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硅油减振器检验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620.52 KB
- 文档页数:22
避震器检测标准1、目的:为使避震器之零件,半成品及成品在检验上都能得到依据!并且确保出货质量;故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素材/零件/半成品及成品之检验与测试皆适用之。
3、检测分三大类如下:3-1 疲劳测试3-1-1 SRS 60 A等级以上之弹簧耐久测试3-1-1-1 测试次数: 5万次3-1-1-2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1-3 测试频率:行程15~44mm/3Hz;45~64/2.2Hz;65~80/1.9Hz3-1-1-4 测试行程:85% (预压2~4mm)3-1-1-5 测试温度:常温3-1-1-6 测试结果:减衰长度不得大于预压长度;表面涂装层不可剥落且线圈不可断裂3-1-2 SWP/80C B等级以上之弹簧耐久测试3-1-2-1 测试次数: 5万次3-1-2-2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2-3 测试频率:行程15~44mm/3Hz;45~64/2.2Hz;65~80/1.9Hz3-1-2-4 测试行程:85% (预压2~4mm)3-1-2-5 测试温度:常温3-1-2-6 测试结果:减衰长度不得大于预压长度;表面涂装层不可剥落且线圈不可断裂3-1-3 油压单元(Rear Shock)3-1-3-1 测试次数:30万次;3-1-3-7 测试标准:(1)测试30万次!不得漏气及油气混合;(2)由承座渗出之液压油不得超过约1公克(1C.C)(3)阻尼衰减力15%以下3-1-3-2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3-3 测试频率:行程30~44mm/1.5Hz;45~59/1.1Hz;60~70/0.95Hz3-1-3-4 测试行程:实际行程80%,3-1-3-5 测试温度:40度以下(风扇冷却)3-1-3-6 测试方式:(1)耐久测试前需先量测重量;不含附加配件(取至小数点1位数)(2)耐久测试前需先测试阻尼;期间每10万次检测阻尼与重量!是否符合标准3-1-4 气压单元(Rear Shock)3-1-4-1 测试次数:20万次;3-1-4-2 测试范围: AIR SHOCK3-1-4-3 测试标准:(1)气室打入150psi!测试20万次;正向气压降低不得超过15%(2)Damper需正常3-1-4-4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4-5 测试频率:行程30~44mm/1.5Hz;45~59/1.1Hz;60~70/0.95Hz3-1-4-6 测试行程:实际行程65%,3-1-4-7 测试温度:45度以下(风扇冷却)3-1-4-8 测试方式:耐久测试前需先确认正向气室压力;期间约每5万次于控制面板上观察力量显示器之最高力量是否有衰减情形.3-1-5 缓冲块(MCU)3-1-5-1 测试次数:10万次3-1-5-2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5-3 测试频率:1Hz3-1-5-4 测试行程:可压缩长度之50%,3-1-5-5 测试温度:常温3-1-5-6 测试结果:不可破裂3-2 阻尼测试3-2-1油压单元测试(新产品)。
避震器检测标准避震器检测标准1、目的:为使避震器之零件,半成品及成品在检验上都能得到依据!并且确保出货质量;故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素材/零件/半成品及成品之检验与测试皆适用之。
3、检测分三大类如下:3-1 疲劳测试3-1-1 SRS 60 A等级以上之弹簧耐久测试3-1-1-1 测试次数: 5万次3-1-1-2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1-3 测试频率:行程15~44mm/3Hz;45~64/2.2Hz;65~80/1.9Hz3-1-1-4 测试行程:85% (预压2~4mm)3-1-1-5 测试温度:常温3-1-1-6 测试结果:减衰长度不得大于预压长度;表面涂装层不可剥落且线圈不可断裂3-1-2 SWP/80C B等级以上之弹簧耐久测试3-1-2-1 测试次数: 5万次3-1-2-2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2-3 测试频率:行程15~44mm/3Hz;45~64/2.2Hz;65~80/1.9Hz3-1-2-4 测试行程:85% (预压2~4mm)3-1-2-5 测试温度:常温3-1-2-6 测试结果:减衰长度不得大于预压长度;表面涂装层不可剥落且线圈不可断裂3-1-3 油压单元(Rear Shock)3-1-3-1 测试次数:30万次;3-1-3-7 测试标准:(1)测试30万次!不得漏气及油气混合;(2)由承座渗出之液压油不得超过约1公克(1C.C)(3)阻尼衰减力15%以下3-1-3-2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3-3 测试频率:行程30~44mm/1.5Hz;45~59/1.1Hz;60~70/0.95Hz3-1-3-4 测试行程:实际行程80%,3-1-3-5 测试温度:40度以下(风扇冷却)3-1-3-6 测试方式:(1)耐久测试前需先量测重量;不含附加配件(取至小数点1位数)(2)耐久测试前需先测试阻尼;期间每10万次检测阻尼与重量!