2、能够区别使用同音字,在词语中区分同音字的用法。

3、理解背诵《小儿垂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1.活动一:认识新朋友。

读准生字。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

提示:注意“弹、钢、荡”韵母中前后鼻音的区分;“捏、泥”声母是鼻音;“环”的意思可结合事物理解;“铁、滑”是会意字,其余都是形声字。

2.活动二:找到好朋友。

将短语分成两部分:第一排动词,第二排名词。打乱顺序,分别认读。上下两排词语连线。

提示:在学生连线的基础上,采用分组读、师生读等方式练读词串。

3.活动三:称赞小能人。

说一说:

我会……我会……我还会……

他(她)会……他(她)会……他(她)还会……

提示:在别的小朋友说的时候,注意认真听。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活动一:火眼金睛。

(1)读一读,比一比。区别“园一圆、只一支、进一近、带一戴”。

要点:同音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其中“园一圆、进一近”这两组字字形相近。

园:形声字。指种植蔬菜、瓜果、树木的地方:菜园、果园。也可指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园、游乐园。圆:会意字。①圆形:圆周、圆规。②完备;周全:圆满。③使圆满;使周全:圆梦、自圆其说。④货币单位,也作“元”。

只:会意字。本义是鸟一只。①单独的:只身、只字。②量词:两只手、三只鸡。支:“支”是“枝”的本字。可以作量词,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进: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小鸟的脚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与“退”相对。近:形声字。本义为距离短。现在还指时间上的不长久,如“近来”;两个人关系亲密,称为“亲近”。

带:象形字。本义指大带、束衣的腰带。因为带子为长条的,所以“带”字引申为“围绕”。“带”作动词时意为携带。戴:形声字。①加在头或身体的部位上:戴帽、戴手套。②尊敬;拥护:爱戴、拥戴。

(2)填一填。自主完成书上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提醒书写占格,促进习惯养成。

(3)说一说。为什么要填这个字?

提示:可结合字义采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如:花园门票要十元,小小圆桌圆又圆。

(4)练一练。通过课外延伸,加以巩固。

要点:了解字义,辨别选择。

2.活动二:说话练习。

(1)读一读。

提示:可逐句朗读提问:①曹冲听了这个问题后,一边看大象,一边在干什么呢?②你能用“爸爸一边……一边……”说说自己的爸爸吗?③老师写字时,同学们在做什么?你能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吗?

(2)说一说。用“一边……一边……”自主造句。

提示:注意学生说的句子的合理性。(行为主体可以同时做的两件事)

板块三写话

课前准备:每人带一个最心爱的玩具。

1.活动一:说一说,猜一猜。

先不要拿出自己的玩具,通过自己的介绍让别人来猜一猜你的玩具是什么。

(1)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玩具的特征:我的玩具很()。

提示:可以用“有趣、可爱、漂亮”等词语来概括一下玩具的基本特征。

(2)讨论:要想让别人猜到玩具是什么,可以介绍些什么?

要点:介绍清楚玩具的颜色、外形、质感等。

(3)向同桌介绍自己的玩具的颜色、外形,让同桌猜一猜。

要点:要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

(4)介绍玩法:有些玩具可能看上去不起眼,可是很好玩,所以介绍玩具时,我们还可以介绍它的玩法。

(5)在玩这个玩具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可以跟大家说一说。

3.活动二:写一写。

(1)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方格纸上。

要点:每个段落前空两格,每个标点符号要占一格。

(2)教师巡视,指导格式。

板块四展示台

1.活动一:我的发现。

(1)欣赏积累卡。

提示:可以将书上积累卡做成一个精美的图片展示出来。

(2)读一读。

要点: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3)比一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要点:积累卡的内容有两字词语、四字词语、名人名言。其中两字词语渗透着自然变化:第一组都是云朵,第二组都是气候,第三组都是水域,三组词语所表现的形态不同,但都与“水”有关联;四字词语都与春天有关,表现出春天勃勃的生机;名人名言与读书有关,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4)记一记。熟读成诵。

2.活动二:制作积累卡。

(1)读第7课《妈妈睡了》,尝试做一个词语积累卡。

(2)课后制作,开展评比。

板块五日积月累

1.活动一:图文对照,看一看,说一说。

问:图片上有什么人?图中的孩子坐在哪里?在做什么?

猜:后边的大人在干什么?钓鱼的孩子回答大人的问话了吗?

