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试题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666.65 KB
- 文档页数:11
一.典型试题解析例1-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材料含水后的影响?答:三者均表示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
但测定方法不同,计算时采用的体积不同。
密度:采用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表观密度:采用材料的表观体积(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堆积密度:采用材料的堆积体积(材料总体积+颗粒间空隙体积)。
含水对密度、表观密度无影响,因密度、表观密度均指绝对干燥状态下的物理常数。
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一般含水后堆积密度增大。
【评注】本题目主要考查密度、表现密度、堆积密度的基本概念。
相同点在于三者都是表示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点在于计算时三者的体积概念不同。
材料密实体积——绝于状态,绝对密实,不含任何孔隙。
材料表观体积——自然状态,含闭口孔隙,不含开口孔隙。
材料堆积体积——绝干或含水状态,自然堆积状态,含颗粒间空隙。
例1-2 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4,178,165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答: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k r=f b/f g=165/178=0.93∵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0.93>0.85,为耐水石材,∴可用于水下工程。
【评注】考点为软化系数的概念及耐水标准,还应区别气干和绝干状态。
软化系数为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例2-1为什么说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是建筑工程用钢的重要性能指标?答:屈服点σs——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时承受应力不超过该值,是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
屈服点与抗拉强度的比值σs/σb 称为屈强比,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程度。
伸长率δ——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应力超过σs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新分布,以避免结构物的破坏。
【评注】考点为三项性能指标的工程意义。
考试试卷分析考试试卷分析(通用2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卷,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好试卷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试试卷分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考试试卷分析篇1一、考试总体情况分析(好的方面、不够的方面及教学反思):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如:看拼音,写词语,只有个别学生出现出错。
填写成语没有错误。
2、学生能抓住例句的特点仿写和改写句子,写得比较恰当。
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例句是拟人句,仿写的句子句意合理,表达生动、形象,反映出孩子的童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
只是个别学生稍不留意写成了比喻句。
用加点关联词写话,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是写出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成立,个别句意艰涩。
3、古诗词理解运用、名言、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一题设计基础性强,大部分学生都能熟读成诵,而且准确地写,个别学生有错别字出现、出现漏词现象。
4、阅读短文训练中,有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答题情况蛮好。
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与平时的积累和阅读能力有很大关系。
测试暴露出有些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存在欠缺,表达的针对性、语言的精确性仍有待提高。
由于一处划线的句子在第2面,学生大意没能看清,而把第二处划线句子误当作两次心理活动来分析。
5、《我学会了……》学生能对自己的材料进行精心挑选,突显中心,能找出最具代表性的、最生动的、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例展开叙述。
能写出这件事的真实特点,具有真情实感。
文章能够做到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有的同学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精彩,一个学生这样开头的:“一个身影在我眼前掠过,像俯冲的猎鹰,又像破夜空的流星,他脚下踩着一块活力板”-----每当这时,我都巴不得那人就是我自己。
”叙述详略得当,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朴素、自然、真挚感人。
总体来说,作文方面大部分同学完成得还可以,只是个别学生选取事例不够恰当、典型,叙述平淡、拉杂,详略不当;语言不够生动、形象、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较少。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5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精选篇1一、试题分析本次试卷从字、词、句、段、阅读、习作各个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既注意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灵活运用,基本覆盖了前半段课文的重点知识。
本次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上,如有拼音、字词、字音、形近字、反义词、谚语、排列成句、排列成段及课文里的语文知识等的检测。
(2)过程与方法。
本次二年级测评以阅读为专项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内容涵盖了概括、句子理解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写作一题通过观察图,写一段话。
总之,这张试卷是能够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的一份优秀试卷。
二、考试情况本次参考39人,平均分71.5分,及格率81.2%,优秀率3%,低分率5%。
三、答题分析(一)字词1、读拼音,写词语,相信你能写得漂亮。
此题是出现错误较多,一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2、选择正确的读音。
学生掌握较好,“钉着”的“钉”的读音有大部分学生读错。
3、写反义词。
“宽”“贵”二字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4、形近字组词,音同字的运用,词语搭配,选词填空。
学生完成较好。
(二)句子8题把下面谚语补充完整。
学生完成得不够好。
学生错别字较多。
9、10、11题把下列各组词语排列成句子写下来,句子排列成句,和按课文内容填空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不会上下文连起来理解,答案是五花八门;还有的学生是都课文不熟,需要反复的背诵课文;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拼音不过关,用拼音代替的大部分都是错的。
