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 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28.92 KB
- 文档页数:3
基础巩固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1.重点:国际联盟的活动与《洛迦诺公约》的签订。
2.难点:对国际联盟的评价。
知识点一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1.性质: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活动(1)成立之初:国联成立的最初几年,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它的组织下,1924年缔结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即《日内瓦议定书》。
国际联盟中的卫生、劳工、交通运输、处理国际难民等机构或组织,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2)20世纪30年代:由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日本、意大利、德国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
3.评价(1)历史地位:它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积极作用①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消极方面: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图解历史] 国联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知识点二苏俄的和平外交1.外交政策(1)提出《和平法令》。
(2)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2.外交活动(1)1922年苏俄代表团出席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初步打破了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
(2)同年,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
3.历史作用: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知识点拨] 苏俄在20世纪20年代开展和平外交的原因(1)战争给苏俄带来巨大危害。
(2)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反苏联盟,苏俄需要和平环境来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政权。
知识点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1.背景(1)1923年法国、比利时出兵占领鲁尔地区,使法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一、选择题1.右图为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
画中的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这幅漫画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国际联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机构B.国际联盟的成立加剧了地区冲突C.国际联盟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D.国际联盟面临解散的危机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漫画中的兔子代表着国际联盟,由于它对日、意、德的侵略扩张行为没有采取具体的制止措施,反映了国联的姑息、纵容态度,因此不可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从而维护世界和平。
故答案选C。
2.“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改良,扩大国际影响,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在医疗卫生、水利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国联进行初步的技术合作。
”这段材料说明()A.国联在某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B.国联是英法操纵的政治工具C.中华民国在某些方面听命于国联D.国联控制了中国的文化教育解析:选A。
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国联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B项是国联的局限性,C、D 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3.“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
”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A.美国B.德国C.苏俄D.英国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辨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体现的是和平外交,与各国和平共处,执行这一外交政策的是苏俄。
4.1923年法、比两国占领鲁尔的借口是()A.德国采取多种方式对抗法国B.鲁尔地区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C.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D.德国政府的消极抵抗政策解析:选C。
1923年1月,法国和比利时以德国故意不履行战争赔偿责任为借口,占领鲁尔地区。
5.1925年洛迦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A.德国军备问题B.欧洲安全问题C.欧洲各国边界问题D.德国加入国联问题解析:选B。
洛迦诺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避免战争及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因此中心议题是欧洲安全问题。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基础巩固1.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A.集体安全原则B.委任统治原则C.全体一致原则D.维护和平原则2.“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
”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A.美国B.德国C.苏俄D.英国3.《和平大使》一书中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
”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①巴黎和会②对德赔款问题③洛迦诺会议④华盛顿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洛迦诺公约》的签订()①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②改善了法德关系③有利于当时国际关系的稳定④限制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⑤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5.“一战”后,为解决凡尔赛会议没有解决的欧洲安全问题签订的条约有()①《洛迦诺公约》②《非战公约》③《九国公约》④《四国条约》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公约()A.由美国领导签订B.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C.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责任D.使美国承担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责任能力提升7.对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条约都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B.条约的签订都与美国的周旋密切相关C.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的和平与安全8.1925年,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在给前皇太子的一封信中表示,要“让那些掐着我们脖子的人松松手”。
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基于()A.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B.纳粹上台造成的政治威胁C.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严厉制裁D.世界大战即将到来的威胁9.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基础巩固1.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A.集体安全原则B.委任统治原则C.全体一致原则D.维护和平原则答案 C解析国际联盟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是因为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需要“全体一致”的原则,这样就使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2.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联盟的基本任务之一,史学界有人认为通过国联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原因在于()①国联的盟约有明显的缺陷②国联从一开始就在大国的操纵之下③美国没有参加国联④国联后来吸收一战的战败国为成员国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A解析加入国的多少及身份和地位虽然影响国联的影响力,但不会是影响其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③④应排除。
3.《和平大使》一书中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
”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①巴黎和会②对德赔款问题③洛迦诺会议④华盛顿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体现的是英国欧洲大陆均势的原则,体现这种原则的是①②③,故选A。
