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810.22 KB
- 文档页数:29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开展临床治疗,以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为主要方案,分析病情的改善疗效。
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6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措施,分析患者的病情改善成果以及生活能力评分。
结果:从治疗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ADL评分为(56.7±11.2)分,对照组为(48.5±10.0)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治疗疗效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而言,在老年痴呆症行为病理评分BEHAVE-AD上,则以治疗后8周对照组(7.1±2.9)分,观察组(6.7±3.3)分,组间对比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最后,则是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中,观察组为11.8%(4/34),对照组则为14.7%(5/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为主要治疗措施,对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鲜明,并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可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奈哌齐;奥氮平;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分析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人数的增加,老年痴呆症的患病人数也随之提升。
老年痴呆则是我们说的阿尔兹海默症,其属于原发性退行性脑病,并具有持续性,究其原因与脑血管疾病、遗传因素相关,且患者的临床记忆力减退,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1】。
在治疗措施上,可涉及到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针对患者得到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进行控制,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成果,提出更进一步的治疗措施【2】。
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的6项建议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组慢性精神衰退性疾病。
该病往往令患者家属闻之色变。
最令他们苦不堪言的,并不是对患病老人日常琐碎而不可松懈的起居照料等问题,而是老人在发病时出现的一系列行为异常的症状。
据调查资料显示,七成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在发病的某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自言自语、喋喋不休、行为紊乱、作息颠倒、无端猜忌、任性冲动、情绪波动大等各种精神异常的行为。
严重时还会伤人毁物,甚至消极轻生,往往搅闹得全家人终日不得安宁。
就当今的医疗水平而言,治疗老年痴呆还没有特效的疗法。
临床上普遍把多奈哌齐、雷司替明等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药物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同时把抗精神病药物、镇静类药物、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此类辅助治疗药物可缓解或消除老年痴呆患者在发病期间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异常症状。
而医生之所以把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辅助药物,其目的在于一方面这类药物可与主要治疗药物协同发挥作用,加强综合疗效;另一方面这类药物既可以与镇静类药物、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合用,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减轻家属的护理负担,也可以避免老人在发病时出现各种过激的行为,并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都会或多或少地引起用药者肌肉的紧张度增强、舌头活动度降低、言语不清,反应严重者还会出现角弓反张、动眼危象等锥体外系反应,长期使用该类药物更会恶化原有的痴呆症状。
因此,临床上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时应采取科学和谨慎的态度。
有鉴于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老年痴呆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6条建议,供参考:1.所选择的药物服用要方便。
老年人的吞咽功能相对较弱,而抗精神病药物都或多或少地对吞咽功能有影响,因此在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例如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口服液服用起来就非常方便。
该药为无色无味的液体,不但可与食品、饮料混合在一起服用,而且便于增减剂量。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判断力减退及行为异常等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老年痴呆症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精神行为症状是老年痴呆患者中较为常见且令人困扰的表现之一,包括焦虑、抑郁、幻觉、暴力等。
目前,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多奈哌齐和奥氮平是常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分别起到改善认知功能和调节情绪的作用。
联合应用多奈哌齐和奥氮平可能会产生更加显著的疗效,有望有效缓解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为了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研究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上更好地指导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
