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浇口的最佳位置
- 格式:pdf
- 大小:98.41 KB
- 文档页数:1
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注塑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工具,它是生产塑料制品不可或缺的设备。
在注塑模具的制作中,浇口布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浇口的合理布置可以有效地避免塑料制品生产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气泡、烧结等问题,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
1.浇口布置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浇口的大小和位置对注塑制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须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塑料原料的熔点、流动性、挤出力等,以及待生产塑件的形状、尺寸、壁厚等。
在实际生产中,合理的浇口布置可以避免因浇口的位置和大小不当而导致的各种问题,例如产品表面的气泡、烧结、变形等。
同时,良好的浇口布置还可以提高注塑产品的成品率、增加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2.浇口布置的设计原则在注塑模具的浇口布置中,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1.浇口位置布置浇口的位置布置要考虑产品的整体设计和塑料塑化的性质。
通常,浇口应该尽量布置在产品的最大截面的厚壁部分。
因为在注塑过程中,厚壁部分的塑料塑化需要更长的时间,且在注射过程中固化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在这里布置浇口可以保证塑料充分塑化和固化,遵循塑料逐层填充原则,最大程度上避免产品表面的气泡、烧结等缺陷。
同时,在产品表面上布置多个小浇口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表面出现气泡的问题。
2.2.浇口大小计算浇口大小的设计也是注塑模具布置中关键的一点。
合适的浇口大小不仅有助于塑料在注射过程中充分填充,而且还可以抑制塑料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从而改善制品的内部质量。
对于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尺寸,浇口大小设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通常,浇口直径的大小可以按注射塑料总体积的0.7-1.2%来计算,以保证足够的塑料流量,避免造成注塑机过负荷的问题。
2.3.浇口数目安排浇口数目的安排也是注塑模具布置中的重要一环。
浇口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模具浇口设计原则
注塑模具的浇口设计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合理的浇口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品的缺陷,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此,以下是注塑模具浇口设计的原则。
1. 浇口位置
浇口的位置应该尽可能地靠近产品的重心位置,这样可以将塑料熔融物体尽快地注入到模腔中,从而保证产品成型的一致性。
此外,浇口的位置还要考虑到模具的结构,尽可能减少模具加工和装配的难度。
2. 浇口形状
浇口的形状应该尽可能简单,以免产品出现不均匀的缺陷。
同时,为了避免往返注射和多次换料造成的气泡和均匀性问题,浇口的截面积应该尽可能小。
3. 浇口数量
在设计时,应该根据产品尺寸和形状确定浇口数量,以便在生产中保证注塑的均匀性和高效率。
如果使用多个浇口,则应该注意它们的位置和大小,以避免浇口之间发生干涉和影响产品的成型。
4. 浇口尺寸
浇口的尺寸应该根据产品的厚度和形状而定,以确保足够的流量和压力来填充模腔。
如果浇口太小,则可能出现填充缺陷;如果浇口太大,则可能出现气泡和毛边。
5. 浇口设计要考虑塑料材料的物理性质,如黏度和流动性等,以确保塑料的流动和填充速度。
此外,还要考虑注塑设备的能力,以确保浇口的大小和尺寸与设备配合。
注塑件模具的常见浇口类型
注塑件加工的过程中不只需要工程师有效的把控到每一个注塑环节,也需要注塑工程师能够有用掌握注塑模具的使用情况。
而浇口作为注塑模具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类型是多元化的,并且不一样的浇口类型用在不一样的成型塑件上面,并且其对注塑件加工的最终质量也有所影响。
注塑件模具的常见浇口类型有哪些呢?
