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被调查者个人情况
姓名:
性别:男(女)年龄:
学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
家庭背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公务员)
学习成绩:(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民主党派、群众)
学生职务:(校级干部、班级干部、一般学生)
毕业院校及专业
被调查者工作应聘情况
原打算应聘地域 1.毕业学校所在(城市、地区、省份);2.生源地(城市、地区、省份);3.其它(城市、地区、省份)
原打算应聘单位类型(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外资企业、私企、个体、自主创业、其它)
正式投简历数量:面试数量:最终达成就业意向数量:
实际应聘地域 1.毕业学校所在(城市、地区、省份);2.生源地(城市、地区、省份);3.其它(城市、地区、省份)
实际应聘单位类型(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外资企业、私企、个体、自主创业、其它)
工资待遇情况
应聘前的目标工资额:实际实习工资额:要求实习期限:实际定岗工资:是否有“三险”福利:是(否)其它奖金福利收入:是(否)个人是否满意满意(不满意)
个人发展前景
本单位发展前景(很好、一般、不好)
个人发展前景(很好、一般、不好)
是否有公派进修机会(有、可能有、没有)
是否再进修(在职进修、辞职进修、不进修)
是否打算因此跳槽是(否)再就业的前景(很好、一般、不好)。
2012届毕业生已进入签约的集中时段,为了及时掌握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增强就业指导的的针对性,请各毕业班按照下列表格的内容进行统计。
表一:
**学院 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截止时间:
统计说明:
1、网签人数:是毕业生与单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完成签约。
2、升学人数:是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并确定就读考取研究生学校。
3、拟录用公务员:是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已完成公示阶段,等待签约。
4、非网签就业人数:是毕业生找到工作后,与用人单位无法进行网上签约,直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相关灵活就业的协议。
5、未就业:无任何就业意向。
就业率=(网签人数+升学人数+拟录用公务员)/总人数
表二:
**学院 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截止时间:
填表说明;
1、毕业去向:
⑴派出:是毕业生与单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完成签约。
⑵升学:是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并确定就读考取研究生学校。
⑶回生源地:是没有进行网签,无就业意向的毕业生
2、接收单位:填写正式网签的接收单位
灵活就业单位:非网签就业,毕业生找到工作后,与用人单位无法进行网上签约,直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相关灵活就业的协议。
说明:请于5月7日上午12点前统计表格以excel表的形式,报至本部邮箱。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表背景介绍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拥有众多优秀的普通高等学校。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从这些学校毕业。
就业作为一个关键性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特成立了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表。
数据收集本统计表通过向山东省的普通高等学校发布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问卷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就业率、就业行业分布、就业地区分布、毕业生薪资水平等。
通过具体的数据收集,我们得以全面了解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就业率统计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总就业率。
就业率是毕业生参加就业活动并成功就业的比例。
统计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达到了XX%。
这一数据表明,大部分的毕业生成功地找到了工作并进入了职场。
就业行业分布统计数据还显示了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非常广泛。
主要的就业行业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教育行业等。
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就业数量最多的两个行业,占总体就业人数的比例较大。
就业地区分布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也是本统计表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山东工作,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去其他省份和城市就业。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些毕业生选择出国就业,这部分人数相对较少但也不可忽视。
毕业生薪资水平通过统计数据,我们还了解到了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
数据显示,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呈现较大的差异。
有部分毕业生薪资较高,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薪资较低。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学历对薪资水平都有一定的影响。
薪资待遇对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也需要关注和进一步改善。
二手资料如下:资料一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3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0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数据显示: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毕业生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从280万一直跃升到2010年的631万,因此我国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资料二资料三从1997年到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和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在不断地上升,但报名人数的增加远大于录取人数的增加,录取比例也在不断的下降,大学生考研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从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情况来看,考研热持续不减。
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就业压力太大迫使毕业生考研随着连续8年的扩招,高校的考研率和扩招幅度也在迅速增长,惨淡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越来越多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为了“稳操胜券”,很多人从一入学就树立了考研的目标,他们毕业后不找工作,而走上考研之路。
据某网站的一项“您为什么要考研”的随机调查显示,考生迫于就业压力是选择考研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此次的调查共有3万多人(包括应届生和非应届生)进行投票,其中,选择“迫于就业的压力,需要更高的文凭”的就占37%,有11586人,很多网友都留言表示由于就业压力太大而决定考研。
近日,记者在广州市各大高校采访时也了解到,不少同学选择考研大多是因为躲避就业压力。
“不管复习有多累,我一定会坚持祝”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小雪话语坚定地告诉记者,“我要避开巨大的就业压力,以我现在的学历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只有提高学历,才能在未来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像小雪这样因为就业压力而考研的学生占考研应届毕业生的90%以上。
二、考研还是就业应届生难以取舍据了解,200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在去年413万人的基础上达到500万人左右,考研已经成为就业之外的一个重要选择。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第一章学院概况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成立于 1999年 4 月,是浙江省首家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 年 11 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同年 12 月,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并获得最高等级评价。
2010 年,学院被授予首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
2018 年7 月学院顺利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
2019 年9 月,学院整体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迁址到慈溪市办学。
学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法学院、管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材料化学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九个二级学院,53 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等 9 个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万余名。
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已累计为社会发展输送四万多名优秀学子。
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各类学科竞赛成果、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等连续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院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奖,斩获两金一银的佳绩;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总数位列全国所有高校第八、全国独立学院第一。
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加强产教融合和校政企合作。
截止目前,学院共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300 余家。
学院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了一批特色化高质量的地方服务项目,成立了宁波湾区经济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慈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校地共建研究平台,为慈溪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