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抗性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草甘膦对牛筋草为什么无效牛筋草对草甘膦抗性增强在瓜豆、茄果等作物种植区,买除草剂防除牛筋草成了农户频繁光顾农资店的原因。
种植户普遍反映,牛筋草长得很快,需要频繁打药,1亩菜地,每年光除草剂就要花掉130元左右,老龄草还不易被打死,很让人头痛。
几年时间,牛筋草迅速蔓延,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杂草本身的特点以及其抗药性增强。
以往一桶水加草甘膦50毫升就可以把牛筋草打死,现在增加到100毫升甚至更高浓度效果都不明显。
于是,不少农资店老板一般都不再推介草甘膦作为防治用药。
据了解,牛筋草属禾本科恶性杂草,根系发达且较深,耐旱能力和生长能力特别强,随着百草枯、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杂草代谢能力改变,自身不断选择,存活的后代杂草抗药性越来越明显,杂草适应性也越来越强。
关于牛筋草对草甘膦的抗性问题,草甘膦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表示,牛筋草属耐旱型杂草,叶片表面蜡质层较厚,有些草甘膦制剂中的助剂质量较差,影响药剂在杂草表面的展着性,药剂很难有效进入杂草体内,药效作用才大打折扣。
“草铵膦+烯草酮”成主流药剂草甘膦在牛筋草上的节节败退,给了其他除草药剂“上位”的机会,草铵膦、烯草酮、精喹禾灵已取代草甘膦成为农户防治牛筋草的主流药剂。
据了解,目前防除牛筋草主要是选用草铵膦,而且农资店大多都会建议农户配上烯草酮一起喷施,草铵膦(100毫升/桶水)+烯草酮(30毫升/桶水)的组合几乎成了农资店防治牛筋草的“撒手锏”。
原因就是,草铵膦杀草速效,可快速杀死牛筋草,还可兼杀其他杂草,对作物安全性高,但持效期较短,仅15天。
而且目前有农资店反映草铵膦也显现抗性苗头,农户按照每桶水100毫升的剂量除草会出现死草慢或不彻底的现象。
而烯草酮对禾本科的牛筋草有特效,加之以前施用较少,目前尚无抗性,尽管要6~7天才见药效,不过持效期可达45天,两种成分一起使用可谓优势互补。
无论是单用草铵膦,还是“草铵膦+烯草酮”组合药剂,给农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施药成本提高了,草铵膦每桶水(100毫升/桶)要10~12元,而以往草甘膦每桶水才4~5元。
草甘膦的抗性现状及其主要混剂配方梳理囗/刘洋*接上期杂志* 6、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 混用特点:二者混用可以扩大杀草谱,对空心莲子草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据试验,对空心莲子草平均增效31.62%。
水花生是分布广、难以防除的恶性杂草,单用草甘膦防除药效慢、用量大、成本高,二者混用后对空心莲子草的作用速度加快、药效提高。
据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敏等人撰写的《草甘膦铵盐、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及其混剂对空心莲子草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报道,将草甘膦铵盐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按质量比4∶1混用防除水花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配比用量:草甘膦50~80克/亩+氯氟吡氧乙异辛酯12.5~20克/亩。
7、草甘膦+溴苯腈: 混用特点:草甘膦和溴苯腈混用,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产生这种拮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溴苯腈对草甘膦在杂草叶面的吸收具有一定的影响,导致草甘膦在杂草叶片上的吸收量降低。
8、草甘膦+苯达松: 混用特点:草甘膦和苯达松均是茎叶处理剂,草甘膦可以防治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是灭生性除草剂;苯达松可以防治多种阔叶杂草和莎草,对多年生杂草的地上部分有效。
二者混用可以扩大除草谱,同时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明显提高对苘麻等的防除效果。
配比用量:草甘膦28克/亩+苯达松75克/亩。
9、草甘膦+精吡氟禾草灵: 混用特点:二者混配用于防除旱地杂草牛筋草、狗牙根和水田田埂难除杂草双穗雀稗等顽固性禾本科杂草。
代表产品为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的66%吡氟·草甘膦可溶粒剂(6:60)。
目前该产品在环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推广应用于播种前水田游草、水田苗后田埂游草的防除。
在广东推广应用于旱地牛筋草的防除。