多奈哌齐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改善神经元传导功能,减缓病情进展。
而奥氮平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水平,改善精神症状。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和家属的负担。
本研究将以临床研究方法进行观察和对照研究,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为未来的老年痴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对象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
痴呆症患者常常出现失忆、语言障碍、空间定向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喹硫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观察目的:寻找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疗效好且毒副反应轻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老年痴呆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51例患者使用喹硫平治疗,并使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其副反应,以了解其的安全性。
结果:51例患者治疗后的BPRS分值明显较治疗前低;其中共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喹硫平能有效的纠正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性较高。
标签:精神行为症状;喹硫平;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是我国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该类患者多以智力、记忆等功能的慢性丧失为表现,同时也可出现精神行为症状。
给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家庭都带来较大的影响。
许多抗精神疾病的药物不但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副反应,还会加重对患者认知能力的损害。
本研究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63~81岁,平均(73.6±5.4)岁;病程1~5年,平均(3.15±0.51)年。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行CT检查,主要以萎缩、梗塞为表现。
51例均以随地大小便、睡眠异常为主要精神症状表现,部分伴有攻击行为。
1.2 纳入标准符合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年龄在60岁以上;机体器官无严重疾患;因痴呆使用两联以上用药者;简易智力状态评分在24分以下者。
1.3 方法所有患者都使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剂量:开始为12.5 mg/d,后每周增加25~50 mg,最大剂量不超过0.3 g/d。
使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其副反应,以了解其的安全性。
1.4 疗效评价标准使用BPRS评分对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程度进行判断。
总分126分,分值越低,精神行为症状越不明显。
1.5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痴呆的症状及治疗方法1、语言问题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语言障碍问题,语言障碍首先表现就是明显的找词困难,随后对常用物品名称和朋友的名字也出现命名不能,甚至还会出现错语。
2、随手乱放物品患者常会将物品放在不恰当的位置,或将很多废品如废纸、布头当作宝贝珍藏。
3、行为问题患者还会出现一些行为异常的表现,整天呆坐,生活懒散或无目的外出,流落街头,夜间无故吵闹而影响家人休息。
4、计算能力下降计算能力减退以前是一个非常精于计算的人,现在却连买菜的小账都算不清。
买了东西不给钱或是给了钱不拿东西,这也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5、思维能力下降老人对看过的东西,不再有评价能力。
最突出的是看电视连续剧,有的老人以前还能评价一下人物,讲讲剧情,现在却对昨天看过的前一集都说不明白。
这些都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6、失去主动性常会变得比原来懒惰,不愿参与任何活动,甚至是原来喜欢的活动。
对人也不热情。
一、要热情关心患者,这在老年痴呆症的心理康复疗法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医护人员和亲属都要关心爱护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等方法,给予开导。
对情绪悲观的患者,应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二、播放音乐也是老年痴呆症的心理康复疗法之一,这主要是根据老年痴呆患者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选择性地给他们播放一些爱听的乐曲,以活跃其精神情绪。
有实验研究证明,音乐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较好地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鼓励老年痴呆患者参加一些学习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
1、注意饮食起居饮食要有规律。
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两低和两戒”,即定时、定量、定质。
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
低脂肪、低盐。
戒烟、戒酒,可多吃些鱼类食品,适当补充体内维生素E。
吸烟、饮酒和咖啡因会迅速破坏大量脑细胞,从而导致头晕、丧失平衡、睡眠障碍和意志消沉。
老年痴呆症怎么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1.对症治疗目的是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1)抗焦虑药如有焦虑、激越、失眠症状,可考虑用短效苯二氮卓类药,如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去甲羟安定)、劳拉西泮(罗拉)和三唑仑(海乐神)。
剂量应小且不宜长期应用。
警惕过度镇静、嗜睡、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副作用。
增加白天活动有时比服安眠药更有效。
同时应及时处理其他可诱发或加剧病人焦虑和失眠的躯体病,如感染、外伤、尿潴留、便秘等。
(2)抗抑郁药 AD病人中约20%~50%有抑郁症状。
