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51
论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作者:宋蕾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8期摘要:本文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学理论的译学构想切入,分别以奈达、威尔斯、卡特福德和费道罗夫四位重要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为例,目的是研究奈达翻译学派所做的语言学探索,并探讨其贡献和不足之处。
因为任何翻译活动都需借助于语言,所以语言要素对于建立翻译学理论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为了在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方面有所创新,有必要对翻译理论家们为译学研究所做的语言学探索展开研究。
关键词:翻译理论;语言学;译学研究随着国内不断引进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国内的翻译研究学者在上世纪末对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有所创新并提出了中国本土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
语言学和翻译密不可分,通过研究两者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英语翻译的语言学途径。
一、奈达和威尔斯的译学研究著名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威尔斯提出,现代的翻译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奈达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1947),它是随后奈达的《翻译科学探索》(1964)一书的铺垫。
在《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这本书中,奈达使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观点,对翻译中的各种问题做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翻译是一门科学。
他的这一观点在其所著的《翻译科学探索》以及《翻译的理论和实践》(1969)中再次出现,并被进一步详细解释为:翻译不仅是一门艺术以及一门技巧,同时也是一门科学。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可以通过“采用处理句法结构的科学方法,语义分析的途径和信息论来解决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意即翻译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语言学的和描写的途径。
其二,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所以“对不同语言中包含的相应信息间的关系所进行的任何描写和分析,都必须是语言学的科学描写和分析”。
确定的一点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奈达的翻译理论的基础,尽管奈达声称其翻译理论产生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之前,但仍然可以认为两者仍有一定联系,因为奈达1964年出版的著作《翻译科学探索》在发表时间问题上,很明显晚于乔姆斯基在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引言翻译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它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翻译的过程和结果,翻译研究领域不断发展新的方法和理论。
其中,功能语言学途径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它对理解翻译现象和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一、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功能语言学是一种以语言功能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它强调语言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它认为语言是一种实现交际目的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规则系统。
功能语言学主张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通过分析语篇、场景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文本的意义。
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语篇分析和语用分析等。
文本分析关注词汇、句法和语言结构等内部元素;语篇分析则关注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语境;语用分析则研究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功能语言学可以揭示语言的多样功能和交际背景,从而更准确地解读和翻译文本。
二、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1. 语言策略的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不同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
通过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可以分析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技巧。
比如,翻译家为了更好地传达源语言的含义,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词汇、句式和语气。
通过分析这些语言策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翻译家的意图和目的,以及他们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化时所做的选择。
2. 文化背景的分析翻译研究中经常涉及到跨文化的比较和交流,而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理解和传达至关重要。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来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翻译家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3. 交际功能的分析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而这种交际是基于语言使用者的共同理解和参与。
