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富辉煌2009南京海福巷地块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sally123123
- 格式:doc
- 大小:918.49 KB
- 文档页数:30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宁政发〔2009〕10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2009年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切实按照要求抓好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九年四月十六日2009年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2009年是南京市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坚持科学发展的关键之年。
各区县和市各部门要坚持改革不动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各自实际,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不断增强促进发展的动力,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和发展环境。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和推进长三角改革发展的政策意见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各项决议,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继续全面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行政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微观经济主体发展、文化体制、金融创新、民生保障、发展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主要任务(一)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合富研究报告:2009年住宅市场全面激活的一年09年东莞房地产小结土地市场一、土地总体供求特征供求量小幅下降地价小幅上升合富辉煌东莞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2009年东莞土地总供应155宗,供应面积为551.9万平方米,同比2008年的169宗和662.9万平方米小幅度减少8%和17%。
合富辉煌东莞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土地总成交142宗,成交面积为486.6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为94.9亿元。
成交宗数和金额同比08年基本持平,成交面积则下降12%。
其中纯属于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级市场挂牌出让地块共成交406.4万平米,总金额为85.5亿元。
09年成交的土地单价为1949元/平米,比08年的1688元/平米小幅上升15%。
松山湖楼市发展潜力巨大2008年东莞成交的土地类型结构与往年不同,工业用地成交总面积为281.5万平方米,比商住地的155.7万平方米大幅超出81%,首次占领主导地位,这与当年的楼市持续低迷和东莞实施产业转型有密切的关系。
2009年商住用地的成交量重新占主导地位,为183.6万平米,占总体的38%,比工业用地的179.2万平米略超2.5%。
09年工业用地的成交面积占比依然较重,占整体的37%,排名第二;其次是科研设计用地,占14%。
09年成交的工业用地依然集中在松山湖区,08年至今,松山湖区几乎每月都有大量的工业用地和科研设计用地成交,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新产业和研发机构进驻松山湖,松山湖的楼市发展潜力巨大。
二、商住地供求特征东莞土地市场表现平淡合富辉煌东莞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2009年东莞全市商住地共供应52宗,供应面积为209.9万平米,同比08年的206万平米微涨2%; 2008年的商住用地成交面积是2003年至今最低的,仅有155.7万平方米,而09年全市商住地共成交47宗,成交面积为183.6万平米,同比上升18%.09年全市商住地的总成交金额为62.2亿元,与08年基本持平,折合各地块容积率算得平均楼面地价为1636元/平米,同比08年的1647元/平米略降1%,价格较为平稳。
目录本月导读 (3)第一篇背景篇 (5)第一章、政策资讯 (5)一、市政动态 (5)二、市场资讯 (7)第二章、经济环境 (8)第三章、房地产投资 (10)第二篇市场交易篇 (12)第四章土地市场 (12)一、本月公告土地分析 (12)二、本月成交土地分析 (15)第五章商品住宅市场 (17)一、普通商品住宅市场 (17)1、供应情况 (17)2、销售情况 (18)3、供销对比情况 (18)4、成交价格情况 (19)5、市场结构分析 (21)6、项目解析——全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楼盘排行榜分析 (23)二、别墅市场 (24)1、供销情况 (24)2、价格情况 (27)3、别墅分类型情况 (28)第六章、营销媒体 (31)一、营销透析 (31)二、媒体分析 (35)三、典型项目 (37)第七章产品篇 (41)一、新盘数据分析 (41)二、新盘速览 (43)三、案例分析 (47)第三篇区域数据篇 (51)一、城中板块 (51)二、城东板块 (52)三、城南板块 (53)四、河西板块 (54)五、仙林板块 (55)六、江宁板块 (56)七、江北板块 (57)八、城北板块 (58)本月导读国家政策拉动在投资中的作用明显显现1-5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扭转为同比增长23%,。
由于拉动政策的作用开始显现,09年1-5月份,商品住宅、房地产投资增幅开始回升。
%,%。
—————详情见P10页商品住宅供应持续低位,而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进入6月,全市上市面积持续低位,,与上月水平持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同时,,环比、%、%,首次突破百万,存量房源进一步减少。
