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6:第4课 维护和平的的尝试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24.82 KB
- 文档页数:4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基础巩固1.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A.集体安全原则B.委任统治原则C.全体一致原则D.维护和平原则答案 C解析国际联盟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是因为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需要“全体一致”的原则,这样就使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2.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联盟的基本任务之一,史学界有人认为通过国联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原因在于()①国联的盟约有明显的缺陷②国联从一开始就在大国的操纵之下③美国没有参加国联④国联后来吸收一战的战败国为成员国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A解析加入国的多少及身份和地位虽然影响国联的影响力,但不会是影响其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③④应排除。
3.《和平大使》一书中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
”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①巴黎和会②对德赔款问题③洛迦诺会议④华盛顿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体现的是英国欧洲大陆均势的原则,体现这种原则的是①②③,故选A。
4.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英苏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1921年1月,协约国邀请苏联出席热那亚会议;1922年4月,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苏联的国际地位提高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C.苏俄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逐渐解除对苏俄的敌视状态,并逐渐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间的和平共处。
故C项符合题意。
5.1927年6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建议法美缔结一项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但美国对白里安的态度反应冷淡,主要是避免()A.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B.引起英国的强烈抗议C.造成法美结盟既成事实D.刺激德国的扩军备战答案 A解析白里安向美国建议缔结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和平解决彼此间的一切争端。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2第4课维护和平尝试练习第第4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一、选择题1.法国为寻找平安保障而采取的措施或步骤有()①1923年1月,派军队占领鲁尔地区②德国莱茵河地区为非武装区③在赔款问题上主张严厉制裁德国④在军备上主张严格限制德国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1922年4月16日,苏俄和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该条约()A.是苏俄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B.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C.消除了西方国家对苏俄的误解D.解决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3.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公约()A.由美国领导签订B.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C.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当任何义务D.使美国承当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重任4.第一个在法律上成认苏俄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5.1923年,法国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其直接目的在于()A.掠夺德国的矿产资源B.保证自身边界的平安C.显示法国的军事实力D.迫使德国支付战争赔款6.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存条件〞。
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
这些“保存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7.《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受益国是()A.英国B.法国C.苏联D.德国8.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
某旅游团的成员在游览该城时,曾对公约提出了如下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公约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B.改善了法德关系是公约的突出奉献C.公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国的地位D.公约为德国重新向西扩张埋下隐患9.观察以下图,图片中的内容再现了1923年德国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德国政府对法比占领鲁尔消极抵抗B.德国经济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C.美英等国为德国经济的复苏输血D.20年代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10.1920~1939年,国联理事会共受理了66件国际争端,其中有些争端得到了迅速而顺利的处理。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基础达标]1.下图为国际联盟成立时的场景,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C.在国联的组织下,缔结了《非战公约》D.国联的成立是历史的倒退答案 B解析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故A错误;在国联的组织下,缔结的是《日内瓦议定书》,故C 错误;国联的成立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故D错误。
故选B。
2.国联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实质上国联() A.推动德国进攻苏联B.成为“绥靖政策”的实施机构C.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D.是美国称霸的场所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国联的实质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被英法所操纵。
3.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英苏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苏联的国际地位提高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C.苏俄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逐渐缓解对苏俄的敌视状态,并逐渐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
故选C。
4.《洛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
法国外长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
”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宣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
上述三人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A.符合实际B.对公约的作用有所夸大C.毫无道理D.属于外交辞令,不反映其真正想法答案 B解析《洛迦诺公约》只是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但它使欧洲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化。
因此材料中三人的观点是夸大了公约的作用。
5.1927年6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建议法美缔结一项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但美国对白里安的态度反应冷淡,主要是避免()A.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B.引起英国的强烈抗议C.造成法美结盟的既成事实D.刺激德国的扩军备战答案 A解析美国认为,如果与法国单独签约,容易被人误解为美法结盟,也会因此而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这是美国不愿接受的。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基础夯实1.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事实上成为空谈,在制止战争和侵略方面作用也十分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国联()A.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B.宗旨之一是实行集体安全原则C.没有成立总部和主要领导机构D.规定形成决议需要“集体一致”的原则2.1925年,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在给前皇太子的一封信中表示,要“让那些掐着我们脖子的人松松手”。
