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国民经济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50
国民经济评价中经济费用和效益估算的原则国民经济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其中,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是评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国民经济评价中经济费用和效益估算的原则,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全面性原则在国民经济评价中进行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时,应该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这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内部费用和外部费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等。
只有全面考虑,才能更准确地评价经济活动的整体费用和效益。
二、系统性原则估算经济费用和效益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数据和数字,而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这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在整体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其真实的费用和效益。
三、客观性原则在进行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时,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地对待各项指标和数据,不受主观偏见和利益影响。
只有客观评价,才能得出真实可信的结果。
四、科学性原则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
只有科学的估算方法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五、实用性原则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即能够为相关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只有具有实践意义的估算结果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实际的国民经济评价过程中,以上原则都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评价经济活动的费用和效益,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六、责任原则在国民经济评价中,估算经济费用和效益需要遵循责任原则,即要求对费用和效益进行清晰的界定和归责。
这意味着在进行费用和效益估算时,需要明确责任主体以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环境保护项目中,需考虑到企业、政府及公众在环保成本和环境效益中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全面评估环保项目的经济费用和效益。
这一原则可以帮助评价者更加准确地把握各项费用和效益的来源,避免出现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嘿,咱就来说说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
国民经济评价啊,就像是给国家的经济状况来一场大检查。
有一种方法是费用-效益分析。
这就好比你做生意,得看看成本和赚的钱哪个多。
在国民经济里,效益就是那些对国家经济有好处的东西,像新修的高速公路带来的运输方便啦,新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啦。
费用呢,就是为了得到这些好处所付出的代价,比如说修高速公路花的钱,工厂建设的成本之类的。
咱得把这些效益和费用都用货币来衡量,不过这可不容易。
有些效益很难直接用钱来算,就像一个漂亮的公园,它能让大家心情好,这心情好的价值怎么用金钱衡量呢?这就需要一些特别的办法啦。
比如说可以用大家愿意为去这个公园多走多少路,或者愿意为在公园附近买房多付多少钱来估算这个公园的效益。
还有一种方法是影子价格。
这影子价格可有意思啦,它不是市场上真正的价格。
因为市场价格有时候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不能真实地反映东西的价值。
影子价格就像是一个幕后的价格指导。
比如说,石油这种重要的资源,市场价格可能会因为一些投机行为或者短期的供应变化而波动。
但是影子价格就会考虑到石油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包括对工业、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来确定一个更合理的价格。
另外,国民经济评价还会用到有无对比法。
这就像是你有一个苹果,你想知道它对你有多重要,你就想想如果没有这个苹果会怎么样。
在国民经济里,就是看看有一个项目和没有这个项目的时候,经济情况有什么不同。
比如一个新的水电站建成了,那就要对比建之前和建之后的电力供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当地经济的带动等方面的变化。
咱村以前没有工厂,大家都种地,收入不高。
后来有个企业家来考察,想在这儿建个农产品加工厂。
这时候就用到国民经济评价啦。
他们算了算建设工厂的费用,包括买设备、盖厂房之类的。
又算了算效益,像能收购农民的农产品,让农民多一份收入,还能带动运输啦、包装啦这些相关产业。
而且还考虑了影子价格,看看这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真正的价值。
建设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又称国民经济评价)学习资料一、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市场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项目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范围内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计算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债务清偿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评价项目在财务上的经济可行性;而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在宏观经济上的可行性,其知识要点如下:1.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应从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率和对社会福利所做出的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对于财务现金流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其经济价值,需要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项目,应将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结论作为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2.对于财务价格扭曲,不能真实反映项目产出的经济价值,财务成本不能包含项目对资源的全部消耗,财务效益不能包含项目产出的全部经济效果的项目,需要进行经济效益费用分析。
下列类型项目应做经济效益费用分析:(1)具有垄断特征的项目;(2)产出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项目;(3)外部效果显著的项目;(4)资源开发项目;(5)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6)受过度行政干预的项目。
3.项目经济效益和费用的识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遵循有无对比的原则;(2)对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成员及群体的费用和效益做全面分析;(3)正确识别正面和负面外部效果,防止误算、漏算或重复计算;(4)合理确定效益和费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5)正确识别和调整转移支付,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4.经济效益的计算应遵循支付意愿原则和(或)接受补偿意愿原则;经济费用的计算应遵循机会成本原则。
(1)支付意愿原则:项目产出物的正面效果的计算遵循支付意愿(WTP)原则,用于分析社会成员为项目所产出的效益愿意支付的价值。
(2)受偿意愿原则:项目产出物的负面效果的计算遵循接受补偿意愿(WTA)原则,用于分析社会成员为接受这种不利影响所得到补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