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牙列缺损缺失的覆盖义齿修复 教案

第八章 牙列缺损缺失的覆盖义齿修复 教案

第八章 牙列缺损缺失的覆盖义齿修复  教案
第八章 牙列缺损缺失的覆盖义齿修复  教案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 口腔修复学

授课教师: __ __年_2_月_13_日

牙列缺损或缺失的覆盖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牙列缺损/缺失的覆盖义齿修复 第八草牙列缺损/缺失的益义齿修复(考试占3-5分) 一、教学要求 (一)熟悉覆盖义齿的适应症、禁忌症、优缺点。 (二)了解覆盖义齿的定义、临床操作步骤。 二、教学内容 (一)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物基础、适应症、临床注意事项、优缺点。 (二)覆盖义齿修复的设计,包括基牙的选择、基牙的类型、基牙上的附着体及特殊类型覆盖义齿。 (三)覆盖义齿的制订计划、准备与治疗、基牙预备与顶盖制作、印模制取、颌位关系的记录、基堤设计、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试戴、义齿完成、附着体的安放等临床操作步骤及制作时的注意事项。 (四)覆盖义齿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什么是覆盖义齿?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了解)覆盖义齿(overdenture)是指义齿基托覆盖在天然牙、已治疗的牙根或种植体上,并由它们支持的一种可摘局部义齿或全口义齿。被覆盖的牙或牙根称为覆盖基牙。覆盖基牙的保留可以有效地阻止或减缓剩余牙槽嵴的吸收(resorption of the residual ridge,RRR),同时也增强了义齿的固位、支持与稳定。 覆盖义齿与可摘义齿有何异同?(总结) (1)二者的适应证均广泛 (2)在义齿固位稳定方面,覆盖义齿要优于可摘义齿 (3)覆盖义齿保留了牙根及牙周膜,有效减缓牙槽骨的吸收,可摘义齿对牙周软硬组织的损害较大 (4)覆盖义齿的基托面积较可摘义齿的基托面积大大减小 覆盖义齿有何优缺点?(熟悉) 优点: 1.义齿修复效果理想 (1)义齿稳定性好:牙槽嵴丰满 (2)义齿固位力强:基牙与附着体,减缓组织吸收 (3)改善义齿的支持方式:牙齿+粘膜支持 (4)咀嚼效率高:

第六章 牙列缺损缺失 活动

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一、选择题 1.不属于按基牙放置部位分类的附着体为( ) A.冠外附着体 B.冠上附着体 C.冠内附着体 D.根面附着体 2.弹性附着体阴性与阳性结构结合关系是() A.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牙合向可动度 B.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龈向可动度 C.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根向可动度 D.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有颊舌向可动度 3.固位型圆锥形套筒冠内冠最佳内聚角度为() A.2° B.4° C.6° D.8° 4.冠内附着体位于基牙的部位是() A.牙冠轴面近中 B.牙冠轴面远中 C.牙冠组织内 D.牙冠组织外 5.套筒冠小连接与义齿可摘支架的连接处位于() A.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二分之一处 B.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三分之一处 C.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四分之一处 D.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五分之一处 6.固定附着体义齿组成部分可能有() A.支托 B.舌杆 C.连接体 D.以上都不是 7.可摘附着体义齿组成部分可能有() A.连接体 B.基托 C.全冠 D.以上都是 8.附着体义齿固定效果不佳的原因是() A.附着体阴阳性结构之间间隙过大 B.卡环固位体固位不良 C.附着体义齿基托面积过小 D.基牙牙周条件差 9.套筒冠义齿固位效果不佳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套筒冠义齿内外冠之间不密合 B.套筒冠义齿小连体强度不够 C.套筒冠义齿人工牙选择不当 D.套筒冠义齿基托范围不够 10.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固位-可摘式义齿适用于() A.缺牙区较大的单、双侧非游离端缺损 B.游离端缺损、缺牙隙大 C.余留牙有Ⅱ度松动 D.缺牙区牙合龈距离大于6mm E.缺牙区牙合龈距离小于6mm 11.关于磁性附着体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根上型主要用于全口覆盖义齿和部分覆盖义齿,亦可用于过渡性义齿 B.冠外型常用于单个牙缺失的游离端牙列缺损 C.连接型多用于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可摘部分义齿修复 D.种植型可用于任何牙列缺失或缺损的义齿修复 E.支架型多用于单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可摘部分义齿修复 12.对磁性附着体的主要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有足够且稳定的固位力 B.Z-Ⅰ型磁性固位体可达到每单位9.3N的固位力 C.磁性固位体受覆盖基牙方向的限制,有严格的就位道方向要求 D.不传递侧向力而利于基牙健康

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 重点总结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牙列缺损是指牙列中的部分牙齿缺失 二、病因:龋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外伤、颌骨疾病、发育障碍等。 三、牙列缺损的影响 .咀嚼功能减退.牙周组织病变.发音功能障碍 .影响美观.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四、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 1.固定义齿: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为支持,通过其上的固位体将义齿粘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因其结构类似工程桥梁结构,故又称固定桥 2.可摘局部义齿3.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体4.种植义齿 五、固定义齿的特点 1.义齿所受合力通过基牙全部传导至牙周支持组织,其传导方式类似天然牙。2.义齿咀嚼效率高。3.义齿舒适、无异物感。4.修复后功能活动障碍少。5.切割牙体组织较多。6.不易自洁。7.适应范围小。 六、固定桥和可摘局部义齿的比较 1、固定桥的优点 (1)固位作用好(2)支持作用好(3)稳定作用好 (4)义齿舒适、无异物感。(5)修复后功能活动障碍少。 (6)美观(7)使用方便 2、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点 (1)牙体切割少(2)制作简单,容易修改(3)容易清洁 第二节固定义齿的组成和分类 一、组成 由固位体、桥体、连接体三部分组成,它支持和固定在基牙上形成一个整体行使功能。(retainer、pontic、connector 、abutment ) (一)固位体(retainer) 是在基牙上制作全冠、部分冠、桩冠、嵌体等。与桥体相连。 固位力强,足够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冠内(嵌体),冠外(部分冠,全冠),根内(桩冠,桩核冠) (二)桥体(pontic) 即人工牙,是固定义齿修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三)连接体(connector) 连接桥体与固位体的部分称为连接体。 1.固定连接体: 用焊接或整体铸造法形成的连接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不能活动。 2.活动连接体 固位体和桥体之间通过一种栓道或关节相连,形成一可活动的连接体 二、固定义齿的类型 双端固定桥(完全固定桥)(最理想,广泛应用) 半固定桥(应力中断式桥)(两侧基牙方向差异,共同就位道难取得) 单端固定桥(悬臂固定桥)(以基牙为中心产生杠杆力) 复合固定桥(包含以上两种或三种)

