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治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96.84 KB
- 文档页数:2
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作者:王喜英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究利培酮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为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痴呆患者共50例,均分为利培酮观察组和氟哌啶醇对照组各25例,采用NPI评分,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计算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且其NPI个性评分情况均较为良好,P【关键词】痴呆患者;精神行为;利培酮;氟哌啶醇痴呆是精神系统病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明显障碍及社会功能减退等,该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1]。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行动能力等逐渐减退,若再患有痴呆疾病,其将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诸多不便[2]。
本研究对50例痴呆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进行了探讨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50例痴呆患者,2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51~85岁,平均年龄约为(72.9±9.87)岁;病程2~7年,平均约为(3.21±1.21)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且经诊断后,有19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剩余均为血管性痴呆患者。
5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经过我院资深医师确诊后,予以适当药物治疗。
其中观察组患者予以利培酮(上海新谊天平药业,国药准字H31020343)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氟哌啶醇(天津药业,国药准字H20080776)治疗,两组患者的使用剂量与疗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无差异性,并对患者进行NPI分析及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记录相关诊疗数据,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得结果数据均就计算机整理完毕,予以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数据以(±s)表示,组间差异运用t2检验,以P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及不良反应率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且其不良反应率8%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2.2 两组患者的NPI评分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NPI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易激怒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喹硫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观察目的:寻找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疗效好且毒副反应轻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老年痴呆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51例患者使用喹硫平治疗,并使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其副反应,以了解其的安全性。
结果:51例患者治疗后的BPRS分值明显较治疗前低;其中共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喹硫平能有效的纠正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性较高。
标签:精神行为症状;喹硫平;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是我国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该类患者多以智力、记忆等功能的慢性丧失为表现,同时也可出现精神行为症状。
给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家庭都带来较大的影响。
许多抗精神疾病的药物不但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副反应,还会加重对患者认知能力的损害。
本研究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63~81岁,平均(73.6±5.4)岁;病程1~5年,平均(3.15±0.51)年。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行CT检查,主要以萎缩、梗塞为表现。
51例均以随地大小便、睡眠异常为主要精神症状表现,部分伴有攻击行为。
1.2 纳入标准符合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年龄在60岁以上;机体器官无严重疾患;因痴呆使用两联以上用药者;简易智力状态评分在24分以下者。
1.3 方法所有患者都使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剂量:开始为12.5 mg/d,后每周增加25~50 mg,最大剂量不超过0.3 g/d。
使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其副反应,以了解其的安全性。
1.4 疗效评价标准使用BPRS评分对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程度进行判断。
总分126分,分值越低,精神行为症状越不明显。
1.5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措施
周秋华;侯建民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04(016)007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重视阿尔采莫氏病(AD)的认知功能研究,如:记忆力、智能和语言能力,忽略了痴呆的非认知功能症状。
而多达70-80%的痴呆患者在其疾病的一定时间内会出现抑郁、精神症状、行为紊乱、攻击、破坏行为、昼夜节律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造成痴呆患者住院、照料者痛苦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IPA)专门召开会议,制定
【总页数】2页(P450-451)
【作者】周秋华;侯建民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莱州荣军医院,山东,烟台,261400;山东省烟台市莱州荣军医院,山东,烟台,26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相关文献】
1.脑灵颗粒治疗痴呆行为精神症状的临床观察 [J], 陈婷;高敏;梁红梅
2.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临床分析 [J], 徐世双;田小文
3.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临床评定 [J], 伍力;许秀峰
4.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临床观察 [J], 韦红日
5.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BPSD)的r疗效及不良反应[J], 于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常常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以及各种精神行为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和困扰。
