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东方明珠基础知识与课内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东方之珠”一、课内阅读。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溅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的车灯,如同奔流不息。
1.按原文填空2.这段共有句话,围绕“”这句话描写了的美丽灯景。
3.像“灯的海洋”这样的短语,我还知道有的海洋、的海洋、的海洋。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
我从这儿感受到了,我会用一个歇后语来夸夸它们:真是八仙过海——。
我也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2.“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从“人流如潮”我知道了。
我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这样的情景也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三、课外阅读。
香港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乐园是全球第五个迪士尼乐园,位于大屿山的欣澳,环抱山峦,与南中国海遥遥相望,是一座融合了美国加州迪斯尼乐园及其他迪斯尼乐园特色于一体的公园。
香港迪士尼乐园包括:美国小镇大街、探险世界、幻想世界、明日世界。
她们给游客带来无尽的奇妙体验。
在美国小镇大街,可以欣赏美国街市的怀旧建筑,各款典雅的古董车,品尝各种中西佳肴荚食;探险世界里,沿着一条条巨大的河流,穿过非洲大草原,进入亚洲神秘森林,到达泰山小岛,勇敢的领航员会带领游客探索大自然的神奇秘境;充满欢乐的幻想世界,是梦幻中的童话世界,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纯真活泼的小飞象、天真可爱的小熊维尼,每一个童话中的主角都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幻想;明日世界以让人体验太空惊险之旅,探索宇宙。
1.填空。
(1)香港迪士尼乐园是全球第个迪士尼乐园。
(2)香港迪士尼乐园包括;、、、。
2.读了短文,你最喜欢迪士尼乐园中的哪个区域?为什么?答案一、2.3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和马路上3.花人欢乐二、1.海洋馆的海豚真有意思各显神通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皮筋。
2.人很多大街上人很多,就如同潮水一样人山人海三、1.(1)五 (2)美国小镇大街探险世界幻想世界明日世界。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东方之珠”》教程及原文《东方之珠》课文介绍了香港的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以及香港的夜景。
以下是本店铺收拾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东方之珠”》教程及原文),期望协助到您。
香港是国内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每逢节假日,大家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产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第一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1、录音带。
2、投影片。
教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两课时。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儿?(香港)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哪种?那样为何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难怪大家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身的感受?出示:香港(2)自由轻读课文:需要: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身最喜爱的一须,筹备读给大家听。
课题 : 第 14 课课题名:东方之珠二次备课课时数 2 主备人:【教材解读】《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全文共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了香港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它的美丽与繁华。
第二至五自然段从“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三个方面具体地介绍了香港。
第六自然段点明了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句优美,如第二自然段中运用了“漫步在……沐浴着……倾听着……真是舒服极了”的排比句式,仿佛把读者带入到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举世闻名、碧波荡漾、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五颜六色、奔流不息”等词语运用得恰如其分,给读者如临其境的感觉。
课文除了运用排比写法外还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景物更加具体形象,“成了……”、“……像……”、“……如同……”、“……真是一颗……”等比喻句的不同表达,使文章的语言显得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一台,轻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板块:歌曲导入1. 导入语: 你们知道吗?在1997年7月1号这一天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香港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
大家对香港可能感到很陌生,今天,老师就带领 你们一块走进香港。
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歌名就叫《东方之珠》,这是一首关于香港的歌。
2.播放歌曲。
(同时展示一幅幅有关香港的图片)3.说感受:听着这动听的歌声,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迫不及待地要说吧!(生发言)4.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也叫《东方之珠》(板书课题>5. 师:“珠”是什么意思?“东方之珠”呢?板书:“东方之珠”---香港(解释为什么加双引号?)第二板块:初读感知1. 出示自渎要求:(1) 标出自然段序号(2)读准生字的字音(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 出示生字,开火车领读.(2)出示生词,开火车领读.【课时目标】11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14. “东方之珠”课文理解“倾听”“舒服”等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美丽与繁华。
三、教学难点:能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成的词语,理解“倾听”等词语的意思,并用上这两个词语造句。
2•初读课文,感受浅水湾美丽的景色,体会作者感觉舒服的原因。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巩固引入1•你们知道哪些城市及他们自己的美称。
2.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
而香港这座城市却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璀璨的明珠。
有“东方之珠”的美誉。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香港。
二、精讲精练★学习任务一:板块一:明确目标:合作学习本课生字,读通课文。
板块二:自主学习1.自读要求:(1)将出示的词语读正确,并通读课文,读流利。
(2)在合作小组中大声朗读词语,并介绍其中需要注意的读音、生字识记方法,也可以请教自己不懂的词语。
(3)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合作小组成员听,小组推荐全班朗读。
2. 学生自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板块三:讨论交流 □精彩 闹市 商店 一串串 街市 倾听 摩天大厦鳞次栉比人流如潮2. 小组组员推荐领读词语,交流易错字音、识记字形。
读音:精闹串易错字:浅右边是两横一撇舒右边不是子理解:A “倾听”指导学生倾听风声, 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B.辨别“闹市”和“街市” C •“鳞次栉比”的意思 D.理解“沐浴”的本义和文中 的意思及其他用法。
如:沐浴着阳光 E •—串串()(车灯、糖葫芦、桂花……)3. 理清层次。
(1)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些地方 ① 迷人的沙滩 ② 著名的公园 ③ 繁华的街市(2) 分别请学生读二 三 四自然段。
(3)课文哪个自然段概括了这个内容。
(第一自然段 总写)(4)形容一下你对香港的初步感觉吗?(第六自然段总结)板块四:整理提升 1.课文中的中心句是概括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一年级语文《东方明珠》教案一年级语文《东方明珠》教案东方明珠播送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是上海最为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468米。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了一年级语文《东方明珠》教案,欢送阅读与借鉴!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稳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播送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