—————详情见P18页别墅市场依旧高温不退,呈现供销两旺6月,别墅新增供应套数411套,,虽与上月相比小幅减少,但仍基本位于高位;,继续保持上月的高位运行,环比增长21%,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增长2倍多。
—————详情见P26页数字楼市第一篇背景篇第一章、政策资讯一、市政动态南站到机场的轻轨将开工新街口到机场只要30分钟机场轻轨专线将在沿途设站点,目前站点还没确定。
关于收购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XX公司收购XX公司部分股权之可行性研究报告XX公司收购XX公司部分股权之可行性研究报告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二零零一年五月目录●释义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收购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第三章收购项目操作方案及内容第四章财务效益分析第五章项目风险及对策分析第六章三分开的实施情况释义除非另有说明,以下简称表示的含义如下:路桥建设、股份公司、公司指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路桥集团指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路桥香港指中国路桥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中基建设指中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顾问、海问咨询指北京海问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外经贸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本次关联交易、本次交易、指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本次股权收购中国路桥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5.6%股权的行为资产评估基准日XX年12月31日审计基准日 XX年12月31日元指人民币元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法人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RBC INTERNATIONAL CO.,LTD.)法定代表人:马国栋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甲56号经营范围:公路、桥梁、机场、港口、隧道、给水、排水及其他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建筑机械开发、制造、销售;实业投资;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公路收费经营;交通工程管理咨询;房地产咨询。
二、项目概述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于XX年7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通过本次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共募集资金81,471万元人民币。
按照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投向说明,主要用于购置施工设备、进行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筑公司)的技术改造和补充流动资金。
募股资金到位后,公司XX年已使用9,024.8万元,募集资金计划使用和实际使用情况对由于股份公司目前所处经济环境与首次招股时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股份公司健康、长远的发展,经过详细周密的论证,股份公司决定:减少购置施工设备的投资45,000万元;拟以45,000万元的价格购买中基建设25.6%的股权。
目录本月导读 (3)数字楼市 (3)第一篇背景篇5第一章、政策资讯 (5)一、市政动态 (5)二、市场资讯 (7)第二章、经济环境 (8)一、GDP (9)二、工业增加值 (9)三、进出口 (10)四、固定资产投资 (10) (11)第三章、房地产投资 (11)一、开发投资额 (11)二、房地产建设指标 (12)第二篇市场交易篇13第四章土地市场 (14)一、土地资讯 (14)二、本月公告土地分析 (14)三、本月成交土地分析 (18)四、重点地块分析 (21)第五章商品住宅市场 (25)一、普通商品住宅市场 (25)1、供应情况 (25)2、销售情况 (26)3、供销对比情况 (27)4、成交价格情况 (28)5、市场结构分析 (29)6、项目解析——全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楼盘排行榜分析 (31)二、别墅市场 (32)1、供销情况 (33)2、价格情况 (36)3、市场结构分析 (36)第六章、营销媒体 (39)一、营销透析 (39)二、媒体分析 (43)第七章产品篇 (45)一、新盘数据分析 (45)二、产品综述 (47)三、案例分析 (50)第三篇区域数据篇53一、城中板块 (53)二、城东板块 (54)三、城南板块 (56)四、河西板块 (57)五、仙林板块 (58)六、江宁板块 (59)七、江北板块 (60)八、城北板块 (61)本月导读政策拉动带来商品住宅施工面积同比增长为2%。
随着信贷环境的宽松,投资资金来源较为宽裕,加之区县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与建设,支撑全市投资较快增长。
1-8月份,,%。
09年1-8月份,由于拉动政策的作用开始显现,商品住宅、房地产投资增幅开始回升。
%,商品住宅施工面积同比增长为2%。
-———详情见P10页市场将进入买卖双方僵持的博弈期9月供应量继续放大,市场交易活跃程度有所降低,从百万级水平下滑到80万层级;但仍然要看到,全市市场存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同期房价已达历史最高点。
