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作用比较(新)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31
1《药理学》考试试卷一、填空题(20分)二、名词解释(15分)三、单项选择题(20分)四、多项选择题(10分)五、简答题:(20分)六、案例题或者判断题:(5分)七、论述题:(10分)部分题例模式:一、填空题1.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主要用于和的治疗。
2.常用抗心绞痛药有、、等三类。
3.具有抗尿崩症作用的利尿药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不良反应2.药动学三、单项选择题:1.阿托品药理作用不包括:A.抑制汗腺分泌B.降低眼内压C.解除小血管痉挛D.松驰内脏平滑肌E.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2.新斯的明兴奋骨骼肌作用的主要机制是:A.兴奋N1受体B.兴奋M受体C.抑制胆碱酯酶D.激活胆碱酯酶E.以上都不是3.以下描述哪项正确:A.东莨菪碱和氯丙嗪均可用于预防晕动性呕吐B.吗啡与阿司匹林在镇痛方面效果相同C.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均可用于治疗青光眼D.地塞米松和保泰松均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E.酚妥拉明和卡托普利均可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四、多项选择题1.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包括:A.胃肠道反应B.过敏反应C.凝血障碍D.水钠潴流E.溶血性贫血2.对地西泮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小剂量有抗焦虑作用B.安全范围大,无成瘾性C.剂量加大,依次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麻醉、麻痹等作用D.用于催眠,其依赖性、耐受性、反跳现象较轻E.其作用机制与增强中枢G A B A能神经功能有关3.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有:A.α受体阻断作用B.拟D A作用C.拟胆碱作用D.拟组胺作用E.β受体阻断作用五、影响药物发挥疗效的因素是哪些?六、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口服和直肠给药都会发生首关消除。
()2.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 N A回旋酶,阻碍D N 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3.普萘洛尔可减少肾素的释放。
()4.甲苯磺丁脲不但能口服,而且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重症糖尿病人也有效,故可完全代替胰岛素。
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镇痛药一、吗啡(一)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镇痛:本品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各种疼痛均有效,对钝痛效力大于锐痛,对内脏绞痛须配合解痉药(本品可提高平滑肌张力)。
(2)镇静和欣快感:本品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消除由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因而显著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本品可产生欣快感,易导致成瘾,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3)抑制呼吸:呼吸抑制是吗啡致死的原因(4)镇咳:抑制咳嗽中枢。
(5)缩瞳,中毒时呈针尖状(6)其他: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恶心呕吐。
2.心血管系统(1)扩张外周血管体位性低血压(2)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3)保护缺血心肌3.平滑肌(1)胃肠道:便秘①提高胃肠平滑肌张力,蠕动减慢,括约肌张力升高②抑制消化液分泌③抑制中枢(2)胆道:胆绞痛,oddis 括约肌收缩(3)其他:子宫张力降低,延缓产程;外括约肌张力高,尿潴留;大剂量收缩支气管,诱发哮喘4.抑制免疫(二)临床应用1.镇痛(1)因本品成瘾性强,仅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烧伤等)。
(2)可用于心肌梗塞引起的剧痛(吗啡有镇痛、镇静,扩血管作用,因此不仅止痛,尚可消除紧张,减轻心脏负担)(3)胆绞痛、肾绞痛须配合阿托品使用。
2.心源性哮喘3.止泻(三)不良反应1.治疗量: 有眩晕,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
2.连续反复使用:治疗量 3 次/日,连用 1-2 周即可成瘾,成瘾者对药物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一旦停药则可出现戒断症状(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震颤、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若给予治疗量吗啡则症状立即消失。
3.急性中毒:剂量过大,可致急性中毒,昏迷,呼吸抑制,瞳孔缩小成针尖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死于呼吸麻痹。
注射吗啡拮抗剂(纳洛酮)解毒。
(四)禁忌症分娩止痛、哺乳期止痛、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患者、颅脑损伤、颅压增高病人及肝功能严重减退患者。
第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
COX-2:引起炎症反应。
COX-1:在人体组织存在,具有生理作用。
(1)胃壁COX-1:促进胃壁血流、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
(2)血小板COX-1: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肾组织内同时具有COX-1和COX-2,共同维护生理功能。
非甾体抗炎药(NSAID)分类1.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贝诺酯;2.乙酰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3.芳基乙酸类: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舒林酸等;4.芳基丙酸类:如布洛芬、萘普生;5.1,2-苯并噻嗪类:如吡罗昔康、美洛昔康;6.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尼美舒利;7.吡唑酮类:如保泰松。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
☆阿司匹林口服吸收迅速、完全。
吸收率和溶解度与胃肠道有关。
食物可降低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量。
属于酸性药物,碱化尿液排泄速度加快,在酸性尿液中则相反。
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引起恶心、呕吐、胃出血B.抑制血小板聚集C.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D.儿童易引起瑞夷综合征E.中毒时应酸化尿液,加速排泄『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中毒时应碱化尿液,加速排泄。
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1)解热作用温和持久,抗炎抗风湿弱。
(2)大部分在肝脏代谢,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副作用。
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肾脏排泄。