抑郁症状较轻且历时短暂者,应先予劝导、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环境改善即可缓解。
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
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较轻,也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赛乐特)、氟西汀(优克,百优解),口服;舍曲林(左洛复),口服。
这类药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环类轻。
但氟西汀半衰期长,老年人宜慎用。
(3)抗精神病药有助控制病人的行为紊乱、激越、攻击性和幻觉与妄想。
但应使用小剂量,并及时停药,以防发生毒副反应。
可考虑小剂量奋乃静口服。
硫利达嗪的体位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副作用较氯丙嗪轻,对老年病人常见的焦虑、激越有帮助,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之一,但易引起心电图改变,宜监测ECG。
氟哌啶醇对镇静和直立性低血压作用较轻,缺点是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近年临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等,疗效较好。
心血管及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适合老年病人。
2.益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目的在于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这类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方兴未艾,新药层出不穷,对认知功能和行为都有一定改善,认知功能评分也有所提高。
按益智药的药理作用可分为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促脑代谢药等类,各类之间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1)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胆碱能系统阻滞能引起记忆、学习的减退,与正常老年的健忘症相似。
喹硫平联合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采用颅磁刺激加喹硫平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
方法:将我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8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颅磁刺激加喹硫平治疗和单独使用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效果。
结果: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率对照中,一组分别是95.23%、97.61%,二组分别是80.95%、78.57%,(x2=19.546,p=0.000),结果有差异。
结论: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患者采用颅磁刺激加喹硫平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关键词:老年痴呆;喹硫平;精神行为症;颅磁刺激老年痴呆在临床上常见,该种病症容易导致患者精神出现妄想症,引起患者精神异常,影响其后期生活质量。
目前,在临床上对老年痴呆引起的精神行为症主要采用常规治疗,其常规治疗以单一药物治疗为主,这种治疗方法虽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单一治疗方法效果有限。
为了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可以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可以联合治疗的方法有多种,而且不同的联合治疗方案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的医务人员为了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对这些治疗方案研究,并且在研究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组研究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采用颅磁刺激加喹硫平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1]。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科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8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
一组有患者42例,年龄在71.45±8.42岁,老年痴呆症病程4.28±1.42年,男21例,女21例。
二组有患者42例,年龄在70.53±8.33年,老年痴呆症病程4.38±1.51年,男22例,女20例。
(P>0.05),资料无差异。
1.2方法1.2.1二组二组使用喹硫平治疗,该种治疗方法有以下内容:患者初始计量为25mg每天,每天一次,然后每日增加25mg,药物量增加到350mg每天,每天1次,维持治疗12周。
老年痴呆该怎么治疗 ?老年痴呆具有起病缓慢或者隐匿的特点,家属和患者通常都很难准确判断发病时间。
通常情况下,该病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另外还有一部分病人会由于心脑血管问题、精神受到刺激或者发生骨折等躯体疾病,导致老年痴呆的症状迅速明朗化。
老年痴呆会使患者的认知功能严重下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比较有效的治疗,减缓病情的恶化,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痴呆往往是一个进展性的过程,其临床症状涉及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紊乱等多个方面,因此对其治疗应建立在对患者的躯体情况、认知功能、精神状况等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和多方位的干预。
1.1 药物治疗(1)促认知药促认知药,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益智药,指治疗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药物。
对老年痴呆患者采用益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发展,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
近年来,此类药物的研制开发正处于一个旺盛期,很多新药都能起到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的作用。
