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2016高中生物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8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番茄的红果和圆果B。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D。
棉花的短绒和粗绒.2.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
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
杂交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
人工授粉后,应套袋闭花受粉植物,其花属于两性花,所以在自交时无需去除雄蕊和雌蕊;在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时,必须在豌豆开花前除去母本的全部雄蕊并套袋,待雌蕊成熟后再授以其他植株的花粉(即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后还要套袋,前后两次套袋的目的都是防止其他植株花粉的影响.3.人的秃顶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因子B控制,但只在男性中表现。
一个非秃顶男性和一个其父是非秃顶的女性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后来表现为秃顶,则该男孩的母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
BB B.BbC。
bb D。
b解析:由于秃顶性状由B控制,因此非秃顶男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该女性的父亲为非秃顶,其父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推测该女性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b。
他们的儿子为秃顶,其基因组成中一定含有一个B,因此该女性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
(智慧测评)2015高考生物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内容解析:A B 项所述内容均为实验中存在的事实或实验现象,不属于假说内容。
因受科 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孟德尔所在时期没有发现染色体结构, 因此假说内容不包含遗传因子与 同源染色体的位置关系。
答案:C(2013 •广东惠州调研)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 )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子(花粉)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B 错误;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 错误;F 1产生的精子有四种类型,其中YR : yr =1 : 1, D 正确。
1. (2013 •福建四地六校联考 )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下描述错误的A. 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 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解析:在进行杂交实验时, 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故A 错误。
答案:A2.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 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F 2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 3. A. F 1产生四个配子,比例 1 : 1 : 1 :1B. F 1产生基因型 YR 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 YR 的雄配子的数量比为 1 :1C.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 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可以自由组合D. F 1产生的雄配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yr 的比例为1 :1解析:F 1产生为数众多的四种配子,不是四个配子,A 错误;F 1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雄配 ②圧罐茎的花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4.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5.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6.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A.1/3 B.1/4 C.1/2 D.1/57.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8.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YyRr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9.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10.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稳定遗传的占后代的()A.1/16 B.1/4 C.1/8 D.3/1611.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A.Aa B.Aabb C.Ab D.AaBb12.现有AaBb与aaBb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为()A.1/8 B.1/4 C.1/3 D.1/213.落花生的厚壳对薄壳,紫种皮对红种皮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厚壳紫种皮与薄壳红种皮落花生杂交,F1全为厚壳紫种皮。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于孟德尔成功揭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可有效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B.分析生物性状时,由简单到复杂,先后对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C.实验过程中对结果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增加准确度、可信度D.创造性地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方法,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3.“割双眼皮”是一个非常盛行的医疗美容小手术,很多成年人选择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单眼皮变成双眼皮。
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某日,生物兴趣小组成员遇到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但不确定是否为“割的”)带着一双儿女(是双胞胎,且哥哥为单眼皮,妹妹戴着墨镜未能观察到其眼皮性状)在逛街,他们根据遗传学的相关原理作出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该对夫妇及儿子的眼皮性状表现可作为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的依据B.哥哥为单眼皮,其双胞胎妹妹一定也为单眼皮C.若妹妹也是单眼皮,则该对夫妇一定都是割的双眼皮D.若母亲是割的双眼皮,则妹妹一定携带单眼皮基因4.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携带绿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2可以存活。
现用纯合紫茎植株与纯合绿茎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3∶1B.7∶1C.5∶1D.8∶1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6.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型一致。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在相同的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如果环境条件不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
]2.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C [选项A、B、D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项C不能说明成功的原因。
因为无目的、无意义的大量实验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也反过来说明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3.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C.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 [孟德尔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的科学实验程序是:杂交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说)→对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说)→分离定律(结论),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可以知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这些遗传因子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故B选项错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所以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5小题)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开后人工去雄B.去雄的豌豆为父本C.正、反交结果相同D. F1出现性状分离2.小麦的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
两株抗病小麦杂交,后代中有一株不抗病,其余未知。
这个杂交组合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 TT×TTB. TT×TtC. Tt×TtD. Tt×tt3.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所有遗传现象B.提出问题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C.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4.孟德尔为了验证他所发现的遗传规律,做了以下哪种实验来进行验证()A.正交实验B.反交实验C.自交实验D.测交实验5.一对有耳垂的父母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说明 ()A.有耳垂为显性性状B.无耳垂为显性性状C.有耳垂为隐性性状D.不能说明问题6.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植株杂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比为()A. 9∶3∶3∶1B. 4∶4∶2∶2C. 1∶1∶1∶1D. 3∶17.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A.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说→归纳结论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D.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归纳综合8.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中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A. 1B.34C.56D.899.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这说明()A.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B.黑色为隐性性状C.枣红色是隐性性状D.说明不了什么10.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玉米的黄粒与圆粒不是同一性状,故C正确。
