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东方之珠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29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4、东方之珠》说课稿首先说教材课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和“美丽的夜景”等景象,表现了香港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和风采。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次清晰,首尾呼应。
第1自然段简明扼要地交代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景观,2—5自然段对这些景观做了生动准确地介绍,第6自然段点明主旨——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和本册教材中的《西湖》《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等课文遥相呼应,表现祖国不同地域的优美风光,目的是引领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二、说学情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
特别是对优美生动的语言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还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
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分析。
香港,是享誉世界的“东方名珠”。
尽管真正去过香港的孩子不多,但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香港有所了解,比如《东方之珠》的歌曲,有关香港的电视节目,包括香港的电影大片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学生好奇心强,越是没去过的地方越是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这是对学生认知心理水平的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目标的要求,以及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1、识字学词。
会认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掌握“沐浴舒服剧场”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港繁华美丽的景象,激发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港的特点。
难点是:理解优美的语言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我认为,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要以学法为中心,教法要服务于学法。
本课教学,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的设计理念,主要采取情境教学、自读自悟、图文结合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东方之珠
教学内容《14、“东方之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背诵。
3掌握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的语言简洁、优美,指导朗读和背诵
2.了解清晰的层次,学习“总——分——总“的结构。
教学准备、图片等。
前布置学生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人环境等。
时安排两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时目标
1.学会本的部分生字。
2.读通,了解的基本内容
一、导入新
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吗?香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他的身上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早在1842年香港被英国占领,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如今的香港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
有谁知道香港又被人们称为什么?(生答”东方之珠”)
二、揭示题,解题
1、板书题19 、”东方之珠”
2、解释题人们把香港比做东方的一颗明珠,表示人们对香港的喜爱。
3、香港为什么值得人们的珍爱呢?学习了就知道了。
14 “东方之珠”【基础须知】1.我会解词语和煦(hé xù):温暖。
(例句)春日里,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舒服极了。
沫浴(mù yù):洗澡,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倾听(qīng tīng):细心地听取。
聚集(jù jí):集合;凑在一起。
开怀大笑(kāi huái dà xiào):形容心情无拘束,十分畅快。
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2.近义词观赏—欣赏舒服—舒畅璀璨—灿烂宽阔—宽广闪耀—闪烁繁华—繁荣五颜六色—五彩缤纷3.反义词舒服—难受繁华—冷清明亮—黑暗宽阔—狭窄精彩—无聊聚集—分散【重点梳理】1.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最喜欢香港的哪个景点?为什么?我最喜欢浅水湾。
那儿的景色很迷人,金色的沙滩、蔚蓝的大海,在沙滩上漫步心情会很愉快。
我最喜欢海洋剧场。
我很喜欢看海豚、海狮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表演顶球、钻圈等节目,它们的表演很精彩。
我最喜欢铜锣湾。
因为那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各样,我又很喜欢逛街,所以我最喜欢铜锣湾。
2.我发现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写得非常好,可是又说不出到底好在哪里,你们能帮帮我吗?这一自然段先用“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概括全段,然后分别从颜色和形状等方面描写了港湾里和马路上的灯光。
这样先总后分的结构运用得非常好!这一自然段虽然比较短,只有三句话,但是每一句话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第一句话把夜晚的香港比喻成了灯的海洋,暗示了香港的夜晚灯多而亮的特点;第二句话把港湾里闪耀的灯光比喻成溅落人间的焰火,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色彩各异的灯光;第三句话把马路上的车灯比喻成长河,生动地表现出了马路上车多灯密的特点。
这一段话不仅用了生动的比喻,而且每一个比喻句采用的比喻词都不同,既避免了用词重复,又增加了语言的美感。
【难点再现】怎样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进而来表现描写的对象?本文作者为了介绍香港的繁华与美丽,能够做到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进行全面、深入地观察,并把它具体地表现出来,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4《东方之珠》教学设计中心小学李霞一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14 “东方之珠”师: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吗?(香港)香港在中国南部、珠江口东侧、深圳市之南。