功能语言学可以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和参与者的角色来揭示交际功能的实现方式。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一、本文概述《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在交际中的实际功能和效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首先介绍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然后阐述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词汇、语法和篇章层面上的功能对等,以及文化因素的处理。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将展示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实践中的有效性和优势。
本文还将讨论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研究中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二、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功能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在实际社会交流中的功能和作用,而非仅关注语言的形式或结构。
这一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功能语言学的视角下,翻译不再仅仅是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文字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旨在实现特定交际目的。
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强调语言的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这些功能在翻译过程中同样适用,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概念意义,还要考虑到原文的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以确保译文在目标文化中能够实现与原文相似的交际效果。
语篇分析则关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分析原文的语篇结构,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语义联系,并在译文中保持这种连贯性和衔接性。
这样,译文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并接受。
功能语言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和语篇分析的要求,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这一理论也提醒我们,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需要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背景。
三、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是一种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它强调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而非仅仅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途径认知翻译学是当前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当前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力求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并结合英汉/汉英翻译实例,试图构拟认知翻译学的基本框架与途径,最后得出结论:等值翻译只是相对的、近似的,不等值才是绝对的;翻译中的等值只不过是认知经验结构的相似性,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标签:认知等值体验哲学识解趋同度一、引言翻译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之间进行文化与文明交流的桥梁,只要有不同种族人类交际与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翻译活动。
没有这种交际活动,人类文化传播和人类交流很难进行。
翻译活动是多类型的,对翻译的定义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的面很广,除了本体论外,还从不同的学科(如:语言学、哲学、文化学、符号学、文学、传播学、社会学、美学以及最近的认知科学等)中吸取营养与精华,为我所用,发展成熟。
翻译学是一门经验性学科,国内外无数优秀的翻译理论家与实践家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并总结出翻译方法,为翻译学理论的探索和建立提供了基础和立论依据。
传统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语码转换实现的一种语言活动。
然而,现在认知语言学已经揭示出:语言是心智的表征,语言结构映照了人类经验结构。
翻译活动中的语码转换,就是对心智的解读和解码,因此翻译活动必定反映心智活动的规律,翻译决不可忽视对心智的研究。
正如杨自俭、刘学云(1994)早先预言:“翻译不但是语言活动,而且是心理活动。
联系翻译转换过程、研究心理机制是翻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认知为出发点,探究译者是怎样运用语言符号对事物进行抽象,以及怎样通过认知加工,运用概念范畴和语言符号来实现翻译交际活动,这是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在翻译活动中,不同的概念范畴可以围绕原型来建构,可通过词汇和概念来进行再现。
然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概念和抽象的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再现又比较困难,而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隐喻、原型以及意象图式理论给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解释力。
霍克斯译《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节选人际功能分析作者:张慧卿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7期摘要:《红楼梦》有多个英文译本,外国译者所译研究最多的就是英国汉学家霍克斯与其女婿闵福德合译本,以下简称霍译,本篇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分析方法,从语气,情态对等的角度对霍译本第二十八回宝黛对话的经典片段进行对等分析。
关键词:人际功能;语气;情态对等;《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一、引言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成为了翻译研究的重要视角。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里三大元语言功能之一,它关注人们如何运用语言,实现与人、情境语境乃至整个世界的互动。
功能对等的实现是衡量译本的众多标准之一。
