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案小不不施努策尔_长春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41 KB
- 文档页数:2
《“小不不”施努策尔》教学设计《“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沃尔夫的童话。
童话中主人公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兔宝宝,他有着童真和叛逆,有着善良和勇敢,故事中讲述了他因为自己的个性而引发的种种事件,发人深思。
【知识与能力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默读课文,体会“施努策尔”的特点,感悟文章描写方法。
2.学会抓住文章大意,会表演故事。
3.展开合理想象,续写童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小不不的叛逆、任性,学习他的善良、勇敢。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个性特点。
2.会复述,能续写童话。
【教学难点】感受人物的个性的复杂与矛盾。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了解沃尔夫童话的特点。
教师: 搜集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只狼草原狼的后裔,原本从小被一个富农养来当看门狗,兔子普策尔(“小不不”的母亲)把他救了出来。
他们一起旅行到了大草原上,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狼对普策尔的爱称是“月光的口水”但是恢复了凶猛本性的狼要在草原上生存,却必须以她那样的小动物为食物。
虽然他还是很爱普策尔,甚至为她摘来草原上仅有的带刺的蓟来送给她,充当她故乡的花朵,结果却只是扎伤了她的胸口。
有一天她想去抚摸他的耳朵时却发现他嘴边沾着血迹,也知道了他是怎样残酷地把她的兔子同胞撕成碎块来喂饱自己。
终于有一天,她从他身边跑开了。
兔子普策尔有了孩子,叫施努策尔,人们叫他“小不不”,在施努策尔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作家沃尔夫的《“小不不”施努策尔》。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沃尔夫(1888—1953),德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
他一生共创作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小说、散文和诗歌。
此外还写有童话、语言、短篇故事等。
《沃尔夫童话集》包括《彩兔》、《小筋斗和得拉克斯》等十篇作品,其中一些篇目有共同的形象、主人公,故事情节也紧密相连,《“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其中的佳作。
“小不不”施努策尔预学单一、熟读课文,与日俱增我要在课文中圈出生字新词,并挑出难写的,抄录一两遍。
二、我的视角1、初读课文后,我感觉()2、对于文章的中心主题、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我最想研究的问题是:共学单活动一预习沟通,整体感知1、和小组同学相互检查朗诵状况,相互纠正读音。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试试独立解决或经过小组沟通解决;沟通预学中碰到的其余问题。
活动二聚焦讲堂,理解感悟步骤一:经过详细语句,理解人物性格特色1.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施努策尔,他为何有这么奇异的名字呢?( 2 自然段)2.你能联合文中详细语句来谈谈施努策尔是一个如何的孩子吗?步骤二:感觉人物的变化1.施努策尔莫非事事都说“不”吗?他向来不配合父亲母亲吗?2.出现破绽(1)施努策尔的内心变化20 自然段“愈来愈不寂静“”几乎啥也不吃“”不,我不去!“喃喃自语。
充足表现了施努策尔的内心的挣扎,她想去接妈妈,可是倔强的天性又是他要做相反的事。
23 自然段描绘爸爸“正躺在发散出清香的与草上打着呼噜。
”与施努策尔 24 自然段为母亲担忧形成鲜亮的对照。
(2)狼的表现从31、33、35 自然段中对狼恐惧的描绘,都反衬出了“小不不”面对着极大的危险。
步骤三:总结提高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2.从“小不不”身上,我们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髓地总结出什么?活动三当堂检测1.听写词语。
2.摘抄课文中你喜爱的段落,并累积下来。
——————————————————————————————————————————————————3、童话《“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有名剧作家沃尔夫的代表作。
请你睁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
延学单一、延长阅读和我崇敬的人生活一天我此刻是走在 18 世纪初美国长岛的丛林中。
我步履急忙,树木,鲜花,,都从身旁闪过。
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平庸的乡下小屋,一位浅笑着的妇人站在院中等我。
我一阵激动,冲了过去:“啊,您就是 ,, ”妇人浅笑着点了点头,把我领进小屋,我正好奇地环顾着房子,忽然,一条长帕蒙住了我眼睛。
长春版《“小不不”施努策尔》教学设计一、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只狼草原狼的后裔,原本从小被一个富农养来当看门狗,兔子普策尔(“小不不”的母亲)把他救了出来。
他们一起旅行到了大草原上,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狼对普策尔的爱称是“月光的口水”但是复原了猛烈本性的狼要在草原上生存,却必需以她那样的小动物为食物。
虽然他还是很爱普策尔,甚至为她摘来草原上仅有的带刺的蓟来送给她,充当她家乡的花朵,结果却只是扎伤了她的胸口。
有一天她想去摩挛他的耳朵时却发觉他嘴边沾着血迹,也知道了他是怎样残酷她把她的兔子同胞撕成碎块来喂饱自己。
最终有一天,她从他身边跑开了。
兔子普策尔有了孩子,叫施努策尔,人们叫他“小不不”,在施努策尔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作家沃尔夫的《“小不不”施努策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默读课文,读准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快速阅读文章,你能用简洁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这个通话主要讲解并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吗?三、通过详细语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1.这则童话故事的主子公是施努策尔,他为什么有这么惊奇的名字呢?(2自然段)2.你能结合文中详细语句来谈谈施努策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主子公施努策尔是一个不听话,性格倔强,可爱,幸运”的孩子。
(1)3自然段中的“毫不犹豫”反映出他做什么事情都爱说“不”,人称“小不不”(2)他是一个“难管教的孩子”:关黑屋也不认错;母亲让他拔嫩草,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像根木头,简直就像瘫了似的。
(3)他非常让父母亲头疼。
第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点。
(4)“他心眼好”但是就是“跳不出自己的影子。
“惹爸爸生气,他很难受,但是不表现出来。
(6、10自然段)(5)对于妈妈的锦囊妙计,激将法上当。
(6)有疼爱他的父母亲。
四、感受人物的改变1.施努策尔莫非事事都说“不”吗?他始终不协作父母吗?妈妈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负负得正。
(12自然段)2.出现漏洞(1)施努策尔的心里改变20自然段“越来越不宁静"”几乎啥也不吃不,我不去!“自言自语。
《“小不不”施努策尔》简明教案
一、从作者入手,导入新课1.介绍作家沃尔夫及他著名的童话小说。
用简要语言讲述另一个故事《彩兔》。