可见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只注重了学生字词的训练,而对课文的渗透还不到位,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段落阅读学生完成得不够好。
主要是学生不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四)习作学生对助人为乐的主题都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写出短文。
但大部分学生内容平淡,语言罗嗦。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精选21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1本次期末考试重点考察了高二上学期解析几何及立体几何中的部分知识,本试卷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对数学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一、试卷特点1、紧扣考纲,注重双基本次期末考试有很多题目源于课本,如解答题第一题求证双曲线和椭圆的焦点相同。
2、突出重点和数学思想试题对本部分各节知识考察较为全面,一方面突出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察,另一方面突出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如:选择题中根据直线方程求直线斜率,均是在基本概念和易混知识上进行了考察。
3、突出书写能力,考察知识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解答题中的证明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察,又对立几中的书写问题有了较深入的检验,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深度的考查。
4、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多,在知识交汇点处设置考题。
解答题最后一题,将椭圆方程和直线方程联系起来,考查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悟性和对数学本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有效的体现出试题的层次和梯度。
二、阅卷过程中反应的问题1、书写混乱,答题不够规范。
比如:证明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
2、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靠,考虑问题不全面如:判断一个方程表示一个圆所需条件。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比如解答题最后一题,绝大多数同学是空白,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分析不来。
4、从整个试卷来看,学生主要是选择题得分,填空题和解答题做对少。
三、教学建议1、新课程教材带来的第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容量大,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位置,要求学生不断地反思提升,做到“螺旋式”上升理解。
而我们的学生很少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做好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中应注意分层教学,注意提优与补差工作,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增加新概念、新情境、探索性与开放性的例题,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总结,不妨让其记准定义、公式,辅之以适时表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这对学习风气的培养很重要。
1.某女,65岁,因右下腹痛并自扪及包块5小时而急诊入院,伴有腹胀、呕吐不适,既往无类似发病史;体检:T 37.8℃,P 98次/分,R 20次/分,BPl05/70mmHg,腹部查体:腹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于右侧腹股沟区可扪及一圆形肿块,约4x3cm大小,有压痛、界欠清,且肿块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下方;实验室检查:W B C/L,N78%,尿常规正常;试述诊断及其依据,处理原则; 答案要点:最可能的诊断是嵌顿性股疝;依据:①右下腹痛并自扪及包块6小时;②有腹胀呕吐,类似肠梗阻表现;③有轻度毒性反应或是中毒反应,如T 37.8℃,P101次每分,细胞中性分类78%;④腹股沟区包块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下方,即股管处;处理原则:应予急诊手术治疗,由于嵌顿时间短,局部症状轻,中毒反应轻,估计疝内容物尚未至绞窄坏死,术式为疝囊高位结扎及McVay疝修补术,或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由于嵌顿时间短,未致水电解质失衡,术前仅需做一般性处理即可;2. 患者,男性,35岁;主因腹痛两天入院;患者两天前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疼痛不适,呈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当时自行口服胃药具体不详,腹痛不缓解;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无腹胀、腹泻,无腰痛、血尿,不发热;今日腹痛漫延至全腹伴发热体温38℃;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史及传染病史;查体:急性病容,步入病室,神清合作,言语清,被动蜷曲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部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脏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着,未扪及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未叩出,肠音弱;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余—;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109/L、N80%,腹部透视:腹部见数个小气液平面;问题:1此病人的诊断是什么2 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请你提出治疗计划答案要点: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穿孔;2诊断依据: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全腹痛病史;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着,未扪及包块,肠音弱;化验:血常规╳109/L、N80%,3鉴别诊断、①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多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剧痛并迅速扩展至全腹,全腹腹膜炎,板状腹,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部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该病人现症状、体征以右下腹部为主,无板状腹;膈下无游离气体,可排除此诊断可能;②右输尿管结石:此病表现为右侧腰腹痛,阵发性绞痛剧烈,伴会阴部及大腿根部放散痛,右肾区叩击痛阳性,尿常规中有潜血或红细胞;该病人无腰痛、血尿,肾区无叩击痛,可除外此诊断可能;③急性胰腺炎;多于饱餐或酒后发病,突发左上腹痛伴左腰背部放散痛,腹胀、呕吐,上腹部可有腹膜炎体征,血、尿淀粉酶升高,B超、CT可发现胰腺边缘模糊、胰周积液;此病人与胰腺炎不符;④急性胆囊炎:多于油腻饮食后发病,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右肩背部放散痛,查体右上腹压痛,可有腹膜炎体征;莫菲氏征阳性,有时扪及肿大的胆囊;B超可发现胆囊肿大、壁厚、周围渗液;此病人表现及体征与急性胆囊炎不符,可基本除外此诊断可能;必要时查B超;4 治疗:术前准备,急诊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腹腔冲洗引流术,术后抗炎补液营养支持对症治疗;3.