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2014年遵义市劳动力调查表填表说明一、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调查表调查范围。
本市户籍在劳动年龄段(男年龄16—60周岁,女16—55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及城镇居民。
调查方式。
进村(居)入户调查,一人一表填写。
其他说明:1.此次调查是以户口所在地划分调查区域。
2.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在押两劳人员,要填调查表和登入台账,不作统计汇总;3.外出空巢人员,要通过公安,计生等部门填写各种信息;(一)个人基本情况1.编号,以县(市、区、特区)为单位,编号为档案号,与台账的序号相同,填写格式本县(市、区、特区)行政区划代码+具体数字,如云岩区即为520103000001。
2.户籍地址,填写被调查人户口或身份证上的详细地址。
3.居住地址,填写被调查人现居住的详细地址。
4.毕业院校、时间,填写最高学历的毕业时间,填写格式0000-00,如2013-08。
(中专以上学历才填)5.文化程度,如实填写。
6.健康状况,如实填写。
体弱是指因年老、多病等原因造成,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员;残疾是指是指办理了残疾人证,经劳动能力鉴定为5-10级,或身体有明显残缺,未办理残疾人证和劳动能力鉴定,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员。
7.外出务工返乡时间,填写最后一次返回本省的时间,填写格式0000-00,如2013-08。
不包括回家探亲、休假等临时性回家。
8.人员类别,在对应的人员类别前打“√”,可选多项。
回家大中专毕业生,是指考入大中专学校前是本省农村户籍户口,毕业后回到本省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若未返回本省视同为外出务工。
戒毒康复人员,是指纳入社区戒毒康复的人员。
刑释解教人员,是指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人员;被征地农民,是指清理可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范围的人员。
失业人员,是指城镇户籍的劳动能力, 在调查时无工作, 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符合以下各项条件: (1) 在调查时未从事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 也没有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时未工作状态;(2) 在某一特定期间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3) 当前如有工作机会可以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职业。
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表一、农业生产情况1、耕地面积总耕地面积:_____亩水田面积:_____亩旱地面积:_____亩2、农作物种植粮食作物:水稻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小麦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玉米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经济作物:棉花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油菜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蔬菜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3、畜牧业生猪存栏量:_____头牛存栏量:_____头羊存栏量:_____只家禽存栏量:_____只肉类总产量:_____吨蛋类总产量:_____吨奶类总产量:_____吨4、渔业养殖水面面积:_____亩水产品总产量:_____吨二、农村产业发展1、乡镇企业企业数量:_____个从业人员数量:_____人总产值:_____万元2、农村电商网店数量:_____个销售额:_____万元3、特色农业产业产业名称:_____种植/养殖规模:_____产值:_____万元三、农村居民收入情况1、总收入工资性收入:_____元经营性收入:_____元财产性收入:_____元转移性收入:_____元2、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值:_____元3、收入来源构成务农收入占比:_____%务工收入占比:_____%其他收入占比:_____%四、农村消费情况1、生活消费支出食品支出:_____元衣着支出:_____元居住支出:_____元交通通信支出:_____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_____元医疗保健支出:_____元2、生产性消费支出购买农资支出:_____元购置农业机械支出:_____元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交通硬化道路里程:_____公里通村公路覆盖率:_____% 2、水利设施灌溉渠道长度:_____公里有效灌溉面积:_____亩3、电力通信通电率:_____%网络覆盖率:_____%六、农村金融服务1、金融机构网点数量:_____个2、农户贷款余额:_____万元3、农业保险覆盖面积:_____亩七、农村劳动力情况1、总人口:_____人2、劳动力总数:_____人3、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_____人4、本地就业劳动力数量:_____人八、农村土地流转情况1、流转总面积:_____亩2、流转方式(转包、出租、互换等)及面积:转包:_____亩出租:_____亩互换:_____亩九、农村扶贫情况1、贫困人口数量:_____人2、脱贫人口数量:_____人3、扶贫项目数量及成效:项目名称:_____投入资金:_____万元受益人口:_____人通过对以上各项农村经济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调查表式(一)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5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有效期:填报单位:(一)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1 年月日填报说明:指标平衡关系:2=3+4;7=8+9+10+11;17=18+19+20;21=22+25+27+29+31+33;(二)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1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有效期:填报单位(二)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1 年月日填报说明:指标平衡关系:1=3+4+6+7+8=9+13+15+17+19+20+21+22+23+24=25+28;9=10+12;31=28+29+30=32+33+34+35+36+37+38;41=38+39+40。