4.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英苏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1921年1月,协约国邀请苏联出席热那亚会议;1922年4月,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苏联的国际地位提高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C.苏俄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逐渐解除对苏俄的敌视状态,并逐渐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间的和平共处。
故C项符合题意。
5.1927年6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建议法美缔结一项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但美国对白里安的态度反应冷淡,主要是避免()A.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B.引起英国的强烈抗议C.造成法美结盟既成事实D.刺激德国的扩军备战答案 A解析白里安向美国建议缔结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和平解决彼此间的一切争端。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基础夯实1.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事实上成为空谈,在制止战争和侵略方面作用也十分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国联()A.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B.宗旨之一是实行集体安全原则C.没有成立总部和主要领导机构D.规定形成决议需要“集体一致”的原则2.1925年,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在给前皇太子的一封信中表示,要“让那些掐着我们脖子的人松松手”。
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基于()A.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B.纳粹上台造成的政治威胁C.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严厉制裁D.世界大战即将到来的威胁3.《洛迦诺公约》的签订()①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②进一步加强了对德国的限制③加剧了欧洲局势的动荡④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A.①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4.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英国与苏俄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1921年1月,协约国邀请苏俄出席热那亚会议;1922年4月,苏俄与德国签订《拉巴洛条约》,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苏俄(联)的国际地位提高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C.苏俄(联)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5.《非战公约》虽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的进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②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④规定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材料二法国外长白里安和平终于到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说的“它”指的是什么?(2)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为什么都认为“它”将会给欧洲带来和平与安全?(3)德法两国外长对“它”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解析基础夯实1.【解析】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缺乏权威性。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一、选择题1.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①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②暂时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④是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2.造成鲁尔危机的两个国家是()A.英国、法国B.法国、美国C.法国、比利时D.比利时、英国3.20世纪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有些国家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有些国家”指()A.美国、日本、德国B.苏联、日本、德国C.日本、意大利、德国D.美国、意大利、德国4.在洛迦诺会议上分别同德国签订《仲裁条约》的国家是()A.法国、比利时B.法国、波兰C.法国、英国D.英国、捷克斯洛伐克5.下图为国际联盟成立时的场景,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C.在国联的组织下,缔结了《非战公约》D.国联的成立是历史的倒退6.如图为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
画中的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这幅漫画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国际联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机构B.国际联盟的成立加剧了地区冲突C.国际联盟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D.国际联盟面临解散的危机7.“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
”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A.美国B.德国C.苏俄D.英国8.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英苏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苏联的国际地位提高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C.苏俄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9.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
《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地位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10.《非战公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
学案4 维护和平的尝试[基础达标』1.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A.集体安全原则B.委任统治原则C.全体一致原则D.维护和平原则答案 C解析盟约规定国联形成决议需要“全体一致”的原则,这样就使国联事实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2.促进《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因素是()A.法国占领鲁尔受挫B.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的召开C.《非战公约》的签订D.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地位答案 A解析法国占领鲁尔受挫后,其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渐占上风,于是法国外长白里安主张改善法德关系,随后签订了《洛迦诺公约》。
3.《洛迦诺公约》主要解决欧洲安全问题,下列国家代表不会在签约现场出现的是() A.德国、比利时和英国B.意大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C.奥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D.法国和意大利答案 C解析1925年10月,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并签署《洛迦诺公约》,故C项中的国家不会出现在签约现场。
4.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是欧洲国际关系上的一个里程碑。
下列相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A.公约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B.公约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C.公约是欧洲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D.战败国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国答案 C解析公约的签订暂时缓解了欧洲紧张的国际关系,因此不能说它是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
5.1928年,法国参与签署《非战公约》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卷入欧洲的纠纷B.与美国建立军事同盟C.寻求自身的安全保障D.从军事方面严惩德国答案 C解析《非战公约》是在法国为解决自身安全保证问题的背景下签订的,故C项符合题意。
6.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
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
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答案 B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宣布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这是该公约虚伪性的体现。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一、选择题1. 20世纪20年代,凡尔赛体系有过两次重大调整。