女性,35岁:;有近8年的空腹或夜间上腹部烧灼痛,进食后疼痛好转;近来自觉症状加重;6小时前病人进食后突感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很快延及全腹,伴有恶心、呕吐;体检:腹式呼吸消失,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试述(1)初步诊断(2)首选检查方法(3)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答案要点: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首选的检查方法是立位腹部透视或摄片;需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阑尾炎等鉴别;该病人症状体征严重,宜行手术治疗,手术应给予积极准备,包括胃肠减压、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手术以穿孔修补、腹腔引流为宜;4.患者,男性,30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五年,呕吐四天入院;患者入院前五年无明显诱因自觉上腹部烧灼样疼痛不适,伴有返酸、嗳气,疼痛多于餐前发作,进食后或口服抗酸药物后腹痛可缓解,伴有夜间痛;后上腹痛反复发作,以冬春季节好发,曾在市内某医院就诊,查上消化道钡餐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未经内科正规治疗;近一年来腹痛发作较频繁,缓解期明显缩短;四天前进食后感上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宿食,有腐败酸臭味,无苦味,经应用解痉制酸药不缓解;每次呕吐量均较大,约为1000 ml左右,吐后上腹部饱胀稍缓解,被他人送入我院;发病来,无呕血、黑便,不发热,睡眠尚可;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00/60mmHg,脉搏100次/分,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貌,扶入病室,神清合作,言语清晰;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弹性消失,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部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脏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舟状腹,上腹可见胃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胃区振水音+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余-;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109/L、Hb90g/L X线钡餐检查:胃扩大,张力减低,24小时后胃内仍有钡剂存留;问:1.你认为此病人的诊断是什么2.有何依据3.需和哪些疾病鉴别如何鉴别4.提出治疗计划答案要点:1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瘢痕性幽门梗阻;2依据:病史:典型的餐前痛、夜间痛、餐后缓解病史;有季节性、规律性;呕吐宿食,不含胆汁;查体: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貌,皮肤弹性消失;舟状腹,上腹可见胃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压痛+,胃区振水音+;辅查:血常规Hb90g/L,X线钡餐检查:胃扩大,张力减低,24小时后胃内仍有钡剂存留;既往上消化道钡餐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须和胃溃疡、胃癌鉴别;瘢痕性幽门梗阻须和痉挛性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胃幽门肿瘤所致梗阻鉴别;①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痛,进食不缓解,反而加重疼痛,钡餐可见胃内龛影等;此病人表现与上述不符,故可基本除外该诊断;必要时查胃镜;②胃癌:可有非特异性的上腹部不适表现,一般疼痛无季节性、规律性,且病程较短;本病人疼痛有季节性、规律性,病史长达五年,X线钡餐未见胃内病变,不支持胃癌的诊断;③痉挛性幽门梗阻:系活动溃疡引起,梗阻为间歇性,应用解痉制酸药可缓解;此病人梗阻为持续性,应用解痉制酸药不缓解;故可基本除外该诊断;④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胰头癌、十二指肠肿瘤、十二指肠淤滞症也可引起上消化道梗阻,但其呕吐物含胆汁,与本病人明显不同,可除外该诊断;⑤胃幽门部肿瘤所致梗阻:病程较短,胃扩张轻;前面已于胃癌相鉴别;(4)治疗应充分术前准备,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洗胃、纠正贫血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改善营养状态;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解除梗阻,消除病因;5.男性,25岁,腹痛2天急诊入院;患者于48小时前突然发作全腹痛,以右下腹更明显,为阵发性绞痛,伴有肠鸣,多次呕吐,开始为绿色物,以后呕吐物有粪臭味;两天来未进食,亦未排便排气,尿少,不觉发烧;三年前曾作过阑尾切除术;查体:急性病容,神智清楚,血压100/60mmHg,脉搏132次/分,体温37.5℃,皮肤无黄染,干燥,弹性差;心肺正常,腹膨隆,未见肠型,全腹触诊柔软,广泛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不大,肠鸣音高亢,有气过水音;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60g/L,白细胞×109/L,尿常规阴性;腹部透视有多个液平面;1诊断及诊断依据2鉴别诊断3进一步检查4治疗原则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急性肠梗阻机械性,粘连性,低位诊断依据:急性阵发性腹痛,伴肠鸣音亢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与排气:有腹部手术史:腹透有多个液平面2鉴别诊断:急性胃肠炎:有腹痛,呕吐,腹胀,但无腹泻输尿管结石: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尿-等其他外科急腹症:消化道穿孔、胆囊炎等3进一步检查:尿常规及沉渣镜;B 超;血酸碱度及电解质4治疗原则: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输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手术治疗.6.女性,26岁,已婚;腹痛、腹泻、发热、呕吐20小时,于2007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4小时,在路边餐馆吃饭,半天后,出现腹部不适,呈阵发性并伴有恶心,自服654-2等对症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呕吐胃内容物,发热及腹泻数次,为稀便,无脓血,体温37-38.5℃,来我院急诊,查便常规阴性,按“急性胃肠炎”予颠茄、黄连素等治疗,晚间,腹痛加重,伴发热38.6℃,腹痛由胃部移至右下腹部,仍有腹泻,夜里再来就诊,查血象WBC21×查体:T38.7℃, P120次/分,BP 100/70mmHg,发育营养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睑无浮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不大, 心界大小正常,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清,未闻干湿罗音,腹平,肝脾未及,无包块,全腹压痛以右下腹麦氏点周围为着,无明显肌紧张,肠鸣音10-15次/分;辅助检查:Hb 162g/L, WBC ×109/L,中性分叶86%,杆状8%,尿常规-,大便常规:稀水样便,WBC3~5/高倍,RBC0~2/高倍,肝功能正常;1诊断及诊断依据2鉴别诊断3进一步检查4治疗原则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急性阑尾炎化脓性诊断依据: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反跳痛;发热,白细胞增高2鉴别诊断:急性胃肠炎、菌痢;尿路结石感染;急性盆腔炎3进一步检查:复查大便常规,血常规;B 超:回盲区,阑尾形态4治疗原则;抗感染治疗;开腹探查、阑尾切除术;7.女性,49岁,大便次数增加、带血3个月;3月前无明显诱因,排便次数增多,3-6 /天,不成形,间断带暗红色血迹;有中、下腹痛,无明显腹胀及恶心呕吐;无发热,进食可;近来明显乏力,体重下降约4kg.