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修复知识宣教

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修复知识宣教 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主要是由龋病、牙周病、外伤、肿瘤和先天畸形引起的。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形成牙齿缺损和缺失的主要原因。再因其它病因引起的牙齿缺损缺失,需要义齿修复者众多。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牙体、牙列缺损和缺失患者的比例相应增多,所以在修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从以几方面为病人进行宣传教育。 一、缺牙后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牙齿是重要的咀嚼器官,当牙齿缺失时会给病人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其程度根据缺牙部位和缺牙的数量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如下: 1.牙列缺损是指牙列中数量不等的部分牙齿的缺失。根据缺牙的多少对病人的影响也是不等的,当仅缺失个别牙齿时,除局部牙槽嵴有小范围的萎缩外,其影响表现在余留牙方面,可导致余留牙向缺隙倾斜,对颌牙向缺隙伸长,造成早接触和咬合干扰,如不及时修复,会使多个牙受到影响,而且给以后的修复也会带来很多困惑。 2.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龋病和外伤。由于缺损的原因、部位、程度的不同,影响也有差异。当牙体少量缺损,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如果缺损深达牙釉质或牙本质,就可引起牙本质过敏、牙髓出血、发炎变性以致坏死,进而可引起尖周病变。 因而牙体缺损不仅仅是本身问题,对牙列、咬合以及牙周组织都会产生影响。(祥见修复学第4版第20页第16行) 3.牙列缺失是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其原因以牙周病、老年生理性退变较多。由于牙列缺失,上下颌骨间失去牙的支持,面下三分之一距离变短,唇颊内陷,肌肉松弛,口角下垂,皮肤皱纹加深,下颌易前伸,直接影响患者的面容,使患者在精神上和心理状态压力很大,产生自卑感,因此应予及时修复治疗。(祥见修复学第4版第146页) 二、心理指导 人们常说“老掉牙”,认为缺牙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不然,缺牙不仅是老年人,而是不同年令的人都可能有缺牙的时候,如先天性缺牙、外伤、龋病、牙周病等等都可导致不同程度、不同数目牙齿的缺失。当然老年生理性退变导致牙齿缺失更是常见病。所以缺了牙齿给病人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了一定的痛苦,我们应向病人宣传缺牙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修复。修复缺失的牙不仅仅是要吃东西,恢复容貌和发音。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般人想不到的作用:就是能维护整个咀嚼系统的健康。人的正常牙列像一道扎得很紧的栅栏,相邻的牙和相对咬的牙之间相互支持又相互限制。而一旦缺少了一颗或几颗牙又没有及时镶复时,就会像抽去几根桩的栅栏一样,逐渐松垮、倒塌。观察一下拔牙后长期未镶复的牙列,会看到邻近缺隙的牙歪斜,与缺失牙对咬的牙过长,这种咬合混乱的状态不仅有碍美观及咀嚼,影响发音功能,也会连累到有关的肌和维护整个咀嚼系统的完整和健康。 三、修复治疗前的指导 1.患者的心理准备 为了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并保证长期成功率,使患者在修复治疗之前,了解在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患者在思想和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是患者的口内条件。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缺牙数目、缺牙部位、缺牙间隙的大小、牙槽脊的愈合情况、余留牙的健康情况、牙周粘膜组织健康情况以及治疗的难易成度。 其次是修复的费用和所需的时间。在给患者治疗前,应向患者说明镶牙所用的材料、费用以及治疗方案,让患者有所选择和心理准备。不应盲目的给病人私自制定治疗方案。另外,

牙列缺损的修复

牙列缺损的修复 目录 第一节固定义齿八、设计原则 第二节可摘局部义齿九、分类设计 一、定义十、义点制作 二、适应性十一、修复后问题及处理 三、按义齿支持形式分类 四、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类型 五、牙冠外形高点线与观测线 六、牙列缺失 七、义齿的设计 牙列缺损的修复 第一节固定义齿 固定义齿是利用缺牙区一侧或两侧的天然牙作为基牙,在基牙上做各种类型的固位体,缺牙区做桥体,通过连接体连接成一整体,最后用粘固剂固定在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由于其结构与桥梁相似,故又称固定桥。 【适应证】 l.适用于18足岁以上成年人,一般20-55岁最为适宜做固定桥修复。 2.只适用于少数牙缺失,前牙1-4个,后牙l-2个为限,及间隔缺牙不多者。 3.患者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且基牙符合要求,能接受牙体制备及能合作者。 4.患者的愿望及职业上要求。 【禁忌证】 l.不适宜青少年患者。 2.严重深覆 、交叉 、过度磨耗等不能通过调磨来协调咬合关系者。 3.缺牙时久, 关系紊乱,致使下颌运动受限者。 4.对死髓牙或牙髓治疗不彻底者。 5.缺牙区牙槽嵴缺损过大,尤其是前牙区缺损者。 6.牙龈进行性炎症,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l/3者。 7.后牙末端游离缺失者。 【准备】 1.根据缺牙数目。部位、 关系及基牙形态、组织结构及牙周支持组织情况来选择基牙和确定基牙数目。 2.检查缺牙区拔牙伤口是否愈合,缺牙间隙大小、牙槽嵴及口腔粘膜等情况。 3.基牙牙冠应高大,根长大,如有牙体或牙周病者,需先做治疗,无髓牙应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 4.咬合关系应基本正常,基牙如有倾斜移位、对颌牙伸长、扭转或错位者,则必须进行调磨或改变固位体的设计方法。 【方法】 l.基牙牙体制备参照牙体缺损修复,按固位体的类型进行牙体制备时,要求所有基牙相应轴面彼此平行,