是否符合标准3-1-4 气压单元(Rear Shock)3-1-4-1 测试次数:20万次;3-1-4-2 测试范围: AIR SHOCK3-1-4-3 测试标准:(1)气室打入150psi!测试20万次;正向气压降低不得超过15%(2)Damper需正常3-1-4-4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4-5 测试频率:行程30~44mm/1.5Hz;45~59/1.1Hz;60~70/0.95Hz3-1-4-6 测试行程:实际行程65%,3-1-4-7 测试温度:45度以下(风扇冷却)3-1-4-8 测试方式:耐久测试前需先确认正向气室压力;期间约每5万次于控制面板上观察力量显示器之最高力量是否有衰减情形.3-1-5 缓冲块(MCU)3-1-5-1 测试次数:10万次3-1-5-2 测试机器:疲劳测试机3-1-5-3 测试频率:1Hz3-1-5-4 测试行程:可压缩长度之50%,3-1-5-5 测试温度:常温3-1-5-6 测试结果:不可破裂3-2 阻尼测试3-2-1油压单元测试(新产品)。
渔船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渔船船用产品的监督检验工作,保证渔船船用产品质量,使渔业船舶具备安全航行和作业的技术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监督检验管理规定》第十条,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船检验局(以下简称本局)及其执行机构(以下统称渔船检验机构),按照本局的规定,对渔船船用产品实施监督检验。
第三条渔船船用产品必须符合本局的船舶规范和我国政府批准接受的有关国际公约或本局认可的对渔船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第四条对渔船船用产品的监督检验,应根据产品的结构、用途和生产方式不同,按本规则的规定进行产品型式认可或工厂认可。
第五条渔船船用产品制造厂应保证其订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质量符合本规则第三条的规定;如按照本规则需要检验发证者,制造厂应要求供货方提供渔船检验机构签发的证书或认可证明等有效证件。
第六条经渔船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渔船船用产品,应按本局的规定发给相应的渔船船用产品证书、认可证书及检验标志。
第七条渔船检验人员应保守申请单位的技术秘密。
第八条鼓励开发和推广使用具有高新技术的渔船船用产品。
第九条渔船检验人员在执行监督检验时应遵守国家产业政策。
第二章检验范围第十条凡涉及渔业船舶及人命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的重要设备,均应接受渔船检验机构的产品监督检验。
第十一条生产下列渔船船用产品的工厂或专业车间,应申请办理工厂认可:一、主要船用材料,包括钢丝绳、铸件、焊接材料、船用防污、防蚀涂料等;二、柴油机铸锻件及主要零部件、锅炉、受压容器、锚、锚链及附件、螺旋桨、舱盖板、水密门窗。
三、本局认为需要进行工厂认可的其他产品制造厂或车间。
第十二条对已获得本局工厂认可证书的制造厂所生产的新的渔船船用产品,一般只需对新产品进行产品型式认可。
但如果该产品的生产设备和质量保证系统与已认可的条件不同,须重新进行工厂认可。
第十三条生产下列渔船船用产品的工厂应申请办理产品型式认可:一、救生设备救助艇、救生艇、救生筏及其备品属具、救生浮具、救生衣、救生圈等;二、消防设备各种灭火器具及设备、探火装置、报警装置、灭火泡沫发生装置、惰性气体发生装置、消防用具等;三、信号设备号灯、烟火信号、声响信号器具、救生圈用自亮浮灯;四、航行设备罗经、操舵仪、导航定位仪、计程仪、测探仪、避碰仪器;五、无线电设备无线电话机、收发信机、船舶地球站、奈伏泰斯接收机、强化群呼接受机、示位标、雷达应答器等;六、防污染设备滤油设备、15ppm报警装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粪便及垃圾处理装置;七、电气设备发电机及机组、电动机、配电箱、控制设备、自动报警装置、变压器、蓄电池、电磁阀等;八、柴油机和辅助机械柴油机、空气压缩机、风机、燃油分油机、滑油分油机、各种水泵和油泵、液压马达等;九、制冷设备制冷压缩机、平板冻结机及制冷设备的重要部件等;十、轴系设备可调螺距螺旋桨、特种推进装置、导流管、齿轮箱和离合器、推力轴承、艉轴轴承、艉轴管密封装置、弹性联轴节等;十一、管系设备船舷阀、海底阀、安全阀、应急关闭阀等重要阀件和滤器、主要液压元件及装置等;十二、甲板机械锚机、舵机、起货机、绞纲机、绞盘机、紧缆器、拖曳设备、起网机、钓机等;十三、本局认为其它需要办理产品型式认可的渔船船用产品。
高含氢硅油检验标准
一、外观检验
1.观察高含氢硅油的外观,应呈现透明或微黄色液体。
2.检查高含氢硅油中是否有杂质、悬浮物、沉淀物等异常物质。
二、纯度检验
1.通过色谱分析等方法,测定高含氢硅油中各成分的含量。
2.确定高含氢硅油中氢硅氧烷的含量,评估其纯度。
三、粘度检验
1.采用粘度计测定高含氢硅油的粘度,一般应符合标准要求。