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查体:T37.2℃,P7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一般状况稍差,皮肤无黄染,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明确病变;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无肌紧张,肝脾未及;右下腹似可及约4×8cm2质韧包块,可推动,边界不清,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大致正常,直肠指诊未及异常;辅助检查:大便潜血+, 血×109/:,Hb86g/L,入院后查血CEA42ng/mL.1诊断及诊断依据2鉴别诊断3进一步检查4治疗原则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2)诊断结肠癌(3)诊断依据:排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加;暗红色血便,便潜血+;右下腹肿块伴消瘦、乏力(4)2鉴别诊断:炎症性肠病;回盲部结核;阿米巴痢疾(5)3进一步检查:钡剂灌肠造影;结肠镜检;腹部B超(6)4治疗原则:病理证实后行根治性手术;辅助化疗8.男性,57岁.左季肋部被汽车撞伤5小时,口渴、心悸、头晕1小时;患者5小时前被汽车撞中左季肋部,当时疼痛剧烈,即至医院就诊;诊断为左胸肋骨骨折,卧床休息和局部固定后感觉好转,1小时前觉全腹疼痛发胀,伴头晕、心悸,口渴、烦燥;查体:T37.0℃,P110次/分,Bp92/60mmHg;神清,面色苍白,心肺-左季肋部皮下瘀斑,压痛;腹稍胀,全腹有明显压痛,以左上腹为著,肌紧张不明显,但有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可闻,弱;化验:Hb 80g/L,WBC 90×109/L;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脾破裂,①腹腔内出血;②左胸肋骨骨折;2诊断依据:①左季肋部外伤史,胸片证实肋骨骨折;②腹痛遍及全腹,伴有失血症状,腹腔内出血体征;2、鉴别诊断:1单纯肋骨骨折及软组织挫伤;2其他腹腔脏器损伤:肝、小肠;3血胸;3、进一步检查:1腹部B超,腹部平片;2胸片;3腹腔穿刺;4、治疗原则:1严密观察病情,防止休克,必要时输血;2开腹探查:脾切除;3条件许可对缝合裂口或脾部分切除术;9.女患者,35岁,反复发作伴右上腹痛5年,本次发病三天,伴黄疸,超声提示胆囊内多个强光团伴声影,移动+,胆总管直径1.0CM;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若行手术治疗,术式是什么3)若术后两周“T”管造影发现胆总管内残石一枚,下一步处理方法有哪些答案: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胆囊结石,胆总管继发结石2)若行手术治疗,术式是什么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察,取石T管引流术3)若术后两周“T”管造影发现胆总管内残石一枚,下一步处理方法有哪些有两种方法:留置T管至7周以后,经T管窦道胆道道镜取石;可行EST切开取石;10.女性,55岁,右上腹持续疼痛一周,加重伴发热一天.患者一周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隐痛,未予治疗,昨天中午吃煎鸡蛋后上述症状开始加剧,疼痛向右侧腰背部放射,伴恶心,未吐;发热38度左右,无畏寒,寒战;大便稀,无脓血;小便正常;既往无心肺疾患,无肝胆病史;查体:T 38.5℃,P 90次/分,R 18次/分,BP 120/90mmHg;急性病容,表情痛苦,皮肤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检查耒见异常.腹部未见胃肠型,右上腹局限性肌紧张,右肋下可及约5cm直径大小之包块边缘,触痛,Murphy征+;肝脾未及,腹部叩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较弱;辅助检查:Hb 120g/L,WBC 16.2×109/L,N 89%;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急性胆囊炎;诊断依据:①发作性右上腹痛,向同侧腰背部放射,伴发热;②右肋下可及压痛之包块,局限性肌紧张,Murphy征+;③WBC上升,中性粒细胞增高;2鉴别诊断:①胃扩张,胃炎或穿孔;②肝脓肿;③急性胰腺炎;3进一步检查:①腹告口B超、CT;②血尿淀粉酶,肝功能;③腹部立位x线片;4治疗原则:①抗感染,利胆治疗;②开腹探查:胆囊切除术;③对症治疗;11.女性,40岁,反复右上腹疼痛10年,再发伴有寒热黄疸、神志不清5天入院;查体:T:39.8℃,P:120bpm,R:30bpm、BP:80/50mmHg,皮肤巩膜黄染明显,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部稍胀,右上腹及剑突下有明显压痛,Murphys+,肠鸣音3-4次/分;12.1、诊断考虑什么 2、该做哪些进一步检查 3、治疗方案及原则;答案要点:1、诊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2、基本检查:血、尿常规,血、尿淀粉酶,电解质,胆道胰腺B超,心电图;3、治疗方案:1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2紧急手术去除病因;原则:手术的目的是抢救生命,因此应力求简单有效,通常采用的是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13.女性,48岁,间歇性右上腹痛3月,疼痛向右肩部放射,伴恶心、嗳气,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曾行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近2日再次出现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伴有畏寒、发热;体检:T:38℃,P:90bpm,BP:14/9kPa;皮肤巩膜黄染,上腹肌紧张,剑突下压痛,肝区口同;WBC:15×10E9/L,N:83%;14.1、初步诊断如何2、需做哪些进一步检查15.3、应如何治疗初步诊断:1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2胆囊结石2、 B超,了解肝、胆情况,尤其是胆囊有无结石及结石大小,注意检查胆总管结石;3、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使用维生素K、维生素C以及户干治疗;2如局部炎症和全身感染加重,非手术治疗无效,则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察取石、T管引流;16.患者男,45岁,呕血2日入院;患者近1年来有腹胀、厌油;3天浅,饮酒、食硬后出现呕血,前后共2次,量约800ml;血压15/12kPa,贫血貌,前胸有5枚蜘蛛痣,肝未触及,脾大;腹水±;HB:94g/L,RBC:×109/L,PLT:×109/L,ALT:68U/L,AST:66U/L,:23;35mmol/L,ALB:30g/L,GLB:35g/L,HbsAg+;B超:肝缩小,门静脉内径16mm,脾肿大;食道吞钡检查:钡剂充盈时食道呈虫蛀样改变;排空时,呈串珠样改变;1、请作出初步诊断并提出诊断依据;2、简述该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3、简述该疾病的治疗原则;1、初步诊断:门静脉高压症并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诊断依据:1中年男性患者;2症状主要为呕血;3腹胀、厌油及HbsAg+肝功能损害提示患有乙肝肝硬化;4B超示:肝缩小、脾肿大、门静脉扩张;5食道吞钡检查提示食道静脉曲张;以上均提示“门静脉高压症并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门脉高压症的主要表现:脾肿大、脾功能抗进、呕血和腹水;3、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包括输液、输血,使用垂体加压素,三腔管压迫止血,护肝治疗;2病情稳定后行积极手术治疗,该患者Chila分级属B级,可行断流术;17.