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减震器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4
前减震的原理构造汽车前减震器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减震和稳定车身的作用。
它通过吸收和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颠簸和震动,减少车身的摇晃和抖动,提供舒适的乘坐感受,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从前减震器的原理和构造两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前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前减震器是通过阻尼器将汽车遇到的震动和颠簸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从而减少车身的震动和抖动。
前减震器主要依靠弹簧和阻尼器的作用来实现减震。
工作原理如下:1.弹簧的作用:汽车前减震器中通常采用螺旋式弹簧。
当汽车经历不平坦路面上的震动时,弹簧会变形,并储存能量。
当车辆通过不平坦路面时,弹簧会向下挤压,吸收震动,起到减震的作用。
当车辆通过平坦路面时,弹簧弹回原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
2.阻尼器的作用:阻尼器通过阻碍弹簧的振动来减少车身的震动。
阻尼器内有一根活塞杆和阻尼油。
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时,活塞杆会上下运动,同时使阻尼油通过阻尼孔流动。
阻尼油的流动会产生阻尼力,减缓车身的上下运动,从而减少车身的震动。
阻尼器中的阻尼油还可以起到冷却和润滑的作用,延长减震器使用寿命。
二、前减震器的构造前减震器通常由弹簧、阻尼器和配重器组成。
具体构造如下:1.弹簧:汽车前减震器的弹簧通常采用螺旋簧。
螺旋簧通过与减震器固定在一起的法兰盖连接,固定在车身和车轮悬挂系统之间。
它的长度、直径和线圈的数量可以根据汽车的重量和悬挂要求进行调整。
2.阻尼器:阻尼器是前减震器中的关键部件,通过阻止弹簧的振动来减缓车身的震动。
阻尼器内部包含有活塞杆、阻尼油、阻尼孔等。
活塞杆连接着车轮悬架和车身的上部,通过大约40多个塞孔与阻尼油室相连接。
当车辆经过不平整路面时,活塞杆会上下运动,使阻尼油通过阻尼孔流动,从而产生阻尼力。
3.配重器:配重器用于调整和平衡弹簧和阻尼器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减震器的稳定性和工作效果。
配重器通常位于减震器的上部,由金属和橡胶等材料制成。
配重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汽车的负载和悬挂系统的要求。
汽车减震器原理
汽车减震器原理:
汽车减震器是一种能够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使乘坐更加舒适的装置。
它通过利用油压力以及弹簧来减弱汽车行驶时发生的冲击,有效地减少了噪声和振动,从而提高了汽车的行驶质量。
汽车减震器的工作原理为:汽车行驶时会受到来自道路、路面不平和路面凹凸不平的冲击,将这些冲击按照特定的规律转化为放射出的振动波,这时候,汽车减震器就发挥作用了。
汽车减震器的核心是其中的油压缸,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油缸体、油缸盖和液压活塞。
液压活塞上方设有一个橡胶密封圈,油缸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液压油,当汽车行驶时,汽车减震器会感受到振动波,这时液压活塞上侧的液压油就会随着振动波发生微小的振动,随后液压活塞上侧的液压油就会把振动波转换成压力能量,从而减少汽车的振动。
此外,汽车减震器还与弹簧结合在一起,弹簧的作用是把汽车的重量分散到汽车的轮胎上,可以有效的减少汽车的抖动,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质量。
总之,汽车减震器的原理是通过利用油压力以及弹簧来减弱汽车行驶时发生的冲击,以达到减少振动和冲击的目的,使汽车行驶更加舒适。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一、引言减震器作为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减少车辆震动、提高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减震器的基本构造、工作过程和减震效果等方面。
二、减震器的基本构造减震器一般由缸体、活塞、活塞杆、油封、密封圈、阀门等部件组成。
缸体是减震器的外壳,内部充满了特殊的减震油液。
活塞和活塞杆相互连接,活塞通过活塞杆与缸体相连。
油封和密封圈用于保持减震油液的密封性。
阀门则起到控制减震油液流动的作用。
三、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当车辆行驶时,减震器会受到来自路面的震动作用力。
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压缩阶段和回弹阶段。
1. 压缩阶段当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或遇到减速带等障碍物时,车轮会向上运动,同时作用在减震器上的力也会增加。
这时,减震器的活塞杆会向下压缩,减震油液通过阀门流动,减震力逐渐增大。
同时,阀门会根据活塞杆的压力调整减震油液的流动速度,以达到减震效果。
2. 回弹阶段当车轮通过障碍物后,车轮会向下运动,减震器的活塞杆也会相应回弹。
