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7届毕业论文答辩的要求及安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二本))
- 格式:doc
- 大小:131.51 KB
- 文档页数:3
总结归纳: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及规范要求。
一、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在答辩前,准备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好所有的硬件设备:学生需要根据要求准备好答辩所需的硬件设备,比如,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幻灯片控制器、U盘等;2、准备好答辩材料:学生需要准备好所有与论文相关的材料,包括答辩PPT、论文以及各种相关的资料等;3、准备好自己的答辩演讲稿:在答辩前,学生应该制作出自己的答辩演讲稿,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获得更好的评价。
二、答辩的注意事项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时到达答辩现场: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答辩现场,以确保自己不会因为迟到而影响答辩的顺利进行;2、注意个人形象:学生需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发型以及其他个人形象方面的细节,以确保自己的整体形象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可;3、有序展示答辩材料: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有序地展示自己的答辩材料,以确保评委可以充分地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过程;4、坦诚接受问题: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需要坦诚接受评委的问题,尽力回答所有的问题,并且展现一个积极的沟通态度。
三、答辩的规范求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以下一些规范要求:1、答辩时间的控制: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需要严格控制自己的答辩时间,避免太过于冗长或太过于简略;2、幻灯片的制作规范:学生需要根据要求制作幻灯片,并且确保其内容的清晰明了、排版的整洁规范;3、答辩语言的规范:学生需要注意使用正确、清晰、准确的语言进行答辩,并且尽量避免使用太过专业化或极度简略的语言;4、答辩材料的统一规范:学生需要确保自己的答辩材料排版规范一致、格式统一,并且字体大小不小于对应内容。
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事情之一,学生需要在答辩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在答过程中注意一些必要的事项和规范要求,从而确保自己能够得到充分的评价和认可。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流程及要求
一、答辩安排
1.时间安排: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在毕业前两周的工作日内,具体时间由学院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调整。
在答辩前几天,导师会通知学生答辩时间和地点。
2.地点安排: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一般在学院的会议室、教室或实验室等场所进行。
3.参加人员安排:
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人员包括:学生、导师、评阅人、听取答辩的教师和其他感兴趣的人员。
一般来说,答辩不对外公开,只限于校内师生。
二、答辩流程
1.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通常是学院的教师,会介绍参加人员并宣布答辩开始。
2.学生的自我介绍:
学生需要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和论文题目等。
3.学生的论文介绍:
学生需要详细介绍自己的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
4.评阅专家的评价:
评阅专家会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学术上的意见和建议。
5.教师和其他人员的提问:
学生需要承受教师和其他人员的提问,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论证和回答。
6.导师点评:
导师会对学生的论文进行点评,汇总各方面的意见,最终确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
7.主持人闭幕:
主持人宣布答辩结束。
三、答辩要求
1.明确论文研究的主题和目的;
2.论文主旨明确、条理清晰;
3.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论证过程条理清晰、严密;
5.语言准确、简洁、通顺;
6.参考文献规范、准确、全面。
关于2007届毕业论文答辩的要求及安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二本))一、答辩时间和地点毕业论文答辩时间:2006年5月28日-6月3日,具体时间由各答辩小组组长确定。
时间确定后报院办,统一安排地点并公布。
二、论文定稿要求1、按照《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及要求》书写。
2、按照“毕业论文装订要求”装订3、答辩通过的同学必须于5月31日前,按顺序:论文(定稿)、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翻译装订成册后上交到PEE室1-411。
4、同时将论文(定稿)、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翻译等文件的电子版放在同一个文件夹里,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加上名字命名(如文件夹名02061101张建龙),并传到ftp://10.192.1.202 (用户名:lw密码:lw)上标有班级名的文件夹里,如有软件上交,刻录后交到院办。
三、答辩形式论文答辩分为4小组,每组组长为负责人,答辩小组对提交的论文分别拟定2-4个答辩题目。
学生按指导教师的分组进行报告与答辩,先作15分钟左右的论文自述报告,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然后,接受答辩教师的提问,学生必须针对提问做出回答,时间一般为12-20分钟。
学生答辩完毕,组长根据毕业论文本身的写作水平和答辩情况,对答辩者做出口头总结,指出论文的优点,肯定成绩,并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与修改补充的意见。
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应指定一人在《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上作答辩记录。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及时进行专门会议,按照学校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填写《毕业论文答辩小组评分、评语表》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向学院提交所有答辩材料,由学院审批后向学生公布毕业论文成绩。
四、答辩材料上交时间答辩通过的同学,请将毕业论文定稿、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装订成册后,于6月6日下午2:00前上交,上交地点PEE室1-411。