目前促认知的药物包括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脑代谢赋活药物以及脑血管扩张药物等,从而增强酶的活性、改善脑组织代谢、恢复大脑功能及信息传递,是受损脑组织的功能恢复、改变痴呆的病理过程。
促认知药有多种,目前认为对阿尔茨海默病有确切疗效的药物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作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
老年痴呆早期脑细胞处于细胞内亚结构的改变,如果及时治疗,可以阻止细胞结构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对于老年痴呆的病人提倡早诊断、早治疗。
同时,促认知药作用一般比较轻微,常常需要3-6个月的正规治疗后效果才能逐渐出现。
(2)对症治疗为了控制老年痴呆患者有可能伴发的一些精神病理症状,通常需要联合使用一些对症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药物治疗。
常见的一些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抗抑郁药以及抗精神病药等。
老年痴呆患者可能存在焦虑、失眠等问题,但老年痴呆的病人焦虑症状并不典型,而且使用抗焦虑药的不良反应较多、疗效并不太理想,目前临床仍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心境稳定剂为主。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老年痴呆症是指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临床上认为年龄、遗传因素、微量元素的影响、脑外伤、中毒、代谢、内分泌疾病、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在临床上主要会出现智力衰退、行为改变、情感障碍、外貌改变等表现。
1、智力衰退:短期内出现思维迟缓、粘滞与僵化,自我中心,情绪不易控制,注意力不集中,做事马虎。
继而出现恶性型遗忘,即刻回忆严重受损,常伴有计算力减退。
2、行为改变:行为先见幼稚笨拙,常进行无效活动,其后可有无目的性活动。
不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有时还会出现妨碍公共秩序的行为。
晚期均行动不能,卧床不起,两便失禁,生活无处理能力,形似植物状态。
3、情感障碍:起初情感可较幼稚,或呈童样欣快,情绪易激惹,随后表情会变呆板,情感迟钝。
4、局灶症状:最初会出现命名性失语,也可能出现其他形式的失语,以及各种失用、失认、失算症,最终认识能力可全部丧失。
5、外貌改变:患者外貌衰老,常显得老态龙钟,满头白发,齿落嘴瘪,角膜有老年环,体重减轻,肌肉废用性萎缩,不自主摇头,口齿含糊,手指震颤及书写困难等。
在临床上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颇多,但常用的主要有多奈哌齐、加兰他敏、石杉碱甲、他克林、尼麦角林、尼莫地平等药物。
1、多奈哌齐:此类药物是第二代也是第二个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
目前认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部分与胆碱能神经传递功能的低下有关,而多奈哌齐可能通过增强胆碱能神经的功能发挥治疗作用,还可以逆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水解,从而提高乙酰胆碱的浓度。
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安全性较高,选择性较高,药物不良反应较小的特点,可以改善轻度、中度或重度老年痴呆症状的治疗。
由于作用维持时间长,因此在临床上推荐的使用剂量通常为一次5-10m g,一日1次口服使用。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药物治疗方案1.治疗老年痴呆症目前有什么有效的方法?2.老年痴呆症怎么治疗3.老年痴呆的治疗治疗老年痴呆症目前有什么有效的方法?目前来讲,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慢慢的训练患者恢复记忆跟能力。
虽然现在也有药物治疗,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特别明显的作用,只是帮助患者舒缓神经,安定情绪等帮助,所以想要痊愈还是得靠患者自己跟家人的努力。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不断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
老年痴呆症是世界几大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虽然患者不会因为此病而直接导致不治而亡,但是漫长的痴呆岁月煎熬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最终被伴随的其他疾病或意外致死,对于患者本人跟其家庭造成巨大困扰。
就目前来讲,临床上有药物可以使用,都是处方药,需要到医院就诊,医生开处方才能买到。
但是以现在的技术而言,药物治疗并没有很明显的治愈效果,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一般都是一些安神,镇定,舒缓神经的药物,其作用只是让患者在脾气暴躁时帮助镇静。
如果想要让患者好转,需要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鼓励和帮助患者。
比如可以不断的跟患者说在哪里上厕所,在哪里睡觉,让他们尝试着记忆一些比较容易记,容易做的事情,如果他做对了,就对他做出一些赞许,鼓励他,让他恢复信心,下次就会慢慢改善。
不要去尝试做一些比较难的事,比如做饭,洗衣服之类的,这一类都是很难的,这样会让他产生强大的挫折感,不利于他的病情发展。
治疗老年痴呆症,还是需要家人朋友的不断鼓励跟帮助,慢慢的才会有所改善,有利于病情发展。
老年痴呆症怎么治疗老年痴呆有很多种类型。
比如: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多系统萎缩、正常压力脑积水,都可以表现出痴呆的症状。
不同类型的痴呆起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不尽相同。
比如某些类型的痴呆,比如血管性痴呆,如果明确了病因,并经过及时的治疗,患者的认知水平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的。
北京回龙观医院 尚兰一、BPSD定义1906年,德国的神经病学家首次报道了一例51岁的女性患者,在这一例痴呆病例报道当中,描述该病人既有进行性的智能的减退,同时还表现出明显的幻觉、妄想、吵闹、激越以及攻击等精神症状。
有学者称之为非认知的行为症状,也有学者称之为精神病性症状。
但直到1996年,在果吉老年精神病学会这个国际协商会议上,才把这些症状统称为痴呆的精神和行为症状,也简称 BPSD ,并且给了它一个操作性的定义,也就是痴呆患者出现的紊乱的直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症状的总称。
这也为以后统一的诊断和评定奠定了基础。
BPSD 是痴呆患者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症状的总称。