2009年合肥(含三县)土地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合肥(含三县)土地市场视角1、2009年度合肥(含三县)土地市场表现高度繁荣2009年合肥土地交易表现出极高的繁荣度,全年共计成交95宗地块,成交面积为6972.9亩,折合成共计464.86万㎡,平均成交价格为271.5万/亩,成交总金额高达189. 32亿元,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1297.83万㎡,为2010年和2011年的楼市供应量打下坚实的基础,2009年换算成地面价为4072.6元/㎡,楼面价为1458.8元/㎡。
从2009年的土地推售效果来看,合肥土地交易含金量极高,区域搭配、地块大小配比、新区和旧城改造配比和明星优质地块等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成功性;另外从逐月的土地推售来看,依据土地需求程度合理推出地块,为土地的较高价值的成功转让打下基础。
2、2009年5月和10月成为土地交易高峰月合肥土地转让在月度表现出很不均衡,在5月和10月出现两个明显的高峰月。
2009年经过前5个月楼市高速回暖,成交量的急速攀升,楼市无论是绝对成交量还是后市的走高趋势,促使开发企业拿地的积极性和条件成熟,也使得合肥土地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
2009年5月达到本年度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土地成交量最高的月度,共计成交22宗土地,成交面积为1610.9亩;还展示出新的特征,即产生2 009年第一个“地王”,为合肥土地市场的高成交量和明显地块的成功转让都起到“催化”作用。
2009年10月份又是合肥土地交易市场表现出的第二高峰月,该月成交13宗地块,成交面积为1203.8亩,仅次于5月份,但10月份表现出高成交量和高土地成本的双高特征,也是2009年土地竞拍最为激烈的月度。
在刚性需求和楼市相关优惠政策的双重促进下,使得合肥楼市成交量转入高速通道;自6月份后,在投资性置业入市和楼市惯性推动,更是每个月都突破万套大关,成交均价也逐月刷高,高成交量和高房价双高市场表现;在售楼盘的可售量逐月递减,已经降至历史的低点,开发企业的土地可供开发的土地储备量降低,拿地的紧迫性提高。
海福巷地块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二00九年二月目录1.项目背景 (4)1.1.报告编制目的 (4)1.2.项目概况 (4)1.2.1.地块基本条件 (4)1.2.2.土地交付条件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 (5)1.2.3.项目资源分析 (5)1.2.4.基地资源评估表 (6)2.项目开发经营环境分析 (7)2.1.1.2008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回顾 (7)2.1.2.2009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 (8)2.1.南京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8)2.2.1.2008年南京整体市场情况分析 (8)2.2.2.2008年南京房地产市场政策回顾 (11)2.1.3.2009年国内宏观环境展望 (12)2.2.3.2009年1月份南京房地产市场特征分析 (13)2.2.4.2009年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 (14)3.区域房地产住宅市场研究 (15)3.1.项目所处房地产板块市场特征分析 (15)3.1.1.城东板块:环境资源优越,区域高端居住形象明显 (15)3.1.2.城东板块成交量大幅萎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市场形势严峻 (15)3.2.项目区域主要竞争项目分析 (16)3.2.1.主要在售竞争项目一览表 (16)3.2.2.后续市场供应预测 (17)3.2.3.重点竞争个案分析 (17)3.3.项目区域置业者分析 (19)3.4.项目区域主要二手房情况分析 (20)3.4.1.项目区域精选二手房源概况 (20)3.4.2.项目区域二手房市场分析 (20)4.项目开发经营SWOT分析及销售价格预判 (21)4.1.项目综合分析(SWOT分析) (21)4.2.项目销售价格预判 (21)4.2.1.建筑类型 (21)4.2.2.销售价格建议 (22)5.风险分析 (23)5.1.定性分析 (23)5.1.1.政策风险 (23)5.1.2.区位竞争风险 (23)5.1.3.行业市场竞争风险 (24)5.1.4.技术风险 (24)5.1.5.国际风险 (24)5.2.经营风险 (24)5.2.1.预警机制风险 (24)6.项目开发经营策略及投资估算 (26)6.1假设预算开发方案一 (26)6.1假设预算开发方案二 (27)7.结论与建议 (29)7.1.项目综合评价 (29)7.2.结论 (29)1.项目背景1.1.报告编制目的1、在对项目开发经营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处的区位环境,对该地块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
海福巷地块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二0一七年二月目录1.项目背景 (4)1.1.报告编制目的 (4)1.2.项目概况 (4)1.2.1.地块基本条件 (4)1.2.2.土地交付条件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 (5)1.2.3.项目资源分析 (5)1.2.4.基地资源评估表 (6)2.项目开发经营环境分析 (7)2.1.1.2008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回顾 (7)2.1.2.2009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 (8)2.1.南京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8)2.2.1.2008年南京整体市场情况分析 (8)2.2.2.2008年南京房地产市场政策回顾 (11)2.1.3.2009年国内宏观环境展望 (12)2.2.3.2009年1月份南京房地产市场特征分析 (12)2.2.4.2009年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 (13)3.区域房地产住宅市场研究 (15)3.1.项目所处房地产板块市场特征分析 (15)3.1.1.城东板块:环境资源优越,区域高端居住形象明显 (15)3.1.2.