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产蛋期的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15.97 KB
- 文档页数:2
蛋鸭不同产蛋期饲养管理关键技术金定鸭、绍鸭、攸县麻鸭等名优蛋鸭品种.在150日龄产蛋率可达50%.到200日龄可达90%。
怎样维持尽可能长的产蛋高峰期.是实现蛋鸭养殖高产、高效的根本。
1.产蛋初期和前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初期是指蛋鸭150-200日龄的时期,产蛋前期是指201-300日龄的这段时间,新开产的鸭精力充沛,体质健壮,若此时恰逢春季,则很有利于产蛋.要尽快将产蛋推向高峰期,不断提高饲料的质量.适当增加投饲次数,满足产蛋鸭对营养的要求。
下面推荐3个产蛋期饲料配方供养殖户参考:①玉米39%、大麦10%、糙米7%、鱼粉4%、豆饼12.9%、棉籽饼3.5%、菜籽饼3%、米糠10.3%、麸皮4.2%、磷酸氢钙0.1%、石粉5.6%、食盐0.2%、微量元素0.1%、蛋氨酸0.1%.好加多种维生素7.5%。
②玉米47%、稻谷7qc、糙米7.5%、鱼粉4%、花生饼l3.1%、棉籽饼4%、菜籽饼5%、米糠3%、麸皮3%、骨粉0.7%、石粉5.3%,食盐0.2%、微量元素0.1%、氨基酸0.1%.另加多种维生素7.5%。
③小麦10%、稻谷12%、糙米39%、鱼粉4%、豆饼5.4%、芝麻饼10%、菜籽饼4.5%、米糠5%、麸皮4.2%、磷酸氢钙0.8%、石粉4.7%、食盐0.2%、微量元素0.1%、氨基酸0.1%.另加多种维生素7.5%。
以上3个配方为基础配方.当蛋鸭产蛋率达20%时.每羽鸭每天需加5克鱼粉:当产蛋率至50%时,每羽鸭每天要添加鱼粉15克:当产蛋率90%以上时.每羽鸭每天应添加鱼粉19-20克并维持这个水平。
此期蛋鸭要从1日喂3次增加至1昼夜喂4次(除白天喂3次外.晚上9-10点再增喂1次).使每羽鸭精料日平均采食量达到150克左右。
本时期的日平均光照不得少丁14小时:光照要从短至长逐渐增长,最终达到每昼夜光照16小时。
鸭产蛋初期和前期是越产蛋越大.增重势头快,这说明饲养措施恰当.否则就应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家禽之一,其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蛋鸭的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蛋鸭,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一、蛋鸭的产蛋规律1.1 产蛋周期蛋鸭的产蛋周期通常为一年,一般是从每年的3、4月份开始产蛋,到次年的3、4月份结束产蛋。
这个周期与蛋鸭的品种、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蛋鸭的产蛋数量受到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蛋鸭的产蛋数量在一年内会有不同的波动,一般在150-200颗左右。
蛋鸭产蛋规律一般是每隔一天产一次蛋,有时也会出现间隔两天产蛋的情况。
而在蛋鸭开始产蛋后,产蛋量会逐渐增加,在产蛋高峰期会达到每天产蛋的情况。
二、蛋鸭的增产措施2.1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蛋鸭产蛋率的关键。
首先是饲料的配备,要保证蛋鸭的日粮营养均衡,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干净。
其次是定期做好蛋鸭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蛋鸭舍的清洁卫生,减少蛋鸭生病的可能性。
还要根据蛋鸭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特点,合理安排饲料和喂食时间,保证蛋鸭的健康和生长。
2.2 适宜的环境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对于蛋鸭的增产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蛋鸭舍的选址和建设,要选择通风良好、采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建设蛋鸭舍。
其次是控制蛋鸭舍内的湿度和通风,保持蛋鸭舍内的空气流通。
还要定期检查蛋鸭舍的设施设备是否完好,保证蛋鸭的生活和生长环境。
2.3 疾病防治蛋鸭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其产蛋率,因此做好蛋鸭的疾病防治工作对于增产非常重要。
首先是要加强蛋鸭的预防接种工作,定期给蛋鸭进行预防接种,保证蛋鸭的免疫力。
其次是加强蛋鸭的常规防治工作,定期做好蛋鸭的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确保蛋鸭的健康。
2.4 合理选用种鸭合理选用种鸭也是提高蛋鸭产蛋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首先是要选择健康的种鸭,保证种鸭的遗传品质良好。
