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病人术后的气道管理
- 格式:pptx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69
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的气道护理分析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的气道护理十分重要,需要对患者适时正确地深部吸痰,注意观察患者下呼吸道内是否有痰液潴留,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及有效深呼吸,按照患者实际需要进行气道湿化,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气道刺激,鼓励患者咳嗽及排痰,积极预防和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愉悦的心情,保证患者气道畅通。
标签:老年;喉癌;术后;气道护理;痰液潴留我国全身肿瘤患者中,大约有1%~2%为喉癌患者,所占耳鼻喉恶性肿瘤的比例为11%~22%。
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后的普遍术式,患者的气管进行切开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呼吸道完整性的变化,患者呼吸道的腺体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其分泌物的增多,从而对患者的气管壁产生刺激,导致其出现咳嗽以及痰液黏稠的临床症状,如果这些临床症状阻塞了患者的气道,则会造成其出现呼吸窘迫。
对于老年喉癌患者而言,其机体的抵抗力在不断的下降,与此同时,该项疾病极易导致患者并发肺气肿、哮喘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患者的下气道经常会有分泌物的潴留,但是由于患者咳嗽不明显,且对二氧化碳潴留也并不十分敏感,极易导致患者出现II型呼吸衰竭。
因此,对老年喉癌患者进行术后的气道护理也十分重要,探讨其实际护理措施,为今后的老年喉癌患者康复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本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老年喉癌患者19例,均行各种类型的喉癌切除术,其中男18例,女1例。
年龄68~79岁,平均73.5岁。
既往具有呼吸道疾病史的患者为7例,其中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为1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为5例,患有哮喘的患者为1例。
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后均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出现哮喘发作1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套管内形成痰痂1例,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1例。
2 气道护理2.1 老年喉癌患者手术后的气道特点和吸痰方式对于老年喉癌患者而言,咳嗽反射逐渐减弱,导致其经常有气道分泌物潴留,很多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的患者,往往其上呼吸道并无明显痰液,而下呼吸道却潴留大量痰液,然而,在临床中,其咳嗽的症状并不明显,且由于患者对二氧化碳并不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
喉癌术后患者人工气道的系统化护理摘要目的:总结了喉癌患者术后人工气道的系统化护理。
方法:对30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了人工气道护理,建立了气道护理专职护士,进行系统的呼吸道护理、气管套管护理、感染预防与控制,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
结果:30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加强护理康复出院。
结论:进行人工气道系统化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滿意度。
关键词喉癌气管切开术人工气道护理喉癌是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肿瘤的第二位,约占全身肿瘤的2%[1]。
我国对喉癌的治疗,仍以手术配合放化疗为主。
2008年3月设立人工气道护理专职护士,进行系统化人工气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资料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55~72岁,平均63.3岁,全喉切除24例,部分切除6例。
人工气道的系统化护理设立专职护士:⑴具备条件:实施分级管理:科室施行三级管理制度,即: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
基本情况要求学历为大专以上,要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同时承担护理组长的职责。
⑵工作职责:人工气道护理专职护士的职责应该包括以下内容:①每天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人工气道情况;②和管床医生共同探讨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方法;③随时巡视病房,密切监测气道情况;④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加强功能锻炼,解决患者的要求。
人工气道护理:⑴呼吸道的护理:①气道评估:由气道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气道局部情况和全身情况的评估,气道局部情况重点评估气管切开的时间、气管切开处切口情况、有无皮下气肿、血肿、气管导管性质、痰液的性质、量、颜色、黏稠程度。
全身情况重点观察有无并发症、营养情况。
②湿化气道:保持房间湿度50%~70%,温度18~22℃。
患者返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吸引器置床旁,痰液较多时及时吸出。
根据患者痰液的性质、量、黏稠程度,选者适宜的湿化液。
常规用0.9%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16万U/糜蛋白酶4000U,气管内直接滴注1~2ml/次。
喉癌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对19例喉癌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人工气道的护理。
方法:对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措施进行了讨论。
结果:19例患者术后2周均未发生窒息及呼吸道感染。
结论:喉癌术后患者采取人工气道精心护理,对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喉癌人工气道湿化气管套管护理鼻饲护理恢复护理喉癌是耳鼻喉科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即为手术治疗,在术中为了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往往需要进行气管切开,如果不能加以适当、仔细的护理,很容易发生气道堵塞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对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46~77岁,平均66.4±4.9岁。
其中喉部分切除术、喉成形术18例,全喉切除术、气管造瘘术1例。
经实施全方位的术后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滞留20天,后带管出院。
护理⑴心理护理:由于患者自身病情的原因,再加上医院环境的特殊性,患者往往都存在有一种紧张、恐惧、抑郁或焦虑的情绪,心理负担较重,不能够很快地适应,严重的甚至不配合治疗,拒绝治疗。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耐心地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中所想,对于医院环境和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全面的解释,让患者不会因为一知半解而产生恐惧感。
此外,应当侧面寻求患者家属的配合,开导患者,使其树立治疗信心,更好地接受治疗。
⑵呼吸道的护理:①气道评估:需要专职护士对于患者的气道局部和全身情况进行一个评估,这其中重点在于气管切开的时间、切口状况、是否存在皮下血肿等问题;全身状况主要观察患者的营养供应状况、是否存在并发症等。