2.观察高含氢硅油在室温下的流动性,判断其粘度是否适宜。
四、稳定性检验
1.将高含氢硅油置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观察其稳定性。
2.测定高含氢硅油在高温、低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五、酸值检验
1.采用滴定法等方法,测定高含氢硅油中的酸值。
2.评估高含氢硅油的酸碱性质,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六、闪点检验
1.采用闭杯闪点试验等方法,测定高含氢硅油的闪点。
2.评估高含氢硅油的燃烧危险性,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七、氧化稳定性检验
1.将高含氢硅油置于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下,观察其氧化情况。
2.测定高含氢硅油在氧化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评估其氧化稳定性。
八、机械性能检验
1.采用力学试验机等方法,对高含氢硅油的机械性能进行评估。
2.测定高含氢硅油在拉伸、压缩、弯曲等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判断其是否符合应用要求。
TG/JW 220- 2016机车进口油压减振器检修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机车进口油压减振器(以下简称油压减振器)的检修管理,确保油压减振器可靠运用,依据《机车段修管理规则》(铁总运[2014]22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运行速度不超过200km/h的直流传动机车用垂向油压减振器、横向油压减振器、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检修,是油压减振器专业化集中修、验收或监造的依据。
第三条油压减振器检修须结合机车各级修程同步进行,实行专业化集中修及状态修。
第四条油压减振器检修更换零件时,应使用符合原设计制造要求的产品。
第五条油压减振器修理单位须符合总公司机车技术管理相关规定。
修理单位对油压减振器检修质量负责,并按本规定的检修和试验要求制定各项工艺文件。
第二章检修要求第六条解体、清洗要求(一)清洗油压减振器表面油污,清除表面锈蚀。
(二)彻底分解油压减振器。
(三)清洗油压减振器各零部件件。
第七条修理要求(一)更新油封、密封圈及其他橡胶件。
(二)连杆、内筒、活塞导向座内孔不得有腐蚀、变形、滑痕和镀铬部分剥落等情况。
(三)磨损要求:连杆直径不小于名义尺寸0.04mm;内筒内腔不大于名义尺寸0.05mm;活塞导向座内孔不大于名义尺寸0.06mm。
(四)活塞阀、底阀须能正常开关,关闭时不得漏油。
(五)更新油压减振器专用油。
(六)组装后油压减振器筒体不接磨,油压减振器在全行程范围内能自由拉伸和压缩。
第八条检修后彻底去除油压减振器表面油漆,并重新喷漆。
油漆表面须平整,不得有流淌、气泡。
第三章试验要求第九条油压减振器试验设备须能够检测位移和拉伸、压缩阻尼力,并能绘制示功图。
试验设备的精度须符合《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试验台技术条件》(Q/CR 222-2014)的要求。
第十条具体要求(一)试验前,油压减振器要水平放在与试验温度相同的环境里至少24小时,不得出现渗漏现象。
试验时的环境温度须在15~25℃之间。
(二)垂向油压减振器须垂向安装进行试验,横向及抗蛇行油压减振器须水平安装进行试验。
减震器国际标准
减震器是一种能够减少机械设备振动的重要装置。
在许多行业中,如航空航天、汽车、铁路和建筑工程等,减震器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制定准确可靠的减震器国际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减震器国际标准应该包括多个方面的要求和指导,如减震器的性能规范、试验方法、安装要求、使用标准和维护保养等。
其中,减震器的性能规范应该包括减震器的材料、结构、工作原理、承受负载能力、阻尼特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试验方法应该明确减震器的测试标准、测试设备、测试步骤和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
安装要求应该包括减震器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间距和安装扭矩等。
使用标准应该明确减震器的使用条件、使用寿命、使用环境和使用限制。
维护保养应该包括减震器的检查、清洗、更换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减震器国际标准的制定应该结合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加强减震器国际标准的管理和实施,可以提高减震器的性能和稳定性,保障各行业的设备安全和生产效率,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 1 -。