10、草甘膦+三氯吡氧乙酸: 混用特点:两种成分相辅相成,草甘膦对一般性杂草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三氯吡氧乙酸能够有效防除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和部分恶性杂草,包括部分小灌木;特别针对于当前市场出现的游草、饭包草、木贼科杂草等恶性杂能够有效防除。
草甘膦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它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杂草防治。
草甘膦原药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和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草甘膦原药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草甘膦原药质量控制指标1. 外观与性状:草甘膦原药应为白色结晶性固体,无杂质和异物。
2. 含量:草甘膦原药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3. 溶解度:草甘膦原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 残留溶剂:草甘膦原药中的残留溶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超出规定限量。
5. 残留杂质:草甘膦原药中的残留杂质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得超出规定限量。
二、草甘膦原药质量检测结果经过实验室检测,对多批次草甘膦原药的质量进行了检测,得到以下结果:1. 草甘膦原药外观与性状符合要求,为白色结晶性固体,无杂质和异物。
2. 草甘膦原药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未发现含量不足或超标情况。
3. 草甘膦原药在水中的溶解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 草甘膦原药中的残留溶剂和残留杂质均未超出规定限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结论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草甘膦原药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可以保证其安全和有效性。
我公司将继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草甘膦原药,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以上是有关草甘膦原药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结果的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和广大用户有所帮助。
感谢各位的阅读!(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报告可能因检测标准、结果以及生产企业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草甘膦原药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结果,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情况,还需要关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继续探讨草甘膦原药的实际应用效果、安全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草甘膦原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经过多次田间试验和实际应用,草甘膦原药在杂草防治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它能够对多种广泛分布的杂草进行有效控制,包括一些对其他除草剂具有耐药性的杂草。
一、全球草甘膦抗性现状及面临的其他问题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植物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植物死亡。
由于草甘膦优异的杀草活性、广泛的杀草谱、较低的土壤残留、较长的控草时间,加上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其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除草剂品种。
然而由于长时间大量单一连续使用草甘膦,杂草的抗性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到目前已经公布了有31种100多个生物的杂草对草甘膦产生抗性(表1)。