其次是要根据蛋鸭的品种和养殖目标,选择适宜的种鸭品种,保证蛋鸭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蛋鸭的产蛋期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应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本文谈谈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
一、蛋鸭产蛋初期与前期的管理产蛋初期(150日龄~200日龄)与前期(201日龄~300日龄)需增加日粮中营养浓度和饲喂次数,满足营养需要,保证鸭群顺利到达产蛋高峰。
当产蛋率达50%时,每只鸭每天添加10克鱼粉。
产蛋率为70%时添加15克鱼粉。
产蛋率达90%以上时添加18克~20克鱼粉。
饲喂次数从每天3次增加到4次,白天3次,夜间1次。
此期间鸭蛋越大,增产势头愈快,说明饲养管理愈好。
早春开产的鸭产蛋率上升更快,一般到200日龄,产蛋率可达98%左右。
如果产蛋率忽高忽低甚至下降,属饲养方面原因。
二、蛋鸭产蛋中期的管理这一时期的重点是确保鸭高产,力争使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后,日粮营养浓度应比前期略高,每只鸭每天添加鱼粉22克,或饲喂含20%蛋白质的配合料,还要适当多喂些青饲料和钙。
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舍温维持在5℃~10℃,如超过或低于这个标准,应进行调整。
日常操作程序保持稳定。
此时,如果蛋壳光滑厚实、有光泽,说明质量好。
如果蛋形变长,壳薄透亮,有砂点,甚至出现软壳蛋,说明饲料质量差,特别是钙含量不足,或缺乏维生素b,应加以补充。
如果产蛋期间为深夜2点左右,产蛋时间集中,产蛋整齐,说明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
三、蛋鸭产蛋后期的管理根据蛋鸭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及喂料量。
如果鸭群的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的体重略有下降,应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
如果体重增加,应将饲料中的代谢能适当降低或控制采食量。
如果体重正常,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应比上阶段略有增加。
光照每天保持在16小时,每天在舍内赶鸭转圈运动3次,每次约5分钟~10分钟,蛋壳质量和蛋重下降时,补充鱼肝油和矿物质。
保持鸭舍内小气候和操作程序的相对稳定,避免应激反应。
鸭子产蛋高峰的饲养管理技术
1、营养需求满足:要养出下蛋快的蛋鸭,需要尽可能满足蛋鸭的营养需求,确保其保持高产水平。
这包括在饲料中添加鱼粉或含20%鱼粉的饲料,以提高日粮营养浓度。
2、饲喂策略:在鸭子开产时,在50公斤饲料中加1公斤蜂蜜拌料饲喂,连喂5天,间隔15天后,再连喂5天。
这样的循环饲喂可以促使鸭子多产蛋,且产的蛋大。
3、环境和应激管理: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鸭子出现受到应激的因素,是提高产蛋率的关键。
此外,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黄芪维它也有助于提高产蛋率。
4、产蛋期的特殊管理:在产蛋的中后期,需要掌握雌鸭产蛋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产卵时间,以便及时收集鸡蛋,减少破损蛋的发生。
5、饲料管理:在产蛋后期,虽然维持产蛋高峰很困难,但如果饲料管理得当,如绍兴鸭等品种仍可维持80%左右的产蛋率。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我国家禽中产蛋量较高的一种,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一直是养殖户非常关注的问题。
了解蛋鸭产蛋规律和采取有效的增产措施,对提高蛋鸭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蛋鸭产蛋规律1. 生长期蛋鸭孵化后,首先进入生长期。
一般来说,蛋鸭从孵化到20周左右进入产蛋期,这个阶段是蛋鸭生长最快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蛋鸭需要获得充足的饲料和营养,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充足的蛋白质储备。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蛋鸭的正常生长。
2. 产蛋期蛋鸭进入产蛋期后,通常会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蛋鸭需要获得充足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保证蛋的质量和数量。