渔业船舶船用产品检验规程(试行)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对涉及渔业船舶及船上人命安全和防止污染水域环境的设备和材料(以下简称船用产品)进行的检验;所有生产、使用和检验船用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
本规程涉及到的船用产品检验包括产品图纸和技术文件审查、工厂认可、产品型式认可、产品的日常监督检验和个别检验。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GG)已列出应检验的船用产品的目录,对这些产品实施检验时,应审查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型式试验和日常检验应进行的试验项目遵照本规程附录的规定执行。
2.依据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GG)编制。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GG)、《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1998)以及本规程附录中所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它技术性文件,构成对相应各项产品实施检验时的依据。
3.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省局:经主管机关授权或委托,负责本地区产品检验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船舶检验机构验船部门:主管机关和省局的统称验船师:持有主管机关核发的资格证书的从事船用产品检验的人员申请者:申请验船部门对其产品进行检验、发证的单位、人员工厂:申请者所代表的与验船部门检验有关的产品生产企业认可:经一定的审查程序得到主管机关的承认,该项承认以获得主管机关的专用证书为标志型式认可:通过对产品图纸、技术文件的审查和有关试验,主管机关对产品的定型设计及产品适用性所给予的认可。
工厂认可:通过对产品图纸、技术文件审查、现场查核以及对产品进行有关试验,主管机关对工厂具备生产一定类别、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认可。
4.产品检验的申请4.1申请者要求验船部门进行以下工作时,应向验船部门提出书面申请:a.产品型式认可、工厂认可以及认可有效期内的年度审查;b.船用产品取得认可后的日常监督检验;c.对船用产品的个别检验;d.仅要求对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审查;e.公正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关于船舶声号器具检验事宜的通知
正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关于船舶声号器具检验事宜的通知
(船技监字[1996]20号1996年1月15日)
船检各直属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船检处:
为了满足l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81年修正案的有关要求,我局于1987年2月28日发布了“关于对我国沿海航行及进出海港的内河船舶的声号器具检验发证的通知”((87)船海字第089号),又于1987年5月23日发布了“关于对我国沿海航行及进出海港的内河船舶的声号器具检验发证的若干规定”((87)船海字第l94号),要求对我国从事沿海航行和江海联运的船舶声号器具进行检验及签发相应的测试记录和检验证书。
鉴于目前文中所涉及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经研究决定,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上述两个文件停止执行。
有关声号器具的检验,依照我局现行“规范”和“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
——结束——。
硅油减振器的正确使用与检测
郝党伦
【期刊名称】《重型汽车》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硅油减振器的正确使用与检测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二处郝党伦硅油减振器作为高速柴油机的一种扭转减振装置,常安装在曲轴的前端。
正确使用与维护硅油减振器,对高速柴油机的运转平稳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由于高速柴油机转速高,传递的扭矩大,因此,高速柴油机...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郝党伦
【作者单位】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二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
【相关文献】
1.汽车减振器的正确使用与检修 [J], 朱华