2.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故事《“小不不”施努策尔》.二、浏览全文,了解初步大意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一)关注情节通话中故事情节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了,这个故事中哪个情节,让你记忆深刻,能结合具体语句谈谈吗?1.倔强的“小不不“2.父母头痛的“小不不“3.锦囊妙计4.漏洞5.月亮的口水(二)故事续写母亲将小不不拥抱了又拥抱,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续写《“小不不”施努策尔》.。
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小不不”施努策尔》教课设计及备课资料篇一一、教课目的1.学会 8 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默读课文,领会“施努策尔”的特色,感悟文章描绘方法。
3.睁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培育学生想象和表达能力。
二、基础知识差别字搭()恼()塔()脑()正音字:掺( chan)莽( mang)澄( deng cheng)三、教材剖析1.教材特色:《“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作家沃尔夫的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倔强、逆反但很和善、英勇的小兔子形象,这样的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也会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
2.教课要点:经过阅读对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描绘,领会他的性格特色。
3.教课难点:经过文章描绘,正确掌握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性格特色。
4.教课打破点:以疑促思,掌握凸现人物特色主线组织教课。
四、教法设计第一课时教课内容初读课文,认识文章的粗心,学习生字、新词。
教课过程:一、读题导入1.理解“小不不”的含义。
2.简介作者沃尔夫二、初读课文,认识粗心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2.学习生字。
3.在初读的基础上,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同学之间互相评论。
三、作业 1.写生字,抄句子。
2.持续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课内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小不不”施努策尔的性格特色。
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白费、搅合、烦恼、澄清、破绽、鲁莽、庞然大物、慌张失措2.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
(二)默读课文,领会小兔子的性格特色1.用详细的案例说一说。
“施努策尔”是一致什么样的小兔子?你喜欢这只小兔子吗?2.学生互相增补。
(三)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这篇童话,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四)作业:睁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
五、板书设计“小不不”施努策尔倔孩子难管教的孩子心眼好六、资料索引与精髓沃尔夫 (Friedrich Wolf ,1888—1953),德国剧作家,小孩文学家。
青年时曾做过船员,以后学医,毕业后在船上做医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只狼草原狼的后裔,原本从小被一个富农养来当看门狗,兔子普策尔(“小不不”的母亲)把他救了出来。
他们一起旅行到了大草原上,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狼对普策尔的爱称是“月光的口水”但是恢复了凶猛本性的狼要在草原上生存,却必须以她那样的小动物为食物。
虽然他还是很爱普策尔,甚至为她摘来草原上仅有的带刺的蓟来送给她,充当她故乡的花朵,结果却只是扎伤了她的胸口。
有一天她想去抚摸他的耳朵时却发现他嘴边沾着血迹,也知道了他是怎样残酷地把她的兔子同胞撕成碎块来喂饱自己。
终于有一天,她从他身边跑开了。
兔子普策尔有了孩子,叫施努策尔,人们叫他“小不不”,在施努策尔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作家沃尔夫的《“小不不”施努策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读准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快速浏览文章,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这个通话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
三、通过具体语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1.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施努策尔,他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2自然段)2.你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谈施努策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主人公施努策尔是一个不听话,性格倔强,可爱,幸运”的孩子。
(1)3自然段中的“不假思索”反映出他做什么事情都爱说“不”,人称“小不不”
(2)他是一个“难管教的孩子”:关黑屋也不认错;母亲让他拔嫩草,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像根木头,简直就像瘫了似的。
(3)他十分让父母亲头疼。
第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点。
(4)“他心眼好”但是就是“跳不出自己的影子。
”惹爸爸生气,他很难过,但是不表现出来。
(6、10自然段)
(5)对于妈妈的锦囊妙计,激将法上当。
(6)有疼爱他的父母亲。
四、感受人物的变化
1.施努策尔难道事事都说“不”吗?他一直不配合父母吗?
妈妈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负负得正。
(12自然段)
2.出现漏洞
(1)施努策尔的心里变化
20自然段“越来越不安静“”几乎啥也不吃“”不,我不去!“自言自语。
充分体现了施努策尔的内心的挣扎,她想去接妈妈,但是倔强的本性又是他要做相反的事。
23自然段描写爸爸“正躺在散发出幽香的与草上打着呼噜。
”与施努策尔24自然段为母亲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2)狼的表现
从31、33、35自然段中对狼恐怖的描写,都反衬出了“小不不”面对着极大的危险。
(3)关注景物描写对事件的推动作用。
景物由“月亮那只玉色的大圆盘,已经高高地挂爱天空,……有一只狼叫个不停”
“澄澈明亮的夜色……不过她还是高兴的。
”到后来的紧张,扣人心弦,不禁让人为“小不不”捏了一把汗。
母亲表面似责备的话语,其实是对有这样一个关心自己的孩子的爱。
五、总结提升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从“小不不”身上,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总结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考查对生字的掌握
2.复述课文
二、读了这篇有趣的童话,你有什么感受?
1.小组交流
2.汇报所得
三、积累玉运用
1.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并积累下来
2.童话《“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著名剧作家沃尔夫的代表作。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