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格式:pdf
- 大小:81.46 KB
- 文档页数:2
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的说明书说明书一、产品介绍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对增强免疫力具有显著作用。
本说明书旨在向用户详细介绍本产品的功效、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
二、产品功效1. 增强免疫力: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它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产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2. 抗炎消炎:维生素C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缩短炎症持续时间,加速炎症康复过程。
3. 刺激抗体生成:维生素C可以促进抗体的生成和释放,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力。
三、使用方法和用量1. 成人每日推荐用量为1000毫克。
根据个体需要及医生建议,用量可适当调整。
2. 将本产品溶解于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口服,可饭前或饭后服用。
3. 建议每天分次服用,早上和晚上各一次,以保持维生素C在体内的持续供给。
四、注意事项1. 本产品为保健品,不可替代药物。
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2. 请勿超过推荐用量,避免维生素C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3. 对本产品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请勿使用。
4.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使用前,请咨询医生意见。
5. 本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五、副作用和不良反应1. 维生素C通常是安全的,但长期高剂量使用有可能引发胃肠不适,如恶心、腹泻等。
2.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六、保质期和储存方式1. 本产品保质期为两年。
2. 请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七、总结维生素C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素,本产品具有促进免疫系统功能、抗炎消炎和刺激抗体生成的功效。
正确使用本产品,可帮助提高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请按照使用方法和用量正确服用,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请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维生素C禁止与这7类药联合使用1、抗酸药大部分治疗消化道溃疡药物:如达喜、胃舒平等多为碱性,起中和胃酸的作用。
而维生素C是酸性的,二者同时服用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特别是碳酸氢钠片这种典型的碱性药物会使维生素C的效果大大降低,同服时至少要间隔两个小时以上。
2、磺胺类药维生素C会使磺胺类药在酸性尿液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很容易在肾小管中出现结晶物,引起血尿、尿闭等严重症状。
如果需要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要间隔两个小时或以上,同时服用后要多饮水、多排尿,避免形成结晶物,造成肾损害。
3、青霉素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破坏,且维生素C注射液中的每一种成分都能影响氨苯青霉素的稳定性,使其疗效降低。
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片等在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好,与微酸性的维生素C同服,可能会使青霉素在酸性环境中降低疗效。
所以,如果服用了青霉素类药物,需要间隔1~2小时再服维生素C。
4、钙剂钙剂与大剂量维生素C同时服用,可在尿中形成草酸钙结晶,故应避免同服。
5、营养素维生素C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
维生素C可增加维生素B1的需要量,因此至少要间隔两个小时再服用。
叶酸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叶酸在酸性环境中分解更快,从而导致两种药物作用减弱。
用于治疗贫血时应先服用叶酸,间隔两小时后再服维生素C。
维生素C对维生素A有破坏作用。
尤其是大量服用维生素C以后,会促进体内维生素A和叶酸的排泄。
所以,在大量服用维生素C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维生素A和叶酸的服用量要充足。
维生素K3有氧化性,与维生素C合用可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6、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合用会增加维生素C的排泄,从而影响维生素C 的利用,但维生素C不影响阿司匹林的药效。
所以,当两种药物都要服用时,应先服维生素C,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再服阿司匹林,或同时服用但需加大维生素C的剂量。
7、甲钴胺片两者结合会引起大脑血液黏度增高,使人易激动、不能控制自己、动作缓慢,还会容易受惊,失眠多梦,食欲下降,降低红细胞的活力。
维生素C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脚底跟膜炎维生素C的作用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1.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的损害。
自由基是一种对细胞和组织产生氧化损伤的化学物质,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
维生素C能够捕捉自由基并减轻氧化损伤。
2.免疫力增强:维生素C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它可以增加白细胞的活动性,提高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此外,维生素C还能促进抗体的产生,增强人体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
3.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蛋白所必需的物质。
胶原蛋白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皮肤、血管、骨骼等。
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保持组织的健康和稳定。
4.改善铁吸收:维生素C能够提高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
铁是人体内的重要矿物质,在造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C通过还原性反应,使铁从氧化态转变为还原态,增加铁的溶解度,促进其吸收。
维生素C片对脚底跟膜炎的治疗功能脚底跟膜炎,又被称为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
它通常表现为脚底部的疼痛和炎症。
维生素C片在脚底跟膜炎的治疗中具有以下作用和功能:1.减轻疼痛:维生素C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脚底跟膜炎引起的疼痛。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