2.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正确使用及故障分析 [J], 赵荣林
3.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J], 王建旭
4.硅油减振器的参数化设计及有限元计算研究 [J], 何康威;邹磊;肖能齐
5.硅油减振器的参数化设计及有限元计算研究 [J], 何康威;邹磊;肖能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橡胶减震器检验方法橡胶减震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装置,用于减少机械设备在工作时的震动和冲击。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桥梁、船舶等领域。
为了确保橡胶减震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检验。
本文将介绍橡胶减震器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橡胶减震器的外观应无明显的裂缝、气泡、划痕等缺陷。
在检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橡胶减震器的表面,确保其外观完好无损。
二、尺寸检验尺寸是橡胶减震器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其安装和使用效果。
在尺寸检验中,需要测量橡胶减震器的外径、内径、高度等尺寸,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三、硬度检验硬度是评价橡胶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硬度检验可以通过硬度计来进行。
在检验过程中,需要在橡胶减震器的表面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四、拉伸性能检验拉伸性能是评价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拉伸性能检验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机来进行。
在检验过程中,需要将橡胶减震器的样品放入拉伸试验机中,施加拉力,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计算其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五、压缩性能检验压缩性能是评价橡胶减震器抗压性能的重要指标。
压缩性能检验可以通过压缩试验机来进行。
在检验过程中,需要将橡胶减震器的样品放入压缩试验机中,施加压力,记录压缩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计算其压缩强度和压缩变形率。
六、耐热性检验耐热性是评价橡胶减震器耐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
耐热性检验可以通过高温试验箱来进行。
在检验过程中,需要将橡胶减震器的样品放入高温试验箱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观察橡胶减震器的变化情况,如硬化、变形等。
七、耐油性检验耐油性是评价橡胶减震器耐油性能的重要指标。
耐油性检验可以通过将橡胶减震器样品浸泡在不同种类的油中,观察其变化情况,如硬化、膨胀等。
八、耐老化性检验耐老化性是评价橡胶减震器抗老化性能的重要指标。
耐老化性检验可以通过将橡胶减震器样品放置在恶劣环境中,如高温、高湿等条件下,观察其变化情况,如硬化、变形等。
总结:橡胶减震器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硬度检验、拉伸性能检验、压缩性能检验、耐热性检验、耐油性检验和耐老化性检验。
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要求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要求导言:作为船舶重要组成部分,船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船舶运营至关重要。
为确保船舶使用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船用产品检验规则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行业。
本文将深入探讨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必要性和实施方法,并分享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基本概念船用产品检验规则是指为了确保船舶使用的产品能够满足相关质量和安全要求,制定的一系列检验标准和程序。
船用产品检验规则旨在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营和船员的生命安全。