注:本表在村级填报时,代号3不填;在乡镇级填报时,代号39不填(应填代号3)。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管理情况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8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有效期:填报单位:(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管理情况统计表(续1)填报单位:(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管理情况统计表(续2)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1 年月日填报说明:指标平衡关系:7=8+9+10+11+12+13=14+15+16+17;29=30+34+38;30=31+33;34=35+36+37;39=41+44;41=42+43;44=45+46;51=52+53。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11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有效期:填报单位:(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续1)填报单位:(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续2)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1 年月日填报说明:指标平衡关系:1=9+11+12+15+16+21=22+24+25+26=27+28+29+30+31+32+33。
农村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农村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基层年报表的调查对象为在被调查户居住的全部人口,包括常住人口与非常住人口。
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与外出务工情况季报表的调查对象为调查户常住人口中的所有劳动力。
一、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
但是现役军人和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经济、生活与本户已经分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家庭常住人口主要作为计算农村住户平均每人收入、消费和积累水平及分析家庭人口状况的依据。
二、全部人口填报项目1.姓名: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
没有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
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
填表时,户主登记为第1人。
2.与户主关系:指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根据申报人的回答填报。
“1”为户主,户主根据家庭日常生活习惯确定;“2”为配偶,指户主的妻子或丈夫;’“3”为子女,指户主的子女;“4”为孙子女,指户主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孙媳婿、外孙媳婿、重孙子女、重孙媳婿、重外孙子女、重外孙媳婿;“5”为父母,指户主的父母或继父母、养父母;“6”祖父母,指户主或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7”为兄弟姐妹,指户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配偶;“8”为其他亲属;“9”为非亲属。
3性别:指被登记人的性别,男性填“1”,女性填“2”。
4.年龄:按周岁填报。
指从出生年月日算起,到填报时间为止,满几周岁就填几周岁。
不满一周岁的填“0岁。
5.在家居住的时间:指调查期内住户成员实际在家居住的时间。
以月为单位填写,不足1个月的时间,按天数折算成月,保留一位小数。
6.是否常住人口:填“1”为是常住人口,填“2”为不是常住人口。
用工及工资总额表号:104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组织机构代码□□□□□□□□-□文号:国统字(2011) 号表内逻辑审核关系:(01)=(05)+(06)+(07)(08)=(09)+(10)+(11)(13)=(14)+(15)+(16)+(17)(12)=(13)+(18)+(19)二、指标解释1、年末从业人员指在企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
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本次试点的年末人数为:2010年12月31日的人数。
2、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且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从业人员。
3、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指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
4、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5、劳务派遣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人员所在单位(用工单位)直接与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被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且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
6、其他从业人员指本方案中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
具体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
不包括在各单位中工作并领取一定报酬的在校学生。
7、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一年)每天平均拥有的从业人数。
对于用工随季节变化较大的单位,应该按每天实际用工人数计算一个月的平均人数,再以十二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全年的平均人数,或以四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被四除求得全年的平均人数。
宝鸡市(全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及趋势。
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核心指标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 (1)第二节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三、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 (3)四、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11)一、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4: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表 (3)表5: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宝鸡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宝鸡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第一节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宝鸡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北京市(全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及趋势。
