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头痛
- 格式:pptx
- 大小:276.32 KB
- 文档页数:51
神经头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神经头痛的原因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气血亏虚,肝阳上亢,瘀血,肾虚,痰浊等。
神经性头痛源于头部肌肉紧张收缩,头部呈紧束或压迫样,有沉重感,常为跳扯痛,吸烟饮酒过度时会加剧。
这多是因生活不规律、烟酒无度、睡眠不足引起。
更年期性头痛由于内分泌的改变,人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常有性格的改变,患者表现为急躁易怒、乏力懒言、头脑紧张、性欲淡、经量少。
神经衰弱性头痛多见于脑力劳动者,他们往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缺乏锻炼、营养不足、过度疲劳而致大脑不支。
患者常有头涨、失眠、记忆力下降表现,并且有未老先衰之感。
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脑瘤或颅内其他病变引起的头痛通常是近期才发生,呈间歇性头痛,每日持续数小时,并且可能随体位改变而引起或消失。
开始阶段,头痛可局限于肿瘤所在部位,但随着颅内压的增高可变成弥漫性的。
神经头痛的治疗方法一、中药治疗:取白菊花200克,水2000毫升,煎沸后,倒入脸盆内,趁热熏蒸头部。
方法是:将头部置于离水面适宜的高度,在头上蒙盖毛巾以防盆内热气外泄,至药汁温度降至体温以下为宜。
熏蒸后防止受凉,一般1次会对神经性头痛有点疗效,如果采用纯中药清心调神.剂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坚持服用,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依赖性,是治疗神经性头痛的首选中药。
二、放松疗法治疗:患者处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的躺在沙发或床上,安静休息10—15分钟,排除杂念,身心保持松弛状态,每次训练30分钟,每日1—2次,最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睡眠前,做完放松训练后很自然就进入完全放松的睡眠状态,醒来头脑清晰,精力充沛。
一般15—20次为一疗程,只要坚持训练必将收到良好的疗效。
三、西药治疗:1、血管收缩剂:麦角胺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适用于偏头痛先兆期的预防。
如麦角胺咖啡因,用于头痛发作前。
2、镁制剂:镁离子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阻断交感神经节、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
可用33% 硫酸镁15毫升,1日3次口服。
中医如何判别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是指由神经系统慢性疼痛引起的头痛,常见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群发性头痛等疾病。
中医通过从病史询问、四诊和辨证论治等方面来判别神经性头痛。
病史询问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程、发作频率、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规律等信息。
例如,偏头痛常常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紧张性头痛多起源于颈部或头皮的疲劳和紧张;群发性头痛则往往有季节性发作等等。
通过详细询问,中医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头痛类型,为进一步的诊断提供线索。
四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之一、中医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身体表现。
神经性头痛常常伴有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等表现。
例如,在偏头痛中,面色苍白和舌质淡白是常见的体征;在紧张性头痛中,舌质淡,苔薄白较多见;而在群发性头痛中,舌质稍暗可能更多出现。
通过四诊观察,中医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来判断神经性头痛的归属。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根本思路。
根据病史和四诊所得,中医医生可以通过辨证来确定治疗方案。
神经性头痛的治疗原则是调整气血、消除痰湿、祛风败火和平肝安神。
假如患者属于气虚血弱的体质,表现为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等,那么治疗重点将在于补益气血,调整体质。
如果患者属于湿热搏结的体质,表现为面色黄赤、苔薄黄糙、脉弦数等,那么治疗重点将在于清热、解毒。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医生会针对性地选择草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除了以上方法,中医还可通过其他手段辅助判别神经性头痛。
例如,经络检查,中医医生可以按摩患者头部的穴位,通过疼痛反应来确定头痛类型。
此外,还可以通过头颅CT、MRI等辅助检查来排除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
总之,中医通过病史询问、四诊和辨证论治等方法来判别神经性头痛,可以从病程、发作特点、面色、舌质、脉搏、体质等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来说,早期就医、正确理解头痛类型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头痛的鉴别1、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疼痛多较剧烈,多为深部的胀痛、炸裂样痛,常不同程度地伴有呕吐、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至生命体征的改变。
如脑膜脑炎、脑血管病、颅内肿物及颅内压增高、低颅压综合征;2、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系因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所致,多为前头部、枕颈部或全头部持续性钝痛。
病因大多为精神紧张或焦虑所致,也可继发于血管性头痛或五官病变的头痛,有时为头颈部肌炎、颈肌劳损或颈椎病所致。
3、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引起的头痛:焦虑症头痛多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表现。
抑郁患者也常有头痛,抑郁症状反被忽略,应高度警惕。
癔症的头痛多部位不定,性质多变,且有其他癔病表现,症状夸张,常号哭、翻滚、呼叫,除有零乱的感觉障碍和双侧腱反射亢进外,体检及神经系统无其他异常。
当询问病史及查体以吸引其注意力后,头痛可明显减轻,暗示治疗可迅速痊愈。
4、低颅压综合征:由于脑体积减小、脑脊液的减少或脑内血液量的减少形成颅内总的体积减少而使颅压下降,并且造成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临床分为症状性低颅压和原发性低颅压,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呈全头痛或枕颈额颞持续性胀痛或无固定位置痛,可向项肩部放射。
坐位站立及活动时头痛加剧,多在平卧或头低脚高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
常伴恶心呕吐,耳鸣,畏光,眩晕,步态不稳。
少数可短暂的晕厥发作,精神障碍,抽搐,心悸,出汗,站立式头痛加剧可能与脑脊液压力减低本身以及站立式脑穹窿面的疼痛敏感结构移位有关。
体格检查部分有直立时脉搏徐缓、颈强直、颈部肌肉压痛、克氏征阳性、双侧或一侧外展神经不全麻痹眼底视乳头迷糊,神经系统亦可无阳性体征。
颅内压低颈部抵抗较真行脑膜刺激征出现的颈部抵抗轻。
头痛病(神经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6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头痛的诊断标准。