因地产香料,并在此出口而得名。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直到1997年,香港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大家对香港可能感到很陌生,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块走进香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方之珠》(板书课题)2 师:“珠”是什么意思? (“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珍珠美丽明亮,非常贵重,用“珍珠”来比喻香港,说明它值得珍爱。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的珍珠呢?“东方之珠”呢?香港不仅繁荣富庶,而且娇小美丽,就像镶嵌在祖国南大门的一颗珍珠。
二初读感知1 出示自渎要求:(1) 标出自然段序号(2)读准生字的字音(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生词,开火车领读.(2) 快速认读(师任指,生齐读).浅水湾沐浴舒服剧场精彩聚集度假倾听结伴钻圈溅落闹市口商店夜晚生词大家掌握的很好,课文还出现了很多优美的四字词语或成语,你能找出来吗?“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奔流不息”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生字词语大家都过关了,课文读的怎么样了,老师还要检查一下。
(课文一共有6小节,请6位同学朗读。
)(1)指名分节读(2)学生评议,教师及时指导读一些难读的句子.(3)过渡:怎样把课文读得更美些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别人是怎么读的?(4) 生朗读,师范读。
(5)过渡:就这样读,会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4 交流过渡:读了这么多遍,你们知道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些景点吗? 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夜景5 分小组朗读描写不同景点的段落,加深学生对课文层次的理解.三学生自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香港是( ),还是( )……香港有( ),有( ),还有( )……四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4 “东方之珠”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4课——(齐读课题)《“东方之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指的是——香港(指名说)。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指名说)相机板贴。
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去香港尽情游览一下那里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指板贴说)你们想去吗?现在我们就在上海的虹桥机场登上了飞往香港的飞机,飞机马上要起飞了,大家坐稳了,先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吧。
经过两个小时的航行,瞧,香港到了。
请同学们眺望一下香港的全景。
二、教学第2——4自然段过渡:那就让我们跟着作者赶快走进这美丽的香港。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2——4节,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景点细细品读一下,并在脑海中想像一下。
灵活机动地教学第2——4节1、你们最想先去哪里?大声说出来。
老师听出来了,想去海洋公园的同学特别多,那我们就先向海洋公园出发吧!2、请看大屏幕上海洋公园的动物们真实的表演吧。
(播放海洋公园海豚海狮表演的录像)3、谁愿意用你优美的声音给我们介绍一下海洋公园?(指名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记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指导朗读:生读、师评,生读、生评。
先一般,再优秀。
人多: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经常、聚集、许多。
表演精彩: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的有的有的】出示: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听到的:开怀大笑。
4、正因为海豚海狮们的精彩表演,海洋公园被全世界人们所知道。
课文中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举世闻名)出示词语,读好词语。
5、我们一起来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让听到的人都想去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
6、下面就让我们跟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说声“再见”吧。
三、教学第2自然段1.(出示图片):你们看,这就是浅水湾。
浅水湾美吗?难怪书上说这里是迷人的沙滩呢!2.那作者有没有把浅水湾这种迷人的美写出来呢?同学们边读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浅水湾迷人的美?把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找出来。
14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黄丽华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第五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写法。
3、学生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__?2、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说说。
(师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3、这三处景色你最喜欢哪一处?把你最喜欢的那一处景色读给同桌听听,与同桌分享一下。
4、交流:你最想去哪儿?二、随机教学▲、“迷人的沙滩”1、你为什么最想到沙滩去?(迷人、舒服、有趣)2、那我们就先跟随你去迷人的浅水湾游览一番吧!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第二小节,你从哪儿感受到浅水湾迷人,在那儿非常舒服,把那些句子或词语画下来,多读一读。
3、交流:①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出示)谁来读读这两个红色的词语呢?(指多人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4、浅水湾有小朋友们说得这样美吗?(出示图片)你为什么发出赞叹声?再读这两个词语。
5、这迷人的浅水湾不仅吸引了我们小朋友,还吸引了很多游客呢?看(出示图片)他们在干什么?能用有的……有的……来说说吗?(生说)你来到浅水湾,不仅看到了,肯定还听到了什么?(指名说)6、当你赤着脚在金色的沙滩上游玩,在大海中嬉戏,你感觉真!把这种感觉放进句子中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你觉得她把那种舒服的感觉读出来了吗?要怎样读?你来试一试)再指名读(师加以评价)、配乐读,教师适机用抒情性语言评价)7、你读得太棒了,你看小朋友们个个都在倾听你美妙的读书声(点击“倾听”)倾听是怎样的听?(认真地、用心地)对了,倾听呀,就是要静静地,用心地听,听到别人可能听不到的声音。
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林荫小道,你倾听到了什么?(出示图片、说话)8、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真会倾听!现在老师来用心倾听小朋友们的读书声,当我发现谁用读书声把我带进了迷人的浅水湾,谁用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已走进了浅水湾,我就在他的头上轻轻摸一下,因为他读得最棒!▲、著名的公园1、想去海洋公园的小朋友举举手?说说你想去的理由(精彩,有趣)2、哦,你从哪儿看出海豚、海狮的表演很精彩呢?请小朋友们赶快读读第三小节。