在上海,也有一座播送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1.出示课题:6东方明珠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东方明珠”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播送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
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
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假设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播送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四.学习本课的生字。
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像颗明珠(1)学生自由拼读(2)指名读(3)齐读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
(放古筝音乐)一. 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卡片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
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东方明珠》课文导读教案的编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任何一位老师都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来挑选最合适的教材、构思最有效的教学方案。
教案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南,不仅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还需要具有实际操作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反思性等方面的特征。
本文将详细探讨《东方明珠》课文导读教案的编写,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确定教学策略和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材选择的理由教材是一门课程的灵魂,一个好的教材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知识覆盖面、难度等级、适用性等。
《东方明珠》这篇文章是一篇纪实文学,内容涉及了作者在东方明珠电视塔旅游景区的游玩经历,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个人体验,还可以从中了解到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和建筑美学。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底蕴和魅力,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本节课中需要达到的认知和技能水平。
《东方明珠》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国家文化自信。
(2)学习纪实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理解并准确运用《东方明珠》这篇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4)强化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精度。
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和解决的部分,理解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教师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东方明珠》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和文化背景: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比较地道和深刻,学生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当中的含义。
(2)阅读理解:文章的篇幅较长,包含了大量的次要信息和细节,学生需要围绕文中的主体思想进行整体理解,并注意细节把握。
(3)写作技巧:作为一篇纪实文学,文章的结构、语言和文笔等方面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总第41-43课时 14 “东方之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中。会用“倾听”、“闪耀”口头造句。 3.正确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语。 4.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教学难点:能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读准生字的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导入揭题: 1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东方之珠”》 2 .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哪儿吗? 3.对,是香港。(简介香港)香港地处我国南方珠江海口的东侧,1842年被英国侵占。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到我们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介绍香港这个城市。 4.“珠”指的是珍珠的意思。你们见过珍珠吗?它是什么样的?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请提出来。 二 、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思考各段的主要内容。 (2)画出生字词,结合上下文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沙滩 浅水湾 倾听 沐浴 舒服 剧场 观赏 闪耀 海豚 和煦 度假 溅落 璀璨 商店 鳞次栉比 琳琅满目 摩天大楼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懂提出来大家讨论。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总第41-43课时 (1)指名分节读 (2)学生评议,教师及时指导读一些难读的句子. (3)过渡:怎样把课文读得更美些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别人是怎么读的? (4) 听录音朗读(看课文动画) (5)过渡:就这样读,会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吧! 4. 交流,过渡:读了这么多遍,你们知道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些景点吗? 板书 迷人的沙滩 浅水湾 著名的公园 或 海洋公园 繁华的街市 铜锣湾 夜景 5. 分小组朗读描写不同景点的段落,加深学生对课文层次的理解. 三 、指导书写 1.师:看书后填字格中的生字,你觉得哪些字该怎样记更容易记住? 2. 教师指导书写一些容易写错的字 3. 学生描红,教师点评. 四、 作业 1.抄写词语。 繁华 沐浴 舒服 倾听 热闹 一串串 举世闻名 观赏 聚集 精彩 闪耀 商店 夜晚 人流如潮 2.造句。 倾听„„ 闪耀„„
第14课 东方之珠基础知识与课内阅读
姓名 学号 座位
一、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用“ 线画出来。
水线.(qiǎn qan) 沐浴.(yù yú) 舒.心(shū sù)
根据.(jù jú) 精.神(jīng jīn) 热闹.(nào lào)
商店.(diàn diǎn) 羊肉串.(chuàn cuàn) 倾.听(qìng qìn)
潮.水(cháo cáo) 鳞.片(lín líng)
二、照样子写出含有数字的词语。
五颜六色、 、 、 、 。
三、词语补充
琳琅( )( ) ( )有( )有 ( )( )价廉
举世( )( ) ( )幕( )临 ( )颜( )色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沙滩 ( )的公园 ( )的街市 ( )的海风
( )的表演 ( )的街道 ( )的灯光 ( )的焰火
( )的车灯 ( )的长河 ( )的东方明珠
五、课内阅读
1、 是我国通向世界的 ,那里有 的沙滩,
的公园和 的街市。
这句话是全文的 句,点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香的海海公园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
着许多 海豚、海狮 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
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 ,
有的钻圈、有的 ,有的嬉水 ,游不时被逗
得 。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
(2)最后一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一句话。
。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 。港湾里闪耀
着的灯光,像 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 的
车灯,如同 。
(1)本段的中心句是 ,这是个 句,
把 比作 。
(2)仿照“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这
句话写一个句子。
。
4、《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描写香港 、 和
,赞美了香港这颗无论璀璨的 ,表达了作
者对香港的 和 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