多奈哌齐和奥氮平是当前治疗老年痴呆症常用的药物,它们的联合应用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对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我们来了解一下多奈哌齐和奥氮平这两种药物。
多奈哌齐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增加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浓度,从而改善脑细胞间的信号传导,提高认知功能。
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来发挥抗精神病作用,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多奈哌齐和奥氮平的联合应用在治疗老年痴呆症精神行为症状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多项研究表明,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一项针对304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研究显示,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组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减轻精神行为症状方面优于单药治疗组。
这说明多奈哌齐和奥氮平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
在具体的治疗实践中,多奈哌齐和奥氮平的联合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剂量和疗程。
一般来说,初始剂量较低,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耐受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同样重要,应该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治疗效果外,多奈哌齐和奥氮平的联合应用还需要考虑其安全性。
目前的研究表明,多奈哌齐和奥氮平的联合应用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的安全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便秘等,一般而言都是轻度的,并且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减轻。
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比如存在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额外谨慎,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1-01-19T14:23:42.5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作者:易瑾[导读] 观察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效果。
易瑾(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203)【摘要】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共80例,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氮平治疗,用药2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不良症状,促进病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奥氮平;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临床疗效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也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好发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记忆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随着病程的发展,老年痴呆患者还会出现幻觉、行为改变、妄想等不良精神症状。
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65%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会出现精神行为症状,从而导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同时也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因此,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应予以抗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方法。
目前,有研究表明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以用于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治疗中。
在此,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效果。
现总结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患者共80例,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4~80岁,平均年龄(66.5±9.3)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7.2±8.8)岁。
1.妄想 被窃妄想、被害妄想是常见症状。
照料者可通过言语和行为的方式给予支持,如给患者银行存折或 失窃的钱财等;也可以通过音乐、艺术和认知疗法等非药物手段干预。
2.幻觉细致的观察和记录有助于发现幻觉的发生规律,温和对待患者,转移注意力,减少敌对和不信任感均有助于缓解症状。
有视听觉障碍者可配戴眼镜和助听器;保管好刀、剪、绳等危险物品,远离煤气,关闭门窗,防范意外发生。
3.激越/攻击行为首先查找引起激越/攻击行为的躯体原因和诱发环境因素,以疏导、解释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使患者安静下来。
在不限制行动的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另外,丰富的游戏活动、音乐疗法、触摸疗法以及芳香疗法、光照疗法等均能减轻激越症状,减少攻击行为。
当患者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时,可使用躯体约束或寻求精神专科医生帮助。
约束后的第1个60分钟内,应每15分钟测量1次生命体征;随后的4小时内应每30分钟测量1次。
躯体约束应尽早解除。
4. 抑郁/心境恶劣营造安全、平稳的环境,接受足够的自然阳光及音乐和语言交流可有效防治抑郁。
对于重度患者,要严防自杀、自伤行为,及时就诊于专业机构。
5. 焦虑对轻中度患者可通过团体怀旧疗法、触摸疗法及游戏疗法,为患者提供增加社会交往、增强愉悦感的机会,丰富日常生活,减轻焦虑。
6. 情感高涨/欣快 常表现为异常的高兴、满足感、话语增多,面部表情给人以幼稚、不协调的印象。
照料者要尊重患者,在不影响患者和周围人安全的前提下,不要强行制止,可耐心倾听,适度安慰和劝说;适时调整环境,转移注意力,避免刺激性的语言和行为;增加患者活动,根据兴趣爱好安排听音乐、看电 视、下象棋、读报纸等以保持患者良好的状态。
7.情感淡漠/漠不关心情感淡漠/漠不关心是患者常见症状,照料者需加强生活方面的关照。
&脱抑制对于患者岀现的不加思考地冲动行事、讲粗话、语出伤人及性欲亢进等表现,本着不争辩、不 纠正、不正面冲突的原则,以防暴力冲动行为,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积极的活动锻炼减少症状的发生,严重的脱抑制行为需及时就诊。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24例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记忆力进行性减退为本质的疾病,属于中医学“痴呆”的范畴。
其中以瘀血阻窍为常见,笔者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瘀血阻窍型老年性痴呆24例,并设静脉注射脑蛋白水解物治疗22例作对照,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病例共46例,为本院住院患者,治疗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最小56,最大83岁,平均76.6岁,其中轻度智障9例中度智障为12例,重度智障为3例,对照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最小55,最大84岁,平均年龄76.8岁。