我国分别于2006年、2011年报道了小飞蓬、牛筋草对草甘膦产生抗性,尤其是牛筋草已经在我国南方免耕种植区、种植园成为优势杂草和恶性杂草,其抗性蔓延日趋严重,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表1 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杂草种类(截至2014年10月8日)另外,不同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有差异(表2),有一些杂草对草甘膦的耐药能力较强,单一使用草甘膦不能有效防除,这些杂草包括通泉草、鸭跖草、黄鹌菜、马齿苋、鼠曲草、铁苋菜、田旋花、苣荬菜,等等,对这些杂草的防除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2 登记剂量下草甘膦对不同杂草的效果二、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现状截止目前,我国学者共报道了7个生物型6种杂草对百草枯或草甘膦产生抗性,详见表3。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牛筋草已经演化出对草甘膦和百草枯两种作用机制的抗药性,已发展至多抗性阶段。
表3 我国杂草对草甘膦、百草枯抗性现状(截至2014年10月8日)三、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演化趋势总体来讲,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发展将呈现两个显著特点:(1)杂草抗性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发生速度越来越快,抗性杂草种类越来越多,同一种类杂草抗性越来也多样化;(2)多抗性、非靶标抗性杂草将是抗性发展的主要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9/717植保土肥挑战除草剂抗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吗? 这几年在中国,除草剂的使用在逐年的增长,尤其是草甘膦,增长量惊人,而在国外,杂草对草甘膦已经有了极高的抗性,那么,我国的除草抗性还远吗?挑战对除草剂的抗性,我们准备好了吗? 在美国的一些州,生长在大豆、棉花和玉米田地里的野草已经对草甘膦表现出抗性,而草甘膦是全世界最为流行的除草剂。
也许更糟糕的是,能够抵御其他多种除草剂的野草也越来越多。
尽管在日前举行的美国化学会座谈会上,该问题被重点关注,但是,化学家能给出的建议很少:能接近商业化程度的新除草剂几乎没有,并且没有一个具备新颖的分子作用方式。
除草剂抗性几十年来起起伏伏。
但是因为大部分除草剂无法杀死所有的野草,农民必须不断地轮种不同的农作物,以及轮换使用除草剂,以防止耐除草剂的野草出现在他们的农田中。
但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运作,情况发生了变化。
草甘膦能够扰乱发育中的植物构建新蛋白质的能力,而转基因作物不会受此影响,因此这种作物和草甘膦的用量出现飙升。
草甘膦过去能很容易地控制一切。
一些专家将它称为农业海洛因,因为它是如此的有效和简单,农民很快便沉溺于其中。
我们培养了这样一代农民,他们认为野草控制十分简单。
但是,过度使用是要付出代价的,抗除草剂野草出现了。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一类野草,包括一种苋属杂草。
在美国化学会座谈会议上,密苏里大学杂草管理科学家发表了一份2008~2009年的调查报告,他们调查了密苏里州41个地区的144种苋属杂草,结果发现草甘膦抗性杂草达69%。
问题已经远远超出密苏里州的范围。
爱荷华州立大学也报告称,2011年至2012年间,取自遍及爱荷华州500个站点的野草调查结果显示,出现草甘膦抗性的苋属杂草约占全部样本的64%。
为了应对不断发展的草甘膦抗性,农民开始使用其他除草剂保护自己的庄稼,他们通常在一个作物生长期内使用数种农药。
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农民还在继续使用草甘膦,因为它能够杀死绝大部分野草。
草甘膦常见问题回答1971年孟山都公司开发出在世界农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谱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70年代中后期推出草甘膦异丙胺盐、胺盐与钠盐,ICI公司于1989年推出三甲毓盐。
目前,草甘膦已成为世上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其年销售值一直居农药之首。
草甘膦目前注册登记作物已达50种以上,使用遍及世界各国。
中国是草甘膦生产第一大国,2013年的草甘膦产量50万吨左右,超过世界总需求的70%,其中约90%出口到其他国家,为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下有关草甘膦的问答整理来自GMO Answer网站,GMO Answer网站致力于回答所有关于转基因的问题,其目标是使粮食和农业方面的转基因生物信息更容易被大众访问和理解。