第一:直接浇口,当前直接浇口在注塑加工模具应用中仍是比较广泛的,其最大的长处在于熔体的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小,并且也相对简单,直接浇口的长处使得其能够适用于常用的任何塑料,特别是一些成型大且深的注塑件。
第二:矩形浇口,矩形浇口的位置通常是开在注塑模具的分型面上,较多的用在中小型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上。
其最大的长处在于其截面形状简略,可简单进行加工、并且后期在进行试用注塑模具后也便于进行修改。
不过矩形浇口最大的缺陷是易发生浇口痕迹。
第三:扇形浇口,扇形浇口其实是矩形浇口的一种变异的方式,因而其和矩形浇口有许多类似的地方。
不过扇形交口通常对比适用于注塑成型大平板状以及薄壁的注塑件。
多见的浇口类型即是上述三种类型,当然还有比如:膜状浇口、轮辅浇口、点浇口、埋伏浇口等类型。
注塑热浇道是指在注塑模具中,用于将熔融塑料从喷嘴直接注入型腔的通道。
热浇道的设计和制造对于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热浇道的结构通常包括分流道、主流道和浇口三部分。
分流道和主流道是连接喷嘴和浇口的通道,通常采用直浇道或曲线浇道的形式,以使熔融塑料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型腔中。
浇口是熔融塑料进入型腔的入口,通常位于型腔的顶部或侧壁。
为了确保热浇道的顺畅和高效,热浇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 热浇道的截面积应该足够大,以容纳足够的熔融塑料;
2. 热浇道的长度应该适中,过长可能导致熔融塑料冷却过快,影响产品质量,过短则可能导致熔融塑料流动不足;
3. 热浇道的形状应该合理,以避免熔融塑料流动中出现湍流和涡旋等现象;
4. 热浇道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热性能,以确保热浇道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总之,注塑热浇道是注塑模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塑料注塑模具--浇口类型塑料注塑模具选择浇口类型和选择最佳的浇口尺寸以及浇口位置一样重要。
浇口类型可分为人工和自动去除式浇口。
人工去除式浇口人工去除式浇口主要是指那些要求操作者在进行制件再加工时将其与流道分离。
使用人工去除式浇口的原因有:∙浇口体积过大,以至于当模具打开时无法从制件处剪切。
∙一些剪切敏感的材料(如PVC)不能存在高剪切率,从而不能应用自动去除式浇口设计。
在穿过较宽处的时候,为了保证流动分布的同时性,以达到特定的分子纤维排列,通常不使用自动浇口去除方式。
型腔的人工去除式浇口类型包括:∙注道式浇口∙边缘浇口∙凸片浇口∙重叠式浇口∙扇形浇口∙薄膜浇口∙隔膜浇口∙外环浇口∙轮辐或多点浇口自动去除式浇口自动去除式浇口的特点是,在打开制模模具顶出制件的过程中,可以切断或剪切浇口。
自动去除式浇口应用于:∙避免在再加工时去除浇口∙保持所有顶出的周期时间一致∙浇口残留最小化自动去除式浇口包括:∙针点浇口∙潜入式(隧道式)浇口∙热流道浇口∙阀门浇口注道浇口推荐这种浇口应用于单型腔模具或要求对称充填的制件。
这种类型的浇口适合于较大壁厚处,这样保压压力将更为有效。
较短的浇口最好,这样模具充填更为快速,且压力损失较低。
浇口另一侧需配备一个冷料井。
使用这种浇口的劣势在于,流道(或注道)被修整之后,制件表面会产生浇口痕迹。
可以通过制件厚度来控制凝固,但凝固并不取决于制件厚度。
一般而言,在注道浇口附近的收缩率较低,而注道浇口处的收缩率较大。
这会导致浇口附近具有较高的拉伸应力。
尺寸起初,注道直径由机器射嘴来控制。
该注道直径必须比射嘴口直径大0.5mm左右。
标准注道衬套的锥度为 2.4度,开口面向制件。
因此可以通过注道长度来控制制件处附近的浇口直径,该直径应当比该处壁厚至少大 1.5mm或约为该处壁厚的两倍。
注道和制件的连结点应为放射状的,以避免应力裂化。
∙锥角较小(最小为1度),可能导致在喷射过程中注道无法与注道衬套脱离。
最全的模具浇口设计,你都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吗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熔体的通道。