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

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牙列缺失的原因,并对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情况分析总结。方法将本院350例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老年人患者,进行不同年龄段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情况分析,并对其分别进行不同修复方法进行修复。结果350例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老年人患者,牙列缺损共296例Kennedy 分类:一类198例占56.6%、二类76例占21.7%、三类22例占6.3%,牙列缺失共54例:部分缺失41例占11.7%、全口无牙13例占3.7%。作者同时对54例牙列缺失老年人患者进行总义齿修复,296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其他义齿修复。结论我们应该对中老年人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高龋病和牙周病的防治工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牙齿缺失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牙列缺损修复的重要性。 【关键词】老年人;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修复治疗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门户,营养丰富的食品都需要经过牙齿的咀嚼,才能容易被消化系统吸收,因此,维持牙列的完整性,及时修复缺失牙极其重要。老年人失牙较多,对全口义齿或局部义齿的修复需求很大;老年人失牙是中年人的11.2 倍[1];中年后失牙未及时修复和正确治疗,是老年人牙列缺失发展速度加快、数量增多的原因。还有部分老年患者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因操作产生疼痛而出现恐惧心理,惧怕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从而不愿进行系统的口腔修复。现对本院350例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现有本院老年人350例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其中男217例,女133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分三个年龄组:60~70岁为183例、70~80岁为135例、80岁以上为32例;牙列缺损296例、牙列缺失54例。牙列缺损Kennedy 一类198例、二类76例、三类22例。 1.2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修复方法根据临床检查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情况确定义齿修复状况。将义齿修复状况分为:无义齿、单桥(1个固定桥)、多桥(多个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固定桥和局部义齿、上或下颌总义齿、全口总义齿、非正规固定桥。 1.3 修复方法 1.3.1 暂时重建修复常规口腔颌面部检查,首先分析余留牙状况,做牙体、牙周治疗;制取上下颌全牙列模型,灌模;利用蜡堤转移咬关系与可调式架上,进行咬分析,结合牙列磨耗的程度、牙列缺损及缺牙的位置、数目、松动牙情况等,确定需要面重建的牙列以及修复体的设计类型,根据分析结果及设计方案对牙列进行调,再常规牙体预备、取模,常规制作模型。确定重建高度及需要重建的牙列,在需要重建牙列的模型上制作蜡堤。 1.3.2 前牙切垫基牙主要分布3~3;后牙垫:后牙重度磨耗,食嵌、牙周病,前牙及后牙缺失。前后牙垫:牙列重度磨耗,间断性缺牙或孤立基牙,牙周病。嘱患者自然放松,然后反复咬,在口内进行颌位纪录,在架上制作暂时性可摘式重建修复体,首先部分升高咬,3 mm 左右,制作单垫,3 mm 以上需平分

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修复知识宣教

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人类地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主要是由龋病、牙周病、外伤、肿瘤和先天畸形引起地.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地三大疾病之一,也是形成牙齿缺损和缺失地主要原因.再因其它病因引起地牙齿缺损缺失,需要义齿修复者众多.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牙体、牙列缺损和缺失患者地比例相应增多,所以在修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从以几方面为病人进行宣传教育. 缺牙后对病人身心健康地影响 牙齿是重要地咀嚼器官,当牙齿缺失时会给病人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其程度根据缺牙部位和缺牙地数量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如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牙列缺损是指牙列中数量不等地部分牙齿地缺失.根据缺牙地多少对病人地影响也是不等地,当仅缺失个别牙齿时,除局部牙槽嵴有小范围地萎缩外,其影响表现在余留牙方面,可导致余留牙向缺隙倾斜,对颌牙向缺隙伸长,造成早接触和咬合干扰,如不及时修复,会使多个牙受到影响,而且给以后地修复也会带来很多困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牙体缺损最常见地原因是龋病和外伤.由于缺损地原因、部位、程度地不同,影响也有差异.当牙体少量缺损,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如果缺损深达牙釉质或牙本质,就可引起牙本质过敏、牙髓出血、发炎变性以致坏死,进而可引起尖周病变.因而牙体缺损不仅仅是本身问题,对牙列、咬合以及牙周组织都会产生影响.(祥见修复学第版第页第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牙列缺失是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其原因以牙周病、老年生理性退变较多.由于牙列缺失,上下颌骨间失去牙地支持,面下三分之一距离变短,唇颊内陷,肌肉松弛,口角下垂,皮肤皱纹加深,下颌易前伸,直接影响患者地面容,使患者在精神上和心理状态压力很大,产生自卑感,因此应予及时修复治疗.(祥见修复学第版第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心理指导 人们常说“老掉牙”,认为缺牙只是老年人地事情.其实不然,缺牙不仅是老年人,而是不同年令地人都可能有缺牙地时候,如先天性缺牙、外伤、龋病、牙周病等等都可导致不同程度、不同数目牙齿地缺失.当然老年生理性退变导致牙齿缺失更是常见病.所以缺了牙齿给病人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了一定地痛苦,我们应向病人宣传缺牙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修复.修复缺失地牙不仅仅是要吃东西,恢复容貌和发音.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般人想不到地作用:就是能维护整个咀嚼系统地健康.人地正常牙列像一道扎得很紧地栅栏,相邻地牙和相对咬地牙之间相互支持又相互限制.而一旦缺少了一颗或几颗牙又没有及时镶复时,就会像抽去几根桩地栅栏一样,逐渐松垮、倒塌.观察一下拔牙后长期未镶复地牙列,会看到邻近缺隙地牙歪斜,与缺失牙对咬地牙过长,这种咬合混乱地状态不仅有碍美观及咀嚼,影响发音功能,也会连累到有关地肌和维护整个咀嚼系统地完整和健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修复治疗前地指导 患者地心理准备 为了达到理想地修复效果并保证长期成功率,使患者在修复治疗之前,了解在治疗中需要注意地问题,让患者在思想和心理上做好充分地准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首先是患者地口内条件.让患者了解自己地缺牙数目、缺牙部位、缺牙间隙地大小、牙槽脊地愈合情况、余留牙地健康情况、牙周粘膜组织健康情况以及治疗地难易成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次是修复地费用和所需地时间.在给患者治疗前,应向患者说明镶牙所用地材料、费用以及治疗方案,让患者有所选择和心理准备.不应盲目地给病人私自制定治疗方案.另外,患者在治疗时所需要地时间和次数,个别牙齿缺失与多个牙齿地缺失在治疗时来地次数不一样;固定义齿修复与活动义齿修复所需要地是间也不一样,所用地材料和价格也有很大差别.所