①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颠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
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
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②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③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脑电图。
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①头痛多于30岁前后发生,多位于两额及枕、颈部,呈持续性钝痛,而头痛的持续性为其主要特征;②部分病人和偏头痛并存;③部分病人有“空枕头”征;④排除脑肿瘤、高血压、癫痫和青光眼等所引起的头痛。
(二)证候诊断1、肝阳上亢: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
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
舌红,苔黄,脉弦。
2、痰浊上扰:头痛胀重,或兼目眩。
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粘白。
舌苔白腻,脉弦滑。
3、瘀阻脑络: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
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或细涩。
4、气血亏虚:头痛绵绵。
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huang(恍)白,心悸寐少。
舌淡,苔薄,脉弱。
5、肝肾阴虚:头痛眩晕,时轻时重。
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腰酸腿软。
舌红少苔,脉细弦。
二、诊疗方案(一)辩证选择中药汤或中成药。
1、肝阳上亢: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
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
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黄芩、山栀子、杜仲、桑寄生、茯神、夜交藤、益母草2、痰浊上扰:头痛胀重,或兼目眩。
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粘白。
舌苔白腻,脉弦滑。
神经性头痛诊断详述*导读:神经性头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1.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
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
2.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
3.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
4.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
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
5.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
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
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
6.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可根据病史和以上临床表现来判断诊察。
二、神经性头痛的鉴别诊断: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颅内、外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突然发作的头部剧痛,头痛可自动或用药后缓解,常反复发作,间歇期无头痛及后遗症。
本病国内外均相当常见,患病率约占人口的10%。
偏头痛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神经及内分泌失调有一定关系,部分偏头痛患者,尤其是有先兆型偏头痛多数有家族史,很多偏头痛患者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在精神刺激、环境变化、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下容易引起头痛发作,偏头痛的发生常受内分泌的影响,很多患者的偏头痛开始于青春期。
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周期变化有关,头痛可在闭经后停止,但亦有发作增多的报道。
(一) 临床特点首次发病多在青年或成人早期,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发病者亦不不少见发作频率不定,自每月1次,每年1次至每月数次,每年数次不等,偶尔多达每达每周两次。
偏头痛的表现主要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1、普通型偏头痛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无明显遗传史,前驱症状不明显,头痛常呈:1双侧性,或开始于一侧而波及对侧,也有双侧交替发作;2搏动性;3重度患者可影响日常活动;4上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可加重头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及畏声。
1.年轻女患,反复发作性头痛3年。
每次发作前都有2小时左右的烦躁、饥饿感,随之一眼出现异彩,持续约30分钟,缓解后出现头痛,呈钻痛、搏动性,常伴恶心、呕吐,持续4-5小时后进入睡眠后缓解。
应诊断为:A. 紧张性头痛B. 丛集性头痛C. 无先兆的偏头痛D. 特殊类型偏头痛E. 有先兆的偏头痛2. 最常见的偏头痛为:A. 有先兆的偏头痛B. 无先兆的偏头痛C. 基底型偏头痛D. 偏瘫型偏头痛E. 偏头痛等位发作3. 下面哪种发作类型属于偏头痛等位发作:A. 头痛发作后伴眼肌麻痹B. 先偏瘫、麻木和失语数十分钟后发生头痛C. 周期性发生某些症状而无头痛,或与头痛交替出现D. 耳鸣、共济失调,也可有嗜睡状态或跌倒E. 发作迅速,持续1-2小时可完全缓解4. 偏头痛防治的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 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B. 不饮用红酒C. 不摄食含奶酪的食物D. 避免摄食已知的诱发发作的食物E. 发作后可试用血管扩张药1. 头痛的治疗原则是什么?2. 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各举3例。
3. 何谓偏头痛?4. 偏头痛的主要临床类型有哪些?5. 偏头痛最常见的类型及临床表现?6. 有先兆的偏头痛常见的视觉先兆表现?7.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包括哪些?8. 何谓紧张性头痛?9. 慢性紧张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0. 何谓低颅压性头痛?11. 低颅压性头痛应与哪些疾病鉴别?1. 有先兆的偏头痛的临床分期及表现?2. 试述偏头痛的治疗?3. 基底型偏头痛和偏头痛等位发作的临床特点?4. 何谓紧张性头痛,临床表现及治疗?5. 低颅压性头痛的治疗?1-4 EBCE1. 头痛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预防头痛复发、力争病因治疗。
2. 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各举3例。
原发性头痛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继发性头痛如外伤性、肿瘤和脑膜炎所致的头痛。
3. 何谓偏头痛?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是常见的原发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