城东板块成交量大幅萎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市场形势严峻 (15)3.2.项目区域主要竞争项目分析 (16)3.2.1.主要在售竞争项目一览表 (16)3.2.2.后续市场供应预测 (17)3.2.3.重点竞争个案分析 (17)3.3.项目区域置业者分析 (19)3.4.项目区域主要二手房情况分析 (20)3.4.1.项目区域精选二手房源概况 (20)3.4.2.项目区域二手房市场分析 (20)4.项目开发经营SWOT分析及销售价格预判 (21)4.1.项目综合分析(SWOT分析) (21)4.2.项目销售价格预判 (21)4.2.1.建筑类型 (21)4.2.2.销售价格建议 (22)5.风险分析 (23)5.1.定性分析 (23)5.1.1.政策风险 (23)5.1.2.区位竞争风险 (23)5.1.3.行业市场竞争风险 (24)5.1.4.技术风险 (24)5.1.5.国际风险 (24)5.2.经营风险 (24)5.2.1.预警机制风险 (24)6.项目开发经营策略及投资估算 (26)6.1假设预算开发方案一 (26)6.1假设预算开发方案二 (27)7.结论与建议 (29)7.1.项目综合评价 (29)7.2.结论 (29)1.项目背景1.1.报告编制目的1、在对项目开发经营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处的区位环境,对该地块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
2、对项目的可行性与开发经营策划提出初步意见。
3、结合市场的状况和项目的特点,探索项目开发经营的可行方式。
4、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和风险分析。
5、对项目决策及其实施的优化提出建议。
1.2.项目概况1.2.1.地块基本条件基地位于南京城东板块白下区,位于光华路以北、友谊河以西、解放军理工大学以东。
地块目前为南京总参干休所小区用地,因此较为平整。
地块编号:项目四至:光华路以北、友谊河以西、解放军理工大学以东;用地面积:50亩;实际出让面积:33350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住宅建筑容积率:≤1.7;建筑面积:56695平方米;1.2.2.土地交付条件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土地交付条件:拆成自然平整;外部条件(道路、水、电、气等)均以现状为准;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70年;1.2.3.项目资源分析1.2.4.基地资源评估表结论:☐地块属城东板块,虽可见到紫金山,但周边距绕城公路、宁芜铁路都很近,区位形象很受影响。
☐地块所属位置属城郊结合部,本案南面直对城东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之一——四方新村,人员复杂、外来人口众多,是拆迁户及外地来宁务工人员居住地,社会治安、环境一般。
☐外部市政配套较齐全,但商业配套较分散,教育资源档次不高,内部资源缺乏;☐地块位于城东板块,虽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目前也属主城区,但本案目前周边现状多为外地来宁的打工着居住,且实际离新街口主城区也较远,无法与月牙湖及紫金山半快相提并论,是属于城东半快中相对比较差的位置。
☐地块南侧的商业如羊肉馆等经营虽好,但档次不高,对项目建成后的出街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根据基地分项评估,综合评估基地级别为中等。
本案位于城郊结合部,各项开发条件一般,项目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2.项目开发经营环境分析2.1.1.2008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回顾2008年房地产市场全年维持衰退态势。
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始于2007年第4季度,由珠三角区域逐步向全国范围蔓延,是各种调控政策作用、经济周期性下行、房地产市场自身调整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
经过1年的调整期,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70大中城市房价自8月份开始出现环比下跌,其中超过一半的城市房价出现下降。
2008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呈现以下六个特征:a)房屋交易量持续下降,空置面积较快增加。
2008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49148.3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8.3%,增幅减少48.8个百分点。
四十个重点城市中,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以上。
同时,商品房空置面积结束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负增长,截止11月底,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3599.9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5.3%。
b)房地产开发投资意愿下降。
受需求市场低迷的影响,08年 4月份起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增幅均为同比负增长。
2008年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为29596.4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6%,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22.5个百分点;c)房价出现近10年来首次下降。
08年8月份70大中城市房价出现近10年来首次下跌,跌幅逐月加大,房价下降城市的数量逐步增多。
从环比看,2008年7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下降0.3%。
d)加大住房保障建设。