2.促进组织修复: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蛋白的必需物质,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在脚底跟膜炎的治疗中,维生素C能够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过程,缩短康复时间。
3.增强免疫力:脚底跟膜炎可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
维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对抗炎症的能力。
它可以增加白细胞的活动性,促进炎症的消除。
4.改善微循环:维生素C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流动到受损组织的速度。
这有助于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到脚底跟膜炎的部位,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综上所述,维生素C片在治疗脚底跟膜炎中具有理论基础和临床意义。
静脉注射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主治简介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功能。
静脉注射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介绍静脉注射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静脉注射维生素C的作用1.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作为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
–维生素C能够促进其他抗氧化物质的再生,如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
–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使维生素C浓度快速升高,增强其抗氧化作用。
2.抗炎作用–维生素C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维生素C可以降低白细胞黏附并减轻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3.增强免疫力–维生素C在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抗体产生和免疫细胞活性。
–静脉注射维生素C能够快速增加体内维生素C浓度,提高免疫力。
4.促进伤口愈合–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伤口愈合起着重要作用。
–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提高维生素C浓度,加速伤口愈合。
静脉注射维生素C的功能主治1.治疗感冒和流感–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缩短感冒和流感的持续时间。
–维生素C能够增强免疫力,帮助机体抵御病毒感染。
2.改善皮肤问题–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改善皮肤问题,如暗沉、干燥和皱纹等。
–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够提升皮肤弹性和光泽。
3.辅助治疗癌症–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维生素C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其副作用。
4.改善心血管健康–维生素C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快速提高维生素C浓度,增强其对心血管健康的保护作用。
5.缓解炎症性疾病–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减轻炎症性疾病的症状,如风湿性关节炎和肠炎等。
–维生素C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疾病症状。
注意事项1.静脉注射维生素C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和频率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服用药物维生素c的注意事项说起维生素c可能很多爱美的女性都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它可是如今的美白圣品,如果是想要美白的话一般都会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不过维生素c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美容用的,另外一种就是药物维生素c,在服用药物维生素c的时候有一些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到,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注意事项1.不宜长期过量服用本品,否则,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
2.本品可通过胎盘并分泌入乳汁。
孕妇服用过量时,可诱发新生儿产生坏血病。
3.下列情况应慎用:(1)半胱氨酸尿症(2)痛风(3)高草酸盐尿症(4)草酸盐沉积症(5)尿酸盐性肾结石(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7)血色病(8)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9)镰形红细胞贫血(10)糖尿病(因维生素C干扰血糖定量)。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1.长期服用每日2~3克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故宜逐渐减量停药。
2.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3.过量服用(每日用量1克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mg以上)、恶心呕吐、胃痉挛。
知道了服用药物维生素c的注意事项之后,可能您还想要知道药物维生素c一般都是用来治疗什么疾病的吧,其实它主要的作用就是预防坏血病,当然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疾病,比如紫癜等疾病都是可以用来服用药物维生素c来进行治疗的。
医用维生素说明书
一、医用维生素说明书1. 医用维生素说明书2. 医用维生素的不良反应3. 使用维生素的注意事项二、维生素的功效及来源三、维生素的使用禁忌
医用维生素说明书
1、医用维生素说明书药品名称
通用名:维生素C片
英文名:Vitamin C Tablets
汉语拼音:Weishengsu C Pian
该品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
药理毒理
维生素C为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与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所必需。
2、医用维生素的不良反应2.1、长期服用每日2~3g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
2.2、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2.3、大量应用(每日用量1g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mg以上时)、恶心呕吐、胃痉挛。
3、使用维生素的注意事项
3.1、服用多种维生素比单一补充某一种维生素效果好。
身体需要的维生素有好几种,这样可以避免单一维生素摄入过量,影响其他的物质吸收,市面上有复合维生素,如果饮食单调,不能满足机体所需要维生。
