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近三年就业情况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422.50 KB
- 文档页数:3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近三年学生毕业去向
本科生毕业去向数据统计
近三年本科生申请出国学校
10203040出国
保研
考研就业待定
2013-2015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2013届
2014届
2015届
近三年国内攻读研究生情况
近三年本科生就业去向
本科生就业去向20
10
本科生就业单位名称
近三年硕士生毕业去向
2012-2014届硕士生毕业去向
30
25
20
15
10
5
国内升学出国深造公务员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国企企业待定
2012届硕士2013届硕士2014届硕士
硕士生出国留学去向
涉及社会领域:资源、矿产、石油、地震、水利、交通、市政、环境、电力、土木、房地产
1020304050硕士生就业领域
近三年博士生毕业去向
博士生就业单位名称
2
4
6
8
10
12
14
出国深造公务员事业单位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博士后2012-2014届博士生毕业去向
2012届博士2013届博士2014届博士
510152025博士生就业领域分析。
浙江省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序言本报告剖析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重要指标即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等,把握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解读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目录第一节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 (1)第二节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占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同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7)一、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占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同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11)一、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占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同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1)表2: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占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宁波市区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同全省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占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同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占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宁波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同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第一节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宁波市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学校概况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4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宁波大学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
2004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曾获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最高等级评价。
学院立足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通过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通过产学结合,提升服务地方能力;通过双核驱动, 铸就文化育人正能量。
学院提出了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怀虚涵育、修己立人”为院训,以“追日、唯实”为学院精神,深入开展以实施“平台块”课程结构体系、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课程地图”和“项目驱动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教学改革。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
学院设有人文学院、理工学院、法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和生命医学学院等5个下属学院。
目前拥有省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精品课程2门、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项、市特色专业1个、市教学成果奖12项;目前拥有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19项、厅市级课题132项等。
学院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支撑基地,与企业和地方合作共建了60余个校企(校地)合作基地。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达文波特大学、英国德比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和韩国大佛大学等10余所国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留学生交换、嵌入式工程项目、硕士研究生项目等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
办学十五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立足宁波、服务长三角”,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
近三年,学生平均就业率97%平均签约率96% 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位居全省独立学院首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坚持错位发展,培育办学特色,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独立学院。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近三年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统计表 就业单位
平均比例 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23.75% 设备制造商(中兴、华为等)
19.09%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设计院等)
7.33% 其他单位
48.47%
出国、升学 1.36%
近三年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统计表 就业地区
平均比例 东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35.43% 中部(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16.45% 重庆、四川
40.86% 西部其它省市(内蒙、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
6.79%
出国 0.47%。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第一章学院概况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成立于 1999年 4 月,是浙江省首家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 年 11 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同年 12 月,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并获得最高等级评价。
2010 年,学院被授予首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
2018 年7 月学院顺利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
2019 年9 月,学院整体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迁址到慈溪市办学。
学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法学院、管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材料化学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九个二级学院,53 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等 9 个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万余名。
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已累计为社会发展输送四万多名优秀学子。
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各类学科竞赛成果、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等连续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院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奖,斩获两金一银的佳绩;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总数位列全国所有高校第八、全国独立学院第一。
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加强产教融合和校政企合作。
截止目前,学院共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300 余家。
学院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了一批特色化高质量的地方服务项目,成立了宁波湾区经济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慈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校地共建研究平台,为慈溪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稳岗补贴申请报告稳岗补贴申请报告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1-1 单位名称:1-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1-3 单位所属行业:1-4 单位经营范围:1-5 单位注册资金:1-6 单位基本情况说明:二、申请单位就业情况2-1 单位总人数:2-2 单位拟享受稳岗补贴的就业岗位数量:2-3 单位已实施的稳岗举措:2-4 单位就业情况分析及原因说明:三、申请单位与员工的稳岗协议3-1 单位与员工签订的稳岗协议情况:3-2 稳岗协议内容:3-3 稳岗协议签署时间及有效期:3-4 被解除稳岗协议的情况:四、稳岗补贴申请材料清单4-1 申请表格:4-2 单位加盖公章的《稳岗补贴申请报告》:4-3 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4-4 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4-5 稳岗协议签署的员工名单及联系明文件复印件:4-6 单位近三年的就业情况统计表:4-7 单位的税务登记证复印件:4-8 单位与员工签订稳岗协议的证据材料:附件:附件一:稳岗补贴申请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单位:指申请稳岗补贴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机构。
2-稳岗补贴:由提供给单位的一种用于稳定岗位的经济补贴,旨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3-稳岗协议:单位与员工之间签订的一种协议,约定在一定时期内,单位将不裁员或者裁员数量不超过一定比例,以换取针对稳岗措施提供的经济补贴。
4-营业执照副本:单位合法经营的凭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用于证明单位的合法性。
5-组织机构代码证:单位法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用于标识和管理单位的组织机构。
6-税务登记证:单位合法纳税的凭证,由税务机关颁发,用于证明单位的纳税情况。
大学生毕业及就业情况统计
据我国教育部、人事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毕业生人数只有413万人,而2009年突飞猛进已达到610万人。
2010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又增加到了630万。
2011年7月,毕业生已达到671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
2009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需求人数同比下降了3.3%,求职人数同比增长了10.9%,一方面企业需求下降,一方面求职人数上升,大学生就业将更加困难!
又一份数据显示却让我们费解:近日,前程无忧公布了一份关于“晒晒第一份工作”的调查报告,该项报告对900多名职场新人进行了调查。
报告显示,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找到第一份工作已经不易,但是这第一份工作却都很难令他们满意。
工作一年内跳槽者接近50%,两年之内跳槽者的比例高达66%,第一份工作能够坚持3年以上的,仅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