牙列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牙列缺损的可摘义齿修复 一、教学要求(考试占10-15分) (一)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作用、设计要求、设计过程中的稳定与固位、Kennedy牙列缺损的分类。 (二)熟悉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症、特点类型、支持形式、临床操作步骤、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三)了解牙列缺损的其他分类方法、可摘局部义齿各部分的制作及修理。 二、教学内容 (一)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优缺点、类型及支持方式(1.牙支持式、2.粘膜支持式、3.混合支持式)、与固定义齿修复的特点比较。 (二)牙列缺损及可摘义齿的分类,包括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Cummer分类、王征寿六类分类、Kratochvi1分类。 (三)可摘局部义齿的模型(诊断模型、工作模型)观测。 (四)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 1.支托的作用及要求(位置、大小、材料、与基牙关系、厚度)。 2.固位体的功能、要求、种类及各类直接固位体的组成、作用和要求。 3.连接体,包括大连接体(腭杆、板、舌杆、舌板、唇杆、颊杆)及小连接体。 4.基托的功能、类型、制作要求伸展范围、厚度、与基牙及邻牙的关系、与粘膜的关系、形态和美学要求)。 5.人工牙的作用、选择原则、种类。 (五)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1.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基本要求(适应恢复咀嚼功能、保护口腔硬软组织健康、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作用、舒适、美观、坚固、耐用、容易摘戴)。 2.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组成、影响因素、调节固位力的具体措施与稳定)及不稳定的原因、临床表现、转动性不稳定的消除方法、临床处理。 3.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包括生物学与生物力学原则、固位设计的原则、稳定设计的原则、咬合设计的原则、连接设计的原则、加强设计的原则、牙合学的原则、美学的原则。 4.固定-可摘联合修复。 (六)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修复前准备、印模、确定颌位关系和上颌架、模型设计和模型预备)。 (七)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铸造支架的制作、弯制法制作支架和卡环、排牙、完成)。(八)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注意事项、检查和处理、戴牙须知。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 1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病因和影响牙列缺损 dentition defect是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自然牙的缺失。牙列缺失edentulous是指单颌或上下颌整个牙列的缺失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因是龋病、牙周病、外伤、肿瘤和先天畸形等。根据我国1995年全国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统计6574岁老年人组中牙列缺损率为7789牙列缺失率为10.51平均失牙9.86个需要进行义齿修复治疗的占29.08。口腔修复学即是研究和利用人工装臵如各类修复体等恢复、重建 各种缺失牙或颌面缺损并保持其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牙列缺损或缺失后如不及时修复可给患者带来局部和全身的影响表现为?缺隙两侧的邻牙倾斜移位对牙伸长出现牙间隙、局部咬合紊乱甚至牙周创伤?咀嚼功能减退或丧失?影响发音功能尤其是前牙缺失?影响外貌美观?长期、多个后牙缺失且久未修复可引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固定义齿牙列缺损的常规修复设计是固定局部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fixed prosthesis是利用缺失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在其上制作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借黏固剂黏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的修复体。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一般桥梁的结构类似又称固定桥fixed bridge。 1固定义齿的特点 ?义齿承受的牙合力完全由基牙的牙周组织承担而缺 失牙区的牙槽嵴不承担牙合力。适用于牙列中少数牙缺失或间隔缺失邻牙有足够支持和固位的病例。?义齿稳固支持良好因而咀嚼效率较摺:垡宄萏寤 ?媸省?环涟 ?艋颊呷菀捉邮堋:茉诨郎现谱鞴涛惶 :菀宄葜谱鹘细丛右痪す掏瓿珊蟛灰仔蘩怼?2固定义齿迨毙枨懈罱隙嘌捞遄橹的组成固定义齿由固位体、桥体和连接体三部分组成。 1固位体是指在基牙上制作并黏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等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