适宜的光照时间和环境条件也对蛋鸭产蛋率有重要影响。
3. 换羽期蛋鸭一般在产蛋期结束后进入换羽期。
在这个期间,蛋鸭的体力和抵抗力都较差,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蛋鸭的饲养和管理。
在换羽期,要加强对蛋鸭的饲料供给,以保证蛋鸭的健康和身体恢复。
还要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蛋鸭受到寒冷和湿度过大的影响。
蛋鸭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产蛋后,会进入停产期。
在这个期间,蛋鸭的产蛋率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蛋。
这个阶段也需要特别关注蛋鸭的饲养和管理,保证蛋鸭的健康和身体恢复。
通过了解蛋鸭产蛋规律,可以更好地把握蛋鸭的生长状况和合理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蛋鸭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
二、蛋鸭增产措施蛋鸭的增产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优质的饲料供给、适宜的环境保障等方面。
1. 合理的饲养管理在蛋鸭的生长期和产蛋期,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定期清洁饲料和饮水器具,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新鲜和清洁。
也要定期清理蛋鸭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蛋鸭舍内的卫生和通风。
2. 优质的饲料供给蛋鸭在不同生长期和产蛋期需要获得不同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提供优质的饲料。
在生长期和产蛋期,应根据蛋鸭的需求量,合理配置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保证蛋鸭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蛋鸭产蛋期如何喂养蛋鸭产蛋是很关键的,在产蛋期时对于鸭的喂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怎么才能把握好蛋鸭的产蛋期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蛋鸭产蛋期如何喂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产蛋所需营养的介绍由于连续产蛋,消耗的营养物质特别多,如每天产一个蛋,蛋重按65g计算,则需要粗蛋白质8.75g(按全蛋含粗蛋白质13.5%计算)、粗脂肪9.43g(按粗脂肪含量占全蛋的14.5%计算)。
此外,还需要大量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
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全面,或缺乏某几种元素,则产蛋量下降,如蛋数减少,产蛋时间推迟,蛋壳粗糙或鸭体重下降,羽毛松乱,食欲不振,反应迟钝,怕下水等。
所以,产蛋鸭要求质量较高的饲料。
蛋鸭产蛋时期的饲料1 产蛋前期一般为母鸭17~24周龄期间,此时鸭子已达体成熟和性成熟,鸭群已陆续开产并且产蛋率迅速增加,高产鸭24周龄时产蛋率可达80%。
此阶段饲养管理的侧重点是密切关注产蛋率及蛋重的上升趋势,随之增加饲喂量和提高营养水平,尽快使其达到产蛋高峰。
产蛋前期建议用产蛋期的饲养标准,特别要注意能量、蛋白质和钙、磷的水平,要求代谢能11.2MJ,蛋白质18%,钙含量3.5%,磷0.5%,不喂青饲料的鸭群需适量增加维生素。
产蛋前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延长,不可缩短,每周补光递增不超0.5小时直到22周龄达到16小时,光照强度以5lx为宜,具体实施每18平方米安装高2m瓦数25W灯泡一个即可,产蛋初期应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为产蛋鸭提供较理想的产蛋环境,以促进产蛋进入高峰期。
2 产蛋中期也称产蛋高峰期,一般为24~46周龄。
此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尽可能维持产蛋高峰,力争产蛋高峰期超过46周龄。
产蛋高峰期间应提高饲料质量,保证其营养需要。
喂给含蛋白质18%~20%的配合料,并适当增喂动物性饲料、颗粒钙和青饲料。
此期的料型一般不变,但喂料量还要通过观察蛋鸭采食量、产蛋率、蛋重、产蛋时间、壳质、粪便、鸭身羽毛变化进行调整。
高产蛋鸭不同季节的管理要点1、春季气候逐渐暖和,是母鸭的盛产期,优秀的个体,产蛋率有时超过百分之百,所以不要怕饲料吃过头,只怕饲料跟不上,鸭身垮下来。
前期要注意防寒,后期天气多变,会出现早热天气或连续阴雨。