其中轻度智障10例中度智障10例,重度智障2例。
诊断与分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所有病人均属瘀血阻窍型痴呆,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例分级分布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治疗组以通窍活血汤加减口服。
处方:赤芍3g,川芎3g,桃仁9g,红花9g,葱白9g,生姜9g,红枣5g,麝香0.15g,黄酒250ml,将前七味用黄酒煎至150ml,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2周为1疗程。
对照组以脑蛋白水解物120mg、曲克芦丁24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2周为1疗程。
观察方法以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和简易精神量表得分为观察量化法,每3日可测试一次,得分情况记录比较。
3. 疗效标准和治疗结果疗效标准参照简易精神量表的得分标准记分,总分30分, 27-30分为正常,<27为认知障碍,21-26轻度智障,10-20分中度智障,0-9分重度智障。
显著:等级提升至少一级,有效,得分有明显的升高,无效:得分不变或减少。
治疗效果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24例,显著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22例,显著11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7.27%。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4.讨论《灵枢?平人绝谷论》有云:“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老年痴呆患者100名,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治疗,对比效果。
结果观察组MMSE、ADL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阿立哌唑;奥氮平;老年痴呆;精神行为;安全性老年痴呆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遗忘期、精神错乱期和痴呆期。
在遗忘期,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事记忆障碍,而远事记忆相对保留。
这一阶段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其他认知功能相对正常。
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数年。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进入精神错乱期,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出现定向力等障碍,并可能出现明显的行为异常,如无目的的徘徊等,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需要他人照顾。
最后,进入痴呆期。
患者的认知功能严重受损,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完全依赖他人的照顾,生活无法自理。
情感反应变得迟钝或消失,这一阶段的患者生活质量极差,需要专业的护理和医疗支持。
在遗忘期,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而在精神错乱期和痴呆期,药物治疗和生活护理同样重要[1-2]。
本文将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资料来自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组别年龄(±s,岁)性别(例,%)体重(±s,kg)病程(±s,年)程度轻度(例,%)中度(例,%)重度(例,%)男女对照组573.46±1.0925(50.00)25(50.00)74.30±1.427.14±1.032(40.00)21(42.00)9(18.00)观察组573.49±1.0826(52.00)24(48.00)74.81±1.597.10±1.0318(36.00)2(40.00)12(24.00)t /x21.8301.5901.7781.5271.7031.7271.7751.789P0.159.102.1780.230.267.201.126.2411.2方法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治疗。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认知功能受损、行为和情绪异常,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极为常见,如焦虑、抑郁、幻觉、妄想、暴力行为等,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如何有效地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时,多种药物被广泛使用。
多奈哌齐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相关的认知症状。
奥氮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分裂药,具有较好的抗精神病和情绪稳定作用。
目前,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疗效进行详细分析。
多奈哌齐能够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奥氮平能够减少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幻觉、妄想、焦虑、抑郁等精神行为症状,改善患者的行为和情绪。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便秘、头痛等,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具有明显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常伴随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在给予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副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具体临床表现,综合考虑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的使用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严格遵守医嘱,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老年痴呆症患者在接受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的耐受性,以及定期复诊和检查。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对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
方法选择收治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100名,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除了阿立哌唑,再增加奥氮平治疗,对比疗效。
结果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更明显,且不良反应更少,P<0.05。
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立哌唑,而且不良反应减少。
对于老年痴呆伴有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推荐使用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
【关键词】阿立哌唑;奥氮平;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老年痴呆病程演变大致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
在轻度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如不爱清洁、不修边幅、暴躁易怒、自私多疑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但通常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进入中度阶段。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性格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改变。