牙列缺损的影响及修复

牙列缺损的影响及常见修复方法 一、牙列缺损的影响 1、牙列缺损的定义:牙列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缺损畸形,它是指牙列中个别或部分牙缺失。造成的原因有外伤、龋齿、牙周病、颌骨肿瘤手术后或发育障碍等。迄今为止,国内患者牙列缺损的常见病因仍然是龋病和牙周病。 2、牙列缺损的影响:牙列缺损可表现为前牙缺失、后牙缺失。 前牙缺失对美观及发音影响较大,尤其在多个前牙缺失时,由于牙槽嵴萎缩,使唇、颊部组织失去支持而凹陷,面部邹纹增多,面容显得苍老,严重影响人的容貌美观,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心理上的障碍,而且会影响患者语言及切割食物的功能。 当后牙缺失时,若长时间不及时修复,则可导致余留牙向缺隙倾斜,使缺隙变小,邻牙关系丧失,引起食物嵌塞、继发龋、牙周病;对颌牙向缺隙伸长,形成早接触及颌干扰,缺牙时间愈长,余留牙倾斜、伸长愈明显。轻者使患者降低咀嚼功能,重者可导致口颌系统疾病。 二、牙列缺损的修复时机(什么时候镶牙合适?) 一般拔牙后2-3个月,待拔牙窝基本恢复完全即可镶牙。如果拔牙后余留牙所剩无几,无法咀嚼食物,也可作即刻义齿或拔牙一周后镶临时假牙以恢复功能,待三个月后再正式镶牙。过早镶牙会因牙槽骨的变化而导致假牙戴用一年半载就松动不密合。而拔牙后长期不镶牙又会导致余牙倾斜,咬合紊乱,颞颌关节等出问题,因此缺牙后应及时镶牙。 三、牙列缺损的常见修复方法 1、固定局部义齿(固定假牙):患者本人不能自行取下的假牙,医生要将缺失牙相邻的两侧真牙磨小,将做好的假牙粘固在磨小的真牙上。由于固定假牙要靠相邻的真牙来负担,这就要求缺牙的数目不能多,一般来说,前牙缺失超过四颗,后牙缺失超过两颗就不易镶固定假牙。另外,缺牙两侧的真牙必须牢固。固定假牙几乎没有异物感,咀嚼效率较高,也免去了反复摘戴的麻烦,使用年限较长。但固定假牙可能磨除邻牙较多的牙体组织,并因此有可能影响牙髓活力,(即有可能要杀死牙神经),价格一般比活动假牙稍贵。 固定义齿材料:金属烤、金属、全瓷 金属烤瓷牙:先制作金属内冠,以此为支架,在其表面用与自然牙色相似的瓷粉恢复牙外形后,在真空烤瓷炉内烤制,使瓷与金属合金熔合形成烤瓷牙冠。 镍铬合金烤瓷牙:其内冠是由镍铬合金铸造而成,镍铬合金材料做的烤瓷牙稳定性不够好,不耐腐蚀。在口腔唾液环境里面长期浸泡,镍离子容易析出,部分患者会对镍离子产生过敏反应。 钴铬合金烤瓷牙是属于非贵金属烤瓷牙中的一种。它的优点就是具有较强的金属稳定性,耐腐蚀性较高,与贵金属烤瓷牙以及全瓷牙相比,钴铬烤瓷牙的费用明显就低很多。而跟镍铬烤瓷牙相比的话,钴铬烤瓷牙又比较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比较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8-05-04T14:13:43.7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作者:袁小鹏 [导读] 针对牙列缺失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相比于常规治疗,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且更舒适、美观,有效率高。新津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比较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4例行牙列缺损治疗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修复方式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8.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9.4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度、美观度及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列缺失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相比于常规治疗,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且更舒适、美观,有效率高。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牙列缺失 牙列缺失多由牙周炎、龋坏引起,其会降低或削弱牙齿的辅助发音及咀嚼能力,并且还会影响患者美观度。针对常规修复方式而言,其对于牙列缺失数不多且牙床健康者尤为适用。口腔种植修复乃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且在牙列缺失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因其采用和人体可相容的材料,并当作牙根植入到缺损处的牙床,最终形成牢固的基桩,结合于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本次研究针对本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4例行牙列缺损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4例行牙列缺损治疗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中,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7±6.70)岁,牙龄脱落原因:牙体缺损13例,外伤5例,牙周病变18例,其他8例;观察组40例中,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6±6.69)岁,牙龄脱落原因:牙体缺损12例,外伤4例,牙周病变19例,其他9例。两组年龄、性别、牙龄脱落原因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修复治疗。消毒口腔内组织及手术操作区皮肤,无菌铺单,用浓度为0.8%的普鲁卡因(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386)实施局部麻醉,对患者残牙部位进行清理,当拔牙部位愈合护,则可常规备牙;仔细为患者佩戴患牙模型。 1.2.2观察组 行口腔种植修复。依据外科手术相关要求,消毒口腔及周围皮肤,手术区常规铺无菌单,运用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压槽嵴项处,行L形或H形切口,暴露且定位牙槽骨后,依据预先设定好的深度、直径等,用先锋钻实施扩孔操作;待颈部成型后,植入种植牙,且愈合基台,或者是封闭螺丝实施固定,最后缝合。完成手术后,连续服用3d抗生素。7d后便可拆线。种植牙修复:在手术后3~6个月时,实施种植牙修复。种植操作前,先X线查种植体,并细致检查牢固程度及患者疼痛感。修复时,依照咬合关系、植入义齿规格及植入方向等情况,选择合宜的基台及冠修复。 