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下讲义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1
浮力〔下〕密度计【例1】在一根外表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下图,那么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答案】C【例2】欢欢利用平底试管、小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如下图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土密度计〞在酒精〔ρ酒精×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土密度计〞在水中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3cm,“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那么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kg/m3.〔螺母的体积忽略不计〕【答案】×103kg/m3【例3】一个密度计如下图,其刻度局部的A、B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03kg/m3~×103kg/m3,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处,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g/cm3.〔计算结果保存两位小数〕【答案】.浮力变化量1【例4】把木块放在水中时,露出局部为木块体积的2,将物体A放在木块上,木块1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拿掉物体A,把物体B放在木块上,木块露出水面的体1积为4.假设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体积的2倍,物体A、B的密度之比是()A.2:3B.3:2C.1:3D.3:1【答案】C【例5】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中装有适量水.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4N,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金属块总体积的1/4露出水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假设p1、p2之差为50Pa,g取10N/kg.那么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块的体积V金为2×10-3m3B.金属块的体积V金为3×10-4m3C.金属块的重力G为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为【答案】D【例6】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浸没在该液体中〔A与容器底未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所示〕.假设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13:24,那么金属块A的体积为_________.【答案】当A浸入液体中时有:GA F gV A;7V A13V A13F根据F浮液gV排G A gV B,又因为V24.解得g.,12B船球模型一漂一挂法一漂一沉法【例7】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到达的刻度是V1,如图〔a〕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到达的刻度是V2,如图〔b〕所示;假设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到达的刻度是V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________.V3V1【答案】V2V1·水2的烧杯装有某种液体,将一个木块放入烧杯的液体中,木【例8】一个底面积为50cm块静止时液体深h1=10cm,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石块放在木块上,液体深h2=16cm,如图乙所示;假设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3=12cm,如图丙所示,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1.6N.那么小石块的密度ρ石为kg/m3.〔g取10N/kg〕【答案】×103【例9】如下图,将物块投入漂浮于水面得小烧杯中,小烧杯杯底距液面高度h1为25cm;将物块取出后系在烧杯底并静止后,小烧杯杯底距液面高度变为h2大小为20cm;剪断细绳后物块掉入杯底,此时小烧杯底距水面距离变为h3大小为5cm;那么物块的密度为.3【答案】4g/cm【例10】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只装有配重的薄壁长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1为20cm,如图甲所示.将金属块A吊在烧杯底部,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1为5cm,容器中水的深度H2为35cm,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A放在烧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2为1cm,如图丙所示.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2倍.那么金属块A的密度为kg/m3.【答案】103【例11】〔多项选择〕如下图,在底面积为 S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 1.假设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水的密度为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 〕A .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 2F 1F 2 F 1B .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水gC .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 F 2F 1pSD .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pS【答案】BD利用浮力测密度【例12】小刚同学在那么量一木块的密度时,手边工具只有一个小铁锤、烧杯、水、细线和一个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他在测量时采取了如下的方法: ①将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木块的重力 G; ②再将铁块挂于木块下,将铁块浸入水中不触底,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 1;③将木块、铁块全浸没水中不触底,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水,得出计算木块密度的表达式为水.G 水水【答案】F 1F 2【例13】实验桌上有如下图的以下器材,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 度.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及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刻度尺 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水槽 小容器小金属块 细线实验步骤: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到槽边沿的距离h 1.(2)量出 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 2.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 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h 1 h 2【答案】(2)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3)h 1水h 3【例14】小红和小刚去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小红说:“我们测一下这块石头的密度好么?〞小刚说:“可以,但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测定. 