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37.78 KB
- 文档页数:2
针刺申脉照海为主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申脉照海的针刺法对失眠患者睡眠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3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通过补照海泻申脉治疗,对照组取常规穴位平补平泻,比较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7%,对照组治愈率为40%。
结论针刺申脉照海对于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有显著。
标签:针刺;申脉;照海;失眠症不寐,即”失眠”,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表现在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寐困难,有时寐而易醒,有时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1]。
《灵柩﹒口问》有言,”卫气昼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在《针灸甲乙经》中也有描述:”病而不得卧者,阳气满则阳跷脉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
病目而不得视者,阴气盛则阴跷脉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
不难看出失眠多同阴阳跷脉功能失调有关,而”阳跷脉出于足太阳之申脉,阴跷脉出于足少阴之照海”,我们便可以取申脉和照海两穴作为治疗失眠的方法,同时回顾多年来针刺申脉、照海为主穴治疗失眠的文献资料,以及本人在临床实践经验切实感受到针刺申脉、照海两穴治疗失眠的疗效可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病例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调阴阳跷脉组(治疗组)15例和常规针刺组(对比组)15例。
治疗组女10例,男5例,平均年龄在46.8岁,平均病程在4年,对比组女8例,男7例,平均年龄在46.4岁,平均病程在3.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大于0.05),具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不寐诊断依据: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2]。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失眠的诊断1994年7月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对本病的诊断标准如下:①睡眠障碍几乎是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之后,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到不适,疲乏或半天困倦;②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④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传统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因此寻找一种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对于失眠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为失眠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期望能够进一步验证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但其疗效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失眠患者进行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变化。
通过系统观察和记录,我们希望能够探索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疗效规律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研究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将患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或安慰剂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评估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采集了详细的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症状等。
记录了治疗措施的具体方法、频次和持续时间。
在疗效观察阶段,使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和记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研究在结果分析和讨论阶段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通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情况。
腕踝针治疗失眠例疗效观察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失眠患者的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腕踝针是一种常见的针灸疗法,本文旨在观察腕踝针治疗失眠的例疗效果。
1. 研究背景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病症,其临床表现为入睡难、夜间易醒、早醒、睡眠时间不足等,造成患者白天疲惫困倦、精力不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针灸疗法具有安全、简便、无副作用的特点,作为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失眠治疗。
腕踝针是一种常见的针灸疗法,其针位为手、足节点,取穴时常常采用针刺法和艾灸相结合的方法,用具有温通脉络、活血止痛、调节神经等功效的艾条,热熏取穴,增强针刺的作用。
近年来,腕踝针在失眠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30位患有失眠的患者,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在30-60岁之间。
患者均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包括入睡困难、午夜易醒、早醒等症状,并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等其他情况。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腕踝针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共连续治疗10次。
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自评失眠严重度评定,并记录每晚睡眠时间。
治疗前3次,仅进行艾灸热熏,不进行针刺治疗,以适应患者身体对针刺治疗的接受程度。
治疗过程中,采用对侧双手针刺腕、对侧双足针刺足的方式,每个穴位注射一根0.25毫米直径的针,留针25分钟,然后拔针。
治疗后,每次失眠严重度自评评分表,以及每晚睡眠时间记录表,以及对治疗反应进行评价。
最后统计分析结果,包括失眠严重度总分、每晚睡眠时间平均值,以及治疗反应。
3. 研究结果经过10次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失眠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失眠严重度总分,治疗前平均为27.6分,治疗后平均为12.3分,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每晚睡眠时间平均值,治疗前平均为4.7小时,治疗后平均为6.8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于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从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n=26),和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针灸的观察组(n=26),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平均睡眠时间。
结果: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针灸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25/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21/26),p<0.05。