船用产品检验规则通常由国际性组织或船级社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二、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必要性1. 保障船舶运营的质量和安全:船用产品作为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船舶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实施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保障船舶的正常运营和船员的生命安全。
2. 统一标准,促进国际合作:航运业是全球性的,船舶在国际间频繁运行。
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统一各国的标准和要求,促进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有助于加强航运业的合作和发展,提高全球船舶运输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3.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船舶业是一个与海洋环境紧密相关的行业。
船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船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实施可以确保船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符合环保标准,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推动航运业可持续发展。
三、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实施方法1. 核心机构的参与: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制定和实施通常由国际性组织或船级社等核心机构负责。
这些机构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制定出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的检验规则,并组织实施相关检验工作。
2. 技术评估和检验标准的制定:船用产品检验规则的制定首先需要对不同产品的性能和安全要求进行技术评估和研究。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的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新船用产品检验办法一.船用产品检验办法CCS根据国际惯例和其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对于船舶,海上设施和集装箱所用的产品,实施在认可的基础上进行检验发证的制度。
有关程序和要求在CCS《产品检验规则》中做了详细规定。
其可概括为一个途径,两个原则,三种认可,四种检验,五种证书。
有关说明如下:一个途径是指申请CCS检验的途径。
由于管理上的需要,CCS各分支机构是按地区区域分工的(见第六条)。
产品需要CCS检验发证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是按产品生产厂所在地区由有关的CCS机构受理。
故申请CCS对产品进行检验发证的途径只有一个,即向主管该产品生产厂所在地区业务的CCS机构提出申请,只有这个机构接受该申请。
二个原则是指CCS对产品进行检验发证的二个原则。
即:①对于直接用于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的主要材料,设备,部件,必须进行检验发证。
②.对于间接用于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的主要产品,即生产上述1 项产品用的重要材料,配套件及零部件等也需要进行检验发证。
三种认可是指CCS对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进行认可的三种模式。
即:①型式认可,②工厂认可,③质量体系认可。
根据CCS“产品检验规则”,船用产品首先要按CCS的要求申请上述某个模式的认可。
在取得相应的认可后,还要根据CCS在授予认可时所确定的方法,申请和接受认可后的检验。
(见后述的四种检验)。
三种认可分别介绍如下:①型式认可:是对产品的定型设计所给予的认可。
即CCS通过对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进行审查和对产品样品进行型式试验,经确认满足规定要求后所给予的认可。
其有效期一般为四年。
对于标准化或系列化的设备,需要办理型式认可。
②工厂认可:是对工厂生产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的条件和能力所给予的认可。
即CCS通过对工厂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并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抽取样品,经认可试验满足规定要求,且生产设施,质量控制手段令CCS满意后所给予的认可。