儿童感冒发热首选的解热镇痛药是A.阿司匹林B.吲哚美辛C.地西泮D.保泰松E.对乙酰氨基酚『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儿童感冒发热首选的解热镇痛药是对乙酰氨基酚。
3.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舒林酸。
吲哚美辛和双氯芬酸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代谢产物活性降低或消失;舒林酸为前药,在体内代谢成活性药物而发挥作用。
本类药物蛋白结合率高。
吲哚美辛在肝脏代谢,60%经肾脏排泄。
止痛药止痛原理
止痛药是一类常见的药物,用于缓解疼痛和不适。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
减轻疼痛,包括阻断神经传导、抑制炎症反应和影响大脑中的疼痛感知。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止痛药及其止痛原理。
1.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
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发热。
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2.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来减轻疼痛。
它可以影响大脑中的疼痛感知中枢,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知,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3. 吗啡。
吗啡是一种鸦片类止痛药,主要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受体结合来减轻疼痛。
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中的疼痛感知中枢,从而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知,达到止痛的效果。
但是吗啡也有一定的成瘾性和依赖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总的来说,止痛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减轻疼痛,包括抑制炎症反应、影响
神经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然而,使用止痛药也需要注意剂量和频率,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和依赖。
希望大家在使用止痛药时能够谨慎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篇一:镇痛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班级:12 级临七3 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21021320一、实验原理: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惹起的一种刺激腹膜的长久性痛苦、且间歇发生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和后肢伸展,呈一种特别姿势。
本实验中采纳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惹起痛苦,从而经过扭体反应察看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成效。
二、实验目的:1. 比较剖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成效及特色;2. 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1. 分组:取6 只小鼠,分为3 组。
分别称重并标志编号。
察看一般活动。
2. 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0.1ml/10g3#, 4# 小鼠给安痛定,0.1ml/10g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给药门路:皮下注射15 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3. 察看:20 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连续的时间4. 动物最后所有处死。
四、实验结果:编号2345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0 10 0 17 13 每次连续时间〔秒〕0 2 0 3 2五、议论:依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显然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像,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治疗紧迫发热时的退热、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
本实验中,因为操作失误, 3 号小鼠安痛定给药缺少,因此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
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杜冷丁的镇痛作用更强盛。
篇二:热板法镇痛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纲要] 目的掌握镇痛药的实验法。
察看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 〕和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 〕的镇痛效应。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那一点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共同作用 EA、抗焦虑B、镇静催眠C、抗惊厥D、中枢性肌松作用E、麻醉2、剂量加大一般仍无麻醉作用的药是 CA、硫喷妥钠B、巴比妥类C、苯二氮卓类D、A+BE、B+C3、起效快、安全范围大、静脉注射常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药是 AA、地西泮B、三唑仑C、氟西泮D、艾司唑仑E、苯巴比妥钠4、哪一点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用途 BA、焦虑症B、精神分裂症C、惊厥与癫痫D、肌肉痉挛E、麻醉前给药5、以下那一点是“苯二氮卓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 AA、嗜睡B、抑制呼吸C、支气管哮喘D、心律失常E、白细胞减少6、“苯二氮卓类”药的作用机理是 EA、稳定神经细胞膜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C、抑制脑干网上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D、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E、增强脑内γ-氨基丁酸的作用7、引起巴比妥类药疗效下降的原因是 CA、本品是药酶抑制剂B、本品的化学性质不稳定C、本品是药酶诱导剂D、给药方法不正确E、给药剂量不正确8、为促进巴比妥类药的排泄,可采取 A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B、口服硫酸镁导泻C、静脉滴注硫酸镁D、口服大剂量vit CE、肌注阿托品9、巴比妥类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CA、肾功能衰竭B、心律失常C、呼吸抑制D、过敏性休克E、严重肝损害10、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是 DA、地西泮B、丙咪嗪C、阿米替林D、氯丙嗪 E 碳酸锂11、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是 