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核心指标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状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 (1)第二节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三、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 (3)四、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11)一、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4: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表 (3)表5: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北京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北京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填报时间:2019年月日
填报人:主要领导:联系方式:说明:1、用工需求总数包括一般普工岗位、技能岗位。
2、施工企业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工程量、实事求是填写本表中用工人数,需要培训人数,中标后必须每月向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项目主管单位申报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情况及工程进度。
(2)使用新疆籍劳动力承诺书
(招标人名称):
若我单位有幸中标,将积极响应自治区和当地有关认真落实使用新疆籍劳动力的规定,我单位郑重承诺:保证使用新疆籍人员就业比例不少于70%(其中普通基础工作岗位吸纳新疆籍劳动力就业比例不少于90%)。
投标人:(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
表1村基本情况统计表(2015年)
表2 村历年人口统计表(2006—2015年)
表3 村土地利用情况表(2015年)
表4 村历年经济收入基本情况统计表(2006—2015年)
表5 村现状企业情况调查表(2015年)
注:企业发展为扩大规模(用地、生产量)、搬迁、破产等。
表6 村公共设施情况调查表(2015年)
表7 村医疗卫生机构调查表(2015年)
表8 村中小学和托幼现状情况调查表(2015年)
表9 村道路现状调查表(2015年)
表10 村给水排水管网现状调查表(2015年)
表11 村现状其他设施一览表(2015年)
燃气:有无燃气供应场
分布情况
官网走向
管径压力等;
环卫:现状环卫设施分布
机械设备情况
人员情况
环卫现状规模等;
表12 村现状集中居民点一览表(2015年)
注:1、组团户数为房屋建筑间距不超过20米的群落。
2、发展要求内填保留、不保留、扩大规模。
3、备注内填组团所在位置是否在工矿、地质灾害、洪水位下等不宜居住地区。
就业工作月报〔2019〕第1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编 2019年4月8日根据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月报制度安排,经统计整理学生工作部(处)及各学院(部)上报资料,现将3月份毕业生就业工作通报如下:一、2019届毕业生就业招聘情况:1.举办2019届毕业生校园招聘月活动。
3月份,成功举办毕业生校园招聘月活动,同时学校分别于3月13日、20日、27日在中和食乐广场三楼篮球馆举办了三场200多家用人单位参会的集中招聘活动,中国化学工程第二工程局、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冀中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等700多家次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2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个,校党委常委曹庆奎莅临现场指导工作并与用人单位领导、求职学生交流。
招聘月期间举办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中材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场招聘会115场,就业指导中心43场,各学院72场。
2.创新地方组团招聘新模式。
3月12日,**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崔满城组织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组团来校举办**市专场招聘会。
300余名毕业生参会,达成就业意向150余个,现场40余名毕业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3.临床医学院举办2019届毕业生春季医学专场就业洽谈会。
3月27日,临床医学院在医学校区网球场举办了2019届毕业生春季就业洽谈会。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刘志军,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王庚辰、党委副书记付斌到现场指导工作,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招聘进展、福利待遇等情况。
沙河市人民医院、深泽县医院、邯郸市**区中心医院、河间市人民医院、辛集市第一医院等65家单位参会。
二、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情况:创新拓展省内外地方毕业生就业市场,3月新建**市人力资源市场首家省内地市毕业生就业基地、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首家省外副省级毕业生就业基地,土木工程学院新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新建广平县污水处理厂、临床医学院宁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水利水电学院新建北京盈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8家毕业生就业基地。
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为了了解农民工就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发现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开展此调查。
请按要求认真填写调查问卷,谢谢您的参与!
调查地点:市(县)镇(街道)村(居委)
一、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
1、姓名:
2、性别: 男[ ] 女[ ]
3、年龄:
4、文化程度:()
[1]小学[2]初中[3]高中(中专、职技校)[4]大专及本科[5]本科以上5、务工时间长短:()
[1]一年以下 [2]一年以上三年以下 [3]三年以上五年以下 [4]五年以上6、工资状况:()
[1]2000-3000 [2]3000-5000 [3]5000-8000 [4]8000以上
二、返乡前就业情况
7、就业的主要地区:()
[1]北京、上海市区及周边[2]江苏、浙江一带[3]广东一带[4]其他
8、所从事的职业(主要)属于以下哪个行业:()
[1]制造业[2]建筑采掘业[3]住宿餐饮业[4]交通运输业[5]居民服务
[6]其他行业(请说明)
9、就业身份:()
[1]有正式合同的职工[2]无正式合同的职工[3]一般自营劳动者
[4]独立经营的私营雇主[5]合伙经营的私营雇主[6]私营企业雇主
[7]正规注册单位的个体工商户老板[8]非正规注册单位的雇主或老板
[9]亲朋单位的帮工[10]合伙人[11]其他
10、就业是职业性质:()
[1]技术工种[2]非技术工种[3]不变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11、外出务工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 [2]外出经商 [3]本地就业市场狭小 [4]大城市
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 [5]经熟人介绍,和本地亲戚,熟人一起外出务工
非常感谢你的合作!