韩礼德认为,“人际功能”就是:语言除具有表达讲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功能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等功能。
人际意义由语气、情态和评价等手段来实现。
本文从语气和情态角度出发,分析宝黛这一段经典对话。
二、语气分析宝黛这段经典对话以及贾宝玉的深情告白霍克斯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改写,如果我们把霍译直译成中文的话,译文与原文如果逐句看,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很多地方霍对句子类型做了改动,例如:1.宝玉叹道:“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玩笑?“In the beginning,when you first came here,I was your faithful companion in all your games.原文为问句,译文是陈述句,句子类型并不对等,但从语意来看,宝玉是想表达自从黛玉来了,他就是她最忠实的玩伴,形式上疑问,实则肯定,因此,译文采用肯定,从语意上来说完全符合,因此达到了人际意义的对等。
2.林黛玉啐道:“大清早起死呀活的,也不忌讳。
你说有呢就有,没有就没有,起什么誓呢。
”“...You should be more careful what you say.If you did,you did.If you didn’t,you didn’t...”原文“也不忌讳”是一种否定的表达,但实际上是表达肯定意义的,因此译文“You should be more careful what you say”虽与原文形式有别,而语意却是对等的。
试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一、概述翻译研究历来是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目的在于揭示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规律,探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传达机制。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范式,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认为语言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使用的,具有表达意义、建立关系、传递信息等多种功能。
这一理论框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使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意义转换和文化传递等问题。
在翻译研究中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可以更加系统地探讨翻译的本质和规律。
这一模式关注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强调翻译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需要考虑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交际需求以及读者的接受度等因素。
系统功能语言学还关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生成和传递机制,通过分析语言结构、词汇选择以及语篇组织等方面的变化,揭示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转换和意义重构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通过分析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也将关注该模式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在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1. 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及现状翻译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层面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翻译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翻译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进而推动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发展。
翻译研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起着关键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科技合作等领域都需要翻译作为支撑。
翻译研究能够提升翻译质量,为跨国合作提供有力的语言保障,进而推动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本文由huanqi2332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年! 月卷第?期中国翻译# ?% &(?1? 2 /. 0 ? & + , 6.33,4碎 53)+ & ( + ?.,( ?, ? 7. ?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黄国文4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8,广东广州 ?,9: ?;。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问题尤其涉及到时译文的评论这在国内外都不多见本文时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尝试做了简单的句画并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文章通过举例说明这种功能语言学方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者通过 = 讨论表明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路向与功能语言学的路向是不同的既不能够把它们作简单的比较更不能用甲的标准 4规则 ; 来衡量乙的做法 = = =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汉诗翻译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 & + , Γ % . &<文章编号<9 + ??&一: ΑΒ4;一9?一Υ0Δ%( ? %Φ(22? .0 + &. )+ & ( ,+ ? . & %1 ? 0 Γ %? (>ΔΖΗ .&41 ? ? . . , . ? Υ. ? ? %Δ &Π( ? + ?? < ?Γ+ &Υ+Δ(,一 10 Κ +? (?& Λ & %Μ ? ? (%? ΖΝ,& +ΓΔΟ ?.(9. & &:?,#?% &+;+& &)% 2+ 2(? + ,们。
