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口才表演课程教案——少儿演讲课怎么上
- 格式:docx
- 大小:25.41 KB
- 文档页数:3
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演讲氛围。
教学重点:1. 演讲的基本技巧2. 自信心的培养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演讲技巧2. 如何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提高自信心教学准备:1. 演讲PPT2. 演讲稿样本3. 模拟演讲场地4. 录音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演讲口才班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演讲口才的认识。
二、基本技巧讲解1. 演讲的基本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2. 演讲的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给人以启发。
3. 演讲时的语言表达要清晰、流畅,避免口头禅。
4. 演讲时的眼神要自信,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优秀的演讲案例,分析其成功之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演讲技巧。
四、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简短演讲。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基本技巧。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自信心培养1. 教师讲解自信心对演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的经历。
三、模拟演讲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模拟演讲。
2. 教师点评,关注学生的眼神、表情、语言表达等方面。
四、团队协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你画我猜”等。
2. 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相互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学生对演讲技巧的掌握程度如何?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演讲口才水平?4. 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评价:1. 学生对演讲口才的兴趣和积极性。
少儿小班口才表演教案教案标题:少儿小班口才表演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口才表演技巧和演讲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一段精彩的口才表演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口才表演的理解和感受。
2. 介绍口才表演(10分钟)- 向学生介绍口才表演的定义和特点。
- 解释口才表演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如演讲比赛、主持人等。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口才表演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益。
3.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提供一些口才训练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提高肢体语言和表情表达能力(15分钟)- 向学生解释肢体语言和表情在口才表演中的重要性。
- 组织学生进行肢体语言和表情表达的练习,如模仿动物、表演不同情绪等。
-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使表演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5. 编写口才表演稿(15分钟)-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帮助他们收集相关素材和信息。
- 指导学生如何组织口才表演稿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
- 鼓励学生在表演稿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使表演更加个性化。
6. 口才表演实践(2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口才表演,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反馈。
-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口才表演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续提高自己的口才表演能力。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口才表演的机会,如班级演讲、家庭聚会等。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少儿口才表演课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少儿口才表演技能的课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口才表达能力,包括发音、语速、声音投射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包括肢体语言、表情、舞台表现等方面。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发音和语速的准确性。
2. 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自然流畅。
3. 舞台表现的生动和吸引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视频或音频资源,展示优秀的口才表演。
3. 一些简单的表演道具,如帽子、眼镜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优秀的口才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解释口才表演的重要性。
发展(20分钟):1. 分发一些简单的台词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进行小组表演。
2. 引导学生注意发音、语速和声音投射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技巧和练习方法。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以增加表演的吸引力。
4. 提供一些简单的舞台表演指导,如如何站立、如何运用舞台空间等。
实践(20分钟):1. 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准备的台词,其他学生和老师提供反馈和建议。
2. 鼓励学生互相观摩和学习,分享表演技巧和经验。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才表演的重要性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口才表演能力。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演讲比赛,展示他们的口才表演技能。
2. 邀请专业的演员或演讲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启发。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表演中的发音准确性、语速和声音投射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在舞台表现中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自然流畅程度。
3. 收集学生和观众的反馈,评估学生的表演吸引力和自信心。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摩和学习他人的表演,提高自己的口才表演技能。
2.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表演课二、适用年龄:6-12岁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舞台表演能力。
3. 锻炼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4.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四、课程时长:45分钟五、课程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音响、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教学资料:口才教材、教案、道具、PPT等。
3.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
六、教学流程:1. 课前准备(5分钟)- 教师与学生相互问候,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目标。
2. 课堂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 课堂讲解(20分钟)- 教师讲解口才表演的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语气、表情、动作等。