这时,减震油液会通过阀门回流,减震力逐渐减小。
阀门根据活塞杆的运动速度调整减震油液的流动速度,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四、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减震器通过减少车辆的震动,提高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具体的减震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车身的上下晃动减震器能够有效地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力,减少车身的上下晃动,使乘坐者感受到更加平稳的行驶体验。
2. 提高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减震器通过调节减震油液的流动速度,能够使悬挂系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3. 增加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减震器能够减少车身的晃动,使轮胎与路面保持更好的接触,提高轮胎的附着力,增加行驶的安全性。
4. 延长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减震器能够减少车身的震动,降低其他汽车零部件的受损风险,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五、结论减震器作为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节减震油液的流动速度,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的震动,提高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减震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提供更加平稳舒适的驾驶体验。
本文将详细解释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
一、减震器的结构组成减震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弹簧、阻尼器和活塞。
弹簧通常由钢制成,它的作用是吸收和分散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能量。
阻尼器是减震器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内部的阻尼液体和阻尼杆来控制车辆的震动。
活塞则起到连接弹簧和阻尼器的作用,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二、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当车辆行驶时,路面的不平整会产生震动,这些震动会传递到车辆的悬挂系统上。
减震器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来减少这些震动。
1. 压缩阶段当车辆经过一个凸起或凹陷的路面时,车轮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向上或向下运动,这时减震器开始工作。
当车轮向上运动时,弹簧被压缩,阻尼液体通过活塞孔进入阻尼器的压缩腔,同时阻尼杆也会向下运动。
2. 弹性回复阶段当车轮经过凸起或凹陷后,车轮会向下运动,弹簧开始发挥作用,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阻尼液体通过活塞孔回流到阻尼器的回复腔,阻尼杆也会向上运动。
这个过程使得车辆得以恢复平稳的行驶状态。
3. 阻尼作用阶段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震器通过阻尼液体和阻尼杆的摩擦阻力来控制车轮的运动。
当车轮受到外力作用时,阻尼液体会通过阻尼杆的阻尼孔流动,产生摩擦阻力,从而减缓车轮的震动。
三、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弹簧和阻尼器的协同作用。
弹簧吸收和分散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能量,阻尼器通过阻尼液体和阻尼杆的摩擦阻力来控制车轮的运动。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震器能够根据路面的不平整情况自动调节阻尼力,使得车辆保持平稳的行驶状态。
当车辆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时,减震器会提供更大的阻尼力,以减少车辆的颠簸感;而当车辆行驶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时,减震器会提供较小的阻尼力,以提供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
减震器的工作原理也受到温度的影响。
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下,减震器的阻尼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下降。
卡车驾驶室座椅减震装置的设计及研究摘要:本篇论文旨在设计一种货车驾驶室座椅的减震器,在传统弹簧减震的基础上增加滚轮滑轨等增强减震性能。