这两次调整分别是()A. 道威斯计划、《洛伽诺公约》B. 道威斯计划、《非战公约》C. 鲁尔危机、《洛伽诺公约》D. 《洛伽诺公约》、《非战公约》2. 1927年6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建议法美缔结一项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但美国对白里安的态度反应冷淡,主要为了是避免()A. 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B. 引起英国的强烈抗议C. 造成法美结盟的既成事实D. 刺激德国的扩军备战3.该条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重大调整。
该条约是()A. 《拉巴洛条约》B. 《非战公约》C. 《凡尔赛和约》D. 《洛迦诺公约》4.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联盟的基本任务之一,史学界有人认为通过国联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原因在于()①国联的盟约有明显的缺陷②国联从一开始就在大国的操纵之下③美国没有参加国联④国联后来吸收一战的战败国为成员国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5.1946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
”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A. 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B. 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C. 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D. 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6.《非战公约》是一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尝试,但其未能制止世界大战的爆发,最主要的原因是()A. 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B. 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C. 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D. 没有涉及裁军问题7.1925年10月,英、法、德等欧洲七国签订的《洛迦诺公约》()①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②暂时缓解了欧洲的安全问题③改善了法德两国之间的关系④有利于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道威斯计划规定:“任何外国组织均不得妨碍德国经济的发展。
训练4 维护和平的尝试[基础达标]1.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A.集体安全原则B.委任统治原则C.全体一致原则D.维护和平原则2.《和平大使》一书中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
”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①巴黎和会②对德赔款问题③洛迦诺会议④华盛顿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
《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地位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4.1928年,法国参与签署《非战公约》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卷入欧洲的纠纷B.与美国建立军事同盟C.寻求自身的安全保障D.从军事方面严惩德国5.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
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
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力提升]6.维护和平的尝试图一国际联盟图二《洛迦诺公约》图三《非战公约》开幕大会签订现场签约仪式请回答:192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由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
他们是因为上述三幅图片中哪一幅反映的事件而获奖的?应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试说明三幅图片的共同特点。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非战公约》由序言和正文组成。
正文共三条。
第一条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二条规定,各缔约国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式来解决。
材料二《非战公约》虽然冠冕堂皇地宣称“放弃战争”,但对当时为世人所瞩目的裁军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也没有制定制裁的措施。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
一、选择题
1.《国际联盟盟约》宣告:“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
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主要体现国际联盟的( )
A.“维护和平”原则
B.“集体安全”原则
C.“委任统治”原则
D.“公正民主”原则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和平”明显体现的是“集体安全”原则,故选B项。
答案:B
2.“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改良,扩大国际影响,提升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在医疗卫生、水利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国联进行初步的技术合作。
”这段材料说明( )
A.国联在某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B.国联是英法操纵的政治工具
C.中华民国在某些方面听命于国联
D.国联控制了中国的文化教育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国联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故选A项。
答案:A
3.1922年4月16日,苏俄和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该条约( )
A.是苏俄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
B.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
C.消除了西方国家对苏俄的误解
D.解决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解析:苏俄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是《布列斯特和约》,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
《拉巴洛条约》是受西方压制的苏俄和德国缔结的条约,它在帝国主义的反苏战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该条约是德俄双方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签订的,但它并不代表整个西方对苏俄的态度,因此,C、D两项的叙述也不正确。
答案:B
4.下列有关洛迦诺会议召开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欧洲各主要国家都意识到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B.法国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占据上风
C.欧洲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
D.德国政府开始积极响应与法国实现和解
解析:洛迦诺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解决欧洲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矛盾,C项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C
5.★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
法国说可以
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
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
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又宣布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这是该公约虚伪性的体现。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
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
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
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2)根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
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参考答案:(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
作用:对维护世界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际联盟未能有效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原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7.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
挪
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请完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