由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评定毕业论文成绩。
五、答辩分组第1组:(共12篇)答辩教师:钱祥忠(组长) 施肖菁陈博易唯奇第2组:(共14篇)答辩教师:赵淑兰(组长) 吴桂初谢文彬宋占海吴平第3组:(共12篇)答辩教师:张耀举(组长)庄友谊韦文生黄明真吴烈第4组:(共13篇)答辩教师:李方洲(组长)徐孟管晓春李晗李昌。
关于做好2007年下半年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07年下半年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了做好今年下半年学位授予工作,现将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通知如下:1、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请各位导师加强对学生的论文指导,各院、系(所)做好申请答辩前的论文审查工作。
博士研究生应在9月份完成论文审查工作,论文审查表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
要求硕士研究生进行预答辩的单位应在10月20日前完成预答辩工作。
自今年下半年起,我校学位论文格式作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等内容,详见2007年8月版学位与研究生工作手册或研究生院网页—学位工作—文件汇编,敬请特别留意。
2、请各单位及早作好本单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审查、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审核工作的安排。
研究生书面提出答辩申请时,应先在校务管理系统上提交申请,并提请导师也在该管理系统上签署意见。
研究生和导师对校务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详见研究生院网页—学位工作—文件汇编。
论文答辩最后截止日期为12月10日,各学科学位评议组审议后报送材料的最后期限是12月18日。
逾期未报的,将不能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
具体细则可参照附件《下半年学位审核工作进度安排表》。
3、请各单位认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对于未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及未缴清学费、住宿费的研究生,不能接受其答辩申请,并请相关单位将因未缴清学费、住宿费而未能进行论文答辩的学生名单于12月10日前交到研究生院管理处(207室)。
4、根据学校学位委员会的有关决议,对于发表文章未能达到要求的研究生,其学位申请不能提交学位评议组审议。
5、因各种原因未能按期提交论文者,请于10月30日前填写《学籍变动表》,办理推迟答辩手续。
请南校区各单位于10月30日前将今年下半年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成绩单一式三份交培养处(307室)。
6、各单位应重视论文评阅及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的审核,名单对学位申请人及其导师保密,以确保有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07级毕业论文答辩须知及成绩评定一、答辩须知(一)答辩时间和地点时间:12月5日上午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四号楼外国语学院(二)答辩前准备答辩前学生必须写好答辩报告书面提纲(英文),并将答辩提纲编制成幻灯片(powerpoint)演示稿(英语),供答辩时演示用。
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价。
答辩时学生不能按毕业论文或幻灯片照本宣科。
(三)答辩期间1.答辩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其中学生报告约10分钟,教师提问及学生答辩约5--10分钟。
2.答辩过程一律用使用。
3.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按评分标准在《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表》上给出成绩,并计算评分均值。
(四)答辩结束后答辩结束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组长应召集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成员评议学生的总评成绩,并根据指导教师的平时成绩、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的审、评阅推荐成绩、答辩小组成员的答辩评分均值,在评分表上填写总评成绩与等级。
在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定成绩以前,不得向学生公布成绩。
9.毕业设计(论文)的审阅评阅与答辩工作必须严格按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评阅与答辩的规范化要求进行。
二、成绩的评定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应按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评定,评定过程中,应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水平、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工作思想表现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真实成绩,不应以学生过去的成绩或指导教师的水平来决定。
2.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成绩占50%,答辩成绩占20%,三项之和为总评成绩。
3.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按等级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其中“优秀”成绩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15%,对毕业设计(论文)态度差、达不到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的学生,应评为“不及格”。
自动化系 2007级本科答辩安排一、答辩时间:2011年6月8日 一、答辩分组安排如下: 分 组答 辩 组答 辩 学 生1胡龙珍14王琦2胡发灵 15胡凯 3纪浩16李经济 4杨婷婷 17兰天 5韩玲18伍尚文6万磊 19 周青云 7方源20贺思阳8王优 21高源 9郑洁云22张玉锟10鲁留涛 23马超 11钱程 24魏文静 12张世耀 25武薇 第一组 组 长:汪小澄成 员:李杭生,胡文山,袁立宏,丁李(秘书)地 点:1教11楼自动化系会议室 答辩人数:25人13刘国庆1李晶14王志豪2 陈吉 15汤华林 3王小星16王华文4许萌 17徐拓威 5徐蕾 18张峻林 6殷颖 19章文超 7刘鹏20赵中一8金伟 21邵文佳 9 赵晓龙 22吴永胜 第二组 组 长:周 洪成 员:徐小顺,张荣,张世荣,孟红霞(秘书)地 点:1教9楼PLC 实验室 答辩人数:25人10张笑迪23何俊高11詹灵 24李昕 12高星 25黄鸿 13徐凡1郭云龙13陈庆乐2杨雪 14宁晨阳 3余栋15王雷4范玉玲 16郝亮亮 5卢聪 17严志桥 6董世甜 18杨孩 7郑茜 19林朝阳 8李晓峰 20梁凡 9李烨 21华君 10杨柳22王振宇11谭志强 23潘立贤 第三组 组 长:方彦军成 员:张国忠,陈 正,邓其军,杨飞(秘书)地 点:1教9楼自动化系报告厅 答辩人数:24人12黎瑜辉 24李果 1王金 13周晨 2熊玉琼 14房薇 3游俊15 吴波4梁淑莹 16黄利 5吕静 17郑修勇 6康倩18袁帅7张杰儒 19钟谢东 8汪立和20陈小菊9石聪 21井毅 10梁伟龙 22方一琳 11张泽根 23李玉宁 第四组组 长:郑贵林成 员:张红梅,专祥涛,郭爱文(秘书)地 点:1教9楼600MW 仿真实验室 答辩人数:24人12王小林24肖翔三、注意事项1、提前准备答辩PPT ,主要介绍课题背景、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2、请在答辩前准备好需要上交的资料。