?3. ? 2.2. (? +& 0. & + % ,Γ%&0 Δ+ &% %(? ? (. & ?%&? ? ? ( ?+Φ + ?. + ?? +(<2. Φ ?( (?+Δ0 ?(? ? ? + ???9Ρ& (. ???2 +2 ?. + ? ? 2 + 2&.. + ?..?+ & (,+ % ?. &(0 ? Γ%.ΠΝ0 ,% % Δ+&( Θ% %Ρ 2 ?.( (Μ + ? Δ ? ( %& Μ . , ? Γ %( ( 0 ? ( ??,+???& +( +? . &, %Γ ? ?& +( +, ?%.0 ? Γ %? ( + Γ ? & ?+& +Η%.,, + Φ5?ΝΗ. ?ΓΥ0 &+ &<, Γ %&0 Σ 0 Δ%?%?( ? ,? 3+ %( ? %? ( < ?? + & ( , ?%.Λ ? Γ %? ( = ?+& ( +, ?%.# ? %&(?2.Ρ(<Γ %( Φ. 0 ? (?& ++, ( %( Ν。
2007年第4期总第104期外语研究F or eign L ang uages Research2007,№4Serial№104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翻译研究述评*司显柱(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 要:文章从翻译研究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与特征出发,论述了两者的密切关联性及后者对前者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的翻译研究做了梳理和描述,分析、总结了该领域探索中的成败得失,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7)04-0085-05 1.引言由于翻译现象的复杂,对其描写和阐述自然不能囿于某一理论和单个视角。
翻译研究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需要从其他学科,如语言学、哲学、文学、文化人类学、认知科学、符号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吸收营养和精华。
事实也正是如此。
回眸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近百年历程,之所以新的观点和流派层出不穷,异彩纷呈,正是自觉地应用其他学科理论指导自身研究的结果。
恰如黄国文(2002a)所说,“翻译学这块领地像是一个胸怀宽广的母亲,有海纳百川的气魄。
她吸引着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学者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
”2.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在采纳其他学科理论开展翻译研究方面,语言学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最为直接,也正是语言学引领着翻译研究走进了现代。
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无论如何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活动。
不仅如此,翻译的其他活动,如翻译研究文化学派所关注的翻译背后的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文化、政治活动,最终也必然表现在语言和文本层面的选择和操纵上。
另一方面,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也伴随着人们对语言认识的深化、伴随着语言学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以语言研究的两大流派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为例。
代表前者的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的深层结构理论,曾强烈地吸引一批翻译学者如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研究翻译问题,推动了翻译研究朝科学化的方向前进,在机器翻译领域尤其如此,而韩礼德等建立和发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源自普罗塔哥拉(Prot agoras)和柏拉图等以人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着眼于语言的人本性、社会性一面,自然更加重视语境、语用、会话含义、言外之意等,所以与以“意义”为本的翻译研究“视界融合”。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文献综述——以俄汉翻译为例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一学科理论对翻译学自身研究起着十分关键的指导作用,五十多年来大批优秀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钻探。
文章以俄汉翻译为例,通过搜集和剖析功能语言学路向翻译研究的相关资料,简单回顾了该学科视角下翻译研究的发展状况与脉络,分析、概括了国内外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成就和瑕玷,以期译学研究“黄金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俄汉翻译;翻译研究;综述一.引言系统功能语言学由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创立,它不仅研究语言的性质、语言过程和语言的共同特点等基本问题,而且研究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探讨语言学的应用问题。
20世纪后半叶,它俨然成为国际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而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与语言学的发展保持着一致的步伐。
巴斯内特和勒费维尔指出,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时,由于其自身交叉性,它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大量其他学科的成果,如语言学、符号学、哲学、人类学、文学等等(Bassnett&Lefevere,1992:vii)。
其中,作为一种适用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对翻译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几十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的翻译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大量出色的文献和作品发表、出版。
基于此,文章回顾了五十几年来该领域研究脉络及现状,分析并归纳了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期促使越来越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杰出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学研究快速发展。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先生所创立,对语言学的应用实践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方面,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普通语言学理论,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本质,把语言看做意义系统,研究和解释人类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另一方面,系统功能语言学又是适用语言学理论,特别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