〞 〔1〕小红选了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她做了如下的实验:①如图1她首先测在空气中石块的重力,请你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N .②她又将石块浸没在装水的烧杯中,测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F 2=③请你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2〕小刚选了天平、烧杯、水、细线做了如下的实验:①他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 g . ②他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 = g .③他用细线将石块绑好悬吊在水中,天平失去平衡.他增加砝码,天平重新平衡,读出第二次天平的质量 = g . ④请你帮他算出石块的密度 = .【答案】54;100;120;×103kg/m3思维拓展训练 提高班【拓展1】如下图,某同学把细沙放到一支细试管里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沙与试管的总重为1N ,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为1×103kg/m 3至×3 kg/m 3,刻度线局部的长度ab 为10cm ,求这个密度计上分别写2103和3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有 cm .【答案】.【拓展2】如下图,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A .向杯内缓慢注水,小球A 逐渐上浮.当小球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三分之一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1N ;当小球A 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3N .那么小球A 的密度ρA =3kg/m .〔g=10N/kg 〕AA甲 乙【拓展3】如下图,台秤上的容器和水的总重G49N,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一个体积为103m 3的实心铝块,现将铝块完全没入水中,那么台秤的示数为 千克.〔铝密度为3〕〔取g10N/kg 〕【答案】【拓展4】底面积为100cm 2的烧杯中装有适量水。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知识点1:浮力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产生原因以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为例,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位置深度压强面积压力图示前后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前、F后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左右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左、F右是平衡力,大小相等上下两个面h上<h下p上<p下相等F上=p上S;F下=p下S;F浮=F下-F上方向竖直向上公式F浮=F下-F上F浮=G-F如图所示,F上:物体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F下: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如图所示,物体受三个力:重力G、弹簧测力计拉力F和浮力F浮,因为物体静止,所以受平衡力,此时拉力F和浮力F 浮的二力之和与重力G平衡,即F+F浮=G,F浮=G-F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且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不密合适用于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拓展延伸浮力产生的两种特殊情况:(1)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如图1(a)所示,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为0,则F浮=F下。
图1(2)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密合,如图1(b)所示,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为零,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例】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C.深海潜游的鲸鱼D.深入河底的桥墩答案:D点拨: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桥墩由于埋在地下,故下表面没有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知识点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假设猜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设计探究1.如何测出浮力的大小?2.该实验如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步骤?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盐水、物体、烧杯。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如图2A所示;图2(2)将物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端,部分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2B 所示;(3)将物体浸没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F2<F1),如图2C所示;(4)让物体浸没在水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深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F2,如图2D 所示;(5)将物体浸没在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F3<F2),如图2E所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完整讲义一、浮力的概念和性质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排开的液体重量。
2. 浮力的性质-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与物体所处的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
- 浮力的方向垂直向上,使物体能够浮在液体中。
-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部分浸没的体积有关。
二、浮力的计算公式1. 浮力公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F_b = \rho \cdot V \cdot g \]其中,\[ F_b \] 表示浮力,\[ \rho \] 表示液体的密度,\[ V \] 表示物体部分浸没的体积,\[ g \] 表示重力加速度。
2. 物体浮沉的判断条件根据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自身重力的比较,可以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若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浮在液体表面;- 若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沉在液体底部;- 若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悬浮在液体中。
三、实际应用1. 游泳和潜水浮力的存在使得人在水中能够游泳和潜水。
对于浮力大于体重的人来说,就能够在水中浮起;而对于浮力小于体重的人来说,就需要通过推动身体或运用辅助器材来保持在水中的浮力平衡。
2. 船只的浮力船只依靠浮力来支持其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只在水中浸没的部分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水的重量,使船只能够浮在水面上。
3. 气球的浮力气球中充满了比空气轻的气体,浮力大于气球自身的重力,所以气球能够浮在空中。