DA、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含量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C、抑制脑干网上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D、阻断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E、增强脑内r-氨基丁酸的作用12、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 EA、镇静作用,显效较快B、用药时可出现感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C、抗精神病作用显效慢,D、对化学物质引起的呕吐疗效较好E、对晕动性呕吐疗效最好13、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 B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B、使体温降至37度C、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D、使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E、有阻断外周α受体的作用14、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 DA、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B、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出现不随意运动C、氯丙嗪能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D、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多巴胺治疗E、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15、以下哪点不是氯丙嗪的不良反应 BA、体位性低血压B、外周神经炎C、内分泌紊乱D、肝损害E、过敏反应16、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不能用什么药抢救 DA、去甲肾上腺素B、间羟胺C、麻黄碱D、肾上腺素E、新福林17、以下对吗啡的描述,哪一点是对的 EA、镇痛作用强B、镇痛同时有镇静作用C、镇痛同时有欣快感D、A+C E 、A+B+C18、吗啡急性中毒,引起患者死亡的原因是 AA、抑制呼吸B、过敏性休克C、心律失常D、心跳骤停E、肾功能衰竭19、孕妇分娩痛,禁用吗啡的原因是吗啡可引起新生儿 AA、呼吸抑制B、过敏性休克C、心律失常D、心跳骤停E、肾功能衰竭20、以下哪一点不是吗啡的作用 EA、抑制咳嗽中枢B、抑制呼吸中枢C、扩全身血管D、兴奋胃肠平滑肌E、促进胃肠蠕动21、以下哪一点是吗啡的正确用途 DA、剧痛B、急性心源性哮喘C、人工冬眠D、A+BE、A+B+C22、以下哪一点是吗啡正确的禁忌症 EA、颅脑损伤B、哺乳期妇女C、支气管哮喘D、A+BE、A+B+C23、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用什么药抢救 AA、纳洛酮B、氯磷定C、肾上腺素D、阿托品E、B+D24、以下哪一点不是吗啡的不良反应 EA、成瘾性B、体位性低血压C、便秘D、排尿困难E、心律失常25、吗啡的镇痛机理是 AA、兴奋中枢的阿片受体B、抑制中枢的阿片受体C、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D、抑制中枢的多巴胺受体E、提高中枢多巴胺的含量26、以下对度冷丁的描述,哪一点是对的 EA、镇痛作用小于吗啡,大于解热镇痛药B、作用基本同吗啡,小于吗啡C、维持时间比吗啡短D、长期应用产生成瘾性E、以上都对27、以下哪一点是度冷丁的正确用途 EA、剧痛B、急性心源性哮喘C、人工冬眠D、麻醉前给药E、以上全是28、治疗胆绞痛应选用 DA、阿托品B、度冷丁C、可待因D、A+BE、B+C29、解热镇痛药的解热机理是 AA、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PG的合成而解热B、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而降温C、通过扩血管散热D、A+BE、A+C30、解热镇痛药的共同作用是 DA、解热镇痛B、抗炎C、抗血栓形成D、A+BE、A+B+C31、关于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正确的是 EA、机理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PG的合成B、主要通过出汗散热C、只使体温降至正常D、A+BE、A+B+C32、关于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正确的是 EA、镇痛强度小于度冷丁,为中等度镇痛B、无成瘾性C、镇痛机理是抑制外周炎症部位PG的合成D、对内脏平滑肌痉挛痛无效E、以上都对33、解热镇痛药不同药理作用的共同机理是 AA、抑制不同部位的环氧化酶,减少PG的合成B、兴奋中枢的阿片受体C、解除平滑肌痉挛D、增加不同部位PG的合成E、抑制中枢的阿片受体34、以下那一点不是阿司匹林的作用 EA、解热B、镇痛C、抗炎D、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E、抑制呼吸35、阿司匹林的用途是 EA、发热B、钝痛C、防止血栓形成D、风湿性关节炎E、以上都对36、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 EA、胃肠道反应B、凝血障碍C、水杨酸反应D、过敏反应E、以上都对37、阿司匹林引起胃出血的原因是 EA、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作用B、抑制血小板的聚集C、增加胃酸的分泌D、A+BE、A+B+C二、简答题及问答题1、简述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和眼科用途。
机能学实验报告镇痛药与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比较一、实验目的1.观察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2.学习药物镇痛作用筛选方法(扭体实验法)。
二、实验原理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刺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和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
本实验中采用冰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小鼠腹膜引起疼痛,从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
三、实验仪器设备电子天平、500ml烧杯、镊子、棉签、1ml注射器、鼠笼、0.2%哌替啶生理盐水溶液、安痛定生理盐水溶液(取1ml安痛定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2.5ml)、0.7%冰醋酸溶液、生理盐水、碘酊、2%的苦味酸溶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动物随机平均分3组、称重、标记。
2.均由腹腔注射给要,甲组给生理盐水0.1ml/10g,乙组给哌替啶0.1ml/10g,丙组给安痛定0.1ml/10g。
30min后,每只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0.1ml/10g。
3.观察扭体反应次数:观察15min內小鼠是否出现扭体反应(痛苦状,表现为伸展后肢,收缩腹部,躯体扭曲,使腹肌间歇性地收缩等现象),并记录15min內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
4.计算受试药物阵痛百分率。
药物镇痛百分率=生理盐水组扭体反应次数—用药组平均扭体反应次数生理盐水组扭体反应次数五、实验结果小鼠镇痛指标记录六、分析与讨论1、比较哌替啶、安痛定药物的镇痛作用机理、特点并联系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分析有何不同?该实验中度冷丁与安痛定实验结果与常规结果相反(正常情况下度冷丁效果强于安痛定),可能原因如下:①度冷丁组观察扭体反应时与正常标准不一致,导致扭体记次过多。
②度冷丁组进行腹腔注射时注入到皮下,未注入到腹腔,导致镇痛效果不明显。
七、结论1、度冷丁和安痛定两种药物都有镇痛作用。
2、度冷丁的镇痛效果强于安痛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