1,用于抗农达作物的农达量对人类食用是安全的吗?特别是对人类的肠道菌群安全吗?Kevin Folta(佛罗里达大学):植物并非―浸泡‖在―农达‖中,或更确切地说,并非―浸泡‖在其活性成分草甘膦中。
杂草出现时施用相对少量的草甘膦,它们就会死亡,不会与长出的抗草甘膦作物竞争。
而且草甘膦对人类或任何其他动物无毒。
只有相对较高的剂量才会出现急性反应。
LD50(半数致死量)约为5000mg/kg体重。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体重200磅,得喝下约两磅41%浓度的商业浓缩剂才会有50%的致死率。
当然,不建议这么做——可以去问问试图喝此药自杀的数百人中的任何一位。
要有足够的剂量才会引发问题。
如果有兴趣地话可在医学图书馆检索系统(PubMed)中查找―草甘膦‖和―自杀‖。
肠道菌群一点也不像植物——它们是微生物,绝大多数是细菌。
―农达抗性‖基因来自于一种细菌。
草甘膦的大麻烦不是生理学上的,而是抗性杂草。
幸运的是,新的解决方案正在研究之中。
草甘膦是农民的一个好工具,将劳动力和燃料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且允许―免耕‖农作,节省了宝贵的表层土。
2,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在植物化合物方面如生长素的含量是否低于其有机对照物?Angela Hendrickson Culler(孟山都):植物和细菌中有一种酶(称为EPSPS),它能催化某些氨基酸(尤其是拥有名为―芳香环‖的这种化学结构的氨基酸)合成所必需的反应。
富美实新除草剂Intruvix TM应对杂草抗性问题
长期使用单一的草甘膦可能会导致人们付出昂贵的代价。
据杂草科学家称,连续使用具有单一作用方式的除草剂可加速除草剂抗性产生。
使用具有相同作用方式的产品同时防治相同的杂草会产生恒定的压力,这可能会导致杂草种群发生变化或杂草具有抗性的位点发生改变。
富美实公司的新型Intruvix™除草剂将是除草剂抗性管理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添加到草甘膦中时,该物质首先产生功效。
组合了四种不同作用模式Group2、4、9和14类的Intruvix™除草剂可通过多个位点防除杂草。
Intruvix™除草剂含有的四种作用方式所产生的叠加防效给农民带来了更清洁的土地。
Intruvix™除草剂标签上有
30多种可适用杂草,包括难以防治的杂草,如抗除草剂的地肤(包括对group 2 和 group 9除草剂具有抗性的生物型)、窄叶鹰胡子、猪殃殃和volunteer canola。
富美实加拿大产品经理Rob McClinton说道:“草甘膦对田间杂草防除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我们需要确保草甘膦能够长久地发挥作用。
在春季杂草防除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除草剂以延长草甘膦的使用时间。
对于加拿大西部的谷物种植者来说,Intruvix™除草剂将成为他们抗击杂草数量增加的重要工具。
种植者在谷物种植前使用该除草剂可以快速灭活田地里的杂草。
”
环球农化Global Agrochemical
/企业/
43。
正确使用草甘瞬的方法和经验(发布日期:2008-12-12 11:41:29)浏览人数:403农民提出的有关草甘麟除草剂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在:一是反映草甘騰除草剂虽然除草效果好但是有时在使时其药效差异很大;二是如何才能充份发挥草甘勝除草剂效果;三是在使用草甘腓除草剂时对农作物的安全问题。
草甘瞬作为除草剂目前使用量大、除草效果好,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但它在使用时仍要讲究一定的技术性,稍不留心,容易给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施用草甘腓除草剂时药效为何有差异。
草甘肠是一种有机麟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为农达、镇草宁。
杀草广谱、灭生性强,在土壤中无残留,广泛应用于免耕田化学除草和林、果园的定向除草,能杀死地面生长的各种杂草,但对地下萌芽未出土的杂草无效。
草甘騰除草剂对40多科杂草都有防效,包括单子叶、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杂草及灌木、藻类、蕨类等。
农民朋友反映的草甘瞬除草剂除草效果不一致问题经过我们的调查和观察不外乎这几个原因:一是耕作方式不同药效会有差异。
使用草甘麟除草剂最好用于免耕播种。
于作物播前1-3天喷药,为抢季节播种也可在喷后播种。
播前用药因药物不与作物种子直接接触,不会影响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因而除草和抑草效果均优于翻耕。
免耕没有将土壤里层的杂草种子翻到表土层,因而杂草种子难以发芽,一旦作物成长封行后,杂草种子和幼苗因见不到而不能萌发生长。
因此草甘勝除草剂用于免耕地的除草效果就会好于翻耕地。
二是杂草不同生育期用药,药效会有差异。
草甘麟是吸传导型除草剂,所以要在杂草生长最旺盛时用药。