此外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睡眠时间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失眠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能够起到理想效果,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不寐;失眠;应用失眠患者会出现入睡困难、睡眠短浅、时睡时醒,甚至整夜都不能入睡,导致患者得不到充分休息,出现头晕、心悸、记忆力减退、精神涣散、抑郁等,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
一些轻度失眠患者可以通过安眠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不适合长时间吃,容易造成依赖成瘾、肝肾毒性等,治标不治本,随着失眠症状的加重,甚至可能安眠药物达不到明显效果[1]。
中医对于失眠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中医将其成为“不寐”,认为其病因主要由两种,一是受其他疾病影响而来,比如咳嗽、腹满等,此类患者主要是针对引起失眠的其他病症进行治疗,当其他疾病得到控制后,不寐也就会随之消退【2】。
另一种病因是心神失养、阴虚火旺、实火扰心、气血阴阳失和等所致,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的就是此类不寐患者。
故选择能够养心安神、调和阴阳、补虚泻实效果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基于此,我院就尝试按照这一思路进行治疗,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针灸的观察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从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n=26),和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针灸的观察组(n=26)。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8-17T10:04:38.41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作者:马天[导读]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马天
湖北省荆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434000
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失眠症患者进行分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后HAMD评分。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治疗在失眠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
失眠症主要是指患者由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较差等因素导致患者日常生活遭到影响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症会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等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因此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缓和的临床症状[1]。
本次研究70例失眠症患者,分析了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70例失眠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男患者16例,女患者19例,患者年龄18~64岁,平均(38.24±3.23)岁;3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17~65岁,平均为(40.69±4.64)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氯硝西泮片,1次/d,1mg/次,2~4次/周,每周为一个疗程,共持续治疗三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让患者采取仰卧位;主穴选择百会、印堂、照海、血海、四神聪、神门、申脉、三阴交、太冲;配穴:肝火扰心患者加侠溪与行间;痰热内扰患者加内庭与丰隆;心脾两虚患者加脾俞与心俞;心肾不交患者加肾俞与心俞;心胆气虚患者选择胆俞与心俞;共持续治疗三周。
1.3 评定标准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其中主要包含了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分[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治疗各项指标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
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分别为:(20.24±3.46)与(20.31±3.38)分;由此可见,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分别为:(11.42±1.07)与(18.51±2.38)分;由此可见,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由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失眠症主要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通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睡眠异常、睡眠不足以及睡眠质量差。
对于部分失眠症患者,其通常会伴有抑郁障碍等症状,该病症与失眠呈现正相关关系。
患者的失眠症会导致其产生抑郁障碍,而抑郁障碍的产生会加重患者的失眠症状[3]。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针对失眠与抑郁障碍两个方面进行治疗。
传统的西药治疗方式往往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的治疗效往往不够理想,且西药治疗的副作用较大,长时间服用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健忘等现象。
因此,中医针灸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中医学认为,失眠症的治疗原则应当平衡阴阳、调协脏腑以及通常气血,其中百会作为治疗失眠症的主穴,其位于督脉交汇处的手足三阳经与足厥阴肝经成为三阴五会的重要穴位,其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阴阳。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脑中局部血流出现异常以及脑额叶的前部皮质出现异常性改变,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重要因素。
而四神聪则能够提高患者的血液流动、改善患者的血液供应,从而起到清脑安神、调节气血的效果。
心脑则属于治疗失眠症患者的重要部位,选取神门、三阴交为配穴,能够有效起到柔肝、宁心、健脾的功效;申脉与照海属于八脉的交会穴,通常针灸治疗能够促使人体形成正常的睡眠规律;太冲为肝经原穴,通过针刺治疗,能够有效保持患者肝经的生理功能、疏理气机;采用血海作为配穴,能够有效起到活血行气、帮助患者的机体气血恢复;采用针灸多穴位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提供单个穴位的治疗功效,同时还能够共奏安神、活血、行气等功效,从而起到通畅气血、平衡阴阳以及梳理气机之功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治疗措施,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HAMD评分,在失眠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清辰. 不同刺激量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刘婧瑶,崔为,何佩衡,陈曦,马宜敏. 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08):35-36.
[3]王艳,李萍,文琪琦,刘丽,陈小丽,魏歆然,岳增辉. 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研究进展[J]. 上海针灸杂志,2016,35(07):768-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