浇口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注塑制品能否完好、高质量地注射成型。
浇口位置对熔体流动前沿的形状和保压压力的效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决定了注塑制品的强度和其它性能。
一.浇口的类型与位置在注塑模设计中,按浇口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常用的浇口形式有下列11种:1.直浇口即主流道浇口,属于非限制性浇口。
优点: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此具有流动阻力小、流程短及补给时间长等特点。
这样的浇口有良好的熔体流动状态,熔体从型腔底面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有利于排气;这种浇口形式使注塑制品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模具结构紧凑,注塑机受力均匀。
每晚八点有免费直播课程学习,私信老师即可免费学习!缺点:进料处有较大的残余应力,容易导致注塑制品翘曲变形,同时浇口较大,去除浇口痕迹较困难且痕迹较大,影响美观,所以,这类浇口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形或壳形注塑制品,尤其适合于聚碳酸酯、聚砜等高粘度塑料。
另外,这种形式的浇口只适合于单型腔模具。
在设计这类浇口时,为了减小与注塑制品接触处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生缩口、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较小锥度的主流道锥角(为2-4°),另一方面应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的厚度。
2.护耳浇口护耳浇口主要用于高透明的平板形塑料制品及变形要求很小的塑料制品。
优点:护耳浇口是在型腔侧面开设耳槽,熔体通过浇口冲击在耳槽侧面上产生摩擦热,从而改善了流动性,经调整方向和速度后,在护耳处均匀而平稳地进入型腔,可以避免喷流。
缺点:浇口切除较为困难,浇口痕迹较大。
3.点浇口点浇口尤其适用于圆桶形、壳形及盒形塑料制品。
对于较大的平板形塑料制品,可以设置多个点浇口,以减小翘曲变形;对于薄壁塑料制品,浇口附近的剪切速率过高,残余应力大,容易开裂,可局部增加浇口处的壁厚。
优点:点浇口位置限制小,浇口痕迹小,开模时浇口可自动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
注塑模具浇口位置的选择浇口位置与数目对注塑加工件质盈有极大影响,在选择浇口位景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避免制件上产生喷射等缺陷浇口的尺寸比较小,如果正对着一个宽度和厚度都比较大的充填空间,则高速的塑料熔体通过浇口注人型腔时,将受到很高的剪切应力,会产生喷射和蠕动(蛇形流)等现象,形成塑料制品内部和表面的缺陷。
同时喷射还会使型腔内空气难以排除,造成注塑加工件内有空气泡,甚至在某角落出现焦痕。
避免喷射有两种方法,一是加大浇口截面尺寸,降低熔体流速;二是采用冲击型浇口,改善塑料熔体流动状况。
(2)浇口应开设在注塑加工件截面最厚处当注塑加工件壁厚相差较大时,在避免喷射的前提下,浇口开设在注塑加工件截面最厚处,以利于熔体流动、排气和补料,避免产生缩孔或表面凹陷。
(3)有利于塑料熔体流动当注塑加工件上有加强筋时,可利用加强筋作为改普流动的通道(沿加强筋方向流动),防止注不满。
(4)有利于型腔排气在浇口位置确定后,应在型腔最后充填处或远离浇口的部位,开设排气槽;或利用分型面、推杆间隙等模内的活动部分排气。
图6-19为一盖形注塑加工件,四周壁厚,顶部壁薄,若采用侧浇口,则顶部最后填完,易形成封闭气囊,如图6-19 (a)所示,留下明显的熔接痕或焦痕,改进的办法有增加制品顶部的厚度图6-19 (b),改变浇口的位v图6-19 (c)。