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翻译作为一门具有复杂性的学科,需要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理论知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语言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的结构、功能和规律,对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和语义传递起到指导作用。
例如,通过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的研究,翻译者可以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其次,语言学理论帮助翻译者理解语言的含义与文化背景。
翻译不仅是对句子层面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不同文化之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传递出来。
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的语境、语用和语感,使得翻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源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准确地表达出来。
此外,语言学理论还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创新思路。
翻译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翻译问题和挑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语言学理论中的翻译理论和模型为翻译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翻译研究中著名的翻译理论,如功能对等理论、文化转换理论和重述理论等,都为翻译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此外,语言学理论对翻译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翻译是一门专业的学科,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
语言学理论作为翻译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翻译素质和专业能力。
翻译教育中的语用学、对等理论、翻译评估等课程,都是基于语言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和技巧。
最后,语言学理论还对翻译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翻译的结合,机器翻译和计算语言学逐渐兴起。
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为机器翻译和计算语言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学支持,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总之,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还帮助翻译者理解语言的含义与文化背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翻译教育和技术的发展。
从2000年起,笔者一直试图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去探讨翻译问题。
第一篇这方面的习作《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黄国文 2002a)发表在《外语与外语教学》,随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的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8期全文复印转载(第122-128页),也引起翻译界的专家和学者的注意。
此后,笔者还先后在《中国翻译》、《外语与翻译》、《外语教学》、《外语学刊》、《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外语艺术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这方面的习作。
根据这些年的习作编写而成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于2006年8月作为“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中的一本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下面从研究范围、理论根据、功能语篇分析、两个不同层次的目标、所使用的语料等五个方面谈谈该书的一些情况。
1. 关于研究范围该书是英汉语语篇对比分析方面的习作。
我国学者对英汉语对比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形成大规模的研究队伍是在成立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1994)以后(见刘重德 1994,杨自俭2000、2002,杨自俭、李瑞华 1990,李瑞华1996,罗选民2000)。
英汉语比较涉及的面很广,有语言本身(如: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的比较,有文化方面的比较,还有涉及到翻译的比较,当然还有语篇的比较。
近年来有关英汉语语篇对比分析的论文和著作越来越引人注目,我们手头这方面的著作就有:彭宣维(2000),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2001),胡曙中(1993),罗选民等(2001)。
彭宣维(2000)和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2001)的著作的理论基础是Halliday(如,Halliday 1985,1994;Halliday &Hasan 1976)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Linguistics)。
和上述两书一样,《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的理论指导也是主要来自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个理论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在语篇分析中应用得非常广泛。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翻译是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工具。
翻译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不同学科的合作交流中不断发展,其中功能语言学途径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功能语言学途径是指通过语言的功能来理解和描述其结构和使用的方法。