要因时制宜,区别对待,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勤换垫料,搞好清洁卫生。
2、梅雨季节春末夏初,阴雨连绵,温度高,湿度大,有些低洼地常有洪水发生,此时蛋鸭饲养难度较大,稍不谨慎,就会出现掉蛋换毛。
所以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敞开鸭舍门窗,充分通风,排除鸭舍内的污浊空气,高温高湿时,尤其要防止氨气中毒。
(2)勤换垫料,疏通排水沟,保持舍内及运动场干燥,不可积有污水。
(3)严防饲料霉变,每次进料不能太多,运输途中防止雨淋,存放地点要通风干燥,霉变饲料绝对不可饲用。
(4)最好能对鸭舍进行1次消毒,对鸭群进行1次驱虫。
3、盛夏6月底至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此时若管理不好,不但产蛋率会下降,而且还会死鸭,其管理重点是防暑降温。
措施:(1)鸭舍屋顶刷白,或让瓜果的藤蔓爬上房脊,隔热降温。
运动场也可搭凉棚遮阳。
(2)鸭舍内敞开门窗,加强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可装排风扇或吊扇,通风降温。
(3)早放鸭,迟关鸭,增加中午休息时间。
(4)保持饮水清洁,最好饮井水。
(5)适当疏散鸭群,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关鸭不超过6只。
(6)防止雷阵雨袭击,雷雨前要赶鸭入舍。
4、秋季9、10月份,正是冷暖空气交替的时候,气候多变,若是上年的秋鸭,体况已不佳,稍一不慎,就要停蛋换毛。
此时的管理要点:(1)补充人工光照,使每日光照达16小时并保持稳定。
(2)克服气候变化的影响,尽量使鸭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要太大。
(3)对鸭群进行一次挑选,把已经停产的鸭分出来,提前淘汰或进行强行换羽。
5、冬季11月底至2月上旬,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也是日照时数最少的时期,其管理工作重点是防寒保温。
措施:(1)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饲养8~9只。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指用于产蛋的鸭种,蛋鸭的蛋产量是饲养者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蛋鸭的产蛋规律以及增产的措施。
一、蛋鸭的产蛋规律:1.年龄因素:蛋鸭从出壳后约5个月开始产蛋,一般到7个月产蛋率会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减少。
一般认为,12个月龄的蛋鸭进入“换羽适应期”,产蛋率会降低。
2.光照条件:蛋鸭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合适的光照条件可以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产蛋激素的分泌。
在正常季节里,每天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2-16小时。
适当控制光照的时长,能够帮助蛋鸭维持较高的产蛋率。
3.饲养环境:蛋鸭的产蛋率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
蛋鸭需要适宜的舒适度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
热环境会影响蛋鸭的食欲、消化和产蛋能力,所以保持适宜的饲养温度对促进蛋鸭的产蛋至关重要。
4.营养摄入:蛋鸭的蛋产量与摄取到的营养素有直接关系。
蛋鸭需要均衡的饲料,特别是蛋白质和能量的供应。
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脂肪和脂肪溶性维生素,也能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二、增产的措施:1.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置饲料的成分和比例,确保蛋鸭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定期清理鸭舍,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控制饲养密度,避免鸭只过度拥挤。
及时预防和控制鸭只的疾病,保持鸭只的健康状况。
2.合理光照控制:根据饲养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光照时间和强度,确保达到蛋鸭所需的光照条件。
3.适宜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
注意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和换气,避免过度潮湿或闷热。
