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
- 格式:ppt
- 大小:869.50 KB
- 文档页数:110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A.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主要是调整私人与私人之间超越一国国界的经济(贸易)关系,其所直接涉及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私人而不是国家。
2、多边国际专向商品协定最早出现于D.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3、《华沙——牛津规则》所规范的是C.CIF贸易术语4、成为奥地利、日本以及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商事立法蓝本的是B.1900年的《德国商法典》5、英国自B.1882年后陆续制定了涉及各种专项问题的单项商事法规,使商事法规逐渐成文化。
6、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使美元等同于黄金,成为世界通用的货币,从而使美元在世界金融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长达27年。
B.《国际货币基金协定》7、《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机构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政府间组织,它采用的是C.“加权表决制”8、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联合斗争下,联合国大会于1960年底通过了(),庄严宣布“必须迅速和无条件的结束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
D、《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9、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下列决议中,虽然在整体上为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法理依据,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被塞进了维护西方殖民主义者既得利益的若干条款的决议是A、《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10、C、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11、20世纪70年代开始,南北分歧的焦点日益明显的集中于整个国际经济结构应否实行根本变革,其核心内容在于B、世界财富如何实行国际再分配12、1974年,以“原料和发展”为主题的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行动纲领》13、等国际组织机构的成立,被认为是国际商事法规已经形成能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标志D、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14、纯粹由众多发展中国家参加缔结的第一个准世界性多边贸易协定是C、《全球贸易优惠制协定》15、根据1993年11月1日开始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而发展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16、世贸组织及其法制的发展历程中,1986年——1994年乌拉圭回合艰难谈判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财富的国际再分配,特别是南北两大类国家经济上的利害得失,很难道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与平衡17、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C、国际经济关系19、“跨国法”理论的提出者是B、美国学者杰塞普20、将国际经济法划分为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及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等若干大类的依据是D、以传统法律问题为中心22、是新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一贯坚持的、最基本的法理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健康发展的两大基石。
国际货物贸易法合同出口商(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进口商(买方):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鉴于双方拟进行国际货物贸易,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及其他适用的国际条约、惯例和国内法律,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货物买卖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商品与数量1.1 卖方同意出售给买方以下商品: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述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
1.2 商品数量为:_______________(明确数量单位及总数)。
二、价格条款2.1 单价及总价:_________________(明确货币种类、单价及总价)。
2.2 价格条款依据____(如FOB、CIF等国际贸易术语)执行。
三、交货3.1 交货时间:____年__月__日前。
3.2 交货地点:_________________(具体港口或地点)。
3.3 运输方式及费用承担:_________________(明确海运、空运等及费用分担)。
四、付款条件4.1 付款方式:____(如信用证、电汇、托收等)。
4.2 付款时间:____(如预付款、货到付款、分期付款等具体时间点)。
五、质量保证与检验5.1 卖方保证所供商品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5.2 商品检验应在____(地点)进行,由____方负责组织,检验费用由____方承担。
六、违约责任6.1 如卖方未能按时交货,每逾期一日,应向买方支付合同总价____%的违约金。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概念定义及特征范本一: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概念定义及特征一、概念定义1.1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基本概念1.2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法律体系和法源1.3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适用范围二、国际货物贸易法的特征2.1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国际性与统一性2.2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自愿性与合同自由原则2.3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标准化与专业化2.4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保护性与公共性三、国际货物贸易法的主要内容3.1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主要合同模式3.1.1 销售合同3.1.2 运输合同3.1.3 保险合同3.2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争议解决机制3.2.1 仲裁3.2.2 法院诉讼3.3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风险责任规定3.3.1 损坏或丢失责任3.3.2 延迟交货责任3.4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互惠原则与公平竞争规则3.4.1 最惠国待遇原则3.4.2 禁止歧视原则3.4.3 竞争规则附件:国际货物贸易法相关法律文件及案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际货物贸易法(International Trade Law):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适用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商事仲裁规则等。
2. 统一性(Uniformity):指国际货物贸易法要求各国采取一致的原则和规则,以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和效率。
3. 合同自由原则(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指国际货物贸易法允许当事人根据自身需求和意愿自主约定合同条款,并自行负担相关责任。
4. 争议解决机制(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指国际货物贸易法提供的解决合同争议的途径,包括仲裁和法院诉讼两种方式。
5. 最惠国待遇原则(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指国际货物贸易法要求各国对其他成员国给予最优惠的待遇,以促进平等和公平的贸易环境。
6. 竞争规则(Competition Rules):指国际货物贸易法要求各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禁止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国际贸易法第三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法国际贸易法第三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法第一节海上运输合同国际贸易中,海上运输是货物交付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保障各方的权益并规范海上货物运输行为,国际贸易法第三章涉及了关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的法律规定。
海上运输合同是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最关键的合同。
根据国际贸易法的规定,海上运输合同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的合同,用于确定海上货物运输的条件和责任。
合同的约定应明确包括货物装运地点、装运时间、运输期限、承运人的责任和运输费用等内容。
同时,合同中还应包含海运托运单据的要求,如提单的形式、签发人等。
海上运输合同由国际贸易法所规定的三种主要类型:包租合同、租船合同和单一运输合同。
包租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整个船舶租给托运人使用,托运人拥有装运货物的权利。
租船合同是承运人将船舶的一部分空间租给托运人使用,托运人负责装载货物。
单一运输合同是承运人直接与托运人签订的合同,托运人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负责整个运输过程。
合同的履行和违约是海上运输合同中常见的问题。
按照国际贸易法的规定,承运人有责任妥善保管货物,并按时交付给收货人。
如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失或延误,托运人有权要求赔偿或追究承运人的责任。
违约责任包括合同迟延、货物丢失、货物损坏等情况,当一方未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时,对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二节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是保障货物运输期间海上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贸易中,购买货物运输保险有助于降低风险和提供保障。
根据国际贸易法,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主要包括发货人保险、承运人保险和买方保险。
发货人保险是由发货人购买并为货物投保的保险,主要目的是保护发货人的利益。
承运人保险是由承运人购买并为承运的货物投保的保险,主要目的是保护承运人的利益。
买方保险是由购买方购买并为购买的货物投保的保险,主要目的是保护购买方的利益。
三者的保险责任和赔偿范围会根据具体合同的约定而有所区别。
国际货物贸易法(运输保险信用证部分)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运输、保险和信用证是三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
们共同确保了货物的顺利运输和支付的安全。
以下是关于这三部分的
一些基本要点:
1. 运输:
- 运输合同:买卖双方应明确货物的运输方式、路线、费用承担方
以及交货地点。
- 运输单据:包括提单、空运单、铁路运单等,是货物所有权和运
输责任的重要凭证。
2. 保险:
- 保险合同:通常由买方或卖方投保,以保护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
能遭受的损失。
- 保险条款:应明确保险范围、保险金额、保险期限以及索赔程序。
- 保险单据:是保险公司出具的证明,表明货物已投保,是索赔时
的重要文件。
3. 信用证:
- 信用证开立:由买方银行根据买方的指示,向卖方出具的一种支
付保证。
- 信用证条款:包括有效期、到期地点、所需单据、最迟装运日期等。
- 信用证审核:卖方在发货前应仔细审核信用证条款,确保所有要
求都能满足。
- 信用证结算:卖方在满足信用证所有条款后,可向银行提交单据,请求支付。
在制定合同时,应确保所有条款都明确无误,并且符合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
同时,合同中还应包含争议解决机制,以便在出现分歧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