这种途径强调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关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在翻译研究中,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翻译过程和成果,揭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首先,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翻译中的语言功能。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传递过程,语言的功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功能语言学途径,研究者可以分析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功能差异和转化,深入探讨语言之间的关系和交流方式。
例如在汉英翻译中,中国人倾向于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而英语则更注重直接表达,这种功能差异对翻译过程和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和意义。
其次,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翻译的整体效果和目的。
翻译的目的通常是将一个语言文化转化为另一个语言文化,以实现沟通和理解。
通过功能语言学途径,研究者可以关注翻译的效果和目的,分析翻译中所使用的语言手段和策略。
例如,在音乐翻译中,翻译者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得目标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源语言歌词的意义和情感。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选择的背后逻辑和目的。
再次,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和变化。
翻译涉及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和转化,语言的变异和变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功能语言学途径,研究者可以探讨翻译中语言变异的原因和意义,揭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异同和联系。
例如,在汉英翻译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有些表达方式无法直接转换,需要通过其他语言手段来进行转化。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变异和转化的规律和原因。
本文由huanqi2332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年! 月卷第?期中国翻译# ?% &(?1? 2 /. 0 ? & + , 6.33,4碎 53)+ & ( + ?.,( ?, ? 7. ?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黄国文4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8,广东广州 ?,9: ?;。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问题尤其涉及到时译文的评论这在国内外都不多见本文时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尝试做了简单的句画并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文章通过举例说明这种功能语言学方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者通过 = 讨论表明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路向与功能语言学的路向是不同的既不能够把它们作简单的比较更不能用甲的标准 4规则 ; 来衡量乙的做法 = = =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汉诗翻译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 & + , Δ % . &<文章编号<9 + ??&一: ΑΒ4;一9?一Χ0Ε%( ? %Φ(22? .0 + &. )+ & ( ,+ ? . & %1 ? 0 Γ %? (>ΕΗΙ .&41 ? ? . . , . ? Χ. ? ? %Ε &Π( ? + ?? < ?Δ+ &Χ+Ε(,一 10 Κ +? (?& Λ & %Μ ? ? (%? ΗΝ,& +ΓΕΟ ?.(9. & &:?,#?% &+;+& &)% 2+ 2(? + ,们。
?3. ? 2.2. (? +& 0. & + % ,Δ%&0 Ε+ &% %(? ? (. & ?%&? ? ? ( ?+Φ + ?. + ?? +(<2. Φ ?( (Σ?+Ε0 ?(? ? ? + ???9Ρ& (. ???2 +2 ?. + ? ? 2 + 2&.. + ?..?+ & (,+ % ?. &(0 ? Γ%.ΠΝ0 ,% % Ε+&( Θ% %Ρ 2 ?.( (Μ + ? Ε ? ( %& Μ . , ? Γ %( ( 0 ? ( ??,+???& +( +? . &, %Γ ? ?& +( +, ?%.0 ? Γ %? ( + Γ ? & ?+& +Ι%.,, + Φ5?ΝΙ. ?ΓΧ0 &+ &<, Δ %&0 Τ 0 Ε%?%?( ? ,? 3+ %( ? %? ( < ?? + & ( , ?%.Λ ? Γ %? ( = ?+& ( +, ?%.# ? %&(?2.Ρ(<Γ %( Φ. 0 ? (?& ++, ( %( Ν。
93引言,学术游戏与游戏规则,翻译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类交际的地方 ,只要有人,批评的角度开始和结束对于这种观点和做法赞成的人非常多因为它有它存在的理由我是从事,。
,就存在着翻译活动=没有这种活动。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
我想,,如果可以把学文化传播和人际交流都很难甚至无法进行翻译活动是多类型的对翻译的定义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翻译作为一个学科批评、术研究说成是一种娱乐活动的话从事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人和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人是在玩不同的游戏=,它涉及的面很广,、、、,除了本体论外、、、,虽然他们都对同一种事物 4如翻译问题,、还从不同的学科 4如人类文化学、语言学哲学文学文艺认知科学符号学心理学、、译作; 感兴趣但他们并不是在玩同一个游戏。
=,而不不同游戏是有不同的规则的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对翻译问题的探讨,传播学社会学, ,、历史学。
美学、逻辑学等; 吸收但讨论是要基于一定的范围和营养和精华为我所用翻译学是一门经验性的Υ % % Φ, 4 Ρ 2 ? + ;学科无数优秀的翻译家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并总结出翻译方法。
前提的我近年来所做的是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汉诗英译问题自己没有能力去评判从文学研究和文,,为翻学批评的路子来进行翻译研究的利和弊玩不同的游戏+&,。
既然大家在,译理论的探索和建立提供了基础和立论依据多少年来很多翻译研究者不断努力试图建立一种科学, ,Γ ,? ? ,%Μ ?,就要做到自己愉快别人也愉快道理就在这里。
% ΔΜ ?的翻译理论,,目的之一是想摆脱传统的评点式。