4.疫病预防与治疗:蛋鸭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产蛋能力,所以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疫病的防治工作。
保证饮水卫生,及时注射疫苗,定期进行驱虫以及使用合理的抗生素等。
5.合理繁殖管理:根据繁殖季节的需要,在适宜的时间对鸭群进行配种,控制配种的比例和次数。
采用合适的繁殖方法,如人工授精等,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从而增加蛋鸭的产蛋率。
蛋鸭的产蛋规律与年龄、光照、饲养环境和营养摄入等因素有关。
种鸭场产蛋期(25W—75W)操作规程抓好日常的饲养管理是鸭群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更是鸭群高产性能发挥的重要保证。
一、种蛋的收集1、首先保证蛋窝内稻壳的干净、充足,及时更换、添加新鲜稻5=Co2、固定捡蛋人员,捡蛋时动作幅度要轻,缓慢放到蛋框内,防止种蛋撞击蛋框造成破裂。
3、捡蛋顺序要固定(包括舍内顺序和栏内顺序),减少人为产生的应激。
4、初产母鸭产蛋时间一般集中在1-6点,随着周龄的增加,产蛋时间会向后延迟,产蛋后期母鸭大多在10点以前产蛋结束。
5、严格按照日工作流程进行捡蛋,防止蛋在蛋窝内存放过久,造成堆积破裂。
6、及时捡蛋很关键,冬季防止种蛋受冻,夏季防止种蛋受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呸胎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种蛋的挑选1、种蛋的分类:合格蛋、畸形蛋、破蛋、双黄蛋。
2、从蛋窝内捡出种蛋后,立即分类挑选,把合格蛋与其他类型蛋及时分开。
3、合格蛋要求:蛋重不低于70克,白色,卵圆形,表面光洁,无沙壳、破损、暗纹及奇异形状。
4、将合格蛋表面的鸭毛等污物去掉,并在每框中央种蛋上(4-6枚)标记舍号。
三、种蛋的运输和保存1、外部运蛋车:运输种蛋时,蛋框最高不超过6个高,装蛋时动作要轻,运输中要平稳。
运蛋车每次运完蛋后,要冲洗消毒。
2、场内运输:小推车不超过4筐,三轮车不超过4个高,运输时要用棉被遮盖,防止风雾雨直接侵袭。
夏季注意防止阳光直射,冬季注意防冻。
遮盖种蛋的被子每天用2倍量的甲醛和高镒酸钾在熏蒸室内熏蒸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4、鸭场蛋库的保存温度为18-22℃比较适宜。
5、运输种蛋的机动车辆一旦到达,要尽快装车,装车时要轻装轻放,避免强烈震荡。
运输途中要求快速、平稳,尽量缩短路途时间,减少震动,到达孵化后要及时卸车。
6、进入鸭场的蛋筐及筐垫必须经过孵化场浸泡消毒,方可进入鸭场。
四、喂料1、根据周龄和蛋重调整喂料时间,一般28-31周,每周增加Ih采食时间,从7h增加到IIh(6:00-17:00),夏季可增加到15h(5:00-20:00),开始稳定不再调整,当蛋重增至85克时,由限时饲喂改为定量饲喂,高峰期料量一般定为230-235克。
产蛋鸭产蛋期的划分和饲养管理要点根据绍鸭、金定鸭和卡基?康贝尔鸭产蛋性能的测定,150日龄时产蛋率可达50%,至200日龄可达90%以上,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高产鸭群产蛋高峰期可维持到450日龄左右,以后逐渐下降。
因此,蛋鸭的产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50~200日龄为产蛋初期;201~300日龄为产蛋前期;301~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1~500日龄为产蛋后期。
1.产蛋初期和前期的饲养管理当母鸭适龄开产后,产蛋量逐日增加,日粮营养水平逐步提高。
特别是粗蛋白质要随产蛋率的递增而调整,并注意能量蛋白比,使鸭群尽快达到产蛋高峰;达到高峰期后要稳定饲料种类和营养水平,使产蛋高峰期尽可能保持长久。
此期自由采食,白天喂料3次,晚上9~10时给料1次,光照时间逐渐增加,达到产蛋高峰期光照应保持16~17小时。
在201~300日龄期内,每月应空腹抽测母鸭的体重,如超过或低于此时期的标准体重5%以上,应检查原因,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
2.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因鸭群已进入产蛋高峰期并持续100多天,体力消耗较大,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敏感,如不精心饲养管理,难以保持高峰产蛋率,甚至引起换羽停产。
这是蛋鸭最难养好的阶段。
此期内的营养水平要在前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应达20%。
并注意钙量的添加,日粮含钙量过高会影响适口性,可在粉料中添加1~2%的颗粒状贝壳粉,也可在舍内单独放置碎贝壳片,供其自由采食,并适量喂给青绿饲料或添加多种维生素。
