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作用比较[内容充实]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31
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镇痛药一、吗啡(一)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镇痛:本品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各种疼痛均有效,对钝痛效力大于锐痛,对内脏绞痛须配合解痉药(本品可提高平滑肌张力)。
(2)镇静和欣快感:本品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消除由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因而显著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本品可产生欣快感,易导致成瘾,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3)抑制呼吸:呼吸抑制是吗啡致死的原因(4)镇咳:抑制咳嗽中枢。
(5)缩瞳,中毒时呈针尖状(6)其他: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恶心呕吐。
2.心血管系统(1)扩张外周血管体位性低血压(2)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3)保护缺血心肌3.平滑肌(1)胃肠道:便秘①提高胃肠平滑肌张力,蠕动减慢,括约肌张力升高②抑制消化液分泌③抑制中枢(2)胆道:胆绞痛,oddis 括约肌收缩(3)其他:子宫张力降低,延缓产程;外括约肌张力高,尿潴留;大剂量收缩支气管,诱发哮喘4.抑制免疫(二)临床应用1.镇痛(1)因本品成瘾性强,仅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烧伤等)。
(2)可用于心肌梗塞引起的剧痛(吗啡有镇痛、镇静,扩血管作用,因此不仅止痛,尚可消除紧张,减轻心脏负担)(3)胆绞痛、肾绞痛须配合阿托品使用。
2.心源性哮喘3.止泻(三)不良反应1.治疗量: 有眩晕,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
2.连续反复使用:治疗量 3 次/日,连用 1-2 周即可成瘾,成瘾者对药物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一旦停药则可出现戒断症状(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震颤、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若给予治疗量吗啡则症状立即消失。
3.急性中毒:剂量过大,可致急性中毒,昏迷,呼吸抑制,瞳孔缩小成针尖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死于呼吸麻痹。
注射吗啡拮抗剂(纳洛酮)解毒。
(四)禁忌症分娩止痛、哺乳期止痛、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患者、颅脑损伤、颅压增高病人及肝功能严重减退患者。
解热镇痛药与镇痛药不同
解热镇痛药在家庭中应用比较普遍,而镇痛药则受到国家药政管理,多在医疗单位使用。
在治疗范围上两者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解热镇痛药大多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在镇痛作用上只能用于一般性钝痛。
此类药物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至正常,而对正常人的体温则无明显影响。
且只具有中等程度的止痛作用,对剧烈疼痛无效。
解热镇痛药还能抑制致炎物质的合成与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过程,产生消炎、消肿的作用。
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
镇痛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选择性抑制痛觉的药物,主要用于剧烈锐痛。
在镇痛作用出现的同时,意识清醒,并可减轻由于疼痛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
但此类药物反复多次应用可致成瘾,故称为“成瘾性”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
在使用范围上,只限于急性剧烈疼痛的短期发作,如内脏器官剧痛、创伤、手术、癌症患者止痛等方面的镇痛,能防止疼痛性休克的发生。
除上述情况外,一般在明确诊断以前,不宜盲目使用镇痛药,以防因强烈的镇痛作用而掩盖了疾病的真相,延误了诊治。
常用的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杜冷丁、芬太尼、镇痛新等,只能由医生
按照麻醉药品管理规定使用。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篇一:镇痛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班级:12 级临七3 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21021320一、实验原理: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惹起的一种刺激腹膜的长久性痛苦、且间歇发生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和后肢伸展,呈一种特别姿势。
本实验中采纳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惹起痛苦,从而经过扭体反应察看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成效。
二、实验目的:1. 比较剖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成效及特色;2. 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1. 分组:取6 只小鼠,分为3 组。
分别称重并标志编号。
察看一般活动。
2. 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0.1ml/10g3#, 4# 小鼠给安痛定,0.1ml/10g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给药门路:皮下注射15 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3. 察看:20 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连续的时间4. 动物最后所有处死。
四、实验结果:编号2345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0 10 0 17 13 每次连续时间〔秒〕0 2 0 3 2五、议论:依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显然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像,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治疗紧迫发热时的退热、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
本实验中,因为操作失误, 3 号小鼠安痛定给药缺少,因此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
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杜冷丁的镇痛作用更强盛。
篇二:热板法镇痛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纲要] 目的掌握镇痛药的实验法。
察看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 〕和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 〕的镇痛效应。
镇痛药与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比较一、实验目的1观察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2、学习药物镇痛作用的筛选方法(扭体法)。
二、实验原理由于腹膜有广泛的感觉神经分布,某些化学物质(如冰醋酸等)注入小鼠腹腔内可刺激脏层和壁层腹膜,引起深部、大面积且持久的疼痛,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表现为腹部两侧内凹、躯体扭曲、后肢伸展和臀部高起等行为反应,统称为扭体反应。
该反应在注射15min内出现频率最高,故注射后15min内发生的扭体次数作为疼痛的定量指标。
三、实验仪器设备电子天平、500ml烧杯、棉签、1ml注射器、鼠笼。
0.2%哌替啶(度冷丁)生理盐水溶液、安痛定生理盐水溶液(取1ml安痛定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2.5ml)、0.7%冰醋酸溶液、生理盐水、碘酊、2%苦味酸溶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实验分组取体重相近同性别小鼠33只,分别称重、标记、随机分成3组,每组11只动物。
均由腹腔注射给药,甲组给生理盐水0.1ml/10g,乙组给哌替啶0.1ml/10g,丙组给安痛定0.1ml/10g。