减震器是货车悬架系统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座椅减震,良好的座椅减震系统可以给驾驶员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驾驶环境,缓解驾驶员驾驶疲劳降低货车交通事故发生率。
此减震器通过滚轮等约束控制系统的自由度且使系统更为稳定,并且使用滑轨与弹簧、空气弹簧和剪式悬架滚轮机构的组合和减震座杆和弹簧的组合来缓冲货车行驶中所带来的震动,使座椅的减震功能更强。
关键词:减震器;滚轮;弹簧;滑轨;减震杆1、引言汽车座椅决定了一辆汽车的舒适性,毕竟对于我们来说汽车座椅的舒适度有更为直观的体现。
不过,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汽车座椅也有将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1921 年,美国人本杰明愠茨就发明了头枕,一个完整的汽车座椅也就诞生了,汽车座椅更为安全。
但在追随安全性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的完善座椅的舒适性。
早期的老爷车通常是沙发式座椅,虽然舒适,但经过长途行车后,会极大增加人的疲劳感。
伴随着现代汽车的普及,人员对汽车的性能和乘坐的舒适要求大大增加,减震座椅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车辆行驶在颠簸的路面上,不可避免的就会有震动传递到驾驶员身上。
人体各器官的固有频率为3到17Hz,头部的固有频率为 8到12Hz,腹部内脏的固有频率为4到6Hz。
如果车辆行驶时的震动频率与人体的固有频率相近,就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长时间的共振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性,严重的时能够导致人的死亡。
为提高乘员舒适性、减少乘员因共振而产生的伤害,各汽车厂家为此开发出了减震座椅。
早些年,受限于成本因数,国产商用车上的减震座椅应用较少。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减震座椅在国内的商用车上应用越来越多。
其中减震座椅的减震器尤为重要和复杂,直接决定着座椅的减震效果。
但目前现有的减震座椅其减震结构大多是在座椅底部增加弹性弹簧配合座椅上的弹性软垫来进行减震,但是这种减震结构过于简单,两者缓冲间缺乏联动性,对车辆颠簸的缓冲性较差,而且弹簧在压缩和形变回复中,人员的颠簸感明显,舒适度较差,随着货车的型号越来越多载货量越来越大,普通减震系统已经满足不了大多数大型货车的需求。
油压减震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油压减震器是一种常用的车辆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感。
油压减震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缸筒:是油压减震器的外壳,通常由钢材制成。
它是一个封闭的圆柱形结构,内部充满了一定量的液体。
2. 活塞:位于缸筒内部,并与缸筒密封接触。
活塞上开有一些小孔,可以使液体从缸筒的一侧流向另一侧。
3. 油封:位于活塞和缸筒之间,用于防止液体泄漏。
4. 阀门系统:包括压缩阀和回弹阀。
压缩阀限制了液体通过小孔时的流速,从而减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
回弹阀则控制了液体通过小孔时的流速,使车辆在通过颠簸路段时能够回弹到较好的位置。
油压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当车辆通过颠簸路段时,车轮会受到来自地面的不规则冲击力。
这些冲击力会传递到悬挂系统中。
2. 冲击力传递到油压减震器时,会造成缸筒内部液体的压力变化。
当液体受到压缩时,压缩阀打开,允许一部分液体通过小孔向缸筒另一侧流动。
3. 液体通过小孔时受到限制,从而减缓了冲击力的传递速度。
因为流速减慢,车辆的颠簸感也会减弱。
4. 当液体通过小孔流回缸筒的另一侧时,回弹阀会控制流速,使液体以适当的速度回弹到较好的位置。
这样可以保证车辆在颠簸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通过以上原理,油压减震器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感,提升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摘要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特别是磁流变减振器,其良好的阻尼可调性,技术发展与理论研究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对减振器及其试验进行了分析和概述,根据国家机械工业部标准的要求选取了传感器、试验台,减振器等试验部件和设备。
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个减振器试验台,试验台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采集信号进行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试验,文中主要对立柱、横梁、托盘等重要部件进行了多次的改进和分析,同时对横梁及其连接螺栓、圆柱销等重要部件的受力进行了校核。
设计采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采集信号,通过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得出磁流变减振器的示功特性、速度特性、温度特性等特性曲线。
该减振器试验台同时可进行四分之一悬架试验。