-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口才表演的方法。
4. 课堂实践(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口才表演技巧。
- 教师给予学生及时指导,纠正发音、语调等问题。
5.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口才表演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其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口才表演水平:通过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口才表演能力。
3. 学生课后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后是否坚持练习,以检验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准备一个简单的口才表演节目。
2. 学生在家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口才表演。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与表演适用对象: 4-14岁儿童课程目标:1.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
3.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逻辑组织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时长: 45分钟/节教学资源:1. 教材:《少儿口才与表演》2. 辅助道具:大褂、扇子、快板、绕口令卡片等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口才表演的兴趣和了解。
2. 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
二、基本训练(20分钟)1. 站姿训练:- 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站姿,强调身体各部位的正确位置。
- 通过游戏或模仿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正确的站姿。
2. 发音训练:- 通过“大嘴青蛙”、“土豆茄子”等游戏,锻炼学生的唇部力量和灵活性。
- 进行“小舌头藏猫猫”、“棒棒糖”等舌部训练,提高舌头活动的准确性。
3. 气息训练:- 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深呼吸”、“丹田呼吸”等练习。
- 通过“小马跑快”等游戏,让学生体验气息的控制和运用。
三、绕口令练习(10分钟)1.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绕口令,如《布娃娃》。
2.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强调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3. 鼓励学生大胆练习,逐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四、相声表演(10分钟)1. 介绍相声的基本知识,如相声的结构、特点等。
2. 通过《买爸爸》等相声作品,让学生了解相声表演的基本技巧。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尝试表演相声片段。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生的表现。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口才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课后练习的反馈,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3. 定期举办口才表演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少儿口才中的演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 如何提高学生的说服能力;3.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演讲基础知识的讲解,什么是演讲?演讲的作用和重要性;2. 演讲的基本要素,主题选择、内容构思、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3. 演讲技巧的讲解,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用例子和比喻说服观众、如何处理突发状况等;4. 演讲实践,学生进行主题演讲,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和小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演讲的认识和兴趣;2. 知识讲解(15分钟),老师讲解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演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实践演练(30分钟),学生进行主题演讲,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4. 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实物道具;3. 演讲比赛;4. 小组讨论。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的主题演讲成绩;2. 学生的课堂表现;3. 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4.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2. 教学手段是否有效;3. 学生的学习情况;4. 下节课的教学计划。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2.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朗诵比赛。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案,我们可以看到,少儿口才中的演讲课教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鉴赏能力。
少儿口才表演课程精彩教案简介少儿口才表演课程旨在通过提升孩子的口才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对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以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有趣性。
本文将介绍一份精彩的少儿口才表演课程教案。
教案设计第一课主题:自我介绍教学目标:•学会完成课堂简单自我介绍•培养自我表达能力教学内容:•老师先介绍自己,模拟一次自我介绍•然后让同学相互认识•学生们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内容•分别上台进行自我介绍教学方法:•演示法•听说法主题:如何进行良好的演讲教学目标:•明白如何进行一次正确、生动、感人的演讲•培养良好的演讲技巧教学内容:•老师分析良好的演讲和不好的演讲的区别•老师分别引导学生注意演讲时的声音、身体语言和表情等方面的细节•设计一个简单的演讲主题,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份演讲稿•分别上台进行演讲教学方法:•解说法•演示法第三课主题:故事表演教学目标:•培养新的表达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老师带领学生们讲解故事表演的一般流程•设计故事表演主题,要求学生们完成故事表演•分别上台进行故事表演教学方法:•听说法第四课主题:即兴表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学内容:•老师带领学生们讲解即兴表达的一般规则•设计即兴表达主题•让学生进行即兴表达演讲教学方法:•听说法第五课主题:语音语调训练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嗓音品质和语音流畅度•培养标准语音语调教学内容:•老师进行简短的语音语调讲解•老师进行语音示范•学生进行语音训练,练习发音、语调、节奏等教学方法:•演示法•听说法总结少儿口才表演课程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他们的口才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做好铺垫。
教案的设计旨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确保学生们在课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