【答案】 C2.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解析】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条件下只能自交,所以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A正确,C错误;对母本人工授粉后,应套袋处理,D正确;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B正确。
【答案】 C3. 2015·嘉兴一中期中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 D.②和③【解析】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有:一是依据相关的概念,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若子一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③正确,④错误;二是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则该性状为隐性性状,①错误,②正确。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4.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B.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C.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D. 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解析】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有: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后分析多对相对性状;所以D错误。
【答案】 D5.有关下面遗传图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表示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B.③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C.Aa能产生数目相等的配子,即雄配子:雌配子=1 :1A.由组别一可知高茎为显性性状B.组别二中, F1植株都为高茎C.F2植株基因型比例为1 :1D.F2植株表型可能为高茎:矮茎=3 :5【解析】根据显性性状的概念,“高茎与矮茎杂交,F1全为高茎”,则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A正确。
由于组别二中矮茎豌豆种子长成的植株都为矮茎,所以B错。
由于组别一中F1种子全为杂合子,它播种后的F1代植株全为高茎,所以它自花传粉(自交)结出的F2种子播种后长成的植株会出现性状分离,比例为3 :1,所以C错。
假设F1植株中,矮茎种子播种产生的F2植株占1/2;则F1高茎植株产生的F2植株也占1/2,其中高茎占1/2×3/4=3/8,矮茎占1/2×1/4=1/8;统计F2植株中高茎 :矮茎=3/8 :(1/2+1/8)=3 :5,所以D正确。
【答案】AD11. 2015·大同一中月考 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 )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解析】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A正确;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B错误;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自交,C错误;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测交,D错误。
【答案】 A12.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A.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归纳综合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设—归纳结论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D.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解析】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答案】 D13.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 :1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解析】在A中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故A错误。
在B的后代有两种表现型,但比例是1 1,故B错误。
C中后代有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 :1,故C正确。
D中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故D错误。
【答案】 C14. 2015·忻州一中期中 某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开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为9 :3 :4。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间能够随机结合C.子代紫花个体中有5/9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相同D.若对亲本测交,子代分离比为1 :1 :2【解析】根据题意,某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开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为9 :3 :4,是9 :3 :3 :1的变形,可知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因此该植物自交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间能够随机结合,B正确;子代紫花个体中AABB:AABb:AaBB:AaBb=1 :2 :2 :4,有4/9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相同,C错误;若对亲本测交,子代分离比为紫花(A_ B_):红花(A_ bb):白花(aaB_ +aabb)=1 :1 :2,D正确。
【答案】 C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解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根据遗传图谱分析可知,该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假设分别由A、a与B、b控制,则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为:A_B_(灰色)、A_bb(黄色或黑色)、aaB_(黑色或黄色)、aabb(米色);F1的基因型为AaBb,与黄色亲本AAbb(或aaBB)杂交,后代有A_Bb(或AaB_)(灰色)、A_bb(aaB_)(黄色)两种表现型;F1中灰色大鼠肯定为杂合子,而F2中灰色大鼠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F2中黑色大鼠(aaB_或A_bb)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有:2/3aaBb(或Aabb)×aabb和1/3aaBB(或AAbb)×aabb,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
【答案】 B20. 2015·苏北调研 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 :3 :3 :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 :1 :1 :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解析】亲本既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因此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
【答案】 A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1分)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 控制隐性性状。
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做出这一判断是根据哪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与F1中红果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F2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________。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需要得到纯种的红果番茄,你将怎样做?基因呈__________________性;第一代双。
若再生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1)根据实验可以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__色是隐性性状。
(2)若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推断,植株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植株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橙色柑橘还有哪些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植株2自交→橙色 :黄色=3 :1,可知,黄色是隐性,(2)由植株2×植株3→红色 :橙色 :黄色=3 :4 :1可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黄色为aabb,黄色×红色→红:橙:黄=1 :2 :1,可推测红色为AaBb,所以双显性是红色,单显单隐性是橙色,双隐性是黄色。
AaBb自交后代为红(A_B_):橙(A_bb,aaB_):黄(aabb)=9:(3+3) :1=9 :6 :1。
(3)植物2为橙色,是单显单隐,且植株2自交→橙色 :黄色=3 :1,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橙色的基因型还有AAbb、aaBB。
【答案】(1)黄(2)AaBb 红色 :橙色 :黄色=9 :6 :1(3)Aabb或aaBb AAbb、aaBB24. 2015·兰州诊断 (10分)某家兔耳形有尖状、圆状和扇状三种类型,该性状与性别无关(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为探明耳形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做了相关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耳形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扇状×扇状→F1全为扇状实验二:圆状×圆状→F1中圆状︰扇状=3︰1实验三:尖状×扇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1︰2︰1实验四:尖状×尖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9︰6︰1回答下列问题:(1)该家兔的耳形受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