二、发生率BPSD 在老年期痴呆患者中的丧生率是很高的,并且是造成痴呆患者住院照料者痛苦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是有关 BPSD 的发生率报道是不一样的,而且现有的这些文献大多都是一些横断面的研究,报道总发生率多在50%~80%之间,其中幻觉的发生率可能是15%~49%,妄想是20%~70%,抑郁可以高达80%,行为障碍为50%,另外,有少数长期的随访研究个发现几乎所有的痴呆病人在他的病程过程当中,都会出现精神行为症状。
三、BPSD的临床表现形式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表现:1. 从精神病性症状来讲,包括有幻觉、妄想、身份识别障碍。
2. 情感症状方面可以有抑郁、焦虑或者是情感的淡漠,情感高涨以及情感脱抑制3. 从行为症状的表现来看,出现容易激惹、激越或攻击行为,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睡眠的紊乱,出现刻板的行为以及性功能的亢进。
(一)精神行为症状1.妄想( 1 ) 怀疑别人偷他的东西在妄想当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怀疑别人偷他的东西,疑心自己的东西被窃,疑心自己的东西被藏匿。
( 2 ) 认定有人闯入家里藏匿或偷走物品( 3 ) 认为自己的房屋不是他的家,试图离开居住的 “房屋 ” 回家( 4 )认为配偶或照料者是冒充者,可能引起患者的愤怒或暴力行为( 5 ) 认为自己被遗弃或有阴谋使他住院( 6 ) 坚信配偶不再忠实于自己病人的这些妄想症状往往与记忆力下降有关系,而且妄想往往是不系统的,结构是不严密的,是片段的,有时候存在,有时候没有,所以按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学的妄想来分辨,有一定困难。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对比分析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情绪不稳定、幻觉、妄想、冲动、焦虑和抑郁等。
这些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负担。
奥氮平和利培酮是两种常用的治疗BPSD的药物,本文将对两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药物简介奥氮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BPSD、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
奥氮平主要通过抑制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镇静、抗焦虑和抗精神病症状的效果。
二、临床对比分析1. 疗效比较奥氮平和利培酮在治疗BPSD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一项荟萃分析研究表明,奥氮平和利培酮均能显著改善BPSD患者的总体症状,例如冲动、幻觉、妄想、焦虑和抑郁等。
一些临床试验显示,奥氮平在改善幻觉和妄想症状方面的疗效要优于利培酮。
而利培酮在改善冲动和激动症状方面的疗效较奥氮平更为显著。
2. 安全性比较奥氮平和利培酮在治疗BPSD时均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奥氮平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
而利培酮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锥体外系症状、抗胆碱能药物样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等。
在选择合适的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权衡。
3. 用药方案比较奥氮平和利培酮的用药方案有所不同。
奥氮平的起始剂量一般为5mg/日,逐渐增加到10-20mg/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日。
利培酮的起始剂量一般为0.5-1mg/日,逐渐增加到3-6mg/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2mg/日。
在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来调整用药方案。
三、临床应用建议1. 根据症状选择药物奥氮平在改善幻觉和妄想症状方面的疗效较利培酮更为优越,因此对于BPSD患者中以幻觉和妄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奥氮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BPSD患者中以冲动和激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利培酮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老年痴呆是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性疾病。
那么我们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来改善治疗老年痴呆呢?你知道老年痴呆有哪些症状表现吗?今天,为大家推荐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老年痴呆症的症状1、记忆障碍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
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
2、语言障碍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
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3、视觉空间技能障碍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
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4、书写困难因书写困难而导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如写信不能写清含义,这常常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特别是一些文化修养较好的老人。
研究认为书写错误与远记忆障碍有关。
5、失认和失用是指病人不能辨认物体,尽管此时对物体的触觉或视觉要素都能辨认,失用是指虽有正常的活动能力与主观愿望,但不能执行已经学会的有目的的行动。
检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认很困难,有时难以将其失用和失认与由于失语、视空间技能障碍和遗忘所造成的后果区别开。
6、计算障碍计算障碍常在老年痴呆中期出现,但在早期即可能有所表现,如购物时不会算账或算错帐。
计算障碍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由于视空间障碍(不能正确列算式),或因失语不理解算术作业要求,也可能是原发性计算不能。
7、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老年痴呆症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况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等。
