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首都医大王辰
- 格式:ppt
- 大小:152.90 KB
- 文档页数:46
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策略
王辰;翟振国
【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06(14)1
【摘要】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临床表
现的非特征性及常规检查的非特异性,使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误漏诊率及高死亡率,已成为国际性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近年来,针对肺栓塞遗传流行病学、发病学、无创检查技术、药物治疗、手术及介入治疗方法等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肺栓塞在临床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高危人群的预防、诊断意识及诊断水平不足、治疗方法不规范等。
本期专题对肺栓塞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断意识及诊疗水平,降低肺栓塞的“三高”率,并推进本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
【总页数】3页(P1-3)
【作者】王辰;翟振国
【作者单位】100054,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100054,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5
【相关文献】
1.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较研究 [J], 许小毛;杨鹤;乔立松;金金;谭政;靳毅明;方保民;孙铁英
2.肺血栓栓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防治 [J], 陆慰萱
3.肺血栓栓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血因素民族异质性的研究现状 [J], 邬超;杨晓红
4.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策略 [J], 王辰;翟振国
5.肺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检查操作规程(推荐方案)——肺血栓栓塞症普通X线胸片检查操作规程 [J], 无;戴汝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警惕肺栓塞别让生命就此窒息*导读:过去,肺栓塞被认为是少见病。
但近年来发现,在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中,肺栓塞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位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病变,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过去,肺栓塞被认为是少见病。
但近年来发现,在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中,肺栓塞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位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病变,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为了让普通大众认识肺栓塞,了解这个藏在我们身边的“沉默杀手”,我们针对目前有关肺栓塞认识和防治上的问题,采访了著名呼吸病专家王辰教授。
坐落在北京朝阳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内设的“北京呼吸病研究所”是我国呼吸疾病诊疗和研究的重点单位,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之一。
该院院长王辰教授是我国有名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病医学专家。
谈及多年来普及肺栓塞知识的历程,王辰教授感慨万千。
认识不足,教训惨重肺栓塞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人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生脱落,脱落的栓子随血流经右心堵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上,造成患者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危及生命的一种急症。
过去,全国50家大型医院每年每家医院仅发现3~5例肺栓塞,而近半年来的统计资料却发现,最近2年内,这50家医院共诊断出肺栓塞2000余例,平均每家医院有40例患者,与以前的情况构成显著差别。
而且专家估计,这个数字仍远远低于实际发生数。
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肺栓塞发病率增高了吗?情况并非如此,王教授告诉我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们对肺栓塞的认识不足,使很多肺栓塞患者被误诊,有的被诊断为肺炎,有的被诊断为胸腔积液,有的被诊断为心绞痛,甚至还有人被当作心肌梗死来治疗,造成了许多惨痛的教训。
有一位医学教授,腹部外科手术后3天,起床后突然胸闷、憋气,继之发生晕厥和休克,虽经积极抢救仍无法挽救其生命,尸解后发现致死的原因是主肺动脉大块栓塞。
还有一位50岁左右的男士,因“肺部阴影”辗转于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肺炎、结核、肿瘤,拖延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被确诊肺部阴影实际上为肺栓塞引起的肺梗死。
一个字一生无栓三院士权威发布:这里的血栓最致命,80%发病前无症状,早看早救命~血栓,就仿佛河床里多了一块不断增大的石头。
一旦血栓脱落堵塞血管,血液无法流通,“河床”就必然无水干涸,带来严重的后果。
李医生:你知道血栓吗?王大爷:知道。
脑梗、心梗等等心脑血管病都和血栓有关系。
李医生:那你知道静脉血栓吗?王大爷: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李医生:血栓分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心梗和脑梗的血栓主要是动脉血栓引起的,动脉血栓已经很危险了,但静脉血栓比它更可怕!王大爷:为什么?李医生:因为80%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病前都没有症状,一旦发病,往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夺人性命!▲ 静脉血栓,也叫深静脉血栓三位院士提醒静脉血栓是最隐蔽杀手“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计委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主任阮长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三位院士共同呼吁到!▲ 从左至右依次为王陇德院士、阮长耿院士、王辰院士1静脉血栓是最隐蔽杀手!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最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
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吴巍巍说:“80%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病前都没有症状,一旦发病往往情况就很凶险了。
”2发病后根本没有抢救时间!静脉血栓如果突然脱落,来到肺动脉处,将肺动脉严严实实地堵上,人会迅速死亡,其速度远远快于心梗,根本没有抢救和挽回的时间。
3任何年龄、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不要以为血栓只是中老年人的疾病,血栓在任何年龄段、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王辰提醒,生活中静脉血栓离我们并不远,比如:玩电脑时间过长,突然胸闷、猝死,大部分就是静脉血栓发病引起的肺栓塞。