对每一位教师而言,设计好一个精彩的教案需要参考学生当前的特点和兴趣,在课堂上创造生动活泼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2.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演讲技巧;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与沟通技巧;2. 主持人与演讲技巧;3. 口语表达与即兴演讲;4. 团队协作与沟通游戏。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角色扮演法;4. 游戏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课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讲解: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3. 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巩固所学知识;4. 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2. 学生实践演练效果;3.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二、范文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自信地进行自我介绍;2.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演讲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与沟通技巧;2. 主持人与演讲技巧;3. 口语表达与即兴演讲;4. 团队协作与沟通游戏。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我介绍、主持人与演讲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演讲案例,引导学生学习;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进行自我介绍和演讲;4. 游戏法:通过团队协作游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程背景,强调口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1)自我介绍与沟通技巧:讲解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如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2)主持人与演讲技巧:介绍主持人的基本素养和演讲技巧,如开场白、过渡、结尾等。
3. 演练(1)自我介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教师点评并指导。
(2)主持人与演讲:让学生模拟主持节目或进行演讲,教师点评并指导。
4. 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口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自信、大胆的表达能力;2. 提高学生的演讲、主持等口语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三、课程对象:7-12岁儿童四、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共16课时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绕口令、故事、演讲稿等教学素材;3. 音响设备;4. 练习器材。
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认识口才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口才游戏,让学生了解口才的重要性。
2. 介绍口才的概念和作用;3. 让学生分享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4. 提出课程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第二课时:发音训练1. 发音基本知识讲解;2. 绕口令练习,锻炼发音器官的灵活性;3. 发音技巧讲解,如气息控制、咬字清晰等;4.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第三课时:语言表达技巧1. 语言表达基本知识讲解;2. 演讲技巧讲解,如开场白、过渡、结尾等;3. 主持技巧讲解,如站位、表情、眼神交流等;4. 学生模拟演讲和主持,教师点评。
第四课时:情感表达1. 情感表达基本知识讲解;2. 情感表达技巧讲解,如声音、语调、肢体语言等;3. 学生分组进行情感表达练习,如情景模拟、即兴演讲等;4.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五课时:团队协作与沟通1. 团队协作与沟通的基本知识讲解;2. 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锻炼沟通技巧;4. 教师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课时: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1. 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的基本知识讲解;2. 观看优秀演讲、主持视频,提高审美水平;3. 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展示自己的艺术修养;4.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第七课时:口才比赛准备1. 口才比赛基本知识讲解;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比赛,熟悉比赛流程;3. 教师点评,指出比赛注意事项;4.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锻炼自信。
第八课时:总结与展望1. 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学习成果;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3.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经验;4. 教师总结,给予鼓励和肯定。
口才表演幼儿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口才表演幼儿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2.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演能力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2.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演能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克服表演时的紧张和害羞情绪2.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演能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书、玩具道具、音乐2. 教材:幼儿口才表演教材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舞台或表演区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我介绍1. 利用故事书或图片教幼儿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2. 让幼儿分组进行自我介绍的小表演3. 引导幼儿互相评价,鼓励他们互相表扬和肯定第二课时:模仿表演1. 选择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或动画片段,让幼儿观看并模仿其中的角色表演2. 引导幼儿观察角色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模仿表演3. 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第三课时:角色扮演1. 利用玩具道具或服装,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2. 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3. 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角色扮演,给予肯定和建议第四课时:小故事表演1. 让幼儿自由发挥,编写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或情景剧2. 分组进行小故事表演,包括角色对话和动作表演3. 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小故事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幼儿的表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建议2. 需要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3. 需要不断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和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加校园或社区的演讲比赛或表演活动2. 鼓励幼儿参加戏剧或表演课程,培养他们的表演兴趣和技能3. 组织家长参与幼儿的表演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培养良好的口才表达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在公众场合讲话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演讲的基本要素2. 演讲技巧3. 演讲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演讲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参加过的演讲活动或观看过的演讲比赛。
二、讲解演讲的基本要素1. 演讲主题:明确演讲的中心思想,确保内容有针对性。
2. 演讲结构:包括开场白、正文和结尾。
3. 演讲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