四、小结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它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的体积有关。
浮力的存在在很多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游泳、潜水、船只和气球等。
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对于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和相关现象有很大帮助。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完整讲义。
浮力(下)【例1】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答案】C【例2】欢欢利用平底试管、小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土密度计”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土密度计”在水中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3cm,“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8cm.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 kg/m3.(螺母的体积忽略不计)【答案】1.25×103kg/m3【例3】一个密度计如图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B 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00×103kg/m3~1.60×103kg/m3,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处,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g/c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23.【答案】 C【例5】 底面积为100cm 2的烧杯中装有适量水. 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3.4N,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1; 当金属块总体积的1/4露出水面静止时, 如图(乙)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2; 若p 1、p 2之差为50Pa, g 取10N/kg.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金属块的体积V 金为 2 ×10-3m 3B .金属块的体积V 金为3 ×10-4m 3C .金属块的重力G 为4.5N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为3.9N【答案】 D【例6】 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 浸没在该液体中(A 与容器底未接触),金属块A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将木块B 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 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 : 12 ;把金属块A 放在木块B 上面,木块B 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所示).若已知金属块A 的体积与木块B 的体积之比为13 :24 ,则金属块A 的体积为_________. 【答案】 当A 浸入液体中时有:A AG F gV ρ=+;根据F g V ρ∆=∆浮液排,712A B G gV ρ=,又因为1324A B V V =.解得13A F V g ρ=.一漂一挂法一漂一沉法【例7】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1,如图(a)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2,如图(b)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ρ=________.【答案】3121V VV V--·ρ水【例8】一个底面积为50 cm2的烧杯装有某种液体,将一个木块放入烧杯的液体中,木块静止时液体深h1=10cm,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石块放在木块上,液体深h2=16cm,如图乙所示;若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3=12 cm,如图丙所示,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1.6N.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为 kg/m3.(g取10N/kg)【答案】2.4×103【例9】如图所示,将物块投入漂浮于水面得小烧杯中,小烧杯杯底距液面高度1h为25cm;将物块取出后系在烧杯底并静止后,小烧杯杯底距液面高度变为2h大小为20cm;剪断细绳后物块掉入杯底,此时小烧杯底距水面距离变为3h大小为5cm;则物块的密度为 .【答案】34g/cm【例10】 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只装有配重的薄壁长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1H 为20cm ,如图甲所示.将金属块A 吊在烧杯底部,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1h 为5cm ,容器中水的深度2H 为35cm ,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A 放在烧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2h 为1cm ,如图丙所示.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2倍.则金属块A 的密度为 3kg/m .【答案】37.510⨯【例11】 (多选)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1F .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2F ,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 ,水的密度为ρ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 )A .烧杯受到的浮力为21F F -【答案】BD【例13】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下列器材, 请你利用这些器材, 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及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实验步骤:(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 量出这时水面到槽边沿的距离h1.(2)量出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2.(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 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 3. 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ρ金属 = .【答案】 (2)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 (3)1213--h h h h ρ水【例14】 小红和小刚去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小红说:“我们测一下这块石头的密度好么?”小刚说:“可以,但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测定.”(1)小红选了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她做了如下的实验:①如图1她首先测在空气中石块的重力,请你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 N . ②她又将石块浸没在装水的烧杯中,测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 N . ③请你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2)小刚选了天平、烧杯、水、细线做了如下的实验:①他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g . ②他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 g .