有些老年人爱打麻将,长时间坐着,也很容易出现血栓;另外还需要注意“经济舱综合征”,如果连着坐两个小时的经济舱不动,也容易形成血栓。
4很少有人了解静脉血栓!王辰介绍到,大多数人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有一定认识,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
王辰院士医学术语1. 王辰院士啊,那可是医学界的大拿!就像在医学的浩瀚星空中,他是一颗超级闪亮的星。
他对呼吸病学的研究那叫一个深入,比如说他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时候,能从各种细微的症状里找到关键,就如同侦探从蛛丝马迹中破解大案一样,太牛了!2. 您知道王辰院士不?他对医学术语那是信手拈来。
像“肺功能检查”这个术语,在他的讲解下就变得特别好理解。
他会说这就好比是给肺做个“体能测试”,看看它能正常工作到啥程度,真的是把复杂的医学概念简单化了,厉害得很呢!3. 王辰院士真的很了不起!他在医学领域的见识,就像一本行走的医学百科全书。
就拿“支气管哮喘”来说吧,他能清楚地告诉你这种病是怎么回事,身体里就像有一场小风暴在支气管里捣乱,他的解释通俗易懂,让我们这些外行人也能明白不少。
4. 哇塞,王辰院士在医学上的造诣简直绝了!“心肺复苏”这个术语大家可能都听过,但真正懂怎么做的不多。
王辰院士就会用特别生动的方式来教,他说就像给心脏和肺重新启动的按钮一样,按对了顺序和力度,就能救人一命,他这种讲解方式,我是真的佩服。
5. 王辰院士,那是咱医学界的宝藏人物。
像“动脉血气分析”这么专业的医学术语,从他嘴里说出来就不那么晦涩了。
他说这就像检查血液里的小秘密,看看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里的情况,是不是很有趣?他总是能把医学术语变得像故事一样。
6. 嘿,提起王辰院士呀,他对“呼吸衰竭”这个术语的解读特别到位。
他说人的呼吸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在工作,要是哪个零件坏了,这台机器就可能面临“呼吸衰竭”,就像汽车发动机出故障了跑不动一样,听他这么一说,一下子就明白了。
7. 我可太佩服王辰院士了!“肺栓塞”这个词听起来很吓人吧?可他呢,能把这个医学术语解释得很生动。
他说血管就像河流,要是有小血栓像石头一样堵住了肺部的“河流”,那就成了肺栓塞,这比喻太形象了,我都想给他点赞。
8. 王辰院士就像医学术语的翻译官。
比如说“胸腔积液”,他能把这个词转化成很简单的说法。
警惕肺栓塞防止窒息猝死过去,肺栓塞被认为是少见病。
但近年来发现,在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中,肺栓塞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位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病变,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为了让普通大众认识肺栓塞,了解这个藏在我们身边的“沉默杀手”,我们针对目前有关肺栓塞认识和防治上的问题,采访了著名呼吸病专家王辰教授。
坐落在北京朝阳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内设的“北京呼吸病研究所”是我国呼吸疾病诊疗和研究的重点单位,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之一。
该院院长王辰教授是我国有名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病医学专家。
谈及多年来普及肺栓塞知识的历程,王辰教授感慨万千。
认识不足,教训惨重肺栓塞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人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生脱落,脱落的栓子随血流经右心堵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上,造成患者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危及生命的一种急症。
过去,全国50家大型医院每年每家医院仅发现3~5例肺栓塞,而近半年来的统计资料却发现,最近2年内,这50家医院共诊断出肺栓塞2000余例,平均每家医院有40例患者,与以前的情况构成显著差别。
而且专家估计,这个数字仍远远低于实际发生数。
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肺栓塞发病率增高了吗?情况并非如此,王教授告诉我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们对肺栓塞的认识不足,使很多肺栓塞患者被误诊,有的被诊断为肺炎,有的被诊断为胸腔积液,有的被诊断为心绞痛,甚至还有人被当作心肌梗死来治疗,造成了许多惨痛的教训。
有一位医学教授,腹部外科手术后3天,起床后突然胸闷、憋气,继之发生晕厥和休克,虽经积极抢救仍无法挽救其生命,尸解后发现致死的原因是主肺动脉大块栓塞。
还有一位50岁左右的男士,因“肺部阴影”辗转于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肺炎、结核、肿瘤,拖延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被确诊肺部阴影实际上为肺栓塞引起的肺梗死。
“这些教训都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宣传肺栓塞知识,势在必行。
肺血栓栓塞症,不再“雾里看花”——国人三十余年研究成果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作者:杨媛华谢万木 2009-5-12 13:26:28 点击:次发表评论文字大小:大中小文章号:W029692关键词: PTE 杨媛华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常见病、多发病,致死和致残率高。
但我国医师长期误认为其是少见病,漏误诊率达八到九成,不规范诊治广泛存在,更缺乏相关研究。
为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王辰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程显声教授等领导的项目组(简称项目组),经三十余年研究,取得了国人PTE的描述性医学资料,推进了对PTE发病机制的认识,在治疗方面做出重要创新,制订了我国首部《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和《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检查操作规程》,建立了200余家医院参加的全国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协作组。
本报特邀专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描述性医学资料临床特征项目组分析了516例急性PTE患者的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88.6%),其次为胸痛(5 9.9%)和咳嗽(56.2%),仅有26.0%的患者出现咯血,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即所谓肺栓塞“三联征”者仅占20%。
国人PTE临床表现与欧美人群有差异,如大面积PTE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欧美人群、PTE患者咳嗽发生率高等。
急性PTE常见体征为呼吸率增快(51.7%)。
大面积、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有22.8%出现晕厥,21.5%出现体循环低血压或休克,发绀(45.9 %)和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63.0 %)较常见。
老年(≥60岁)PTE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而胸膜性胸痛(35.8%)及咯血(17.3%)发生率较低,临床表现更不典型。
实验室指标对通过前瞻性设计入选的516例急性PTE患者的血清酶学研究表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均升高,并且与肺栓塞的面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