1.3疗效评定标准[2] 若患者牙列缺失已被修复,无论是功能上,还是视觉上,均与正常牙齿没有显著差异,即显效;若压裂缺失得到基本修复,功能上、视觉上均与正常牙齿没有明显差异,即有效;若牙列缺失没有得到修复,视觉上与正常牙之间仍有较大差异,口腔活动存在不适感,即无效。在种植牙修复期结束后,对患者舒适度、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固位功能展开调查,满分100分,分值高低与满意高低呈正比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数据,卡方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若经比较有显著差异,则由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9.45,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病因和影响 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是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自然牙的缺失。牙列缺失 牙 (edentulous)是指单颌或上下颌整个牙列的缺失,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因是龋病、牙周病、外伤、肿瘤和先天畸形等。根据我国1995年全国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统计,65~74岁老年人组中,牙列缺损率为77.89%,牙列缺失率为%,平均失牙个,需要进行义齿修复治疗的占%。 口腔修复学即是研究和利用人工装置如各类修复体等恢复、重建各种缺失牙或颌面缺损并保持其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牙列缺损或缺失后如不及时修复,可给患者带来局部和全身的影响,表现为:①缺隙牙 两侧的邻牙倾斜移位,对牙伸长,出现牙间隙、局部咬合紊乱甚至牙周创伤;②咀嚼功能减退或丧失;③影响发音功能,尤其是前牙缺失;④影响外貌美观;⑤长期、多个后牙缺失且久未修复可引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固定义齿 牙列缺损的常规修复设计是固定局部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 固定义齿(fixed prosthesis)是利用缺失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在其上制作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借黏固剂黏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的修复体。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一般桥梁的结构类似,又称固定桥(fixed bridge)。 1.固定义齿的特点①义齿承受的牙合力完全由基牙的牙周组织承担,而缺失牙区的牙槽嵴不承担牙合力。适用于牙列中少数牙缺失或间隔缺失,邻牙有足够支持和固位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一、教学要求(考试占10-15分) (一)掌握无牙颌的结构特点、解剖标志及分区,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临床操作步骤(印模、颌位关系记录)。 (二)熟悉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准备、技工制作操作(排牙原则、平衡牙合理论)、戴牙时的注意事项及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三)了解牙列缺失对机体的影响,牙列单颌全口义齿和即刻全口义齿的特点和修复要求。二、教学内容 (一)牙列缺失的病因、患病率、影响,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 (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及其临床意义,组织结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牙列缺失的组织改变。 (三)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吸附力、大气压力、表面张力),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颌骨的解剖形态、口腔粘膜的性质、基托的边缘、唾液的质和量),影响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良好的咬合关系、合理的排牙、理想的基托磨光面)。 (四)全口义齿修复前与患者的交流、口腔检查、外科处理,全口义齿与终止全口义齿的选择。(五)全口义齿制作。 1.全口义齿印模的分类(一次、二次印模法:开口、闭口式印模法:粘膜静止,运动式印模法)。、步骤方法、要求及模型的要求、灌注方法。 2.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 ①垂直颌位关系,包括垂直距离、牙合托的定义,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的影响。 ②水平颌位关系(哥特氏弓描计法、直接咬合法、肌监控仪法)。 ③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 ④上牙合架的操作步骤,前伸踝道斜度、侧方踝道斜度、切道斜度的确定。 3.排牙,包括人工牙的选择(质地、形态、色泽和大小)、排牙原则(美观原则、组织保健原则、咀嚼功能原则)、前牙后牙排牙方法。 4.平衡牙合的分类(正中牙合平衡、非正中牙合平衡、)平衡牙合的理论(五因素:髁导斜度、切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定位平面斜度,十定律,三因素四定律)。. 5.试戴,包括义齿在牙合架上的检查,义齿戴入口腔后局部比例是否协调、颌位关系、前牙、后牙、基托、垂直距离和发音的检查,试戴时常见问题(垂直距离错误、牙合位错误、平衡牙合调整、牙合平面偏斜、外型不理想)及处理。 6.蜡型的完成、装盒、开盒、除蜡、填塞塑料、热处理后再上牙合架检查咬合。 (六)全口义齿初戴,包括义齿检查(戴前检查、义齿就位、义齿的平稳度、义齿的基托、牙合位关系、咬合关系、有无疼痛)、选磨、给患者的戴牙指导。 (七)戴用义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包括疼痛(组织面局部问题、基托边缘、咬合、义齿不稳定、垂直距离过高)、固位不良(休息状态时义齿容易松动脱落、张口或说话或打哈欠时义齿易脱位、咀嚼食物时易脱位)、发音障碍、恶心、咬颊咬舌(牙列缺失后唇颊内陷或舌体变大、人工牙排列覆盖过少或呈对刃牙合、颌间距离后部过小)、咀嚼功能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 (八)全口义齿基托折裂和折裂、人工牙折断或脱落的修理,重衬。