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基于()A.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B.纳粹上台造成的政治威胁C.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严厉制裁D.世界大战即将到来的威胁3.《洛迦诺公约》的签订()①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②进一步加强了对德国的限制③加剧了欧洲局势的动荡④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A.①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4.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英国与苏俄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1921年1月,协约国邀请苏俄出席热那亚会议;1922年4月,苏俄与德国签订《拉巴洛条约》,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苏俄(联)的国际地位提高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C.苏俄(联)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5.《非战公约》虽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的进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②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④规定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材料二法国外长白里安和平终于到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说的“它”指的是什么?(2)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为什么都认为“它”将会给欧洲带来和平与安全?(3)德法两国外长对“它”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解析基础夯实1.【解析】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缺乏权威性。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一、选择题1.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①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②暂时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④是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2.造成鲁尔危机的两个国家是()A.英国、法国B.法国、美国C.法国、比利时D.比利时、英国3.20世纪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有些国家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有些国家”指()A.美国、日本、德国B.苏联、日本、德国C.日本、意大利、德国D.美国、意大利、德国4.在洛迦诺会议上分别同德国签订《仲裁条约》的国家是()A.法国、比利时B.法国、波兰C.法国、英国D.英国、捷克斯洛伐克5.下图为国际联盟成立时的场景,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C.在国联的组织下,缔结了《非战公约》D.国联的成立是历史的倒退6.如图为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
画中的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这幅漫画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国际联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机构B.国际联盟的成立加剧了地区冲突C.国际联盟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D.国际联盟面临解散的危机7.“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
”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A.美国B.德国C.苏俄D.英国8.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英苏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苏联的国际地位提高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C.苏俄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9.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
《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地位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10.《非战公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国际联盟盟约》规定:“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规定而有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民族自决B.委任统治C.大国一致D.集体安全解析:选D 由材料信息“……其他会员国应立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可知,联盟会员国如果违反条约,即可将对方的行为视为战争行为,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并实行集体安全以制止侵略战争行为,故选D。
民族自决的含义是各民族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自己的事情,排除A;委任统治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排除B;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表决原则,排除C。
2.以下各项符合国际联盟盟约基本规定的是( )①国联成员国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②国联会员国应实行裁军③关于发动战争的国家,国联会员国应加以制裁④对一战战败国的殖民地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A 国联规定它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故①正确。
为维持和平,必须把各会员国的军备裁减到“最低限度”,并由国联行政院拟定裁军计划,由各国政府实施,故②正确。
国联实行“集体安全”,对于违反盟约而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所有国联会员国的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立即与它断绝商业上或财政上的关系,故③正确。
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为当地人民的“福利”,应由国联委托某些“先进国家”对这些地方进行统治,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 项。
3.下图为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
画中的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这幅漫画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国际联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机构B.国际联盟的成立加剧了地区冲突C.国际联盟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D.国际联盟面临解散的危机解析:选C 据漫画内容可知,兔子代表国际联盟,蛇代表国际冲突。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维护和平的尝试练习试题选择题国联是一战后成立的一个重要国际组织.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以下对国联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国联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B.国联的的存在给世界带来了持久和平C.国联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D.国联成立初期在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小题2】20世纪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有些国家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有些国家”指A.美国、日本、德国B.苏联、日本、德国C.日本、意大利、德国D.美国、意大利、德国“一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其实质是 ( )A.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B.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C.促进国际和平合作与安全的组织D.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组织“行万里路”,进行实地考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 )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是 ( )①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②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③国联盟约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④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国联的原则中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 )①“维护和平”原则②“集体安全”原则③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原则”④少数服从多数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非战公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非战公约》签署的时间、地点是A.1927年、巴黎B.1928年、巴黎C.1925年、洛加诺 C.伦敦【小题2】《非战公约》的积极作用有①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②体现了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事项③为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法律基础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小题3】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的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B.《拉巴洛条约》C.《洛迦诺公约》 C.《非战公约》《洛迦诺公约》是一系列文件的总称,它的签署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