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毕业答辩经验一、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答辩之前,同学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仔细的修改和完善,确保论文内容严谨、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答辩所需的PPT,PPT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能够清晰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二、答辩现场的注意事项在答辩当天,同学们要注意着装得体,穿着整洁大方。
进入答辩现场后,要有礼貌地向评委和听众打招呼,并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有序就座。
在答辩过程中要保持自信、沉着,回答问题要清晰明了、条理清晰,不要慌张或者支支吾吾。
三、答辩内容及技巧开场白:开始答辩时,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引起评委和听众的兴趣。
论文概述:接着可以对整个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成果进行概述,让评委和听众对你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你在论文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说明选择这些方法的原因以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实验结果:展示你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说明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是否验证了你的假设。
创新点:强调论文中的创新点和亮点,说明你的研究工作在该领域的重要性和意义。
问题回答:在评委提问环节,要认真倾听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给出清晰明了的回答。
如果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可以坦诚承认并表示愿意进一步深入探讨。
四、答辩后的总结与展望在答辩结束后,可以简单总结一下整个答辩过程,感谢评委和听众的聆听和指导。
同时可以展望未来,在毕业后如何继续深入研究所学领域或者投身相关行业工作。
通过以上几点经验分享,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答辩中表现出色,顺利通过答辩并取得优异成绩。
祝愿大家顺利毕业!。
毕业论文的答辩流程和注意事项答辩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术研究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毕业生向评审专家和观众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
因此,答辩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毕业论文的答辩流程,并提供一些答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答辩流程1. 开场白答辩开始时,学生应当向主持人、评审专家和观众介绍自己的姓名、所属学院和研究方向。
此外,还可以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背景和目的,为后续的陈述做一个铺垫。
2. 概述研究内容和方法接下来,学生需要在5-10分钟内简要概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内容。
在概述过程中,要尽量让评审专家和观众对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但不需要过于详细。
3. 阐述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详细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可以通过图表、数据、实验结果等形式展示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此外,还需要强调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学术和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4. 解答问题答辩过程中,评审专家和观众可能会针对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等方面提出问题。
学生需要认真听取问题,并以清晰、准确的语言作出回答。
如果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适度地表达自己的不确定性,但不能敷衍或胡编乱造。
5. 总结陈词答辩的最后,学生需要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总结陈词。
在总结陈词中,要再次强调自己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对将来可能的改进方向提出建议。
同时,还可以对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进行反思和总结。
6. 结束语在答辩结束时,学生应当向主持人、评审专家和观众表示感谢,并表达对未来学术或职业道路的期望和愿景。
二、注意事项1. 充分准备在参加答辩之前,学生需要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答辩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充分准备。
阅读和重温自己的毕业论文,查漏补缺,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准备好可能遇到的问题的答案。
2. 语言表达清晰答辩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措辞得体。
毕业论文答辩基本程序及注意事项六、毕业论文答辩基本程序及注意事项(一)毕业论文答辩的资格审查答辩前学院将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只有通过审查并答辩合格才可以准予毕业。
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已修完本专业全部课程的应届毕业生或符合有关规定并经过校方批准同意的往届生。
(2)学生所学课程必须是全部考试、考查及格。
(3)学生所写的论文必须经过导师指导并被指导老师评定为合格以上。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答辩,成绩记为不及格:①未完成规定任务者(包括文字部分、图纸部分等)。
②有重大错误,经指导教师指出未修正者。
③设计(论文)期间累计旷课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1/3者。
④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情况严重者,弄虚作假、伪造实验数据者等。
(二)答辩学生应做的准备论文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作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关于毕业论文首先,要写好毕业论文的简介。