注射用维生素C【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维生素C英文名称:Vitamin C for Injectio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维生素C,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
【适应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垂体功能减退症,也用于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抢救危重中毒性感染。
【用法用量】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每次0.1g~0.25g,每日1~3次;小儿每日0.1g~0.3g,分次注射。
救治克山病可用大剂量,需遵医嘱。
【不良反应】本品在应用生理剂量替代治疗时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应用药理剂量时,而且与疗程、剂量、用药种类、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有密切关系。
常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类:1.长程使用可引起以下副作用: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癒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及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
2.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欣快感、激动、谵妄、不安、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
精神症状尤易发生于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及以往有过精神不正常者。
3.并发感染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以真菌、结核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各种疱疹病毒为主。
4.糖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有时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疼、乏力、软弱,经仔细检查如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原来疾病的复燃,则可考虑为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
【禁忌】1.儿童慎用;2.老人慎用;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4.对本品及其它甾体激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发感染:在激素作用下,原来已被控制的感染可活动起来,最常见者为结核感染复发。
在某些感染时应用激素可减轻组织的破坏、减少渗出、减轻感染中毒症状,但必须同时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短期用本药后,即应迅速减量、停药;2.对诊断的干扰:(1)糖皮质激素可使血糖、血胆固醇和血脂肪酸、血钠水平升高、使血钙、血钾下降;(2)对外周血象的影响为淋巴细胞、真核细胞及嗜酸、嗜碱细胞数下降,多核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加,后者也可下降;(3)长期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可使皮肤试验结果呈假阴性,如结核菌素试验、组织胞浆菌素试验和过敏反应皮试等;(4)还可使甲状腺131I摄取率下降,减弱促甲状腺激素(TSH)对TSH释放素(TRH)刺激的反应,使TRH兴奋实验结果呈假阳性。
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它具有增强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美白皮肤等作用,但你知不知道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长期大剂量口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酸过多、胃液返流等,还可引起胃溃疡疼痛加剧甚至出血。
2、泌尿系统的损害: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引发泌尿系结石。
3、血液系统损害:每天服用维生素C达5g以上可能引起溶血,并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人工流产后的妇女每天给6g维生素C,计3天,即可出现月经性出血。
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如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等,故宜逐渐减量停药。
4、影响生育能力:生育期妇女,若每天给予维生素C2g以上,可降低生育能力。
5、假性糖尿:维生素C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出现假性糖尿。
6、过敏反应:个别病人应用维生素C后可出现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荨麻疹,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
7、其他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失眠等。
8、长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时,可致低钠血钠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等。
动脉硬化病人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偶可引起突然死亡。
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还可引起对高海拔缺氧抵抗力显着丧失。
对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及其它传染病人,每日剂量不宜超过2g.9、大剂量高浓度静注维生素C时可引起静脉炎。
10、致畸作用:孕妇长期大剂量(每日2g以上)服用,可影响胎儿发育,且胎儿出生后易引起坏血病。
11、干扰大便隐血试验:维生素C每日口服大于2g时,可掩盖大便隐血试验,造成假阴性反应。
12、小孩服用大剂量维生紊C,往往会出现乏力、徐脉(脉搏慢)、血小板增多、肠蠕动亢进、消化不良、不安、皮疹、浮肿等。
生长期儿童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儿童日后易患骨病。
故小孩宜慎用。
维生素c的注意事项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它具有增强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美白皮肤等作用,成为家庭小药箱中的必备药物。
维生素C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维生素C片商品名称:维生素C片(东北)维生素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拼音全码:weishengsuCpian(dongbei)weishengsuweishengsucfuheweish engsu【主要成份】维生素C。
【性状】本品为片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预防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
【规格型号】 100s【用法用量】口服。
用于补充维生素C:成人一日50-100毫克。
用于治疗维生素C缺乏:成人一次100-200毫克,一日3次;儿童一日100-300毫克。
至少服2周。
【不良反应】 1.长期服用每日2~3克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故宜逐渐减量停药。