关键词:试验装置;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目录1汽车悬架及减振器1.1汽车悬架系统的概述 (1)1.2汽车悬架的分类 (1)1.3减振器的概述 (3)1.3.1被动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5)1.3.2可调阻尼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7)1.4磁流变减振器 (10)1.4.1 磁流变液及其特征 (11)1.4.2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12)1.4.3磁流变减振器的构造及工作示意图 (14)1.4.4磁流变阻尼器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16)2.磁流变减振器试验2.1汽车振动系统对减振器特性的要求 (19)2.2磁流变减振器试验内容和意义 (20)2.3磁流变减振器试验方法及试验系统 (23)示功试验 (23)………………………………………2 42.3.3温度特性试验 (25)2.3.4试验系统 (26)3.实验装置的设计3.1振动台等设备的选取 (27)3.1.1减振器 (27)振动台 (27)力传感器 (27)导轨的选用 (30)感器 (30)螺栓及螺钉 (31)3.2立柱的设计 (32)3.3托盘的设计 (33)3.4横梁的设计及校核 (34)3.5圆柱销的设计及校核 (37)3.6整体的装配 (38)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1汽车悬架及减振器1.1汽车悬架系统的概述悬架是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汽车减震分类
汽车减震是汽车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其结构和原理的不同,可以将汽车减震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液压式减震器。
液压式减震器是一种常见的减震器类型。
它通过液体的阻尼作用来减少车辆震动。
液体在减震器的缸筒内流动,从而消耗掉车辆震动的能量,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
第二类是气压式减震器。
气压式减震器与液压式减震器类似,但是它使用气体来代替液体。
气体的压缩性较大,可以更好地减少车辆震动。
同时,由于气体的轻量化,气压式减震器可以让车辆更加稳定。
第三类是弹簧式减震器。
弹簧式减震器是通过弹簧的弹性来减少车辆震动。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但是缺点是减震效果不如液压式和气压式减震器。
第四类是电磁式减震器。
电磁式减震器是一种高科技减震器。
它使用电磁力来减少车辆震动,并且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状况自动调整减震力度。
电磁式减震器的减震效果非常好,但是价格昂贵。
以上就是汽车减震的四种分类方式。
不同类型的减震器有着不同的优缺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减震器。
- 1 -。
减震器内置弹簧工作原理减震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车辆行驶时由路面不平造成的震动,提高行车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其中,减震器内置弹簧起着重要作用。
减震器内置弹簧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弹性变形来吸收和分散来自路面的冲击力,从而减少车身的震动。
当车辆行驶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时,车轮会受到来自路面的冲击力,这些冲击力会传递到减震器上。
减震器内置的弹簧会根据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吸收和分散这些冲击力。
减震器内置弹簧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释。
首先,当车轮受到冲击力时,减震器内部的弹簧开始变形。
弹簧的变形可以将冲击力转化为弹性势能,从而将冲击力储存起来。
其次,当车轮通过不平顺的路面时,弹簧会向上或向下弹起,释放储存的弹性势能,并将其转化为动能,从而帮助车辆保持平稳的行驶。
最后,减震器内置弹簧通过反复的弹性变形和释放,不断吸收和分散来自路面的冲击力,使车辆能够平稳地行驶。
减震器内置弹簧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弹簧的材质和结构来进一步解释。
弹簧通常由高强度的钢材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变形能力。
弹簧的结构可以分为螺旋弹簧和叶片弹簧两种。
螺旋弹簧由一根或多根弹簧圈组成,通过弹簧的螺旋形变实现弹性变形。
叶片弹簧由一片或多片金属叶片组成,通过叶片的弯曲变形实现弹性变形。
这些弹簧的结构特点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压缩或拉伸力,并恢复到原始状态。
减震器内置弹簧的工作原理还与减震器的其他部件密切相关。
减震器内部还有阻尼器,它的作用是控制弹簧的变形速度,使车辆能够平稳过渡。
当弹簧变形时,阻尼器会产生阻尼力,减缓弹簧的变形速度,防止车辆产生剧烈的抖动。
此外,减震器还具有外壳和密封装置,用于保护内部部件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并保持减震器的正常工作。