其有效期一般为4年。
对于材料或材料制品,一般需要办理工厂认可。
中 国 船 级 社船用柴油机硅油减振器检验指南2007北京目录1 适用范围 (1)2 认可和检验的依据 (1)3 术语和定义 (1)4 图纸和技术文件 (1)5 产品的设计和技术要求 (2)6 型式试验 (9)7 产品检验 (10)8 其他 (11)附录1 船舶入级产品持证与检验要求一览表 (12)附录2 柴油机硅油减振器型式试验报告实例 (13)1 适用范围1.1 本指南适用于船用柴油机硅油减振器(以下简称减振器)的型式(设计)认可和产品检验,也可供柴油机和减振器制造厂参考使用。
2 认可和检验的依据2.1 本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2.2 本社《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
2.3 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3.1本指南所涉及产品检验的术语和定义见本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3.2 本指南所涉及扭转振动的术语和定义参见本社《船上振动控制指南》和本社有关规范相关内容。
4 图纸和技术文件4.1 应将减振器的下列图纸资料提交本社批准:(1) 减振器的纵中剖面图(包括结构尺寸、材质等);(2) 减振器设计计算书,计算书应包括如下内容:① 减振器与所配机型柴油机轴系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扭振计算;② 减振器惯性环和壳体转动惯量的计算;③ 减振器阻尼系数的计算;④ 减振器的硅油名义粘度的计算;⑤ 减振器的散热面积计算;⑥ 减振器的功率损失计算;(3)减振器型式试验大纲。
4.2 应将下列文件和资料提交本社备查:(1)有关工厂概况(包括工厂历史及现状)、产品生产历史的说明,如产品经过专门的验证或鉴定,可附上有关报告及证书。
(2)质量控制计划——制造者应建立认可范围产品的质量控制计划并提交本社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应按产品技术要求或标准,描述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控制的方法,应反映本社规范要求的检验和试验要求。
5 产品的设计和技术要求5.1 一般要求5.1.1减振器的设计通常只考虑所配柴油机曲轴轴系的性能和扭振参数。
5.1.2减振器的设计可采用双质量系统法或多质量系统法。
5.1.3 应通过扭振计算确定图5.1.3中的结构尺寸。
1、环形壳体2、摩擦环3、惯性环4、密封垫圈5、储油槽R o ——减振器惯性环外径,mm;R i ——减振器惯性环内径,mm;δ——减振器惯性环与壳体之间的间隙,mm;L——减振器惯性环厚度,mm;h ——壳体厚度,mm。
图5.1.3 硅油减振器结构图5.1.4 减振器的壳体、惯性环可用铸铁、铸钢或锻钢制造,壳体亦可以用钢板制造。
所用材料的理化性能应符合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的有关规定,且其抗拉强度R m应符合表5.1.4的规定。
表5.1.4钢 种 抗拉强度R m(N/mm2)铸 铁 >200铸 钢 >400锻钢、钢板 400—6005.1.5 焊接的壳体应进行消除内应力的热处理。
5.1.6 铸造的减振器壳体和惯性环加工前一般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
5.1.7 一般壳体壁厚h 为惯性环外径R O 的1/25~1/30。
5.1.8 减振器壳体上除进油孔外,一般还应开有排气孔。
5.1.9 减振器的惯性环上一般应开有2~4个平衡孔。
5.1.10减振器壳体内表面和惯性环外表面的加工精度应不低于 。
5.1.11铸造壳体内表面及惯性环外表面一般应镀铬或锌,或采取其他表面处理措施。
5.1.12 减振器的摩擦环一般可用磷青铜制造,亦可采用聚四氟乙烯制造。
5.1.13 减振器工作时,壳体温度应不超过115℃。
5.2 双质量系统法5.2.1将柴油机曲轴轴系简化为单质量当量系统,并加装有硅油减振器后为双质量当量系统,见图5.2.1。
图5.2.1 双质量当量系统系统的运动方程为:()0=−+e d d d d C I ϕϕϕ&&&& ()t i e e e e d d e e e M K C I ωϕϕϕϕ=+−−&&&& 式中:d I ——减振器惯性环的转动惯量,kg ·m 2; e I ——柴油机轴系当量转化的转动惯量(∑==zK kk e I I 1α2取自柴油机曲轴系统自由振动计算的结果,z ——气缸数,I k ——第k 质量的惯量,αk ——第k 质量的相对振幅)kg ·m 2;d C ——减振器的阻尼系数,N ·m ·s/rad ;e K ——柴油机轴系当量转化的扭转刚度(2p I K e e =,p ——柴油机原系统的自振圆频率,rad/s ),N ·m/rad ;e M ——作用在系统上的当量激励力矩幅值(∑=k r e M M α,r M ——干扰力矩,K e2.3∇N ·m ;∑kα——相对振幅矢量和),N ·m ;ω——激励力矩的圆频率,rad /s ;t ——时间,s ;d ϕ&,d ϕ&&——减振器惯性环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rad /s ,rad /s 2; e ϕ,e ϕ&,e ϕ&&——轴系当量集中质量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rad ,rad /s ,rad /s 2。