8、精神障碍精神症状在早期可表现为患者以自我为中心,狂躁,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情绪不易控制。
9、性格改变性格改变在一部分患者中非常显著,多变的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变的越来越暴躁、固执。
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摘要目的研究探析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74例老年期痴呆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
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均持续用药6周,参考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 VE- AD)评估患者精神行为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攻击行为因子与行为紊乱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焦虑恐惧因子、幻觉因子、偏执与妄想因子、情感障碍因子、日夜颠倒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86.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41%低于对照组2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喹硫平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且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喹硫平;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不良反应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65岁以后的发病者称老年期痴呆,主要临床表现为失语失认、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视觉功能损害、人格行为改变等[1],严重者甚至可诱发患者行為和精神症状(BPSD),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也成为当下医学界重点临床研究的对象,其主要对症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近年来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的成功研制,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带来了更好的效果[2]。
本文选取本院7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分析探讨使用喹硫平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期痴呆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74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5岁,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的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用BEHA VE- AD量表测评患者的评分≥ 8 分;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测评患者的评分>35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肝、肾障碍者和慢性躯体疾病者;排除同时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排除有既往精神病史和酒精滥用史的。
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怎么办?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各种脏腑器官功能减退,神经系统退化,造成老年人认知能力降低,由于身体的改变,精神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生活能力降低,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给医疗卫生带来了压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将其作为重点突破对象,减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关键字:老年痴呆;精神障碍前言第七次人口普查总人口达到141178万人,而其中60岁以上人口占18.7%以上,从公布数据可以看出老龄人口占比较大,说明我国已经步入老龄时代,大量不断增加的老年人,也增加了老龄患病人口的比例,60岁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达到1507万,这一庞大的群体仍在不断增加,预计在2050年达到2898万,为医疗护理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老年痴呆患者常伴有精神障碍,相应的社会功能减退,影响人口整体质量的提升,如何降低这类人群对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概述1老年痴呆产生的原因及症状老年痴呆的产生的原因很多,属于慢性隐匿性疾病,这种疾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受病毒感染等因素遗传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携带的致病基因影响后代的健康水平,增加了患有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换言之,当家中有老年痴呆患者,其子女患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一些基础疾病也会诱发老年痴呆,例如脑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癫痫等都会引发老年痴呆症。
除此之外,头部外伤,脑缺血缺氧状态也会造成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伴有精神障碍疾病由于发病缓慢,症状表现不明显,多在受到疾病和精神创伤后表现更为明显,所以发现时会在换在年龄较大的时候,70岁以上患者出现的概率较大。
患者常常出现记忆力下降,常常忘记周边的人和事,由于患者智力减退影响认知和判断,无法通过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承担行为后果,出现生活无法自理,无法正常生活的现象,这类患者往往需要他人照看,对于当代社会的家庭而言无疑平添了家庭负担,同时也会占用较多的医疗资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