减震器内置弹簧是减震器中的重要部件,它通过弹性变形吸收和分散来自路面的冲击力,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弹簧的材质和结构以及与其他部件的配合,使减震器能够有效地工作。
减震器基础知识介绍一、什么是减震器呀嘿,小伙伴们!减震器这个东西呢,在咱们的生活里可老重要了。
它就像是汽车或者一些机械设备的小卫士一样。
简单来说,减震器就是用来减少震动的装置。
你想啊,当汽车在路上跑的时候,如果没有减震器,那车就会一直颠啊颠的,感觉就像坐在一个蹦蹦床上开车似的,多难受呀。
减震器能把那些因为路面不平或者机器运转产生的震动给“消化”掉一部分呢。
比如说,当你过一个小坑的时候,减震器就会悄悄地发挥作用,让你的车不会因为这个坑就跳起来。
它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小助手,把那些不好的震动都给缓冲掉啦。
二、减震器的种类1. 液压减震器这个液压减震器呢,可是很常见的哦。
它里面有油液,当有震动传来的时候,油液就会在减震器的内部流动,通过一些特殊的结构,就像小孔啊什么的,来把震动的能量给消耗掉。
就好像水流过一些狭窄的地方会变慢一样,油液在通过这些特殊地方的时候,就把震动的劲儿给卸下来了。
液压减震器的优点就是它的缓冲效果比较稳定,而且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
不过呢,它也有个小缺点,就是如果油液漏了,那它可就不太好使喽。
2. 弹簧减震器弹簧减震器就更好理解啦,它有一个弹簧。
当有震动的时候,弹簧就会被压缩或者拉伸,就像咱们平时玩的弹簧玩具一样。
弹簧在变形的过程中就把震动的能量给吸收了一部分。
弹簧减震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比较低。
但是呢,它的缺点就是如果震动太大或者太频繁,弹簧可能会变形过度,然后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减震的作用了。
3. 空气减震器空气减震器可是比较高级的哦。
它里面是空气,当震动发生的时候,空气会被压缩或者膨胀,就像气球一样。
空气减震器的好处是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空气的压力,这样就能适应不同的路况或者工作环境。
但是它也比较娇贵,需要有比较精密的控制系统来保证它正常工作。
三、减震器在生活中的应用1. 汽车领域在汽车里,减震器简直就是必备的东西。
前面咱们也说了,如果没有减震器,开车就会超级难受。
而且减震器还能保护汽车的其他部件呢。
减震的工作原理
减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吸收和减轻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力,保持车辆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弹簧:减震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弹簧,它起到支撑和恢复力的作用。
当车辆行驶时,弹簧会缓冲和吸收路面的不平坦冲击,通过压缩和膨胀来帮助分散和减轻冲击力。
2. 阻尼器:阻尼器是减震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组件。
它通过内部的液压油或气压来阻尼和控制弹簧的运动。
当弹簧压缩和膨胀时,阻尼器会产生阻尼力,使震动减缓,并将能量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
3. 转向节:减震器中的转向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连接着车轮和车身部分,使车轮能够自由转动,并将产生的冲击力传递到减震系统中。
4. 液压力:一些减震系统是基于液压力来工作的,液体在阻尼器中流动,产生阻尼力。
液压减震器通过阻尼材料将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冲击和震动。
总之,减震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弹簧、阻尼器和转向节等部件的协同作用,吸收和减轻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震动,保护车辆结构和乘坐舒适性。
汽车技术减震器调整方法汽车技术:减震器调整方法在汽车领域中,减震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件。
它对于车辆的悬挂系统和驾驶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情况,减震器的性能往往会下降,这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几种简单的方法来调整和优化减震器的性能,从而提升汽车的悬挂系统效果。
要确保减震器的工作状态良好。
减震器的油封和活塞必须保持清洁和无损,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你发现减震器漏油或存在其他损坏,就需要及时更换减震器。
定期检查减震器的压力和弹簧是否合适,也是保持减震器正常工作状态的关键。
了解和调整减震器的调节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高端汽车配备了具有可调节性的减震器系统,允许驾驶员根据路况和个人喜好进行调整。
对于这些汽车,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钮或旋钮来调整减震器的硬度和反弹力度。
对于普通车辆,减震器的调整范围可能较小或甚至不可调。
然而,仍有一些办法可以对减震器进行调整。