5.2.2 配有减振器的柴油机轴系双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计算。
(1)审查5.2.1中的e I 、e K 、p 及e M 的数值; (2)审查强迫振动计算的柴油机曲轴自由端共振振幅A :A 为曲轴各轴段的应力不超过规范持续许用扭振应力的第一质量点的振幅或最小振幅,rad 。
(3)审查振幅放大系数。
减振器振幅放大系数为:eeM AK m =式中:A ——与5.2.2(2)中相同;e K 、e M ——与5.2.1中相同。
5.2.3 减振器惯性环转动惯量的计算。
(1)惯量比减振器的惯量比与振幅放大系数的关系为:μ21+=m式中:m ——与5.2.2(3)中相同;μ——惯量比,edI I =μ,其中d I ,e I 与5.2.1中相同。
在强迫振动计算中,根据A 而确定m ,并根据m 而确定μ。
(2)惯性环的转动惯量为:e d I I μ= kg ·m 2式中:μ、e I ——与5.2.3(1)中相同。
① 一般35.0<μ,d I 为1~2倍单位气缸转动惯量; ② 惯性环惯量与壳体惯量之比一般取1.25~2.86;③ 考虑柴油机结构布置许可条件,按d I 的数值来确定惯性环的结构尺寸。
在图5.1.3中,一般65.0~25.0/=o i R R ;60.0~15.0/0=R L 。
5.2.4 共振点的频率比为:μωη+==22IIII p式中:II ω——双质量系统的共振频率,rad /s ; p ——与5.2.1中相同;μ——与5.2.3(1)中相同。
设计时应p <II ω,减振器主要减振的谐次(一般为主谐次)的临界转速一般应低于0.9倍的主机额定转速。
5.2.5 减振器阻尼系数的计算。
减振器的阻尼系数为:C d =2I d p r N ·m ·s/rad式中:d I 、p ——与5.2.1中相同 ;r ——阻尼比,()()μμ++=2121r ,其中:μ与5.2.3(1)中相同。
采用C d 进行双质量强迫振动计算的结果应满足5.2.2(2)的要求,否则应调整I d 的数值并重新确定C d 的数值。
5.2.6 减振器的硅油粘度的计算。
(1)硅油的有效粘度(温度为60℃);减振器的硅油通常称二甲基硅油,其粘度以“厘斯”为单位,用符号“cs ”表示。
减振器运转中的硅油有效粘度f f e v 按下式确定:⎟⎠⎞⎜⎝⎛+××=−R d f f e L R LR C v ηδ21π21098.903013 cs式中:δ、i R 、o R ——见图5.1.3;R η——修正系数,其值按表5.2.6(1)选取。
表 5.2.6(1)表中mV ⎟⎠⎞⎜⎝⎛δ为平均剪切率,其值按下式确定: δωδo mAR V II 49.0=⎟⎠⎞⎜⎝⎛ (rad 2/s 或1/s )①δ值不宜过大,一般取oR 022.025.0+=δ,mm ;② A ——与5.2.2(2)中相同;③ 310<⎟⎠⎞⎜⎝⎛mV δ 1/s 。
(2)硅油的名义粘度(温度为25℃)。
当按5.2.6中公式求得工作状态下的硅油有效粘度后,名义粘度可按下式计算:tv ff e o v v ηη=cs式中:v η——剪切率修正系数(图5.2.6(2)—1); t η——温度修正系数(图5.2.6(2)—2),硅油减振器装在柴油机内时,硅油温度可取为75℃;装在机外时,可取为45℃。
图5.2.6(2)—1 剪切率修正曲线 图5.2.6(2)—2 温度修正曲线① 核查所灌装硅油的型号; ② 一般o v 为1.25×104~2×105 cs ; ③ f f e v <o v 。
5.2.7 功率损失为:23II 410503.2A I N d d ω××=− kW式中:II ω——与5.2.4中相同;d I ——与5.2.1中相同;A ——与5.2.2(2)中相同。
5.2.8 减振器散热面积为:S =2π(R 02-R i 2+LR 0+LR i )×10-6 m 2式中: i R 、o R 、L ——见图5.1.3。
5.2.9 功率损失d N 与散热面积S 之比值应满足下式要求:SN d≤6.39 kW/m 2。
5.3 多质量系统法将硅油减振器和柴油机曲轴轴系各质量点组成多质量系统,见图5.3。
I 1、I 2、…I z ——各缸转动惯量,kg ·m 2;I 飞轮 ——飞轮转动惯量,kg ·m 2。
图 5.3 多质量当量系统5.3.1配有减振器的柴油机轴系的多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计算。
(1)减振器计算时的当量转动惯量为:2dh x I I I += kg ·m 2 式中:I h ——减振器壳体惯量,kg ·m 2;I d ——减振器惯性环惯量,kg ·m 2。
(2)审查计算的柴油机曲轴自由端共振振幅A ; A 与5.2.2(2)中相同。
(3)审查带减振器的多质量系统的共振频率II ω。
II ω与5.2.4中相同。
5.3.2 减振器阻尼系数计算。
最佳阻尼系数为:II ωd d I C = N ·m ·s/rad式中:d I ——与5.2.1中相同;II ω——与5.3.1(3)中相同。
(1)采用C d 进行多质量系统强迫振动计算的结果应满足5.2.2(2)的要求,否则应调整I d 的数值,并重新确定C d 的数值;(2)I d 的数值确定后,审查内容同5.2.3(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