提示:切合图意和诗意,能让学生大致了解诗的意思。

2.活动二:读古诗。

(1)教师逐句范读,学生跟读。

要点:注意诗句节奏。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提示:可以加上动作,揣摩稚子的心理。

3.活动三:赛诗会。

提示:可以用表演的方法来朗读古诗,看谁朗读得流利,表演得形象。

板块六我爱阅读

1.活动一:读故事。

要点:借助拼音读通故事。

2.活动二:讲故事。师生合作讲故事,教师读教材中的故事,中间作停顿。

提示:引导学生想象,补充人物语言或心理活动。例如: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敌人对王二小说什么?王二小听了敌人的话,心里想什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时,敌人会想什么?八路军发现王二小光荣牺牲时,会说什么?

师生合作讲完故事后,可以问:你们喜欢王二小吗?让学生简单说说感受。

提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小英雄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

部编版《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指导方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对形近的复韵母能正确区分。(重点) 2.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认读。(重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重、难点) 4.复习会写的生字,熟练掌握。 5.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课前准备 1.课件。(教师) 2.实物投影仪。(教师) 3.字母卡片。(学生) 4.小组汇报单。(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孩子们,秋天到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生自由发言) 2.同学们的想法可真不少,这节课,再次跟随老师去秋游吧! (播放音乐:《一同去郊游》)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将枯燥的拼音学习设计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秋游活动,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读读比比——激趣观察巧分类 1.出示课件:郊外美丽的景象,蓝蓝的天空下,一群孩子有的在草地上追逐玩耍,有的围坐在一起玩游戏,还有的在草地上欢快地跳着扇子舞。 2.孩子们,你们看,他们多开心哪!瞧,那扇子上还有拼音呢!你们愿意去读一读吗? 3.那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瞧了,请大家认真观察扇子上的音节,你能正确拼读哪一对呢?(课件出示扇子上的音节,学生自由选择拼读。) 4.区分前、后鼻韵母in-inɡ。 (1)教师强调:在读in的时候,舌尖要向上齿龈移动,抵住上齿龈发鼻音n,在读inɡ的时候,舌头逐渐后缩,舌根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 (2)如果在他们前面加上生母y,一声,大家还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3)yīn、yīnɡ是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读出来,同学们可要记住哟!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并拼读音节。2.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 3.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系统复习,分类按顺序排列。4.用学过的生字练习组词。 5.能够正确地拼读拼音,写出相应的字。 6.读短文,在阅读中巩固汉语拼音。 重点难点 重点 拼读音节,并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读拼音,写出相对应的字。

难点 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系统复习。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相对应的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用拼音 1.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1)教师出示课件呈现音节。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读每组拼音时都要注意什么? ①yǎn-yuǎn,要注意区分前一个是两拼音节,后一个是整体认读音节。 ②zuān-zhuān,要分清楚平翘舌音。 ③chán-chuán-chuáng,要注意区分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以及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3)指名认读,齐读。 (4)同桌练读。 2.比一比,读一读。 (1)卡片认读字母:i、e、u。 (2)你能把这些字母组成复韵母吗? (3)比较小兔子和小企鹅手中的复韵母有什么区别。

(4)全班交流。 (5)点名读这些复韵母组成的音节,齐读,分小组读。 3.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 (1)自由拼读音节,知道每个词语表示什么物品。 (2)读题目,说说什么是秋游。 (3)挑选“物品”,并涂上颜色。 (4)全班交流:秋游时,你带其中的哪些“物品”,请用音节拼读一下这个“物品”。 (5)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准备带哪些物品。(学生畅所欲言,指生汇报。) (6)除了这些物品,你还想带些什么?请用拼音告诉大家。 4.读一读,记一记,再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 (1)自由读、齐读、指名读23个声母。 (2)区分:b-d p-q f-t m-n n-l z-zh c-ch s-sh。

部编版三上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和了解童话,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口字旁的字,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2.通过、诵读,体会人生格言,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格言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 童话真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会说话,而且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喜怒哀乐。(板书:交流童话)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