例如,调整汽车的轮毂高度可以对减震器的压缩和弹簧压缩程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减震器的工作效果会在压缩和弹簧压缩程度适中的情况下最佳。
因此,通过调整汽车的悬挂系统,我们可以间接地影响减震器的性能。
适时更换减震器材料也是提升减震器性能的一种方式。
如今市场上有许多高质量的减震器可供选择,例如,气体减震器、液压减震器等。
这些先进的减震器材料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吸震效果,从而提升车辆的悬挂系统性能。
但是,在更换减震器时,我们需要确保其与车辆的悬挂系统兼容,并且是经过专业人士的正确安装。
减震器的调整需要根据个人的驾驶习惯和需求进行。
有些驾驶员偏好舒适的乘坐体验,而另一些驾驶员则更追求操控性能。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减震器。
如果您经常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您可能会希望减震器更柔软一些,以提供更好的缓冲效果。
相反,如果您更关注操控性能,您可能会选择更硬的减震器。
总的来说,汽车技术中减震器的调整方法有多种。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
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
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
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1. 活塞杆;2. 工作缸筒;3. 活塞;4. 伸张阀;5. 储油缸筒;6. 压缩阀;7. 补偿阀;8. 流通阀;9. 导向座;10. 防尘罩;11. 油封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
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
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
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
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
减震器-细分行业综述汽车减震器又叫振动阻尼器,在汽车很多部位都有使用,如悬架、座椅、驾驶室等,主要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平稳性。
从产生阻尼材料的角度划分,减震器主要有液压和充气两种,还有一种可变阻尼的减震器,不过最近还出现一种电控减震器。
按其结构,则分为单筒和双筒两种。
可以进一步分为:.单筒气压减震器、双筒油压减震器、双筒油气减震器。
目前汽车市场上多以单筒和双筒液压减震器为主。
减震器与其它大部分汽车部件一样,一些知名的供应商多集中在汽车工业起步早、发展快的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以采埃孚萨克斯、蒂森克虏伯倍斯登为代表的欧洲地区,以天纳克、美驰、德尔福为代表美国,以KYB、昭和、万都为代表的日韩等,这些企业占据着OE 和AM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除产量外,技术、设备及管理上的优势,也是其能够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因素。
中国本土减震器企业有100多家,具备配套资质的也就是有20多家,中国庞大的配套市场,仍被一些外资和合资的减震器企业所垄断。
据悉,2013年,十几家外资和合资减震器企业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很多企业转投国外售后市场或摩托车减震器市场。
也有一些优秀的本土企业通过引进设备,吸收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如南阳淅减等。
另外,如正裕工业、浙江中兴等在国际售后市场也表现突出。
中国汽车市场强劲的发展速度和存在的巨大潜力,会不段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进而影响中国的市场格局。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本土企业更应理清形势,优化产业结构。
以减震器为例,产销失衡,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部分企业还在盲目扩产,“重产量而忽视质量”的结果就是在为自身的发展设置障碍。
外资企业的进入使我们有了生存的压力,同时也给了我们发展的动力,通过学习和借鉴,促使我们由传统的仿造生产向创新的方向发展。
知名企业列表:Tenneco(美国天纳克)[北京市]外资公司简介:天纳克是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为全球主要汽车品牌提供减震器和排气系统产品,在汽车领域内享有声望.我们为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原厂配套以及供应世界各地的售后替换市场。
驾驶室减震器设计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卞周斌
摘要:
减震器的关键性能是隔震及使震动部件的冲击尽量少的传递到减震部件上,因此在理论减震器的刚度是越低越好。
但橡胶的变形是有一定范围的当减震器橡胶变形超出其工作范围可看成是刚性连接。
此时减震性能反而差了许多。
关键词:
驾驶室减震器、额定载荷、刚性