最新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pdf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病因和影响 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是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自然牙的缺失。牙列缺失(edentulous)是 指单颌或上下颌整个牙列的缺失,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因是龋病、牙周病、外伤、肿瘤和先天畸形等。根据我国1995年全国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统计,65~74岁老年人组中,牙列缺损率为77.89%,牙列缺失率为10.51%,平均失牙9.86个,需要进行义齿修复治疗的占29.08%。 口腔修复学即是研究和利用人工装臵如各类修复体等恢复、重建各种缺失牙或颌面缺损并保持其生理 功能的一门学科。 牙列缺损或缺失后如不及时修复,可给患者带来局部和全身的影响,表现为:①缺隙两侧的邻牙倾斜 移位,对牙伸长,出现牙间隙、局部咬合紊乱甚至牙周创伤;②咀嚼功能减退或丧失;③影响发音功 能,尤其是前牙缺失;④影响外貌美观;⑤长期、多个后牙缺失且久未修复可引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固定义齿 牙列缺损的常规修复设计是固定局部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 固定义齿(fixed prosthesis)是利用缺失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在其上制作 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借黏固剂黏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的修复体。由于其基 本结构与一般桥梁的结构类似,又称固定桥(fixed bridge)。 1.固定义齿的特点①义齿承受的牙合力完全由基牙的牙周组织承担,而缺失牙区的牙槽嵴不承担 牙合力。适用于牙列中少数牙缺失或间隔缺失,邻牙有足够支持和固位的病例。②义齿稳固,支持良好,因而咀嚼效率较高。③义齿体积小、舒适、不妨碍发音,患者容易接受。④在基牙上制作固位体时,需切 割较多牙体组织。⑤义齿制作较复杂,一经黏固完成后不易修理。 2.固定义齿的组成固定义齿由固位体、桥体和连接体三部分组成。 (1)固位体是指在基牙上制作并黏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等,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 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 (2)桥体即人工牙,是固定义齿修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制作的桥体要和缺失牙外形相似, 色泽美观,又需具备一定的强度,能承受胎力。按桥体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树脂桥体、金属塑料联合桥体、金属树脂联合桥体、烧瓷熔附金属桥体等。 (3)连接体是固位体与桥体之间的连接部分。按连接的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连接体和活动连接体。连 接体应有是够的强度,不影响美观且易清洁。 3.固定义齿的类型固定桥的分类方法较多,临床上常根据固定桥的结构不同分为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单端固定桥和复合固定桥 (1)双端固定桥又称完全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且固位体与桥体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双端 固定桥能承受较大的牙合力,且两端基牙分担的牙合力比较均匀,是固定桥设汁中理想的结构形式,也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设计形式。 (2)半固定桥桥体与两端固位体的连接方式不同,一端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活动连接 多为栓道式结构,桥体上的栓体嵌合于固位体的栓道内。适用于一侧基牙倾斜度大或两侧基牙倾斜方向差 异大,难以取得共同就位道时。 (3)单端固定桥又称悬臂固定桥。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朋为固定连接;另一端是完 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因此种固定桥承受力时可以桥体为力臂,基牙为旋转中心产生杠杆作用,使基牙发生扭转和倾斜,因此临床上应严控制适应证。 (4)复合固定桥是以上两种或三种简单固定桥联合组成的固定桥。如在双端固定桥的一端再连接一个半固定桥或单端固定桥。 4.固定义齿的适应证 并非所有牙列缺损的患者都适合固定桥修复,固定桥修复有严格的适应范围。 (1)固定桥最适合修复l~2个缺失牙,即牙列内有少数牙缺失或少数牙的间隔缺失。 (2)基牙牙冠的牙合龈高度适当,形态、位臵正常,牙髓、牙周组织健康,牙根粗壮并有足够的长度,牙槽骨有吸收者不得超过根长的1/3。 (3) 缺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缺牙间隙有适当的牙合龈高度。 (4) 应在拔牙后3个月牙槽嵴吸收基本稳定后制作固定义齿。 (5)缺牙区牙槽嵴吸收不宜过多。 牙合牙合牙合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病因和影响 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是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自然牙的缺失。牙列缺失 牙 (edentulous)是指单颌或上下颌整个牙列的缺失,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因是龋病、牙周病、外伤、肿瘤和先天畸形等。根据我国1995年全国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统计,65~74岁老年人组中,牙列缺损率为77.89%,牙列缺失率为%,平均失牙个,需要进行义齿修复治疗的占%。 口腔修复学即是研究和利用人工装置如各类修复体等恢复、重建各种缺失牙或颌面缺损并保持其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牙列缺损或缺失后如不及时修复,可给患者带来局部和全身的影响,表现为:①缺隙牙 两侧的邻牙倾斜移位,对牙伸长,出现牙间隙、局部咬合紊乱甚至牙周创伤;②咀嚼功能减退或丧失;③影响发音功能,尤其是前牙缺失;④影响外貌美观;⑤长期、多个后牙缺失且久未修复可引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固定义齿 牙列缺损的常规修复设计是固定局部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 固定义齿(fixed prosthesis)是利用缺失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在其上制作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借黏固剂黏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的修复体。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一般桥梁的结构类似,又称固定桥(fixed bridge)。 1.固定义齿的特点①义齿承受的牙合力完全由基牙的牙周组织承担,而缺失牙区的牙槽嵴不承担牙合力。适用于牙列中少数牙缺失或间隔缺失,邻牙有足够支持和固位