①去年的树:从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从鸟儿第二年春天飞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它的朋友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惆怅。 ②那一定很舒服:从大树变成手推车等感受到小推车为人类服务的快乐。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历中感受到红头由绝望、悲痛到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后对朋友的感激的感情变化。 ④蚁王:从蚁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蚁王复杂的感情变化。 2.(课件出示) 这个单元的课文中,又会唱歌的鸟、聪明的蟋蟀、快乐的手推车、值得尊敬的蚁王,从他们的语言、动作中,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形象。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他们生动、鲜明的形象。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 ①去年的树:从鸟儿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鸟儿的可爱、可敬。 ②那一定很舒服:从大树的语言、动作中了解到大树的优秀品质。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从青头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青头对朋友的关爱。 ④蚁王:从蚁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蚁王的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件2】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板书:阅读目的——阅读方法) 词句段运用 (一)看例子,仿写人物入迷的情景。 1.请同学们分别阅读情景描写的三段文字,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2.指名同学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谈认识,说说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情景,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分别点评,点拨指导。 (1)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一群同学围观竹节人搏斗的情景。这段先写了地点,然后从围观者人数之多、动作、声音、注意力等方面,写出了围观者围观时的情景,从侧面写出了竹节人搏斗的诱惑,或者说玩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2)第二段文字描写的是座位后面同学看前面同学玩竹节人的情景,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是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玩竹节人是多么有乐趣的事情。 (3)第三段文字写的是罗丹忘我工作的情景。这段话中有对罗丹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还运用了想象和夸张。大量的细节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罗丹。 4.教师总结:写人物入迷的情景,要写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还可以用上夸张、想象。 (板书:入迷——表情、动作、语言……) 5.出示:【课件3】试着写一写人物入迷时的情景。 (1)爸爸看电视或者看书入迷了…… (2)两位老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入迷了…… (3)美术老师画画入迷了…… …… 学生阅读三段文字后先自己感悟,看三段文字都描写了什么,然后教师点拨,让学生知道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人入迷时的情景的,更要知道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入迷程度,使学生在今后写作时学习细节描写,积累人物入迷的相关句段。

部编版语文五上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创造性地讲述民间故事。 2.词句段运用。体会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的方法。 3.日积月累。正确朗读《乞巧》,并熟读成诵;感受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重点 感受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难点 体会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部分语句;诵读《乞巧》。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创造性地讲述民间故事。 2.体会民间故事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交流平台。 1.布置复习,自主回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民间故事,读到了好的故事,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说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你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可以怎样创作呢? 2.小组交流创作方法。教师明确并板书:变换人称,添枝加叶,续编故事。

3.学生根据课文提示任选一项进行创作。 4.学生创作后交流。 (1)变换人称。用猎人海力布的口吻讲故事。(第1~4自然段) 我的名字叫海力布。我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我经常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有一天,我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我抬头一看,只见一只老鹰正抓住一条小白蛇从我头上飞过。我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我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我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猎人来说,可太有用了。我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2)添枝加叶。老牛是如何知道织女下凡的时间的: 原来,这头老牛,不是普通的牛,而是天上的金牛星转世,因犯天规被贬下凡。相传,金牛星与天上的月老在一次饮酒时,看到月老手中捧了一本书——《姻缘簿》。匆忙中就好奇地翻了翻。恰好看到了织女这一天会到凡间洗澡,牛郎与织女是命中注定会有这段感情。 再如,织女是如何被抓的: 王母娘娘一觉醒来,发现众仙女中唯独不见织女的踪影。大家都说不知道织女在哪儿,她便掐指一算,原来织女在人间结了婚,还有了一儿一女。顿时,火冒三丈。她一拍座椅,大声喝道:“织女简直是吃了豹子胆了。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身份,竟敢违反天条!二郎神。”“到。”“哀家命你下凡去查访织女的下落,但千万别打草惊蛇。”“是。”二郎神经过一番打探,向王母娘娘禀报了织女的住处。 “四大天王何在?” “末将在此。” “命你等即刻率领天兵天将,跟随哀家前去捉拿织女归案!” “末将听令。”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创造性地讲述民间故事。 2.词句段运用。体会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的方法。 3.日积月累。正确朗读《乞巧》,并熟读成诵;感受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重点 感受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难点 体会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部分语句;诵读《乞巧》。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创造性地讲述民间故事。 2.体会民间故事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交流平台。

1.布置复习,自主回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民间故事,读到了好的故事,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说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你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可以怎样创作呢? 2.小组交流创作方法。教师明确并板书:变换人称,添枝加叶,续编故事。 3.学生根据课文提示任选一项进行创作。 4.学生创作后交流。 (1)变换人称。用猎人海力布的口吻讲故事。(第1~4自然段) 我的名字叫海力布。我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我经常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有一天,我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我抬头一看,只见一只老鹰正抓住一条小白蛇从我头上飞过。我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我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我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猎人来说,可太有用了。我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2)添枝加叶。老牛是如何知道织女下凡的时间的: 原来,这头老牛,不是普通的牛,而是天上的金牛星转世,因犯天规被贬下凡。相传,金牛星与天上的月老在一次饮酒时,看到月老手中捧了一本书——《姻缘簿》。匆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