(5)考虑塑件使用时的载荷状况(受力状况)通常浇口位置不能设置在塑件承受弯曲载荷或受冲击力的部位,原因在于塑件浇口附近残余应力大、强度差,一般能承受拉应力,不能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力。
(6)减少或避免塑件的熔接痕,增加熔接牢度塑料熔体流动前沿的汇合处常会形成熔接痕,导致该处强度降低。
浇口位置和数量决定着熔接痕的数量及位置,一般说来,浇口数增多,熔接痕增多。
当流程不长时,不必开设多个浇口。
将轮辐式浇口改为盘形浇口,可以消除熔接痕。
此外.还应重视熔接痕的方位,图6-20(a)中,熔接线与小孔在一个方位,大大降低了制品的强度,相比之下,图6-20 (b)浇口位置较为合理。
[转载]关于模具设计时浇口位置确定与相关注意事项:原文地址:关于模具设计时浇口位置确定与相关注意事项:作者:绎芯模具注塑关于模具设计时浇口位置确定与相关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浇口位置浇口位置对流动熔料前沿的形状和保压压力的效果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也决定了模制零件的强度和其它性能。
鉴于浇口的位置通常是同注塑零件设计人员和模具设计人员指定的,因此本文特别为这些人员而撰写。
不过,注塑加工厂商也应从计划阶段开始参与,以避免出现那些可以预见的问题。
浇口位置不当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半晶质工程聚合物制成的零件即使设计正确,但如果浇口位置不正确,其性能也可能遭到破坏,排水沟盖板模具。
无论是增强型树脂还是非增强型树脂,以下症状都明显说明了其性能受到影响:流动熔料前沿形状导致的熔合线和空气气穴都可能影响零件的外观,特别是增强纤维材料,其机械性能将会受到影向。
更改加工条件对这些影响也是无济于事。
如果浇口设在模制件的较薄部分,厚壁的部分会形成收缩痕迹和空隙。
尽管厚壁部分需要更长的保压时间,但由于材料在薄壁部分结晶较快(图1),厚壁部分将不再有熔料供应。
结果是,除了会产生光学和机械问题之外,还会在厚壁区域增大收缩量,在非增强型塑料中甚至会导致翘曲变形。
如果浇口过少并且位置不当,植草砖模具,熔料的流动距离可能过长以及注射填充压力过高。
若模具锁定力不足,或者所使用的聚合物粘度低并且结晶速度过慢,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边的增加。
另外,加工工艺“窗口”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不再能够通过模制条件微调误差。
最佳浇口位置建议★必须将浇口设计在壁厚最大的区域。
★浇口不能设在高应力区域附近。
★对于长零件,特别是增强型配混料,如电动机可能,应该沿纵向而不是沿横向或在中心设置浇口。
★如果在两个或以上的型腔,零件和浇口应与沿注道对称布置。
★轴向对称零件,例如齿轮、盘、叶片等,最好使用隔板浇口并且应在中心设置浇口,或者在三板模具上设多个浇口,以获得良好的实际流动特性。
注塑模具浇口的最佳位置
1.必须将浇口设计在壁厚最大的区域。
2.浇口不能设在高应力区域附近。
3.对于长零件,特别是增强型配混料,应该沿纵向而不是沿横向或在中心设置浇口。
4.如果在两个或以上的型腔,零件和浇口应与沿注道对称布置。
5.轴向对称零件,例如齿轮、盘、叶片等,最好使用隔板浇口并且应在中心设置浇口,或者在三板模具上设多个浇口,以获得良好的实际流动特性。
6.有一体式铰接的零件在布置浇口时,应使熔合线远离铰接点。
在任何情况下。
都应避免将熔料停止流动部分设计在铰接点附近。
7.杯形零件(例如小壳体、电容器杯等)的浇口应设计在底座附近,以避免产生困气现象。
8.对于管形零件,应使熔料首先填充一端的圆周,然后再填充管本身的全长部分。
这样,可使熔料流动前沿避免产生不对称形状。
9.在塑孔栓、熔出型芯和其它金属镶嵌件周围镶嵌模塑时,熔化的树脂应能够在镶嵌件周围流动,以尽可能减少镶嵌件位置的不准确。
10.对于不可见缺陷(例如浇口痕迹)的外露表面,可以将浇口设在内部,用遂道式浇口供料至弹出销上。
11.在复杂的零件及具有不同形状的多型腔模上,浇口位置应尽可能使熔料流动前沿在填充过程中避免产生短暂停止。
12.这些建议显然并不能函盖所有应用情况,在实际情况中总是要妥协以求得平衡,这取决于具体模制工艺的复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