4. 演讲姿态:自信、大方,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
三、讲解演讲技巧1. 准备充分:提前了解演讲主题,收集相关资料。
2. 声音洪亮:运用气息,使声音富有感染力。
3. 语速适中:根据内容调整语速,避免过快或过慢。
4. 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演讲更具吸引力。
5. 控制时间:合理分配演讲时间,确保内容完整。
四、演讲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演讲主题。
2.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准备,包括撰写演讲稿、练习演讲等。
3. 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演讲基本要素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演讲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讲解演讲实践中的注意事项1. 注意演讲稿的撰写,确保内容完整、有条理。
2. 练习演讲时,注意语速、语调和语气。
3. 演讲时,保持自信,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
三、学生演讲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演讲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演讲。
2.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演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演讲基本要素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正确的言谈举止。
2. 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增强其演讲信心。
3.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与抗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对象:6-12岁儿童课时:2课时教学工具:- 投影仪或白板- 录音设备- 绕口令教材- 口部操教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绕口令、故事、口部操等。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简短的自我介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口才吗?”引导学生思考口才的重要性。
三、课程内容1. 自我介绍训练- 目的:使学生能够自信大胆地进行自我介绍。
- 方法:教师示范自我介绍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2. 主持基本站姿训练- 目的:使学生掌握主持人的基本站姿。
- 方法:教师示范主持人的站姿,然后让学生跟随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3. 绕口令练习- 目的:通过绕口令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呼吸和吐字的基本技艺。
- 方法:教师带领学生练习绕口令,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才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口才能力。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故事、口部操等。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简短的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提问:“大家觉得自己的口才进步了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课程内容1. 故事分享- 目的:通过故事分享,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 方法: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口部操练习- 目的:通过口部操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腔肌肉,提高发音准确性。
- 方法: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口部操,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3. 演讲练习- 目的:通过演讲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演讲能力。
- 方法:教师选取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演讲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适用对象: 6-12岁儿童课时安排: 60分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提高学生的发音清晰度和语言节奏感。
3. 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即兴反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基础发音练习2. 语音语调训练3. 演讲技巧训练4. 即兴表演练习5. 团队合作与沟通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2. 音响设备3. 练习道具(如绕口令卡片、模拟场景道具等)4. 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滑垫、安全围栏等)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互动游戏或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
2. 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让学生对课程有初步的了解。
二、基础发音练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发音的基本要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发音,教师个别指导。
3. 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语音语调训练(15分钟)1. 教师讲解语音语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速、停顿等。
2. 学生进行跟读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对话和演讲。
四、演讲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讲解演讲的基本技巧,如开场白、结尾、过渡等。
2. 学生进行演讲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3. 学生进行模拟演讲比赛,提高演讲能力。
五、即兴表演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即兴表演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2. 教师点评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六、团队合作与沟通(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学生分享游戏感受,教师总结课程内容。
七、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发音清晰度3. 学生演讲能力4. 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舞台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演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40分钟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便于互动的教室。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演讲稿模板、纸笔等。
3. 教学内容:演讲主题选择、演讲稿撰写、演讲技巧讲解、模拟演讲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演讲?演讲有什么作用?2. 教师简要介绍演讲的历史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主题选择与演讲稿撰写(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演讲主题。
2. 分享演讲稿撰写的基本结构:引言、主体、结尾。
3. 教师提供演讲稿模板,指导学生完成初步的演讲稿撰写。
(三)演讲技巧讲解(10分钟)1. 讲解演讲时的站姿、眼神、手势等基本技巧。
2. 强调语言表达的清晰、流畅和富有感染力。
3. 讲解如何运用逻辑思维组织语言,使演讲内容更有说服力。
(四)模拟演讲与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讲,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演讲。
2. 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演讲,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演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演讲的兴趣和热情。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演讲稿的修改和完善。