例如,原来性格内向的患者可能会变得比较开朗,而原来性格外向的病人则可能会出现沉默寡言的情况。
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判断力、思考能力下降的现象,甚至会出现人格的改变。
例如,患者可能会变得自私、多疑,或者变得过于依赖他人。
当老年性痴呆发展到重度阶段时,患者的症状会进一步加重。
他们可能会出现情感的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等症状。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的全天候照顾。
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幻觉、错觉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对他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严重的影响。
老年痴呆的病程演变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
在每个阶段,患者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性格变化,老年痴呆患者要尽早吃药控制[1-2]。
本文将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资料来自收治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组别年龄(±s,岁)性别(例,%)体重(±s,kg)病程(±s,年)男女对照组576.18±0.5025(50.00)25(50.00)76.57±0.655.58±0.47观察组576.20±0.4926(52.00)24(48.00)77.73±0.735.56±0.47t/x21.8412.568 2.817 2.540 1.783P0.1270.4110.4360.4110.7311.2方法对照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1次/d,剂量50-400mg之间。
2019 年第 6 卷第 36 期2019 Vol.6 No.3641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临床研究刘迎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老年痴呆并发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以药物奥氮平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药物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药物奥氮平治疗。
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其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62%,较同期对照组的83.33%显著更高(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EHAVE AD 评分均较高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EHA VE AD 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 <0.05)。
结论 针对老年痴呆合并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以奥氮平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病理性行为,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奥氮平【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6.41.02老年痴呆是临床中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深,使得痴呆患者患病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老年痴呆患者患病后一方面将产生智力下降情况,另一方面还会表现出行为紊乱、妄想、攻击性行为等一系列精神疾病类症状,将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合并精神行为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
本次研究将重点分析老年痴呆并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以奥氮平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治疗老年痴呆并精神行为障碍患者8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样本,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并纳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包括患者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60~87岁,平均(71.3±0.4)岁;病程1~7年,平均(3.1±0.2)年。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诊治进展作者:李澎黄流清赵忠新黄树其尹又陈睿【关键词】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包括激越、激惹、脱抑制、幻觉妄想、焦虑、淡漠和欣快等,作为痴呆的非认知症状发生率可达90%以上,有高度异质性、易变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但其缺乏公认的治疗指南,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未批准用于BPSD的药物。
本文就其目前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BPSD的影响因素1.1 认知功能对BPSD影响认知功能反映痴呆严重度,与BPSD有关。
Starr等〔1〕对556例痴呆病人NPI区域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心境因子仅与病前智力(IQ)(用NART评估)和概述词汇语言流畅性相关。
精神病因子与MMSE和霍普金斯语言学习测验分显著相关。
社区和护理院的1 120例晚发AD横断面研究〔2〕表明,BPSD可分解为行为失控(欣快、脱抑制、异常运动行为、睡眠和食欲障碍)、精神病(幻觉、妄想)、心境(抑郁、焦虑、淡漠)、激越(攻击和激惹)4种,与认知的严重程度有关。
行为障碍、激越和心境得分与起病年龄有关,行为障碍和心境得分与性别有关。
评定时年龄、教育程度及APOEε4等位基因与各组无关。
但Ito等〔3〕用评价40例AD认知功能,仅发现行为症状与认知功能有关。
经维思通治疗1月行为症状、认知能力筛查试验(CASI)的注意和定向分值改善,提示与注意重叠的行为症状、与认知无关的精神病症状是BPSD的2个独立病理生理过程。
Shinno 等〔4〕对未经精神药物治疗的30例AD病人1H磁共振波谱(1H MRS)的研究表明,MMSE、画钟、故事回忆测试分值与后扣带回的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比值正相关,与肌醇/肌酸比值负相关(前扣带回无此现象),BEHAVE AD的妄想/活动障碍两类分值与前扣带回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比值负相关、与肌醇/肌酸比值正相关(后扣带回无此现象),认为BPSD和认知下降是分离的病理状态。
1.2 病前性格对BPSD的影响 Archer等〔5〕采用五因素人格问卷(NEO FFI)问卷回顾版评定280例AD病人发现,病前个性为神经过敏与焦虑、NPI总分有关,与抑郁无关。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
罗艳芳;许振宇
【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18)2
【摘要】@@ 研究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报告如下.rn1 对象和方法rn为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住院伴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71.2±6.5)岁;平均病程(4.4±1.5)年;其中阿尔茨海默病11例,血管性痴呆19例;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1]总分≥8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24分;入组前1周未用任何抗精神病药;无严重躯体疾病;治疗期间未用其他抗精神病药.