2008年,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国务院确定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经济适用房投资增加和廉租房建设的加快,对商品房市场存在一定的冲击。
2.1.2.2009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a)商品房屋空置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b)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会有较大幅度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c)房地产开发企业并购重组将会增加。
d)2009年年底房价将止跌企稳。
虽然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的经济发展不容乐观,但中国“保增长”的4万亿资金投入、08年底各项推动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利好信息的推行,房地产刚性需求以及大量民间资本等,都对09年房价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预计随着2009年第3季度宏观经济的回暖,房地产市场将有可能在09年底真正止跌企稳。
2.1.南京市房地产市场分析2.2.1.2008年南京整体市场情况分析a)成交量全方位大幅萎缩。
2008年全市商品住宅累计成交42401套,与2007年相比,环比下滑53.3%,全市各大区域全方位大幅萎缩,虽然江北、江宁及河西新三区市场价格调整的幅度较传统中心高,但仍无法拉升全市成交量。
备注:消化率、余房消化周期均按2008年成交套数计算。
b)浦口、江宁、河西新三区主导全市住宅供求的2/3。
从房源总量来看,全年排名前三位的浦口、江宁、河西分别为26851套、23159套和13054套,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8%、24%和13%,累计占全市总量的65%。
从成交量来看,成交套数排名前三位的浦口、江宁、河西分别为12402套、10948套和6279套,分别占全市总量29%、26%和15%,累计占全市总量的70%。
浦口、江宁、河西新三区年度供应量大、在年底价格大幅下调的前提下,虽实现了一定的销售,但与07年同比浦口、江宁、河西三区也均下降了45%、57%、43%。
c)河西、江宁、浦口新三区销售的消化率达到45%以上,传统各区消化率城南为首河西、江宁、浦口新三区的消化率分别为48.1%、47.3%、46.2%,排名全市前三位。
新三区是在08年底部分楼盘大幅降价的刺激下,成交量大幅回升,呈现典型的“降价保量”特征,取得显著的促销成效。
城区市场由于绝对供应量不大,价格相对坚挺,因此其消化率急剧降低,明显落后于新三区,呈现出“有价无市”的格局。
城区市场中,销售形势相对较好的是城南,消化率达到42.4%,其他各区的消化率只有30%左右,位于绝对市中心的城中板块只有25.1%。
d)存量房增多,供求关系短时间很难逆转,销售压力和价格压力并存。
截止2008年底,全市存量房源按当年的消化速度还需消化15.7个月,因此09年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受经济危机导致购买力下降的影响,09年成交量是否能在08年基础上回升还尚待观察,销售压力和价格压力在09年并存。
全市各区的销售率,其中浦口、江宁、河西新三区的存量房源的绝对数量高,与其他各区相比,其“上市多、卖的多、剩的多”,因此新三区的市场消化率依然明显高于城区市场。
e)低档房源和高档房源走势相对教好,中档房源成交比例下降。
受市场调整影响,全市商品房销售价格明显向下,低档房源和高档房源的走势相对较好。
4000元/㎡以下的低档房源集中在江北,此板块楼盘纷纷大幅降价,成交持续上升;4000-5000元/㎡的中档房源集中的江宁板块,虽然此板块楼盘也有大幅促销,但成交比例明显下降;而8000元/㎡及以上的城中新盘以及河西部分楼盘由于价格明显下调,令8000元/㎡以上高档房在年底出现翘尾。
f)总体供求失衡,利好政策及降价促销,成交年底翘尾。
2008年3-12月份,全市住宅供求比达到1.72,供求关系处于明显的供严重大于求的失衡状态,供求失衡是今年房价重心向下调整的直接影响因素。
08年10月份以后,在政策刺激和楼盘大幅降价的双重促进下,08年年底和09年初成交量放大,呈现阶段性回暖。
2.2.2.2008年南京房地产市场政策回顾2008年对南京房地产业来说是充满挑战和压力的一年,2008前半年延续2007年楼市调控政策以调整结构,抑制房价过快增长,防止房地产投资再度过热为主要目标;下半年随国内外经济形势恶化,需求走弱,房地产成交量一蹶不振,国家楼市调控方向逐渐转变为防止楼市过冷,确保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为主要目标。
中央多次降息、降低交易费税和二套房贷款部分松动等政策变化,再加上南京市政府更加具体和直接的救市细则出台,对维护市场稳定,挽救市场信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将2008年南京房地产政策汇总如下:a)《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为和存量房交易资金管理的若干规定》2008年8月27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南京市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近日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为和存量房交易资金管理的若干规定》,从2008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
b)《关于调整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2008年10月7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26号)和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宁政办发〔2008〕106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调整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的标准如下:一、享受优惠政策的住房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含)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