14 东方之珠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句,知道课文从“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三个方面介绍香港。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说说自己喜爱的词语的意思。
3、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1、介绍香港见《名师点拨》P103~1062、《新补充读本》P100《香港之夜》;预习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完成《习字册》字、词部分。
3、课题上加上双引号它的意思是:4、“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多美的词语,读完本文,你还找到了哪些类似这样的写景的词语呢?选几个抄在下面的横线上,再读一读想想它的意思。
5、仔细阅读2-5自然段,它向我们介绍了香港“”“”“”。
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6、向爸爸妈妈打听或阅读报刊了解香港。
7、多音字组词jiǎ( ) zuān( )假钻jià( ) zuàn (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书空,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珠是珍珠,珠宝,它美丽、明亮,非常贵重。
“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②对于香港你已经了解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适当补充介绍香港。
③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二、初读课文,感知画面。
1、听课文录音,用下列句式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练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准备读给大家听。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说说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结合挂图)4、利用挂图教师小结: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三、学习生字词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①读准字音;②记住字形;③给生字组词。
2、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你喜欢哪些?已经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交流预习作业3)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
苏教版三上第14课《“东方之珠”》教学反思«〝西方之珠〞»教学反思之一为了上好本堂课,我仔细地研讨了教材,偏重复地修正教案,最终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想象:一、创设情境,走进〝西方之珠〞课堂一末尾用视频«西方之珠»导入,让先生对香港有个基本印象。
教学时,我就引导先生结合课件展开想象,纵情领略课文展现的意境。
在解说陆地公园时,结合课件让先生体会陆地公园的好玩、幽默。
再采用〝自助游〞的方式,让先生自己读喜欢的局部。
浅水湾让先生了解为什么〝舒适〞?铜锣湾局部的重点那么是了解〝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美不胜收、人流如潮〞的意思,我逐幅出示图片,让先生给图片配上适宜的成语。
这样,先生在欣赏精巧画面、了解意思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这些词语。
二、读中感悟,热爱〝西方之珠〞这篇课文,无论从图画上,还是从言语文字中,都能让先生感受〝西方之珠〞的辉煌、亮丽。
因此,教学本课,我把较多的精神放在带抢先生借助媒体和相应的言语文字,经过读去感受〝西方之珠〞的诱人和繁华,经过读去与作者发生共鸣,从而遭到热爱〝西方之珠〞--香港及热爱祖国的教育。
最后,再用歌曲«西方之珠»总结,升华主题,激起先生情感。
一节课上去,觉得没有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存在着以下缺乏:一、反省初读时词语指点有意义,但是词语过多,先生朗诵时表达不出层次性,将不同难点的词语一股脑塞给先生,表达不出词语中的难点。
二、课堂中的一些效果问得较琐碎,对先生的情感谢起的不够。
三、对先生的评价言语还要不时改良,既能鼓舞性,又有利于下面先生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西方之珠〞»教学反思之二语文第五册第20课«〝西方之珠〞»,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络,共有五个自然段,描写了香港的〝万国市场〞〝美食天堂〞〝陆地公园〞和〝美丽的夜景〞,赞誉了这颗无比绚烂的〝西方之珠〞。
设计本课的教案时,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停止了思索:1、创设情境。
14 东方之珠九村镇龙潭小学刘娜教材分析:《东方之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语言文字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东方之珠——香港的繁华与美丽,而且还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
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画,无一不让人产生对香港和祖国的热爱。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产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学习过程中,感受作者介绍景物的方法,并试着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从“迷人沙滩”、“著名公园”、“繁华街市”三方面具体感受“东方之珠—香港的灿烂夺目”。
2、恰当的领会课文部分段落的表达方式。
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以学生学习为主,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发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等。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1.讲课前老师请你们听一首歌,播放《东方之珠》。
2.听过这支歌吗?(板书:东方之珠)3.歌中的东方之珠指的是哪?(板书:香港)为什么把香港比作“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香港走一走,看一看。
二、初学课文:1.先把课后生字词的音读准;接着将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读完一遍了,能形容一下你对香港的初步感觉吗?3.轻声读课文,看写了香港哪几个地方让人觉得美丽、繁华?齐读第一自然段:(过渡)今天,我们就先到浅水湾的沙滩上走走、看看。
去之前,我们先看看生字。
三、学习本课生字:1.出示生字词:浅水湾沐浴舒服剧场精彩闹市商店夜晚一串串街市倾听铜锣湾摩天大厦鳞次栉比人流如潮2. 看着这几个生字,你觉得哪个面熟呢?在哪里见过?也可以说怎么记住。
3.重点理解:A“倾听”老师请大家听一种声音,请你说出听到的是什么声音,然后你就一定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了。
(播放海浪冲刷沙滩的声音,注意音量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