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估
- 格式:pptx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33
福师《项目管理》第七章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1、国民经济效益评估的含义及其与财务效益评估的关系。
2、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中费用与效益的识别。
3、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中选用的国家参数。
4、影子价格的计算范围主要内容:第一节国民经济效益评估概述一、国民经济效益评估的含义与作用国民经济效益评估在我国投资项目的评估中虽然已有近20年的应用,但是人们对其适用性和意义的认识仍然有较大的差别,可以说是褒贬不一。
因此,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评估的意义作进一步的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此,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国民经济评估。
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估又称项目的国民经济分析,它与项目的财务分析一起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项目经济分析。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估旨在把国家有限的各种投资资源用于国家最需要的投资项目上,使全社会可用于投资的有限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
具体地说,国民经济评估是采用费用与效益的分析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分析项目需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对国家的贡献,以此来考查投资行为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
一般而言,以下项目通常需要进行国民经济效益评估:(1)具有一定垄断特征的项目;(2)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3)产出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项目,(5)外部效果显著的项目;(6)受过度行政干预的项目。
二、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与财务效益评估的关系(一)区别国民经济评估与企业财务评估相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从上面国民经济评估的含义中也可以看出来。
下面从分析国民经济评估和企业财务评估的区别来阐述国民经济评估的内容。
1.两种评估的出发点不同企业财务评估是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上,衡量和计算一个投资项目为企业带来的利益,评价项目财务是否有利可图;而国民经济评估是站在国家整体的角度上,计算和分析投资项目为国民经济所创造的效益和所做出的贡献,评价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某种程度上,前者主要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后者则是为政府宏观上对投资的决策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评价中经济费用和效益估算的原则国民经济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其中,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是评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国民经济评价中经济费用和效益估算的原则,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全面性原则在国民经济评价中进行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时,应该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这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内部费用和外部费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等。
只有全面考虑,才能更准确地评价经济活动的整体费用和效益。
二、系统性原则估算经济费用和效益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数据和数字,而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这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在整体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其真实的费用和效益。
三、客观性原则在进行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时,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地对待各项指标和数据,不受主观偏见和利益影响。
只有客观评价,才能得出真实可信的结果。
四、科学性原则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
只有科学的估算方法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五、实用性原则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即能够为相关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只有具有实践意义的估算结果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实际的国民经济评价过程中,以上原则都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评价经济活动的费用和效益,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六、责任原则在国民经济评价中,估算经济费用和效益需要遵循责任原则,即要求对费用和效益进行清晰的界定和归责。
这意味着在进行费用和效益估算时,需要明确责任主体以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环境保护项目中,需考虑到企业、政府及公众在环保成本和环境效益中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全面评估环保项目的经济费用和效益。
这一原则可以帮助评价者更加准确地把握各项费用和效益的来源,避免出现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一、引言在项目管理中,项目效益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评估项目的效益,可以更准确地衡量项目的绩效和成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指导项目的管理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二、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对象和目的进行分类。
常见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风险效益分析、社会效益评估等。
1.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项目效益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计算出项目的效益成本比,从而评估项目的效益水平。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包括确定效益对象、估算项目成本和效益、计算效益成本比、评估效益水平等。
2. 风险效益分析风险效益分析是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评估方法。
在项目管理中,项目往往伴随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效益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项目的效益水平和风险程度。
风险效益分析的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效益评估、风险控制等。
3. 社会效益评估社会效益评估是对项目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的方法。
在项目管理中,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和风险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项目对环境、社会和人类福祉的影响。
社会效益评估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种,其中定量评估通过建立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对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估;定性评估则通过专家评估、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会效益进行主观评估和分析。
三、项目效益评估的指标项目效益评估的指标是评估项目效益水平的重要依据。
有效的指标可以客观地衡量项目的绩效和成果。
常用的项目效益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项目效益评估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从投资到收回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净现值是指项目剩余价值与投资成本的差额;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的收益率达到多少时,项目的净现值为零。
2.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评估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指标,它主要包括GDP增长率、就业率、劳动生产率等。
《项目评估》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评估是指对一个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目的是为了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性。
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是项目评估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关注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本文将对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国民经济效益评价需要考虑的方面众多。
其中包括项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项目的价值链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项目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等。
为了评价这些方面,评估者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财务指标进行评价,如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项目的社会效益,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
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地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的效益。
另外,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长期发展前景。
在项目评估中,评估者需要对项目的长期影响进行合理的预测。
这包括项目的市场前景、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项目才能被认为是对国民经济有益的。
最后,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风险。
在评估项目的效益时,不能仅仅看到项目的正面影响,还需要考虑项目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评估者需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总之,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是对一个项目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的重要环节。
它需要考虑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
价,并对项目的长期发展前景和风险进行预测和判断。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良好的评价,项目才能为国民经济做出积极的贡献。
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评估案例一、工程概况某水利枢纽及引水工程是一项跨省、区工程项目,由水利枢纽工程和引水工程两部分组成。
水利枢纽库区内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低下。
而引水供水地区则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该地区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列在全国之后,为了保证该地区的能源生产和开发,不得不挤占农业、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缺水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从外部引水,才能满足能源重化工基地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
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引水工程的首部,可减少引水的含沙量,改善水质,提高引水保证率,降低引水成本。
兴建水利枢纽,不仅可以为能源基地提供可靠的水源,还可以为华北电网修建骨干调峰电站。
因此,水利枢纽和引水工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任务是供水结合发电,兼有防洪、防涝效益,主要解决能源基地和附近城市生活用水问题。
二、基础数据(一)建设规模根据水文及有关资料综合分析,该水利枢纽电站可装机108万千瓦,投入电网时各月峰荷出力的均值为87.8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26.52亿千瓦小时。
建设期为7年,第六年第一台机组投产,第七年又有三台机组投产,第八年全部六台机组投产。
(二)实施进度引水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工期4年,另有半年尾工,第五年开始供水,年净供水量为2.4亿米3,以后逐年增加,第九年实施二期工程,继续安装各级泵站的泵组,直到第七年达到最终供水规模。
年净供水量5.43亿米3。
项目经济评价采用折现计算方法,经济计算期不宜太长,工业项目一般为15—20年。
但是,由于此水利工程建设期较长,整个项目使用期限也长,因此,可以考虑适当延长项目的计算期,该项目取经济计算期为30年,大坝和引水工程的建筑工程部分的经济寿命按40年计,按线性回收残值,而其他设备则不考虑在计算期内的更新投资。
(三)逐年供电供水量预计水电站逐年电量见下表单位:亿度(1)对进口设备和材料的费用采用项目最可能进口港口的口岸价格乘影子汇率加上国内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计算。
浅析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其中包括对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以评估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这样的评价可以在建设项目之前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可以防止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影响。
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评价、中期评价和后期评价。
前期评价主要是为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影响程度,并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中期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并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
后期评价主要是为了分析项目完成后的社会经济效应,并通过总结成案对后续项目的建设提供指导。
以下将对每一阶段的评价进行详细介绍。
前期评价前期评价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的第一步。
其目的在于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影响程度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同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合理意见并作出决策。
在前期评价中,要对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经济影响。
评估项目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即收入、就业、税收、外汇等方面的影响,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资本收益率进行评估。
2. 社会影响。
评估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对社会组织、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的影响,评估其对区域社会和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3. 环境影响。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土地、水资源、空气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评价中,应当考虑到项目的风险,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科学的控制措施。
只有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详尽的前期评价之后,才能很好地解决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使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小化。
中期评价中期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评估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
在中期评价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进展情况。
对建设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