2.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3.过量服用(每日用量1克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mg以上)、恶心呕吐、胃痉挛。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不宜长期过量服用本品,否则,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
2.本品可通过胎盘并分泌入乳汁。
孕妇服用过量时,可诱发新生儿产生坏血玻3.下列情况应慎用:(1)半胱氨酸尿症(2)痛风(3)高草酸盐尿症(4)草酸盐沉积症(5)尿酸盐性肾结石(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7)血色病(8)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9)镰形红细胞贫血(10)糖尿病(因维生素C干扰血糖定量)。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可干扰抗凝药的抗凝效果。
2.与巴比妥或扑米酮等合用,可促使维生素C的排泄增加。
社区用药指导CH I N ESE CO MM UN I T Y DOCTORS6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第12期(第10卷总第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侯金兴355100福建省霞浦县医院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抗气道变应性炎症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色甘酸钠等[1,2]。
糖皮质激素:对控制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有显著作用,而且对参与哮喘发生、发展的多种细胞均有效应,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哮喘发作时气道炎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目前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主要有全身应用和吸入应用两种方法。
全身用药主要用于中、重度急性发作的哮喘,可口服,也可静脉应用,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对抗白三烯所导致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症细胞活化、黏液生成、纤毛运动减弱等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扎鲁斯特和孟鲁斯特。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不能替代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只能用于哮喘的辅助治疗,可提高激素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和运动性哮喘的治疗。
色甘酸钠:色甘酸钠对运动性哮喘疗效好,主要用于哮喘的预防。
其不良反应少,偶有咽部不适、胸闷、皮疹等。
其他:酮替酚和新一代组胺H 1受体拮抗剂,如西替利秦、曲尼斯特、氯雷他定等,对轻症哮喘和季节性哮喘有一定效果,可作为哮喘的辅助治疗药物。
其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嗜睡,停药后可缓解。
支气管舒张剂主要包括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作用于呼吸道的 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含量增加,游离Ca 2+减少,从而迅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还能促进黏液分泌与纤毛清除功能,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如阻止肥大细胞释放介质,阻止白三烯组胺等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微血管渗漏等,与糖皮质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非选择性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等,是以往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近年来已被选择性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所取代。
选择性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分为短效制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和长效制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丙卡特罗等。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均可口服、吸入或静脉注射,以吸入治疗最为安全有效。
茶碱类药物:该类药物曾作为治疗哮喘的一线用药,现在主要作为哮喘治疗的辅助药物,在发达国家甚至已成为三线用药,但因其价格便宜,疗效尚可,目前临床上仍广泛使用。
抗胆碱药物:为胆碱能受体(M 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临床常用药物有异丙托溴胺、噻托溴胺等,尤以噻托溴胺应用前景最为临床医生看好其他:目前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一些复合配方的气雾吸入剂[3]因其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药物有: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等。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更为有效的哮喘治疗药物投入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2 萧柏蔷,李龙芸,主编.协和呼吸病学.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23-440,512-517,828-829.3 朱元珏,陈文彬,主编.呼吸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53-571,863-868.维生素C 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贺 洁 朱 莉712000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含有6炭的多羟基化合物,在体内以内酯形式存在,因其不仅能参与体内羟化反应,如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参与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促进单胺类递质的合成等,还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如保护巯基,促进抗体生成,促进造血,清除自由基等作用,还能增加淋巴细胞的生成,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消化时亚硝胺的形成,所以维生素C 也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正因为维生素C 具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患者和医生都很容易接受,临床应用时,忽略了应用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产生服用维生素C 越多越好的误区。
医生也在病人就诊时忽略患者服药史,甚至病人明确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维生素C ,而不引起重视。