②湿化气道:保持房间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一般而言控制室温20℃左右,湿度50%~70%,在患者的床头安置吸引器,在发现患者痰液较多时帮助患者吸出痰液,并对吸出痰液的质、量、色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的应用湿化液进行湿化气道,一般而言可取庆大霉素加入0.9%的nacl中进行气管滴注,每次滴入量1~2ml,24小时内用量不超过250ml[1]。
喉癌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及中医护理体会目的:总结20例喉癌患者术后呼吸道的管理及中医护理效果。
方法:对入选的喉癌患者术后实施呼吸道管理及中医护理,观察患者呼吸道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20例喉癌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通畅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伤口均Ⅰ期愈合。
结论:对喉癌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兼中医辩证施护对防止呼吸道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及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喉癌术后;气道管理;中医护理喉癌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位于耳鼻喉科死因顺位的第三位,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全喉切除术、喉裂开术、喉部分切除术,不同手术对患者术后康复、发音功能的影响不一,而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患者维持呼吸道畅通的重要方法,因此,对喉癌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中医学将喉癌归属于“喉疳”“喉瘤”“喉时”等范畴,其发病原因不外乎气滞血瘀,肺热火毒炽盛,痰湿热毒蕴结,外因感受风热之邪,内与肺、脾、肝、肾功能失常有关,根据喉癌不同临床表现,给予辩证施护,达到整体调节的目的,效果满意,对促进喉癌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喉癌患者20例,均为男性,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5岁。
其中有13例喉部分切除术;7例全喉切除术。
2 护理2.1 环境室内温度一般维持在18~22℃,湿度为50%~70%,严格控制陪护人员及探视时间,减少人流量。
术后床旁备吸引器、无菌血管钳,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拉钩,气管扩张器等急救用品,避免意外发生。
2.2 口腔清洁据报道0.01ml的口咽分泌物中含有106~108个细菌[1],患者口咽部分泌物是进入下呼吸道的重要感染源,口腔护理是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每日口腔护理3~4次,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定值。
术后第4天鼓励病人自己漱口、刷牙,嘱病人随时将口腔内分泌物吐出。
指导全喉切除术后病人10d内禁做吞咽动作,部分喉切除术后病人3d内禁做吞咽动作,配制菊花或金银花泡水漱口,达到清新口气的作用。
老年喉癌患者的术后气道护理干预目的:探讨改善老年喉癌患者术后情况的有效方法,证明术后气道护理的重要性。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喉癌患者77例,77例患者均行部分喉切除及全喉切除气管切开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组,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接受了常规术后护理,而观察组40例则接受了全方位的术后气道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经过观察研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喉癌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术后气道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值得大力推广。
标签:老年喉癌患者;术后;气道护理;干预为了探讨老年喉癌患者的术后气道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为老年喉癌患者临床有效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喉癌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喉癌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效果研究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0~71岁,平均(55.7±7.0)岁;对照组患者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51~72岁,平均(55.8±7.1)岁。
77例患者均有声音沙哑、低热等临床症状,且均经过专业医学确诊,结果为鳞状细胞癌。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了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接收全方位的术后气道护理干预。
1.2.1 对照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清洁安静的护理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时进行病房加湿,做好病房消毒隔离工作,每日紫外线消毒二次。
病房温度控制在22 ℃~24 ℃,病房湿度控制在60%~70%。
老年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目的:探讨老年喉癌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气道湿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感染、进行全面监测等方面的管理。
结果:17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结论:喉癌术后呼吸道的综合护理,不仅避免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以促进其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标签:喉癌;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喉癌是耳鼻咽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且均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成为患者的唯一通道,作为有创人工气道,其呼吸道管理一直是专业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2013年5月一2014年3月。
我院收治26例喉癌患者且均行气管切开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13年5月一2014年3月在我院行各种类型喉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共26例,其中男22例,女4例,年龄60—76岁,既往有呼吸道疾病史7例。
全部患者术后均行气管切开,其中喉部分切除加颈清扫9例,喉全切除加颈清扫10例,单纯全喉切除7例。
2护理2.1.1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关心患者,听其主诉。
鼓励患者家属术前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
告知患者或家属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
由于喉癌术后气切患者暂时失去发音功能,告知其选择合适的交流方法。
2.1.2 常规护理术前3d,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用嗽口液漱口,积极治疗口腔炎症和溃疡。
术前2d病房行相关消毒。
每日空气净化机消毒空气一次,并用消毒液擦拭病床及桌面,用消毒液拖地,保持室温20~22℃,温度50~60%。
保证充足的睡眠,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保证营养供应。
术前1d,洗澡,更换手术衣,剃须(男性患者),备皮,上至下唇下至第三肋骨,左右达肩部皮肤。
术前8h禁食禁饮。
必要时置鼻饲管及尿管。
2.3切口护理切口护理:术后病人切口易感染,应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每日2-3次,常规第一遍用0.9%生理盐水将无菌干棉球侵湿后呈放射状清洗切口周围皮肤(清洗直径范围大于5cm),自上而下,从内向外,第二遍用75%酒精消毒切口皮肤(消毒方法同第一遍),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