【总页数】1页(P84-84)
【作者】罗艳芳;许振宇
【作者单位】164092,黑龙江省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北安市卫生监督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053
【相关文献】
1.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J], 赵小玲
2.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 [J], 程波
3.老年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应用利培酮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J], 杜登兵
4.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J], 龚广厚;姜可;沈青峰;李德咏
5.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J], 马振武;李梅香;万予新;王传升;李宁;韩嫣;王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7-12-04T15:53:24.7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9期作者:高鸿志
[导读] 痴呆精神行为是痴呆症状的一种,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幻觉、偏执、妄想、猜疑、淡漠、抑郁、无故尖叫。
(黑龙江省公安厅安康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9)
【摘要】目的:探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观察。
结果:本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基本痊愈者6例,症状好转者15例,症状无改善者3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
结论: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行针对性药物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47-02
痴呆精神行为是痴呆症状的一种,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幻觉、偏执、妄想、猜疑、淡漠、抑郁、无故尖叫、冲动伤人、易发脾气、情绪焦虑、无目的徘徊、安静不下来、行为有失检点等。
患者可表现为多种精神行为症状,也可表现为一种[1]。
由于本病会加重患者的残障程度,造成其过早送致医院,从而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这是痴呆照料者难以克服的一种心理应激,导致患者及其照料者的日常生活水平降低,因此正确认知与合理处理痴呆精神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对其临床治疗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共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55.67±2.13),全部患者均符合痴呆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其中伴有妄想者10例,幻想者7例,焦虑抑郁者9例,情感淡漠者4例,身份识别错误者15例,激越者2例,脱抑制者1例,侵扰者6例。
1.2 方法
1.2.1非药物治疗
①环境干预:因痴呆患者的适应能力降低,应给予其无压力、熟悉且固定的环境。
如提供患者密闭空间,减少障碍物,使其能够安全行走,也可标识特殊标志,以此协助识别环境[2]。
②行为干预:当患者重复进行同一件事时,可给予其新事物分散注意力;当患者伴有激越攻击倾向时,应将其与人群隔离,必要时可采取非恐吓姿势,即不可站立于坐着或躺着的患者面前,避免对其造成刺激,可坐下来或蹲下弯腰,与患者视线保持于同一水平[3]。
③其他非药物干预方式:选择适应患者病情状态的治疗方式,例如宗教治疗、运动治疗、艺术治疗、宠物治疗等。
另外,音乐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敌意、焦虑不安,还可诱导睡眠,而对其影响力大的音乐主要源自青年期与家乡音乐。
1.2.2药物治疗
①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控制痴呆精神行为患者,当患者症状较重或药物半衰期过短时,可适当增加给药次数,如2~3次/d。
当患者症状较重或处于兴奋状态,且需行急性治疗时,可给予其注射用药,如肌内注射5mg的奋乃静,一次,或肌内注射2~5mg的氟哌啶醇,一次。
需注意的是,应尽可能避免静脉注射,尤其是氯丙嗪,防止引发直立性低血压[4]。
②抗焦虑药: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适用于睡眠障碍及焦虑紧张激越的治疗。
短效药物不会蓄积,可于4~6周内使用,不可用量过多,如罗拉,用量为0.5~2mg/d。
③抗惊厥药:此类药物适用于激越行为患者,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如卡马西平,300~600mg/d[5]。
④抗抑郁药:临床中首选的抗抑郁药为SSRI类,其次是SNRI类、NASSA类,起始剂量通常为1/3~1/2,然后于患者可于耐受的状态下将剂量逐步增加。
⑤促智药物:改善痴呆患者智能情况的药物,已陆续应用在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
其中常见药物包括卡巴拉汀、加兰他敏、多奈哌齐等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还可采用美金刚等[6]。
2.结果
本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基本痊愈者6例(25.00%),症状明显好转者15例(62.50%),症状无明显改善者3例(12.50%)。
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失眠者2例,嗜睡者3例,头痛者2例。
故治疗有效率为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7%。
3.讨论
在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进行治疗时,除环境及行为干预外,还应据其实际情况选用对症的药物,如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可对痴呆精神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其常用药物有甲硫哒嗪、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等[7]。
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多伴不同程度的镇静副作用,应在晚间服用,可有效减轻日落综合征,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患者使用抗焦虑药物时,患者易出现意识模糊、共济失调、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痴呆患者药物耐受性过低,易发生嗜睡、摔倒等表现,使用长效制剂时易蓄积,因此使用时应谨慎;因痴呆患者多伴有抑郁症状,而抗抑郁药物的使用较为广泛,但痴呆患者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耐受性略差,抗胆碱能副作用与突出的心血管致三环类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时受限;另外,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部分临床表现与其记忆智能下降相关,促智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淡漠等症状,而美金刚对痴呆患者的攻击行为有抑制作用[8]。
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行常规干预后,再选用对症药物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可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孙振晓,于相芬,孙波,王晓.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研究述评[J].四川精神卫生.2015(3):193-196.
[2]林勇,费玉娥,夏江明,翁振华.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4(12):1764-1766.
[3]邢秋泓,解恒草.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及其药物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10(2):31-35.
[4]广建昆.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4):2218-2219.
[5]徐攀.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治疗[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2):15-17.
[6]张玉琦.多奈哌齐合并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对照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9):1038.
[7]宁玉萍,沐楠.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17(6):402-404.
[8]王玉凯,任丽,黄铭娜.美金刚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