患者,男,68岁,因“反复上腹疼痛半年,身目黄染,皮肤搔痒及尿黄2周”入院;体检: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肌软,上腹正中偏右有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胆肋下均可触及肿大,腹水征-;辅助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Hb:106g/L,TB:276umol/L,DB:140umol/L,ABL:30g/L,AKP:750U/L,GGT:1230U/L,血糖L,CEA +,CA199:2530U/L;B超及CT提示胆囊明显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胰头见×2.0cm 肿块,PTC检查示: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下段中断,管壁僵硬;1、请作出诊断并提出诊断依据;2、治疗措施如何;1、初步诊断:1阻塞性黄疸:胰头癌;2轻度贫血;3低白蛋白血症;诊断依据:1老年男性;2不明原因上腹痛伴消瘦、进行性黄疸:3体检发现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脏、胆囊增大;4辅助检查提示梗阻性黄疸、血红蛋白、白蛋白下降;5B超、CT发现胰头肿块,PTC发现胆总管下段梗阻;2、治疗措施:1先行PTCD减黄;2改善患者全身一般情况,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3限期行手术治疗,可行Whipple 术,术后行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18.女,49岁,右上腹疼痛伴发热黄疸2天入院;查体:T:39℃,脉搏138次/分,BP:9/6kPa;巩膜黄染,右上腹肌紧张,有压痛;B超显示胆总管有一枚直径约1.5cm的结石;19.1、请作出初步诊断;20.2、何为“Charcot三联症”;3、该患者应如何进行治疗;1、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2、 Charcot三联症:腹痛、发热、黄疸;3、3、治疗:1行积极抗休克治疗: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2行积极抗感染治疗;3全身情况转好后及时手术;4如抗休克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则在予以组两有效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同时进行手术;4、5、16. 女性,30岁,6天前脐周隐痛,伴恶心,1天后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近3天发热,38-39℃,腹胀,3天未排大便;检查: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并可扪及一个约鸡蛋大小,边界不清,伴压痛的包块;血WBC:×109/L;6、1、请作出最可能的诊断和依据;7、2、进一步需要哪些检查8、3、请简述该患者的治疗方案诊断: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依据略;2、可通过B超进一步明确;3、治疗要点:暂时保守治疗,加强抗感染,全身支持及对证治疗,促进脓肿消退吸收;如脓肿无局限趋势,则行脓肿切开引流;17.男,34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局限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后5天仍右腹痛腹胀发热,大便次数4-5次/天,有下坠感;WBC:18×109/L;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请简述诊断该患者疾病最快速直接的检查和进一步的检查;3、该患者应如何治疗1、该患者诊断为术后盆腔脓肿;2、最直接快速的检查是直肠指检,可进一步行B 超明确诊断;3、治疗:加强抗感染和全身支持治疗,并行经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术;18.患者男,35岁,体重60公斤;腹痛、腹胀、呕吐10天,近2天上述症状加重,呕吐频繁,呈反射性,吐出物为胃内容,不排气排便;病来无发冷、发热,口渴不明显,自觉疲乏无力;2年前曾因胆道结石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于3个月前曾发生过上述症状,未经任何治疗而缓解;体格检查:体温36.8C,脉搏9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3/10.6kPa100/80mmHg;口唇及舌较干燥,眼窝凹陷,手足湿冷;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膨隆,尤以上腹部明显,可见胃型及蠕动波;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听诊可听到气过水声;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5.5X10 12/L,血红蛋白Hb160g/L,红细胞压积Ht0.52;血清钠142mmol/L,血清钾4.1mmol/L,血清氯99mmol/L;X线检查腹部平片见多数液平及气胀肠袢;分析思考:1除粘连性肠梗阻外,本病例还伴有何种并发症其诊断依据是什么2如本病人体液继续丧失,临床上还可出现哪些并发症3在治疗缺水的过程中应补给什么液体4如果本病因病情需要,需补给大量等渗盐水,应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1诊断:等渗性缺水;依据:①因粘连性肠梗阻有频繁呕吐,以致消化液的急性丧失;②有软弱无力,口渴不明显,脉搏细速,血压偏低,舌干燥,皮肤松弛无弹性,眼窝凹陷,手足湿冷等缺水症状;③实验室检查血钠142mmol/L,因等渗缺水时水钠按比例丧失,故血钠在正常范围内,Hb、RBC和Ht升高是血液浓缩的表现; 2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代谢性酸中毒;如短期内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相当于细胞外液的20%时,可出现脉搏细速,肢体湿冷,血压不稳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表现;如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相当于细胞外液的24%~28%时,休克的表现更严重,并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3在处理原发病病因的同时,要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溶液,应尽快补充血容量;4补给大量等渗盐水要注意避免高氯血症;等渗盐水含Na+和C1-各154mmol/L,而血清内Na+和Cl-含量分别为142mmol/L和103mmol/L,等渗盐水内C1-的含量比血清Cl-含量高50mmol/L;正常肾有保留HC03-、排出C1-的功能,故C1-大量进入机体内不引起高氯性酸中毒;但在重度缺水和休克时,肾血流量减少,排氯功能受影响,有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平衡液中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可避免输入过多的C1-,并对酸中毒的纠正有一定帮助;19.患者男,28岁;1小时前骑摩托车时摔倒,伤后自觉左上腹疼痛、头晕、恶心、未吐, 伤后未排大小便,口渴明显,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来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8"C,脉搏106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4.6/12.0kPa110/ 90mmHg;神志清楚,表情淡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良好;耳道及鼻腔无血性分泌物;心律整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左季肋部有擦皮伤伴皮下瘀血,左上腹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脏未触及,叩诊鼓音,侧卧位时下腹部可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无气过水声;脊柱及四肢未见异常,骨盆挤压试验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2.0X10 