被调查者联系方式:调查时间:。
杭州市(全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及趋势。
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核心指标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 (1)第二节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三、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 (3)四、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11)一、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4: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表 (3)表5: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杭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第一节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杭州市劳动力就业状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就业再就业和培训情况统计表(一)
栏目关系:1=2+3+5,3>4,5>6;7=8+9+10+11+12+13。
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统计表(二)
社会保险参保和缴费人数情况统计表(三)
说明:1、参保人数和缴费人数是一个时点数,不同年份数据不累加。
2、当年的险种缴费人数有重复统计,累加数只能用人次表示。
3、企业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均不包括离退休人数。
栏目关系:1=3+5+7+9+11+13;2=4+6+8+10+12+14
全州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统计表(四)
单位:万元
栏目关系:1=2+3+4+5+6+7
参加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情况统计表(五)
单位:人、万元
栏目关系:1=3+5,2=4+6;7=9+11,8=10+12
劳动工资情况统计表(六)
说明:3=1/2
劳动法制建设情况统计表(七)
再就业资金和劳动力市场建设情况统计表(八)
栏目关系:1栏+2栏-3栏=11栏;3栏=4+5+6+7+8+9+10
城镇居民、失地农民和困难群体社会保险情况统计表(九)
全州劳动保障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情况统计表(十)
说明:县市社保合并的都填在社保局一栏中。
第21卷 增刊2006年4月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JOU RNAL O F B EI J IN G A GRICUL TU RAL COLL EGEVol.21,Sup.Apr.,2006 收稿日期522;修订日期6225 基金项目北京农学院人文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新农村建设陈 娆,周 云,赵 博(北京农学院经济贸易系,北京102206)摘 要: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及《第十一个五年建设纲要》提出的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都为我们今后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
发展经济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即农村劳动力。
为此,笔者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非农就业和转移的基础上,从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我国是农业大国,存在农村耕地等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农业人口众多,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潜在人力资源相当丰富,蕴涵巨大的潜在生产力等特征。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对农村发展的又一次重大的政策指导,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要将人力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加以培植,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因此,客观地分析农村劳动力现状,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目前,“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在新时期已不再是土地问题,而是农民收入问题。
农民收入问题的最大障碍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多地少局限了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和衡量经济社会转型与进步的标志,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农业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涉农就业的现状和需求,为政府、企业和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就业指导,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们研究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6岁以上3. 您的文化程度:(1)初中及以下(2)高中/中专(3)大专(4)本科(5)研究生及以上4. 您所在的地区:(1)城市(2)农村二、就业现状5. 您目前的就业状态是:(1)已就业(2)待业(3)退休(4)在家务农6. 您目前从事的行业是:(1)农业(2)制造业(3)服务业(4)其他7. 您目前所在的工作单位性质是:(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4)外资企业(5)个体经营8. 您目前月收入是多少?(1)1000元以下(2)1000-2000元(3)2000-3000元(4)3000-5000元(5)5000元以上三、就业需求9. 您希望从事的行业是:(1)农业(2)制造业(3)服务业(4)其他10. 您希望所在的工作单位性质是:(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4)外资企业(5)个体经营11. 您希望月收入是多少?(1)1000元以下(2)1000-2000元(3)2000-3000元(4)3000-5000元(5)5000元以上12. 您对培训的需求程度如何?(1)非常需要(2)需要(3)一般(4)不需要13. 您希望接受的培训类型是:(1)职业技能培训(2)创业培训(3)就业指导培训(4)其他四、政策与建议14. 您认为政府在促进涉农就业方面有哪些优势?(1)政策扶持(2)资金投入(3)人才引进(4)其他15. 您认为政府在促进涉农就业方面存在哪些不足?(1)政策宣传不到位(2)培训资源不足(3)就业信息不畅通(4)其他16. 您对涉农就业政策有何建议?(1)提高培训质量(2)拓宽就业渠道(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其他五、其他17. 您认为影响涉农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自身素质(2)市场需求(3)政策支持(4)其他18. 您对本问卷的调查内容有何评价?(1)非常好(2)较好(3)一般(4)较差(5)非常差再次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问卷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