维护和平的尝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交战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B.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C.被英法控制D.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2、苏俄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有()①提出了《和平法令》②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③出席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④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之间、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材料出自()A. 《日内瓦议定书》B.《拉巴洛条约》C《洛边诺公约》D.《非战公约》4、对1925年《洛枷诺公约》的签订,评价不当的一项是()A.协约国在欧洲安全何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较大调整B.促使欧洲国际关系进人相对稳定的时期C.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促使德国完全摆脱战败国地位成为政治大国5、国际上规定“废弃将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第一个公约是()A. 1907年海牙和平公约B. 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C.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D. 1968年日内瓦公约6、下列对《非战公约》的表述,错误的是()A.大大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B.体现了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C.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提供了法律基础D.对侵略者有强大的约束力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为维护和平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主要表现为()①建立国际联盟②缔结《日内瓦议定书》③苏俄提出了《和平法令》④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⑤签署《洛枷诺公约》⑥成立联合国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二、问答题《洛边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斯特莱斯曼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人教版选修三2.4 维护和平的尝试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为维护和平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主要表现为( )①建立国际联盟②缔结《日内瓦议定书》③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④签署《洛迦诺公约》⑤成立联合国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 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成立于二战后,故⑤不符合题意。
2.国联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实质上国联( )A.推动德国进攻苏联B.成为“绥靖政策”的实施机构C.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D.是美国称霸的场所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国联的实质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被英法所操纵。
故选C项。
3.1922年4月16日,苏俄和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该条约( )A.是苏俄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B.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C.消除了西方国家对苏俄的误解D.解决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答案 B解析《拉巴洛条约》是1922年4月16日由德国魏玛政府与苏维埃俄国在意大利拉巴洛签署的条约,该条约在帝国主义反苏战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间的和平共处,但并不代表整个西方对苏俄的态度,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苏俄签署的第一个对外条约是《布列斯特和约》,故A项错误。
4.“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
”该材料出自( )A.《日内瓦议定书》B.《拉巴洛条约》C.《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公约是《相互保证公约》,它是《洛迦诺公约》的一部分。
故选C项。
5.《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席位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答案 B解析洛迦诺会议使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的权利,改变了战败国的形象,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
基础巩固
1.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
A.集体安全原则
B.委任统治原则
C.全体一致原则
D.维护和平原则
2.“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
”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
A.美国
B.德国
C.苏俄
D.英国
3.《和平大使》一书中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
”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
①巴黎和会②对德赔款问题③洛迦诺会议④华盛顿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洛迦诺公约》的签订()
①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②改善了法德关系③有利于当时国际关系的稳定④限制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⑤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一战”后,为解决凡尔赛会议没有解决的欧洲安全问题签订的条约有()
①《洛迦诺公约》②《非战公约》③《九国公约》
④《四国条约》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公约()
A.由美国领导签订
B.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
C.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责任
D.使美国承担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责任
能力提升
7.对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条约都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
B.条约的签订都与美国的周旋密切相关
C.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的和平与安全
8.1925年,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在给前皇太子的一封信中表示,要“让那些掐着我们脖子的人松松手”。
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基于()
A.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B.纳粹上台造成的政治威胁
C.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严厉制裁
D.世界大战即将到来的威胁
9.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材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
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互不侵犯的原则。
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答案精析
1.C[国际联盟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是因为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需要“全体一致”的原则,这样就使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
2.C[材料体现的是和平外交,与各国和平共处,执行这一外交政策的只有C项。
]
3.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体现的是英国欧洲大陆均势的原则,体现这种原则的是①②③,故选A。
]
4.D[可用排除法,《洛迦诺公约》由于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实际上助长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故此④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即可。
]
5.A[《九国公约》《四国条约》是缓解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与冲突,不是欧洲的安全问题。
]
6.C[公约的签订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公约对于制止战争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使美国避免了承担责任,因此被美国认为是其外交的重大胜利。
]
7.A[这两个条约都是在凡尔赛体系形成后签订的,而且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局部调整,故A项表述正确。
B项只符合《非战公约》,C项只符合《洛迦诺公约》,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因为这两个条约都没有保证欧洲的安全,二战的爆发就是例证。
]
8.C[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25年”,据此判断只有C项吻合题意。
而凡尔赛体系也恰是紧紧地掐住了德国发展的脖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国的发展,埋下了德国对西方仇恨的种子。
]
9.(1)原则:集体安全。
经济制裁。
评价: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
(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原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解析第(1)问需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概括出维护和平的原则,从材料二李顿调查团报告内容说明维护和平的虚伪性;第(2)问从材
料三中“欧美盛行‘和平主义’”“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等关键信息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