2. 准备下次课的模拟演讲。
3. 家长监督学生进行演讲练习,记录练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发言情况。
宝宝口才表演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口才表演课的学习,培养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演讲技巧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口才表达训练:让宝宝学习如何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 情感表达训练:通过表演、朗诵等形式,培养宝宝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3. 演讲技巧训练:引导宝宝学习如何用声音、语速、手势等方式提高演讲效果。
4. 自信心培养:通过课堂活动和小组合作,鼓励宝宝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通过游戏、唱歌等方式,让宝宝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2. 口才表达训练:教授宝宝如何通过简短的口头表达,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话题,如“我喜欢的动物”、“我最喜欢的玩具”等,让宝宝轮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情感表达训练:教授宝宝如何通过表演、朗诵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可以选择一些儿童故事,让宝宝读出其中的情感,或者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让宝宝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情感。
4. 演讲技巧训练:教授宝宝一些基本的演讲技巧,如掌握好节奏和语速,运用手势和表情增强表达效果等。
可以让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短文或者故事进行朗读或者背诵,然后进行评估和指导。
5. 自信心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演讲,鼓励宝宝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增强自信心。
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演讲比赛或者才艺展示,让宝宝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宝宝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演能力,给予及时的评估和指导。
2. 定期组织小型的演讲比赛或才艺展示,评选出优秀的宝宝,并给予奖励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对口才表演课的教学,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课堂上的互动和小组合作也增强了宝宝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宝宝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表演中展现更多的个性和特长。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示范课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沟通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
3. 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与尊重他人。
三、课程对象:4-14岁儿童四、课程时长:60分钟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2. 教学材料:教材、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教学工具:口才练习册、绕口令卡片、演讲稿等。
六、教学流程:1. 课前导入(5分钟)- 教师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课前发声练习(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如嘿哈练习、喊阿毛练习等。
- 帮助学生打开口腔,放松声带。
3. 读书分享(15分钟)- 学生自由选择一本感兴趣的书籍,分享一小部分内容。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作者简介和道理。
4. 绕口令学习(10分钟)-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绕口令,如《板凳宽》。
-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分组比赛表演。
5. 课间休息(5分钟)- 学生稍作调整,放松身心。
6. 新作品学习(15分钟)-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演讲作品《十月赞歌》。
-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自然流畅地表达,注重真情实感。
- 学生模仿老师,分组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7.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口才。
七、教学建议: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演讲素材。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
3.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4. 正确引导,避免学生语言情感基调混淆。
5. 定期举办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
2. 关注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儿童口才演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和口才表达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提高他们的公众演讲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演讲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口才表达的方法和训练3. 公众演讲的注意事项和技巧4. 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的培养5. 实战演练和点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演讲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演讲和口才表达训练。
3.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相点评,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座位排列成圆形或半圆形,方便学生互动和观察。
2. 教学材料:教案、PPT、演讲稿件、评价表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话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演讲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演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演讲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演讲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演讲和口才表达训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相点评,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演讲的重要性和技巧的运用。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准备一篇简短的演讲稿件,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演讲能力的变化: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演讲表现,记录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2. 学生口才表达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在演讲中的语言表达清晰度和准确性。
3. 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互动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演讲比赛,提高他们的演讲能力和自信心。
2.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专业的演讲教练或口才培训师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3. 成立演讲俱乐部:组织学立演讲俱乐部,定期进行演讲练习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反思:1. 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口才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集体中展示自己。