内容包括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的姓名,选择该题目的动机,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以及本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次,要熟悉自己所写论文的全文。
要熟悉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内容,明确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论的基本依据。
第三,要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写论文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
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论题学术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存在哪些争议?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等?第四,论文中还有哪些应该涉及或解决,但因力所不及而未能接触的问题等。
第五,对优秀论文的学生来说,还要搞清楚哪些观点是继承或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自己的创新观点,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的等等。
2.答辩前应准备的材料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学生应写好供15分钟用的答辩报告,并制作PowerPoint,主要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
如:毕业论文的底稿及其说明提要及主要参考资料等。
3.参加答辩学生参加答辩必须衣着整洁得体。
答辩时应沉着冷静,认真答辩;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内容上要紧扣主题;表达上要口齿清楚、流利,声音大小要适中。
毕业论文答辩的技巧与注意事项答辩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也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一次考核。
为了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以下是一些答辩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一、准备阶段1. 充分了解论文内容:在答辩前,要对自己的论文内容进行彻底的复习,了解各章节的要点和论证思路。
2. 熟悉答辩流程:了解答辩的具体流程,包括自我介绍、论文的概述、重点问题回答等环节,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3. 确定答辩材料:准备答辩所需的PPT或其他演示工具,并确保内容简明扼要、结构清晰。
二、答辩技巧1. 自信而从容:答辩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展示,要保持自信的态度,从容应对评委提问。
2. 语言简明扼要:避免使用太过专业或复杂的术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观点,并在论证理论的基础上给出实例进行说明。
3. 重点突出,副线合理:在答辩中,要将自己的研究重点凸显出来,并且将论文的副线也适当地提及,以显示出自己对研究课题的全面了解。
4. 回答问题理性客观:评委在提问时可能会针对论文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追问,要耐心聆听,并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回答问题,避免过度情绪化或偏激回答。
5. 掌握时间把握尺度:答辩时间通常有限,要合理安排发言时间,将握握重点,避免走题或过多废话。
三、注意事项1. 着装整洁得体:答辩是一场正式场合的学术交流,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穿着得体、整洁。
2. 建立良好的姿态:坐姿要端正,注意微笑,展现积极进取的学术形象。
3. 敬重评委:在答辩中,要尊重评委的观点和建议,真诚感谢他们的指导和批评。
4. 注意语速和语调:在答辩中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掌控,保持稳定的表达速度和音调,使人听得清楚明白。
5. 不懂就问,不会就说:如果评委提出的问题自己不懂或者回答不上来,要敢于表明自己不了解,并表示愿意学习和改进。
以上是毕业论文答辩的技巧与注意事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祝您答辩顺利,顺利完成学业!。
关于2007届毕业论文答辩的要求及安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二本))
一、答辩时间和地点
毕业论文答辩时间:2006年5月28日-6月3日,具体时间由各答辩小组组长确定。
时间确定后报院办,统一安排地点并公布。
二、论文定稿要求
1、按照《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及要求》书写。
2、按照“毕业论文装订要求”装订
3、答辩通过的同学必须于5月31日前,按顺序:论文(定稿)、任务书、开题报告、文
献综述、翻译装订成册后上交到PEE室1-411。
4、同时将论文(定稿)、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翻译等文件的电子版放在同一个
文件夹里,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加上名字命名(如文件夹名02061101张建龙),并传
到ftp://10.192.1.202 (用户名:lw密码:lw)上标有班级名的文件夹里,如有软件上交,刻录后交到院办。
三、答辩形式
论文答辩分为4小组,每组组长为负责人,答辩小组对提交的论文分别拟定2-4个答辩题目。
学生按指导教师的分组进行报告与答辩,先作15分钟左右的论文自述报告,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然后,接受答辩教师的提问,学生必须针对提问做出回答,时间一般为12-20分钟。
学生答辩完毕,组长根据毕业论文本身的写作水平和答辩情况,对答辩者做出口头总结,指出论文的优点,肯定成绩,并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与修改补充的意见。
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应指定一人在《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上作答辩记录。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及时进行专门会议,按照学校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填写《毕业论文答辩小组评分、评语表》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向学院提交所有答辩材料,由学院审批后向学生公布毕业论文成绩。
四、答辩材料上交时间
答辩通过的同学,请将毕业论文定稿、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装订成册后,于6月6日下午2:00前上交,上交地点PEE室1-411。
由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评定毕业论文成绩。
五、答辩分组
第1组:(共12篇)
答辩教师:钱祥忠(组长) 施肖菁陈博易唯奇
第2组:(共14篇)
答辩教师:赵淑兰(组长) 吴桂初谢文彬宋占海吴平
第3组:(共12篇)
答辩教师:张耀举(组长)庄友谊韦文生黄明真吴烈
第4组:(共13篇)
答辩教师:李方洲(组长)徐孟管晓春李晗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