30min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0.1ml/10g。
2、观察扭体反应次数观察15min内小鼠是否出现扭体反应,并记录15min内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
3、计算受试药物镇痛百分率综合全实验室结果,求甲、乙、丙三组15min内出现的平均扭体反应次数,并计算两种受试药物镇痛百分率。
将结果填入下表。
五、实验结果六、分析与讨论11比较哌替啶、安痛定药物的镇痛作用机理、特点并联系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分析有何不同?答:七、结论1度冷丁和安痛定两种药物都有镇痛作用。
2、度冷丁的镇痛效价大于安痛定。
2。
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外点作业(本科)1.试述肝药酶对药物转化的作用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药物的生物转化要靠酶的促进,主要是肝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
微粒体是内质网碎片在超速离心时形成的小泡,内含多种酶,加上匀浆可溶部分的辅酶II(NADPH)形成一个氧化还原酶系统。
该系统对药物的生物转化起主要作用,又称肝药酶。
主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NADPH来自细胞呼吸链,提供电子经黄蛋白等传递给氧化型P450,使之还原再生,又称单加氧酶。
肝药酶的作用专一性很低,许多药物经此酶系统作用而生物转化。
此酶系统活性有限,达到极限后则数种药物间会发生竞争抑制现象。
此酶系统个体差异很大,除先天遗传性差异外,生理因素如年龄、营养状态、疾病等均影响肝药酶的活性。
2.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各有什么特点?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
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如纳洛酮和普萘洛尔均属于拮抗药.激动药或称兴奋药,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能产生该受体的兴奋的效应。
3.试比较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的作用。
答:(1)、阿托品对眼的作用:①散瞳:阻断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升高眼内压:散瞳使前房角变窄,阻碍房水回流。
?③调节麻痹:通过阻断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松驰,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扁平,屈光度降低,以致视近物模糊,视远物清楚。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①缩瞳:激动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降低眼内压:缩瞳使前房角间隙变宽,促进房水回流。
?③调节痉挛:通过激动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痉挛,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以致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4、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对眼部作用的异同点是什么?毒扁豆碱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AChE)药,抑制AChE去水解ACh,AC h在突触间隙中积聚,产生M样和N样作用,所以是一个间接的拟胆碱药。
药理学简答题1、举例说明肝药酶活性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肝药酶的活性对药物作用的影响:①肝药酶活性提高,可以加速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作用减弱或产生耐受性。
如苯巴比妥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可以加速自身的代谢,产生耐受性。
诱导肝药酶的活性,也可以加速其它药物(如双香豆素)的代谢,使后者的作用减弱。
②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可使药物的生物转化减慢,血浆药物浓度提高和药理效应增强。
(2)药物血浆旦白结合率对药物作用的影响:①药物与血浆旦白结合率低,游离型药物增多,易跨膜转运到器官组织发挥作用,如SD易通过血脑屏障发挥抗颅内感染作用。
②某些药物可在血浆旦白结合部位上发生竞争排挤现象,如保泰松与双香豆素竞争与蛋白结合,使游离型双香豆素增加、抗凝作用增强。
2、目前红霉素临床首选应用于哪些感染性疾病?1、军团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白喉带菌者等。
3、简述四环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常表现为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口疮、葡萄球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3)对骨及牙生长的影响,表现牙釉质发育不全、黄色沉积,引起畸形或生长抑制。
(4)长期大量口服或静脉注射可引起严重肝损害。
偶见过敏反应。
4、简述防治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措施。
(1)掌握适应症避免局部用药。
(2)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
(3)注射前必须作皮试。
(4)青霉素G性质不稳定,必须临用前配制,防止溶液久置分解增加致敏原。
(5)避免在病人饥饿时用药,注射后宜观察半小时.(6)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
(6)一旦发生,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及其他抢救措施。
5、简述氨基甙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原理及主要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1)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①在起始阶段,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②在肽链延伸阶段,造成密码错译;③在终止阶段,阻止核蛋白体与释放因子结合,使已合成的肽链无法脱落。
机能学实验报告镇痛药与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比较一、实验目的1.观察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2.学习药物镇痛作用筛选方法(扭体实验法)。
二、实验原理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刺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和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
本实验中采用冰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小鼠腹膜引起疼痛,从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
三、实验仪器设备电子天平、500ml烧杯、镊子、棉签、1ml注射器、鼠笼、0.2%哌替啶生理盐水溶液、安痛定生理盐水溶液(取1ml安痛定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2.5ml)、0.7%冰醋酸溶液、生理盐水、碘酊、2%的苦味酸溶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动物随机平均分3组、称重、标记。
2.均由腹腔注射给要,甲组给生理盐水0.1ml/10g,乙组给哌替啶0.1ml/10g,丙组给安痛定0.1ml/10g。
30min后,每只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0.1ml/10g。
3.观察扭体反应次数:观察15min內小鼠是否出现扭体反应(痛苦状,表现为伸展后肢,收缩腹部,躯体扭曲,使腹肌间歇性地收缩等现象),并记录15min內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
4.计算受试药物阵痛百分率。
药物镇痛百分率=生理盐水组扭体反应次数—用药组平均扭体反应次数生理盐水组扭体反应次数五、实验结果小鼠镇痛指标记录六、分析与讨论1、比较哌替啶、安痛定药物的镇痛作用机理、特点并联系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分析有何不同?该实验中度冷丁与安痛定实验结果与常规结果相反(正常情况下度冷丁效果强于安痛定),可能原因如下:①度冷丁组观察扭体反应时与正常标准不一致,导致扭体记次过多。
②度冷丁组进行腹腔注射时注入到皮下,未注入到腹腔,导致镇痛效果不明显。
七、结论1、度冷丁和安痛定两种药物都有镇痛作用。
2、度冷丁的镇痛效果强于安痛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