不良反应腹泻:每日服用1~4g 维生素C ,即可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胃出血: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C ,会发生恶心、呕吐现象,同时由于胃酸分泌增多,促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可酿成胃黏膜充血、水肿,而导致胃出血。
结石:大量维生素C 进入人体后,绝社区用药指导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第12期(第10卷总第189期)7非处方药的正确应用娄 富130500吉林省九台市城子街镇中心卫生院药品分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改革的深入,为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减轻国家与人民在医疗方面的负担,方便群众,相关部门将药品分为处方药(Rx )和非处方药(OTC )两大类。
处方药:是指凭医生处方,才能到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即需在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的药品,简称为(Rx )。
非处方药:是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不需医生处方,消费者按药品说明书可自行判断和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品,简称为OTC 。
消费者可依据自我掌握的医药知识,不需要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指导,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使用。
处方药的遴选原则我国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是: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
但消费者必须在仔细阅读说明书后方可使用。
据报道,某夫妻婚后生下一个小头颅、塌鼻梁、一侧耳朵残缺不全的畸形儿,其原因是妻子怀孕后,每天吃鱼肝油丸,1天3次,每次2丸,一直到分娩。
依据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妊娠早期服用维生素A 的妇女,可引起严重的胎儿先天畸形。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摄取维生素A 10000I U 的妇女,她所分娩的婴儿即可能在出生时就有头、面、心和脑的畸形。
该孕妇服用的鱼肝油丸标签标明:每丸含维生素A 10000I U 。
而她每天就服用6万U,超过正常剂量的20倍,难怪产生畸形胎儿。
所以药品决不能滥用,更不能无病用药,要牢记 无病用药,有害无益!。
正确使用非处方药正确使用非处方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自我判断,消费者对自己的症状应作出正确的自我判断。
#正确选用药品,查看非处方药品中有关药品适应证介绍,或询问医生、药师,正确挑选适宜药品。
∃看外包装,药品包装盒上应有药名、适应证、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生产厂家等。
不要买 三无!产品,不要买包装破损或已被开过的药品。
%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可超量或过久服用。
∋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
若有所列禁忌证,应慎重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一段时间(一般3天)后,如症状未见减轻或者缓解,应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妥善保管好药品。
切勿混用,更勿放于小儿可接触之处,避免小儿误服。
小 结使用非处方药一定要严格遵照说明书的要求,并结合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理状态等因素,掌握用量和疗程。
其中特别注意药品用量,用量过小达不到疗效,用量过大会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
同时牢记禁忌证。
若说明书上列有禁忌证或有类似 慎用!、 忌用!,绝不可贸然用药。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非处方药发挥最大效能,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造福于人类。
大部分被肝脏代谢分解,最终产物为草酸,草酸从尿排泄成为草酸盐。
每日口服4g 维生素C ,在24小时内,尿中草酸盐的含量会由58mg 激增至620m g ,若继续服用,草酸盐不断增加,极易形成泌尿结石。
贫血: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减少肠对维生素B 12的吸收,致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情加剧恶化。
若病人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每日使用维生素C 超过5g 时,会促使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而产生贫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痛风: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血中尿酸浓度过高,致使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处发生一系列症状。
而大量服用维生素C ,可引起尿酸剧增,诱发痛风。
静脉炎:静脉注射维生素C 时,若速度过快,可引起眩晕或晕厥。
再则该药对血管壁有刺激性,久用会产生静脉炎,甚至形成血栓。
月经性出血:人工流产的妇女,应用大量维生素C ,如每日服用6g,3日后会引起月经性出血。
婴儿依赖性:怀孕妇女连续大量服用维生素C ,会使胎儿对该药产生依赖性。
出生后,若不给婴儿服用维生素C ,可发生坏血病,如出现精神不振、牙龈红肿出血、皮下出血;甚至有胃肠道、泌尿道出血等症状。
婴儿消化不良,哺乳期的婴儿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出现不安、不眠、消化不良等症状。
儿科骨科病:儿童大量服用维生素C ,可患骨科病,且发生率较高。
不孕症:育龄妇女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 ,每日剂量>2g 时,会使生育能力降低,免疫力降低,还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
停药反应: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C ,其血酸中的药物浓度会比正常人低,这是由于机体 超负荷!后,改变了体内调节机制,加速了对维生素C 的分解与排泄,若突然停用,机体仍会保持原有的分解与排泄速度,致使维生素C 缺乏,导致坏血病。
故停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
过敏反应:不论口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 ,对某些人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注意事项维生素C 一般口服给药,需静脉给药时,应控制速度不宜过快。
维生素C 不宜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因其可促使磺胺药在肾脏形成结石。
禁止与碱性药物配伍,当维生素C 溶液颜色变为深黄色提示药物已水解变质不能使用。
与维生素K 3配伍,因后者有氧化性,可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两者疗效减弱后消失。
与肝素或华法林并用,可引起凝血时间缩短。
维生素C 是一种还原剂,最好不与抗生素合用,以免降低药物效价。
口服避孕药可使维生素C 代谢加快,故需增加用量。
我国推荐成人每日需要维生素C 为60mg ,而维生素C 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及绿叶蔬菜中。
因此,我们应合理科学应用,才能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