9/L,Hbl00g/L,血型O型;分析思考:1本病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2腹部损伤病人在诊断上遇到困难应怎么办3创伤伤员检查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本例初步诊断为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可能性大;通过检查,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有腹内脏器损伤:①早期就出现休克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②有持续性甚至进行性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④有气腹表现者;⑤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者;⑥有便血、呕血或血尿者;⑦直肠指诊发现前壁有压痛或波动者,或指套染血者;本例患者具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如口渴、脉搏细速、舒张压升高、脉压变小等;左上腹有皮肤和皮下外伤,局部有压痛;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查Hbl00g/L也可能是早期失血的表现;2如诊断上遇到困难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腹腔诊断性穿刺和腹腔灌洗术,不仅阳性率高,且在床旁进行不必搬动伤者,对伤情较重者尤为适用;腹部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膈下积气,腹内积液以及某些脏器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的改变,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如脾破裂时可见左膈升高,胃受压右移,胃结肠间距增宽等,有时还可见到左侧下位肋骨骨折;B超检查可探测某些脏器的大小和形态,并测知腹腔内是否有积液;②进行严密观察:如每15~30min测定一次脉率、呼吸和血压,每30min检查一次腹部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改变;每30—60min测定一次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了解是否有所下降,并复查白细胞数是否上升,必要时可重复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或灌洗术;③不随便搬动伤者,不注射止痛剂,禁食水,但要积极补充血容量和给予抗生素;④剖腹探查以上方法未能排除腹腔内脏器损伤者,上述症状加重者可行剖腹探查;3创伤伤员检查的注意事项有:①发现危重情况如窒息、大出血等,必须立即抢救,不应单纯为了检查而耽误抢救时机;②检查步骤应尽量简捷,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同时进行,检查动作必须谨慎轻巧,切勿在检查中加重损伤;③重视症状明显部位,同时也应寻找比较隐蔽的损伤;④接收多个病人时,不可忽视不出声的。
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一):一、学生答题分析1、典型错题状况分析(1)二大题填一填中的6小题,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基数序数的好处,又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潜力。
大部分同学掌握得不错,能够准确认出图形,填出数,并能用序数表示出正方体和最高的物体是第几个,但也有个别同学出现了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丢落、而数错个数,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题目中没有出现球而要填出球的个数而迷惑,随便乱写。
平时在教学中这方面的资料训练不够,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潜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需重点培养。
(2)二大题填一填中的5小题,在9到15的数中,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两个班中共有21人丢分。
一部分学生将答案写成了10和14,这部分学生是把题意理解为9和15中间的数,理解题意上出现了错误,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和孩子们年龄认知水平有关,但这些现象也提醒我们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理解潜力的培养。
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思考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潜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理解潜力。
(3)三大题观察与思考的第二小题比一比,学生对此类题目十分熟悉,关键就看做题时是否认真细心。
出错的孩子都是一看到图中梨有4个没有和苹果一一对应,就立刻写4,其实只要细心的孩子会发现梨和苹果之间的稠密不一样,会认真用数一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一比。
从这个题的错误中能够发现从低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认真看题,仔细推想,细心做答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4)三大题观察与思考的第一小题,请按你的想法分一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少,部分学生不认识图中的压路机和挖掘机两种大型机械,或对他们了解的不多,而导致分类出错,此题丢分人数较多。
(5)四大题看图写算式中的1小题中的第2问,盒内比盒外多几枝?一部分学生列成:4+5=9正确的算式就应是减法算式9-4=5,题目是一道体现逆向思维的题目列式为下学期学习的资料,学生不容易理解。
第一单元 除法题目1: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
倒进3杯水,连瓶重565克;倒进5杯水,连瓶重775克。
一杯水重多少克? 。
题目2:王师傅在汽车厂上班,他每天可装配8辆汽车,现有256个轮子,可够装几天?题目3::÷7 =被除数的百位可能是几题目4:9口4÷3,要使商的中间有0,得数没有余数,口里可以填( )题目5:一瓶药共60片,每天吃三次,每次吃两片,一共能吃多少天?如图:海宝从中国馆出发,以同样的速度先到英国馆,再到美国馆。
已知海宝从中国馆到英国馆所用的时间比从英国馆到美国馆所用的时间多5分钟。
1. 他平均每分钟走了多少米?2. 如果海宝照这样的速度直接从中国馆到美国馆,只要9分钟。
海宝直接从中国馆到美国馆的路程是多少米?题目7:□78÷4,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
题目6:①3 ②4 ③9 ④1题目8:□□□÷8中,要使商末尾有0,百位上可以填(),十位上可以填(),个位上可以填()。
题目9:开心水果店第一天卖出水果35箱,第二天上午卖出18箱,下午卖出20箱,第三天卖出47箱。
平均每天卖出水果多少箱?题目10:李老师家到学校是320米,李老师往返一次用了8分钟。
李老师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题目11:(1):有206千克苹果,每6千克装一箱,需要多少箱才能装走?例题(2):有206千克苹果,每6千克装一箱,能装满多少箱?题目12:除法算式□4□÷3,要使商是两位数,并且商的末尾有0,两个方框里分别填几?题目13:8□5÷4,□里填()时,商中间一定有0。
①0~9 ②1~3 ③4~9 ④0~3题目14:在除法算式392÷8中,如果被除数减少56,商就会减少();被除数变成(),商就增加1。
题目15:在算式()÷()=9……()中,被除数最小是几?第二单元年月日【题例1】:判断:秋季就是第三季度,冬季就是第四季度。
2023年高考典型试题解读分析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1.选择题——“不择手段”题型特点:(1)概念性强:数学中的每个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的概念性强,试题的陈述和信息的传递,都是以数学的学科规定与习惯为依据,决不标新立异。
(2)量化突出:数量关系的研究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考试中一项主要的内容,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定量型的试题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许多从形式上看为计算定量型选择题,其实不是简单或机械的计算问题,其中往往蕴含了对概念、原理、性质和法则的考查,把这种考查与定量计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量化突出的试题特点。
(3)充满思辨性:这个特点源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作为数学选择题,尤其是用于选择性考试的高考数学试题,只凭简单计算或直观感知便能正确作答的试题不多,几乎可以说并不存在,绝大多数的选择题,为了正确作答,或多或少总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断能力。
思辨性的要求充满题目的字里行间。
(4)形数兼备:数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还有图形,而且对数和图形的讨论与研究,不是孤立开来分割进行,而是有分有合,将它们辩证统一起来。