口腔修复学 第六章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讲稿

第六章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概念:是牙周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修复治疗方法来改善牙列中患牙的松动、移位和牙周创伤,以及咀嚼无力等症状,维持牙周病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调HE、正畸矫治、夹板固定等 目的: 1.调整咬合,消除因咬合引起的牙周组织创伤,减轻牙周支持组织的负担。 2.固定因牙周炎引起的松动牙,将HE力重新分配,控制病理性松动和移位,使牙周组织获得生理性休息,为牙周组织愈合创造条件。 3.提高咀嚼效能,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全身健康状况。 第一节牙周病修复治疗的特点和原则 一、牙周病修复治疗特点 牙周病修复治疗的效果与牙周病夹板固定治疗特点有关 ㈠、松动牙的固定 夹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 夹板固定的基本原理是将多个单根或多根的患牙和健康牙,通过夹板连结成一个“多根巨牙”组成一个新的咀嚼单位;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力分散到更多的牙上,共同分担此外力,从而减轻个别牙的负荷。当受到倾斜力作用时,由于原单个牙受力时支点位置的改变,牙运动方向也相应改变,因此不会造成单根牙似的倾斜位移。在夹板的作用下,原单个牙移动成为整体运动,像一个多根磨牙,以更多的垂直方向力作用于牙周支持组织,从而符合牙周组织能耐受较大垂直方向力的生理特点。 (二)、咬合力的分散 牙周病修复治疗就利用牙周组织的代偿功能 牙周夹板将牙列中患牙连接成整体,或将缺失牙通过人工牙修复成完整牙列,发挥所有基牙牙周组织的潜力,减轻个别牙周组织吸收,减少患牙的负担;如果在去除引起牙松动因素的同时将松动牙固定,限制其动度,分散其HE力,减轻患牙的负担,使松动牙的牙周组织能够得到生理性休息,这有利于促进松动牙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二、牙周病修复治疗原则 (一)牙周病修复治疗适应证: 1.牙列中个别牙或一组牙松动Ιo~Πo,牙周组织破坏吸收达根长的1/2~2/3,经牙周病基础治疗基本完成,牙周炎症得到控制,需做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的患者。 2. 个别或一组牙有明显的咬HE创伤引起牙周病,牙周病基础治疗基本完成,需做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的患者。 3.因増龄引起牙周组织变化,多数余留牙松动伴牙列缺损,经牙周综合处理,需要做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的患者。 4.上前牙因牙周病而呈扇形移位,或后牙颊舌向、近远中向移位,患牙牙周组织破坏吸收未超过根长的1/2,经牙周病基础治疗,牙周炎得到控制的患者,可考虑先行正畸治疗,移位患牙复位后,再做牙周夹板修复治疗。 5.个别牙松动度超过Πo,牙周组织破坏吸收超过根长的2/3的中、重度牙周病,牙周病基础治疗基本完成,牙周炎症能得到控制者,需采用套筒冠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的患者。 ㈡修复治疗前准备 牙周病患者能否进行牙周病修复治疗,在修复治疗前,通过口腔常规检查,除了要了解牙周病基础治疗后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炎症控制情况外,针对牙周病夹板修复治疗特点,还需对牙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病因和影响 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是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自然牙的缺失。牙列缺失(edentulous)是指单颌或上下颌整个牙列的缺失,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因是龋病、牙周病、外伤、肿瘤和先天畸形等。根据我国1995年全国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统计,65~74岁老年人组中,牙列缺损率为77.89%,牙列缺失率为10.51%,平均失牙9.86个,需要进行义齿修复治疗的占29.08%。 口腔修复学即是研究和利用人工装臵如各类修复体等恢复、重建各种缺失牙或颌面缺损并保持其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牙列缺损或缺失后如不及时修复,可给患者带来局部和全身的影响,表现为:①缺隙两侧的邻牙倾斜移位,对 牙伸长,出现牙间隙、局部咬合紊乱甚至牙周创伤;②咀嚼功能减退或丧失;③影响发音功能,尤其是前牙缺失;④影响外貌美观;⑤长期、多个后牙缺失且久未修复可引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固定义齿 牙列缺损的常规修复设计是固定局部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 固定义齿(fixed prosthesis)是利用缺失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在其上制作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借黏固剂黏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的修复体。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一般桥梁的结构类似,又称固定桥(fixed bridge)。 1.固定义齿的特点 ①义齿承受的牙合力完全由基牙的牙周组织承担,而缺失牙区的牙槽嵴不承担牙合 力。适用于牙列中少数牙缺失或间隔缺失,邻牙有足够支持和固位的病例。②义齿稳固,支持良好,因而咀嚼效率较高。③义齿体积小、舒适、不妨碍发音,患者容易接受。④在基牙上制作固位体时,需切割较多牙体组织。⑤义齿制作较复杂,一经黏固完成后不易修理。 2.固定义齿的组成 固定义齿由固位体、桥体和连接体三部分组成。 (1)固位体 是指在基牙上制作并黏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等,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 (2)桥体 即人工牙,是固定义齿修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制作的桥体要和缺失牙外形相似,色泽美观,又需具备一定的强度,能承受胎力。按桥体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树脂桥体、金属塑料联合桥体、金属树脂联合桥体、烧瓷熔附金属桥体等。 (3)连接体 是固位体与桥体之间的连接部分。按连接的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连接体和活动连接体。连接体应有是够的强度,不影响美观且易清洁。 3.固定义齿的类型 固定桥的分类方法较多,临床上常根据固定桥的结构不同分为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单端固定桥和复合固定桥 (1)双端固定桥 又称完全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且固位体与桥体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双端固定桥能承受较大的牙合力,且两端基牙分担的牙合 力比较均匀,是固定桥设汁中理想的结构形式,也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设计形式。 (2)半固定桥 桥体与两端固位体的连接方式不同,一端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活动连接多为栓道式结构,桥体上的栓体嵌合于固位体的栓道内。适用于一侧基牙倾斜度大或两侧基牙倾斜方向差异大,难以取得共同就位道时。 (3)单端固定桥又称悬臂固定桥。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朋为固定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因此种固定桥承受 力时可以桥体为力臂,基牙为旋转中心产生杠杆作用,使基牙发生扭转和倾斜,因此临床上应严控制适应证。 (4)复合固定桥 是以上两种或三种简单固定桥联合组成的固定桥。如在双端固定桥的一端再连接一个半固定桥或单端固定桥。 4.固定义齿的适应证 并非所有牙列缺损的患者都适合固定桥修复,固定桥修复有严格的适应范围。 (1)固定桥最适合修复l~2个缺失牙,即牙列内有少数牙缺失或少数牙的间隔缺失。 (2)基牙牙冠的牙合 龈高度适当,形态、位臵正常,牙髓、牙周组织健康,牙根粗壮并有足够的长度,牙槽骨有吸收者不得超过根长的1/3。 (3)缺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缺牙间隙有适当的牙合 龈高度。 (4)应在拔牙后3个月牙槽嵴吸收基本稳定后制作固定义齿。 (5)缺牙区牙槽嵴吸收不宜过多。 牙合 牙合 牙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