光照时间保持16~17小时。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蛋重、蛋壳质量有无明显的变化,产蛋时间是否集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洗浴后羽毛是否沾湿等,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蛋群经长期持续产蛋后,产蛋率将会不断下降。
此期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量减缓鸭群产蛋率的下降幅度。
如果饲养管理得当,鸭群的平均产蛋率仍可保持75%~80%。
此时应按鸭群的体重和产蛋率的变化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给料量。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蛋鸭是我国饲养最多的家禽之一,其提供的蛋类产品,是人们的重要食品之一。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蛋鸭的产蛋期,提高其产蛋率,是蛋鸭养殖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蛋鸭产蛋期的管理方法,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蛋鸭产蛋期介绍蛋鸭的产蛋期主要受节令、环境和个体因素的影响。
蛋鸭的产蛋期一般在9-12月之间。
其中,生长发育良好、食欲旺盛、体重合适的蛋鸭,其产蛋率会更高。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蛋鸭的产蛋率有着重要影响,如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光照时间等等,都会对其产蛋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孵化期管理蛋鸭孵化期的管理是影响其产蛋率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些孵化期的管理要点。
温度控制温度是蛋鸭孵化期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因为适宜的温度能够使蛋鸭的饮食正常、身体发育良好并且成熟年龄提前,满足繁殖需求。
在孵化期的前21天内,鸭蛋的温度控制在37.2-37.5℃之间,第22-23天的孵化期鸭蛋的温度控制在37.5-37.8℃之间。
蛋鸭孵化期每天要进行3-4次通风换气,这样可以保证蛋鸭获得新鲜的氧气。
光照控制光照对于蛋鸭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年龄的提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孵化期,每天控制光照时间在23小时左右,光照强度在5~10LX之间,这样可以帮助孵化后的小鸭子清晰地辨认周围环境,增强其自然免疫力,有助于促进小鸭子身体的健康和食欲的旺盛。
饮食管理孵化后的蛋鸭需要合理的饮食来保证其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孵化期间,需要让蛋鸭充分饮水,多分给有营养的饲料。
蛋鸭避免在固体饲料上摄入过多沙粒,因为沙子易造成消化和生理障碍。
同时,还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足够的磷、钙、蛋白质和维生素,使蛋鸭有足够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生长期管理蛋鸭孵化后进入了生长期,其生长期的管理是影响其最终产蛋率的关键。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饮食管理在蛋鸭的生长期,蛋鸭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其生长和体重的增长。
建议在蛋鸭生长期内给予高营养的饲料,常用的喂饲方式为长期喂饲,每日摄入量为生养鸭体重的2%~3%,同时,对于生长期的蛋鸭,其饮食的营养成分不宜过分单一,建议应该多样化饲料,以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推迟衰老。
鸭子产蛋期多长时间鸭子产蛋期如何饲养管理人们养鸭的目的并不相同,有的是养殖肉鸭,有的是养殖蛋鸭。
对于养殖蛋鸭而言,鸭子产蛋期多长时间,产蛋量如何可是大问题,今天我们谈谈鸭子产蛋期如何饲养管理,供朋友们参考。
一、鸭子产蛋期多长时间一般蛋鸭的产蛋期约350天左右(150-500日龄),称为第一个产蛋年;也有经换羽休整后,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的,但其生产性能逐年下降,不宜留用。
一般蛋鸭的健康状况良好,饲养科学,在28周龄时产蛋率可达到90%或90%以上,为产蛋高峰期。
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受品种、饲料、鸭舍环境、气温、管理等条件的影响。
二、鸭子产蛋期如何饲养管理1、公、母鸭的合群公、母鸭15周左右合群,旱养1∶5合群,水养1∶6.5合群。
合群前公鸭体重可以偏重一点,因合群后,每栏鸭子公鸭数都较少,公鸭的体重会增重很慢。