这个特色在高中数学中已经得到充分的显露。
因此,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便反映出形数兼备这一特点,其表现是几何选择题中常常隐藏着代数问题,而代数选择题中往往又寓有几何图形的问题。
因此,数形结合与形数分离的解题方法是高考数学选择题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思想方法与解题方法。
(5)解法多样化:以其他学科比较,“一题多解”的现象在数学中表现突出,尤其是数学选择题由于它有备选项,给试题的解答提供了丰富的有用信息,有相当大的提示性,为解题活动展现了广阔的天地,大大地增加了解答的途径和方法。
常常潜藏着极其巧妙的解法,有利于对考生思维深度的考查。
解题策略:(1)注意审题。
把题目多读几遍,弄清这个题目求什么,已知什么,求、知之间有什么关系,把题目搞清楚了再动手答题。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精选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得学习情况。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文学院20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
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一)试题内容分析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
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
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
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
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
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
高二语文试题质量分析高二语文试题质量分析 1一、试题分析和学生答题情况下面从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题、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附加题等八个板块来分析。
1、基础知识这次考试基础题部分增加了3个选择题,分别是字形题、加点词解释、文学常识题,内容涉及必修5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一二单元,必修5的内容,有些知识学生已有遗忘,所以正确率不是很高,大概只有30﹪。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选用的是依然是人物传记,题目的设置依次为:理解实词、筛选信息、分析理解内容、翻译语句。
①对于实词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学生由于没有科学高效方法,同时文言阅读的基础也较差,所以正确率只有56﹪。
②筛选信息是常考点,也是几道题之中一贯做的比较好的,而且这次题设计的比较简单所以准确率比较高。
③分析理解内容,由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很全面,审题不够细心,这道题的得分率一向较低,这次的准确率为30﹪。
④翻译句子总分为6分,很多学生在做这类题时,不能坚持"直译"的原则,也不注重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漏掉了得分点。
但由于这次的句子比较简单,所以得分情况良好。
3、名句默写名句默写题10分,由于考前有要求,所以整体情况良好。
4、诗歌鉴赏这次诗歌鉴赏,是一首杜甫的诗,在课本中,杜甫的诗我们学了两首,对杜甫以比较了解,有加之是资料上的原题,所以主要考察了落实的情况,至于学生古诗鉴赏的能力,还要看最后的附加题了,总体看来,鉴赏能力参差不齐,整体较差。
5、现代文阅读本次阅读文章是一篇小说,迟子建的《与周瑜相遇》,内容有些朦胧,但主题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后边的.习题设置的较简单,总体得分情况还可以。
6、语言文字运用17、18题难度系数也比较低,同学们都答得不错,快班有80﹪的同学都做对了。
但由于太过简单,并不能考出同学们的真正水平,不过得分情况好,也给同学们增加了几分自信。
7、作文这次考查的是材料作文。
材料中的故事有很明显的立意方向,即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且考试结束时,有同学告诉我,这个作文题高一时候考过,所以,立意上不存在大问题,但仍有偏题现象。
典型试题分析 1、文理第3题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x 值为(A )85 (B )2912(C )53 (D )138本题来源于连分式,1111,1,1,111111x x x x x x=+=+=+---+++ 原来是赋值n ,判断框为i n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x 值为(A )111123x n =++++ (B )1111231x n =++++-(C )方程 210x x --=的一个近似值 (D )方程210x x +-=的一个近似值近几年关于框图、三视图、复数、极坐标、参数方程的试题模式较为固定,在我们教学中不能产生僵化模式。
1、理科第7题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一平面截成两个几何体,其中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143 (B )4 (C )103(D )3文第7题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体积是(A)(B)(C)(D)分析:教材设置三视图的意图其一培养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了解在工程中如何用平面图形刻画立体实物;另一个意图通过三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显然,第二个意图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是根据三视图画出立体图形的大致直观图,再根据三视图及所标数据调整,使之基本与实际情况相符。
解题时要注意对立体图形投影的角度变化,要注意三视图中所标数据在立体图形中的意义,还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理科题的直观图 文科题的投影角度侧视图俯视图主视图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在期末考试中曾设计下面三视图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 体积是________.当时感觉题目有一定难度,未选用。
海淀期末的三视图题就是这个图形,但是人家观点独特,值得我们学习。
海淀期末14题:已知某四棱锥,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且俯视图如右图所示. (1)若该四棱锥的左视图为直角三角形,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 (2)关于该四棱锥的下列结论中: ①四棱锥中至少有两组侧面互相垂直; ②四棱锥的侧面中可能存在三个直角三角形; ③四棱锥中不.可能存在四组互相垂直的侧面.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主视图2、文科第13题A,B两架直升机同时从机场出发,完成某项救灾物资空投任务.A机到达甲地完成任务后原路返回;B机路过甲地,前往乙地完成任务后原路返回.图中折线分别表示A,B两架直升机离甲地的距离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 假设执行任务过程中A,B均匀速直线飞行,则B机每小时比A机多飞行公里.在市教委关于北京高考试题调整意见中指出:“考查学生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结合数据分析、图像解析等内容,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在必修1第102页有这样一段话“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函数图象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注意提高读图的能力”。
本题是基于上述观点设计的。
试题的考查了学生从函数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或者说看图的能力。