由于消费者对工程机械产品舒适性要求的关注越来越高,工程机械的振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振动往往还影响工程机械产品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选用合适的减震器可以效地减小驾驶室的震动,,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与动态舒适性。
缩短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提升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驾驶室减震器的发展
橡胶减震器
橡胶通过其本身的弹性特性对结构件的震动进行缓冲,实现减震功能,是最基本的减震形式。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各种形状,价格便宜。
缺点是阻尼低,易共振,受力不均匀。
适用于舒适性要求没那么高的部件。
例如动力机支脚,水箱等部件因无舒适性要求通常采用该减震器。
目前厦工的装载机也是采用该形似减震器,一方面有成本的需求,另一方面装载机的橡胶轮胎已经有了一层减震。
所以橡胶减震器可大致满足要求。
硅油阻尼橡胶减震器
硅油橡胶减震器是对橡胶减震器的一种提升,利用硅油的阻尼特性增加减震器的阻尼特性。
其结构原理大置如下图。
橡胶
中间轴
隔板
硅油
外壳
硅油由外壳完全密封。
部件震动时中间轴受压时下降,挤压硅油空间油面上涨,硅油没有压缩空间所以压力由硅油液态传递给橡胶,橡胶受压缩小体积完成一次缓冲,其变形与冲击压力成线性上升的趋势。
如下图。
这是其缓冲功能。
与橡胶减震器对比其橡胶各部位承受的压力由硅油液态传递而来,因此受力变形更均衡,可实现同等材质承受更大的受力。
因此减震器的空气密封性及其重要,注入硅油时抽真空处理,里面难免有空气残留,空气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就是合格的。
注入硅油后称重检查硅油的注入量。
同时硅油被隔板分为大腔与小腔,只能通过与外壳内壁很小的间隙互相流动,在中间轴下降时下腔硅油通过隔板缝隙流入上腔挤压橡胶。
硅油粘性大通过细小缝隙会产生很大的阻力这是其阻尼原理。
其阻尼特性为低频大阻尼、高频小阻尼的特点
可使驾驶室的减振区域在55Hz附近,整体减振效果好,有效地改善了高速空跑过程中驾驶室振颤的问题。
硅油阻尼弹簧橡胶减震器
所有的橡胶形式减震器都存在一个不足,橡胶长期受压后会塑性变形,同时其刚度也会不断提高缓冲性能不断降低,橡胶减震器还会出现螺栓松动的缺点需定时拧紧螺栓。
硅油阻尼弹簧橡胶减震器,是针对该缺陷所开发的第三代减震器。
橡胶
中间轴
空气腔
隔板
弹簧
硅油
外壳
其结构特点是在硅油减震器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螺旋弹簧,同时其硅油是不完全加满的还有一个小小的空气腔,其工作原理如下。
部件震动时中间轴受压时下降弹簧受压缩,硅油液面上升,因空气腔的存在橡胶没有承受所有的压力只承受空气因体积压缩形成的压力,此时压力主要由弹簧承受。
及小冲击完全可以由弹簧承受,弹簧不易塑性变形可避免橡胶变形的缺陷。
当冲击继续加大空气腔压力上升则冲击压力由弹簧与橡胶共同承受。
其变形初期由弹簧承受后期共同作用其线性有个刚度提升转折点的特点。
如下图。
这是减震器的缓冲原理硅油弹簧减震器的阻尼原理与硅油减震器原理相同不作叙述。
减震器的性能参数的确定
减震器的关键性能是隔震及使震动部件的冲击尽量少的传递到减震部件上,因此在理论减震器的刚度是越低越好。
但橡胶的变形是有一定范围的当减震器橡胶变形超出其工作范围可看成是刚性连接。
此时减震性能反而差了许多。
在这点上硅油弹簧减震器可很好的满足要求,因在其工作中一开始由弹簧承受,刚性小可很好的隔震小冲击,后续由弹簧与橡胶共同承受,刚性又比单独的橡胶减震器大可承受较大的冲击。
是一个很理想的减震形式。
减震器根据其橡胶材料与结构形式会设定一个额定负载与静态刚性,满足用户正常的工作需求。
用户选定减震器需计算其工况的额定载荷与静态刚性。
808驾驶室的为例
驾驶室总重量316kg
操作者、底板及附件365.2kg
总重量681.2kg
额定载荷为681.2X10/4=1703N
按整机行走时轴转速1500/min(考虑到工况,冲击较大计算时取1500/min)求激振圆频率ω=1500/60×2∏=157rad/s
取隔振系数0.25 则频率比N=1/√0.25=2 (频率比2-4.5)
减震器总刚度K=1/N2•m•ω2=1/22×681.2×1572=4198N/mm
一底板总成及操作者时刚度K1(均布)
K1=1/22×365.2×1572 =2250N/mm 2250/4=562.5 N/mm(单只刚度)
二计算驾驶室时刚度K2
K2=1/22×316×1572=1947N/mm
Ka=1947×760/1490=993N/mm 单只刚度496.5N/mm
Kb=1947×730/1490=954N/mm 单只刚度477N/mm
根据以上计算方式确定前后支撑刚度
K前=652.5+477=1039.5N/mm
K后=652.5+496.5=1059N/mm
注明;由于平台安装减震器左右间距700mm较窄不平稳,加之整机8T做回转或工况较恶劣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惯量冲击会对驾驶室减震器起到一个反惯量冲击,有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点头现象,固减震器的刚度可适当提高,起到平稳作用。
可在原减震器上加加速度1.1G
即:K1=1039.5×1.1=1143.45N/mm
K2=1059×1.1=1164.9N/mm
总结:
根据文中所列的计算方案技术减震器的额定负载与静态刚度特性以选定合适的减震器形式是做驾驶室设计的必要步骤,在设计中如出现驾驶室重量变化或加装一些比较重的东西时都必须重新计算驾驶室减震器的性能参数。
否则会出现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