合群后,每周继续称重,公母鸭都要按比例来抽测。
但主要根据母鸭的体重来控料(同时考虑公鸭的体重),称体重要持续到24周龄鸭群见蛋。
2、光照管理从第20周龄开始逐渐加强光照强度。
20周开始过渡换料,育成期料过渡到用产蛋高峰料,但还是要根据体重来控料。
23周以前要安装好蛋箱,并放好禾草,白天也不关蛋箱门,让鸭子自由进出,熟悉产蛋环境,可减少窝外蛋。
光照和料量不要突然增加过快,否则易出现初产蛋过大导致母鸭脱肛,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做好种鸭产蛋前期的饲养工作一般肉用种鸭24周前后见蛋,26周左右产蛋率达到5%。
在25周后每天每只鸭增加5克饲料,渐渐过渡到半自由采食,实行定量饲喂。
可考虑产蛋期控料,主要是根据蛋重来确定喂料量(具体方法和种鸭育成期根据体重喂料大致相同),因为最近的研究发现,产蛋鸭摄入的能量,最先体现在蛋的重量上,蛋的重量合适,鸭的采食量就够了。
营养过剩,蛋重就会上升,反之,蛋重会下降。
不要让鸭子吃太多的料,产蛋鸭长得太肥了,影响产蛋率和受精率,浪费饲料(产蛋到高峰期开始每周两次称蛋重)。
蛋鸭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要点蛋鸭经过100多天连续产蛋以后,进入产蛋高峰期,此阶段的蛋鸭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不如产蛋初期和前期,若营养供给不足,产蛋率就会下降,甚至引起换羽,是一个比较难养的时期。
饲养管理的要点是保高产,力争产蛋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上,因此必须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在饲料营养上保证满足高产的需要,粗蛋白质含量应从18%提高到19%~20%,每只鸭日精料喂量150克左右;青饲料适当多喂,水草喂量每只鸭每日150克(或添加多种维生素);适当增加钙的喂量,可以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2%颗粒贝壳粉,或在鸭舍内单独放置碎贝壳盆,任其自由采食。
2.每日光照时间稳定在16小时,不可缩短或延长。
3.室温控制在5~30℃范围内,低于5℃时,要采取防寒保暖措施;超过30℃,要加强通风,防暑降温。
4.日常操作程序要符合鸭的生活习性和规律,操作规程要稳定,不可任意更改,要防止一切应激因素。
5.注意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此期饲养管理是否恰当,主要看产蛋率是否稳定在高峰期的标准。
此期内,蛋重也比较稳定,稍有增加。
如蛋重下降,则应究其原因,采取对策。
体重也应维持初产时的水平,仍需定期称测。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应细心观察下述情况。
(1)蛋壳质量:如蛋壳厚实光滑,有光泽,说明饲养管理较好;蛋形变长,蛋壳薄、透亮、有砂点,甚至产软壳蛋,说明饲料质量不好,特别是钙质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要及时补充,否则会减产。
(2)产蛋时间:正常产蛋时间为凌晨2点,若每天推迟产蛋时间,甚至白天产蛋,这也是不祥之兆,如不采取措施,将要减产或停产。
(3)羽毛:鸭体羽毛光滑、紧密、贴身,说明饲料好,如果羽毛松乱,说明饲料差,应及时改善饲料质量,喂给全价饲料。
(4)粪便:鸭的粪便如果是全白色,说明动物性饲料喂得过多,消化不良;如果粪便松疏白色少,证明动物性饲料搭配合理;粪便呈黄白色、青绿色或血便,表明鸭已患病,应及时诊治。
蛋鸭产蛋期的管理
初期与前期产蛋初期(l50日龄~200日龄)与前期(20l日龄~300日龄)需增加日粮中营养浓度和饲喂次数,满足营养需要,保证鸭群顺利到达产蛋高峰。
当产蛋率达50%时,每只鸭每天添加l0克鱼粉。
产蛋率为70%时添加l5克鱼粉。
产蛋率达90%以上时添加l8克~20克鱼粉。
饲喂次数从每天3次增加到4次,白天3次,夜间l次。
平均光照l4小时,并应从短到长逐渐增加。
此期间鸭蛋越大,增产势头愈快,说明饲养管理愈好。
早春开产的鸭产蛋率上升更快,-般到200日龄,产蛋率可达98%左右。
如果产蛋率忽高忽低甚至下降,属饲养方面原因。
每月抽样称重(在早晨鸭空腹时)-次,如果平均体重接近标准体重时,说明饲养管理得当。
超过标准体重,说明营养过剩,应减料或增加粗料比例。
如果低于标准体重,说明营养不足,应提高饲料质量。
中期(30l日龄~400日龄)这-时期的重点是确保鸭高产,力争使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后,日粮营养浓度应比前期略高,每只鸭每天添加鱼粉22克,或饲喂含20%蛋白质的配合料,每日每只采食l50克,还要适当多喂些青饲料和钙。
水草喂量每只每天l50克,或添加多种维生素,添加l%~2%的颗粒状贝壳粉。
每天光照稳定在l6小时,舍温维持在5摄氏度~l0摄氏度,如超过或低于这个标准,应进行调整。
日常操作程序保持稳定。
此时,如果蛋壳光滑厚实、有光泽,说明质量好。
如果蛋形变长,壳薄透亮,有砂点,甚至出现软壳蛋,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