③他用细线将石块绑好悬吊在水中,天平失去平衡.他增加砝码,天平重新平衡,读出第二次天平的质量= g .④请你帮他算出石块的密度= .【答案】 54;100;120;2.7×103kg/m 3提高班【拓展1】 如图所示,某同学把细沙放到一支细试管里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沙与试管的总重为1N ,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为1×103kg/m 3至2×103kg/m 3,刻度线部分的长度ab 为10cm ,求这个密度计上分别写有1.2g/cm 3和1.4g/cm 3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cm . 【答案】2.4.【拓展2】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A .向杯内缓慢注水,小球A 逐渐上浮.当小球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三分之一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1N ;当小球A 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3N .则小球A 的密度ρA = kg/m 3.(g =10N/kg )【答案】 0.5×103【拓展3】 如图所示,台秤上的容器和水的总重49N G =,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一个体积为3310m -的实心铝块,现将铝块完全没入水中,则台秤的示数为 千克.(铝密度为32.7g/cm )(取10N/kg g =)【答案】5.9【答案】C【拓展5】 如图所示,柱形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1=1.2g/cm 3的某种液体,将一金属块放入底面积为S =100cm 2的长方体塑料盒中,塑料盒竖直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会溢出容器,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 1=20cm.若把金属块从塑料盒中取出,用细线系在塑料盒的下方,放入该液体中,塑料盒竖直漂浮在液面上,且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底,塑料盒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 2=15cm.剪断细线,金属块沉到容器底部,塑料盒仍竖直漂浮在液面上,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 3=10cm.则金属块的密度ρ2=g/cm 3. 【答案】 2.4尖子班【拓展1】 一个土密度计如图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 、B 、C 三点,AB=2cm ,AC=6cm .将密度计放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 3)中时,液面位置恰好在A 点,将密A A 甲 乙度计放在水 中时(ρ水=1.0×103kg/m 3),液面位置恰好在B 点,当密度计放在某种液体中时,液面位置恰好在C 点,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 3.【答案】2×103kg/m 3.【拓展2】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 1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未知密度的液体.将一密度为ρ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入底面积为S 2的长方体塑料盒中(塑料盒的厚度可忽略不计),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液体不会溢出容器),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 1.若把金属块从塑料盒中取出,用细线系在塑料盒的下方,放入液体中,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塑料盒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 2.剪断细线,金属块会沉到容器的底部,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 3.若塑料盒始终处于如图所示的直立状态而未发生倾斜,则细线剪断前、后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了 . 【答案】 21223113()()()gS h h h h S h h ρ---【拓展3】 如图所示,在底面积是S 1的圆柱形容器中,注入深为h 的水后,再把一横截面积为S 2的金属圆柱体立于容器中,若圆柱体露出水面,容器中水不溢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压=ρ水ghS 1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ρ水gS 1h /(S 1-S 2)C .金属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F 浮=ρ水gS 2h /(S 1-S 2)D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压=ρ水gS 1h /(S 1-S 2)【答案】 B【拓展4】 小华家里有一个金属块,不知道是用何种金属制成的,因此她决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由于身边没有测量质量的工具,因此她找来了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塑料小碗.设计了一个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请按照他的设计思路完成下列实验. (1)把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在其中装入适量的水.(2)让塑料小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容器内的水深为H 1,如图甲所示. (3)当把金属块放入容器内的水中时,测出容器内的水深为H2,如图乙所示.(4) ,则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答案】 (4)把金属块放入小碗中,使碗和金属块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容器内的水深为H 3;3121H H H H ρρ-=-水【拓展5】 小华家里有一个金属球, 不知道是用何种金属制成的, 因此她决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出金属球的密度. 由于身边没有测量质量的工具, 因此她找来了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塑料小碗. 把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在其中装入适量的水, 让塑料小碗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容器内的水深为18cm. 当把金属球放入容器内的水中时, 容器内的水深为19.5cm, 如图甲所示. 现将金属球取出后放入塑料小碗中静止时, 如图乙所示. 乙图中的水面比甲图中的水面高3cm. 已知: 容器的内部底面积为400cm2. 则金属球的密度是 kg/m3.【答案】3×103【练习1】如图所示,把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然后再其中表面放一块底面积为2.0×10-3m2的小柱体,如图乙所示,静止时方木块刚好能全部浸入水中,小柱体放在木块上面时对木块的压强 Pa.【答案】6;2000.【练习2】如图所示,木块M漂浮在水中,当A物体压在木块M上时,木块M刚好完全浸入水中;当B物体悬于木块M下方时,木块M也刚好完全浸入水中,A、B【答案】3.6g/cm0测量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1h ,则试管重为:001()G F gV gS h h ρρ===-浮水排水 ②将试管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测量待测液体的高度2h ,则待测液体的重为: 2G m g gV gSh ρρ===液液液液③将装有待测液体的试管放入水中静止,测量试管露出水面的度高3h ,则装有待测液体的试管的总重为:003()G G F gS h h ρ'+==-浮水 ④所以01203()()gS h h gSh gS h h ρρρ-+=-水液水 ⑤解之得,液体密度132h h h ρρ-=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