、随之所以说上面这些话,是我相信有人会用文学研感式和印象式的翻译批评方法有了这样的理论体系我们就能在不同的层面和平面对翻译问题和译文进行多维的。
、究和文学批评的方法来评判我所感兴趣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立体的,、定性的、定量的、科学的见穆雷9!? 9 9! ! 93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路向,分析就目前的情况看早在 9 ! ? ? 年/ #33# + ?? .3 3Γ349 ! ? ?>+ + &=中译版本大多数学者对翻译的研究主要,沿着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路子学的语言是情感性的语言此8,很多人认为而不是科学性语言。
,。
文因; 就试图用 ? + ,? ; 的阶和范畴语法 41Ω ? 5“”,,%Γ + Ν49 ! ? ?+ ??,Γ#Ε. ?ΝΗ ? ΡΡ + + ?,; 思想来建立一个基于语言学的翻译理论模& ? Θ“对文学翻译和译作的评论只能从文学研究和文学< <注号本文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4批准Η ? ? 语言接触与语言规范的研究成果 ;“”。
; 和 # 式他所说的诸如语境 4 . ? 语境 . & ?? Θ ?0 + , ? + & %& ΕΩ意义 4# ; 这些概念都是源于”> + ?Γ+ Ν ,及其老师。
、3 伦敦学派的奠基人 / Ξ3Χ%? ?的语3收稿日期<Α 99一 <一一修订稿日期一9. ? 言学理论自己是这样说的本书所采用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基本上是爱丁堡大学特别是Ω#+ ?Γ<“,33中国翻译年第 ? 期,533韩礼德博士提出的3,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已故的。
术会议与同行切磋这一切都表明,把这方面的研究提高一个层次。
/3Ξ弗斯的著作的影响”4穆雷,9 ! ! 9,<9;<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借鉴和应用功能。
; 的书在我国不但被翻译出版也被选人《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4申雨平# + ?? . ? Γ49 Ψ ?而且,语言学及语篇分析理论进行有关翻译的研究和探讨 + 我对形式语言学了解不多但我知道Υ ? 7 记,,33一Α ?Α;。
将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普通的翻译时,,提出了翻译过程最近十多年来国外出版了不少用功能语言学” ,4这里所说的是式主义”、“大功能,与73#?、.Ρ(ΖΝ的、“形中的三阶段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原文的表层成分 4语法意义含义 ; 要作为能够转化为译语和能、、。
,相对而言包括语篇分析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认知语义学语用学认知功能学等 ;、、够被重新组合以形成译语表层成分的语言核心及次核心的结构来分析这一基于语言学的翻译研究模式与,作指导的研究翻译问题的文章和专著Ω>+ (. &,。
就英国而言> + %Ρ ?,,#?. Ρ,(ΖΝ的生成语法 49 ! ? :、,9! ? ?; 有非常相似之,这些年就出版了多部这方面的论著 4如9! !+&,+ &Γ,9 [ ? ,, 9 ! ! 9∴, ,9= [ + Ζ ? ? 9 ! !,,处并在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对欧洲翻译研究 ? 的发展和动态对等论有更加深远的影响 47 . Γ;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无论从功能语言学途径还是从形式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问题对翻9! ! : ?。
+%ΡΓΩ + (.&,9! ! : = >+%Ρ,9! ! ? ∴9< Ω 0 & Γ + Ν,<,,9;。
从文献上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试图把,,功能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之中而其中重要的 9 ! ! ;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来自 > + ,,%Γ + Ν49 ! ? ?译研究都是有启示和推动作用的果,。
实际上。
,现代意义的翻译研究正是始于积极运用各种语言学理论的成4我称之为”“小功能”;。
在这些以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的翻译论著中理功能 4Ω ? ? + ? 0 & Φ ? %. & ;、““语境 4# . & ? ? ; . ? ? ( %. & 衔接 4# ;”Θ、“纯从而形成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虽然语言学的翻译研究目前似乎将其一度占据的中心位置让给文化角度的翻译研究不了的。
”、“连,但其在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是取代汉诗英译研究尝试。
贯”4#.& ? ?;、“主位”4) ? ? Ρ。
;这类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都是大家不能不谈的与西方一些先进国家 4如英国亚; 相比,德国。
、Α3澳大利,我国的翻译研究在采用功能语言学理论,近年来我对汉诗英译问题非常感兴趣看,从文献上方面起步较晚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在最近十年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工作者试图从功能语言学我国翻译界的学者在汉诗 4尤其是古典诗歌 ; = 英译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有些人主要是从事翻译实践, ,的角度研究翻译问题他们的论著所涉及的问题既有 = 翻译理论探讨又有实例分析最近几年除了学, ,,有些人则主要对译文进行研究。
,还有些人既做翻译又写评论文章,至今国内所发表的古诗英译评论,、、术论文外,还有一些涉及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论著问世论》 4,我手头能看到的有李运兴的《篇翻译引语 = ; 9 和萧立明的《译学论稿》新 4 ; 9 我相。
中主观成分较多通常是随想式经验式和点评式的没有一套可仿效可重复使用的方法与理论。
信还有其他这方面的论著一个系统的、这些论著虽然还未能提出关于汉诗的英译标准也是见仁见智此方面翻译学界名家如云各有己见笔者对翻译研究不深, , ,,。
框架,基于功能语言学或语篇分析的翻译理论但它们对于翻译理论的功能语言学探讨起了推=也无意对名家的译作和论文评头品足,因此只能试图。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同时通过分析来,动作用从这些论著中我们看到了功能语言学对翻译。
问题的解释力近年来我和同事们在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的结合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例如我们。
,测验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和译文分析中的可行性但由于我们主要是对诗歌的功能语篇分析所以重点在于语言分析和语篇分析上而没有从文学欣赏角度和意境的传递角度去读诗分析诗这难免忽略了、,,,主办的“第一届系统功能语法学术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