教学准备:1. 演讲稿模板2. 录音设备3. 课件或图片4. 小组活动道具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口才演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口才?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口才?二、基本知识讲解1. 口才演讲的基本要素:声音、语调、表情、肢体语言等。
2. 口才演讲的技巧:清晰的表达、流畅的语言、自信的态度等。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并准备简短的演讲稿。
2. 教师示范如何组织语言,注意语速、语调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3. 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演讲,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口才演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口才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讲解1. 详细讲解如何运用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来增强演讲效果。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优秀演讲者的特点。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与生活相关的主题进行演讲。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准备演讲稿,注意内容的充实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3. 学生进行演讲,教师点评并给予改进建议。
四、团队协作训练1. 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个团队合作任务,如即兴演讲、角色扮演等。
2. 教师观察学生的团队协作情况,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沟通和配合。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口才演讲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少儿演讲与口才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少儿演讲与口才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讲;如何讲人,写人第一部分:1、让同学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让小朋友做自我介绍,让大家相互认识。
上来的时候,同学有节奏鼓掌,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位小朋友填写下面的表格。
(1,2年级为一组,345年级另一组,在黑板上写分组并打分)此间播放甩葱歌1,2,年级第二部分:每个同学采用抓阄的方式,抽出一张纸条,读他(她)写的表格,大家猜猜他(她)写的是谁,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好,帮她(他)做补充。
积极举手补充的可以给该组加一个五角星。
取胜的小组成员可获得贴纸。
第三部分:看图册上的人物,根据时间安排让他们盯着一张图片看一分钟,捉住图片中人物的特点,合上图册,让20xx年级的小朋友轮番描述图片中人物的特点,其他人补充。
此间,345年级的同学对所选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老师指导写作方法。
课后作业:1、当一回小记者,采访母亲可以问问她的兴趣爱好,她的职业,找五件妈妈做过的小事。
把采访的内容简单写下来下次课上交。
2、每日好词好句默写,家长签名今日好词好句:20xx年级:他灰白的嘴唇,全无血色,像两片柳叶那样微微地颤动着,好像急得有话说不出的样子。
孩子灵巧的小嘴紧紧地抿着,好像要保守什么重要秘密似的。
345年级: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
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
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
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第二讲:我的妈妈第一部分:1,2,3年级每个小朋友5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的妈妈,要求:妈妈的外貌,职业,爱好,做过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要有事情过程的描述(包含母亲的动作,神态),妈妈做这件事给你的启示。
少儿口才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孩子的说话逻辑能力和倾听能力。
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1. 话题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2. PPT投影仪或黑板
3. 麦克风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一个话题,如“家庭”、“动物”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第二步:学习说话技巧(10分钟)
- 介绍一些常用的说话技巧,如清晰的发音、流利的语速、正确的语调等。
- 演示正确的说话技巧,并让学生模仿。
第三步:参与角色扮演(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话题,如“购物”、“旅行”等。
- 每个学生轮流担任角色,模拟与他人交谈。
其他学生要注意倾听和回答问题。
第四步:小组演讲(2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
- 演讲的主题可以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我的假期计划”、“我的梦想”等。
- 学生可以制作PPT或准备讲稿,演讲时间不超过3分钟。
- 其他学生要注意倾听和提问。
第五步:总结与反馈(10分钟)
- 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总结学生在口才方面的提高和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 鼓励学生继续锻炼口才,多参与演讲和辩论活动。
教学反思:
1.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的能力。
2. 小组演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励他们在口才方面的进一步提高。
A.上课准备
针对少儿年龄段的小朋友,在讲授演讲与口才课程上,要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通过好玩的课堂互动环节,结合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将学与乐紧密结合。
B.上课流程
1.本模块学什么?
本模块通过口才技巧之解放天性、评书新说、即兴演讲等学习,使孩子们能够更好的提升语言技巧,学习演讲的方式方法,利于学生胆量的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对语文积累,提高语言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2.口才技巧——开口训练
目的:通过开口训练之街头吆喝,让孩子们解放天性,打开自己,拒绝不好意思,自信从容的表达自己。
方法: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大喊“磨剪子嘞,戗菜刀~!”要让身边的人都听到你的吆喝声。
3.基本功词语的训练
目的:通过以下词语练习,增强基本功,使小嘴巴说话更加灵活。
内容:
背包毕业比较班级宝贝儿
鞭炮版本伯伯表白旁边儿
4.评书新说练习
4.1什么叫评书?
4.2评书的特点是什么?
4.3评书作品训练
张松来许昌拜见曹操,曹操第二天让张松一起阅兵,曹操问之:张永年,你川中可见过此熊虎之师?张松冷笑:我蜀中以仁义治人。
操怒目曰:我视天下鼠辈如草芥,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我者生,逆我者亡,汝知之乎?张松哈哈大笑:久仰久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素知啊!丞相昔日,濮阳遇吕布之时,宛城战战张秀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曹操差点来个倒折虎,趴在地上。
大叫一声:庶子焉敢揭我短处!
C.教学重点
1.通过口才技巧的开口训练,使孩子们放下不好意思和胆怯心理,充分的解放天性,自信的表达自己。
2.对评书新说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肢体动作准确把握。
D.教学建议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生动具有感染力,评书新说环节为学生们亲身示范,通过专业的演讲与口才学习,利于学生胆量的锻炼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对语文积累,提高语言素养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