在编制过程中,开始我们选用的是教材第113页B组第1题:经济学家在研究供求关系时,一般用纵轴表示产品价格(自变量),而用横轴来表示产品数量(因变量).下列供求曲线中表示客户希望的需求曲线是_____(填图的序号).讨论此题时,学生可能从实际生活经验感觉“便宜的物品不一定就卖得多,有时多买、有时还不买哪!价格高我买一个就够了。
”这样就无法区分两条曲线。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我们是站在什么角度看什么问题,应当是站在经济学家角度看事物的变化规律,在这方面教学中可能不够注意。
另外这个问题是以纵轴表示自变量,有些“偏”,故没有选,但我们教学要关注类似问题。
本题的原型是: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参加某项定向越野活动.甲同学到达1号任务地点并完成任务后原路返回;乙同学完成1号任务后,又前往2号任务地点,完成两项任务后原路返回.图中折线分别表示甲乙两位同学离1号任务地点的距离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那么,乙每小时比甲多走公里.考虑到原题不便于理解题意。
改成本题形式与实际情况极可能的吻合。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数学模型一定是对现实的抽象,并舍去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
看教材第102页例3中汽车不可能从每小时50公里立刻变为每小时80公里,说明数学模型与现实有一定区别,关键的问题要突出主要研究对象,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关注。
3、理科14题:设不等式组22100x y y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不等式组0t x t y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N .在M 内随机取一个点,这个点在N 内的概率的最大值 是_________.分析:命题的初衷是命制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并与几何概形结合,仿照2012年北京高考第2题:设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A ) (B ) (C ) (D )联想必修4第141页的例4,在扇形中求矩形最大值问题。
由此,命制了本题,文科将半圆改为三角形,并分两问对于学生有所提示。
坦率地说,理科题就知识背景而言,课本没有涉及计二元二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内容。
但是从几何意义而言,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就其能力而言是中等学生应当具备的。
并且也应当达到的能力水平。
正确解答的关键是学生是确定点(t 在圆上,以及对动态区域的理解0t x t y -≤≤⎧⎪⎨≤≤⎪⎩,是在可行域内的小半圆。
动态区域问题在2013年的北京试题以及许多复习参考题中都出现过,问题的关键是审题、正确理解题意。
⎩⎨⎧≤≤≤≤20,20y x 4π22π-6π44π-文科14题设不等式组40,40,0x y x y y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不等式组,(04)04t x t t y t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N.在M 内随机取一个点,这个点在N 内的概率为P.①当1t =时,P=__________;② P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4、文理15题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反复强调在同一问题背景下进行变式教学和训练,这种复习的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思维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节约时间),有利于使学生“既看到树木也考到树林”,有利于三基的落实。
因此,立体几何试题选择了正方体这个最为常见的几何载体,考察学生对点、线、面位置掌握的程度。
文理15题的第三问原来都是论证题,免去书写论证留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另外考虑到整个试卷的难度系数和目前对立体几何考察的难度因素,将其改为直接给出答案,不要求论证。
文科题原题图如下,为简捷起见,删去了不用的线段。
这也使我们想到补形是我们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方法,希望引起注意。
A如图,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DMN 都为正方形,AN AB ⊥,F 为线段BN 的中点,E 为线段BC 上的动点.(Ⅰ)当E 为线段BC 中点时,求证://NC 平面AEF ; (Ⅱ)求证:平面AEF ⊥BCMN 平面; (Ⅲ)设BEBC=λ,写出λ为何值时MF ⊥平面AEF(结论不要求证明). 文理第三问的证明中等以上学校一定要让学生做。
文科题证法1:当E 为BC 中点时,设Q 为AB 中点,则AE 垂直平面DQFM,所以 MF 垂直FE,有上一问可知MF 垂直AF,又AF 与FC 交于F ,所以MF ⊥平面AEF证法2:设BE=x ,勾股定理算出MF 垂直FE 及x 的值。
理科题 证法1:向量算证法2:做EP 垂直DC 于P,做PQ 垂直CD 1于Q,得到点E 到直线CD 1的距离,设BE=x ,在算最值。
QACA E5、理科18题在导数复习中我们提出的教学注意问题是“不分析题目,导数程序化操作”,因此,试题命制意图要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程序化操作。
曾选择下面试题;已知曲线()ax f x xe =(0)a >. (1)求曲线在(0,(0)f )处的切线; (2)求函数()f x 的极值;(3)若2()f x x ≥对于一切0x ≥成立,求a 取值范围. 分析(3)2()f x x ≥对于一切0x ≥成立,则ax e x ≥对于一切0x ≥成立.设()ax g x e x =-,1'()1[()]ax a x g x ae a e a=-=-,但是这个题,如果不化简:设2()ax g x xe x =-,求导后得'()(1)2ax g x e ax x =+-几乎得不到结果。
这个题解法单一,技巧性强,不适合作为考试用题。
于是,将题目改编成现在试题:已知曲线()x f x ax e =-(0)a ≠.(Ⅰ)求曲线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存在0x 使得0()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这个题结构简单,计算量不大,特别对于0a <的讨论,能够突出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原来设想考察一个变形操作有意义。
分析:因为'()x f x a e =-,当0a <时,'()0f x <,所以()f x 在(,)-∞+∞上是减函数。
那么如何找到0x 使得0()0f x ≥呢?思路1:直接猜想一个0x 使0ax 是正数,使0x e 小于这个正数,于是取01x a=。
思路2:分析(),()x g x ax h x e ==的图象,发现存在0x 使使得0()0f x ≥,那么就是如何说明了,首先要明0()0f x ≥”(M>0)形式即可。
教师讨论切线法解: 设直线y ax =和曲线y =当0a >时,过原点做曲线y 设切点为(,)tt e ,则1t tt y e e t t t=⇒=⇒=,所以切点为(1,)e 。
过原点曲线x y e =的切线为:y ex =, 当a e ≥时,取01x =,则110a e e e ⨯-≥-=, 所以当a e ≥时,存在01x =,使得0()0f x ≥成立.当0a e <<时,?关于导数应用的复习提出以下建议1、要求学生做题速度慢一点,我们做了许多导数的题目,但是解答的正确率不高。
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他们那里都会,但是那里都会出错。
究其原因是在他们头脑中形成固定程序:求导—求根—讨论---判断符号。
缺少对于具体题目深入分析后再入手思想准备。
2、画图,画示意图,导函数、原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
3、解题设计,要遇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化简或变形函数关系式,不要等做不下去了再思考。
4、求导函数零点之前最好先分解因式,如'()(1)a f x x a x=+-+。
学生做法;令'()0f x =,121,x x a ==,讨论a,列表判断导函数符号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判断'()f x 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