在时间上一般在3-10 月,在植物学特性上,应以开花前用药最佳时期。
一般来说一年生杂草有15厘米左右高度、多年生杂草有30厘米高度、6-8片叶时喷?是最迁宜的。
不考,虑杂草的生育时期,待杂草老化后再盲目喷药除草,当然就收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了。
在作物行间除草,当作物植株较高与杂草存在一定的落差时,用药效果较好且安全。
抗草甘膦作物原理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它对于许多杂草具有高效的控制作用。
抗草甘膦作物是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植物,通过引入外源基因,使得作物对草甘膦具有耐受性。
抗草甘膦作物的原理是在其基因组中引入草甘膦耐受基因。
这些基因一般来自于细菌,例如转化后的作物可以携带来自于阿根廷苜蓿(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细菌的cp4 epsps 基因。
该基因编码的酶可以抵抗草甘膦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当抗草甘膦作物生长在含有草甘膦的土壤中时,它们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cp4 epsps基因产生草甘膦耐受酶。
这种酶能够干扰草甘膦对作物生长所必需的酶的功能,从而使得作物能够在草甘膦存在的环境中正常生长。
通过使用抗草甘膦作物,农民可以更灵活地使用草甘膦除草剂,以控制杂草的生长,而不会对作物造成太大的伤害。
抗草甘膦作物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同时降低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
10/754海外农化 抗草甘膦长芒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中部地区还比较少见,但随着每个季节的更替,这种杂草将变得更加成熟。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的杂草科学家Aaron Hager 称,用一组不同的遗传标记对长芒苋进行的测试显示,超过50%的标记被证实具有草甘膦抗性。
由于这些麻烦的(而且代价往往相当昂贵)杂草继续泛滥,种植者们不断重新评估他们的杂草防除策略。
Hager 建议,“当人们发现某些长芒苋群体,不确定草甘膦能否将其有效防除的时候,我们鼓励人们不要急于采用一个更加整合的体系,而是及时的喷施含有草甘膦的产品,因为它可能不是抗性杂草。
”此外,Hager 解释说,由于防除表现不一致、抗除草剂生物型杂草的选择压力增加,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杂草科学计划不再建议在秋季应用残效除草剂防除第二年春天的长芒苋品种。
虽然除草剂抗性的传播对种植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许多情况下,零售商却看到,这一问题也带来了重重的商机。
根据作物保护百强企业调查,2013年作物保护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2014年作物保护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增加了9%,接受调查的零售企业的总价值达到93亿美元。
许多正要推出的新剂型都通过添加新的活性成分来解决杂草抗性危机。
陶氏益农:陶氏益农公司的专利配方Enlist Duo 除草剂,属于草甘膦和2,4-D 胆碱的混剂,在经过长时间的翘首期盼后,已经蓄势待发,终于将在2015年种植季节面市。
另外,与陶氏化学2015年推出的与Enlist 玉米和大豆种子生产匹配的除草剂,据称与以往2,4-D 制剂相比,具有挥发性和流失减少、处理特性提高和气味减少的优势。
先正达:先正达公司,其备受期待的Acuron 除草剂(bicyclopyrone+莠去津+甲基磺草酮+S-异丙甲草胺),是另一款将于2015年上市的除草剂。
根据原药产品负责人Gordon Vail 介绍,Acuron 经过5年的研发已经接近商业化,正有望成为登记用于防除巨型豚草的第一种除草剂。
热点话题 South Pesticide VOL.19.418病、菌核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
2004年5月9日,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申请了啶酰菌胺(烟酰胺)的行政保护,2005年5月9日获得授权,有效期至2012年11月9日。
甲氧虫酰肼原药在我国的登记情况甲氧虫酰肼是一种新型特异性苯酰肼类低毒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度选择杀虫活性,以触杀作用为主,并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
该药剂属仿生型蜕皮激素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害虫取食药剂后,即产生蜕皮反应开始蜕皮,由于不能完全蜕皮而导致幼虫脱水、饥饿而死亡。
该药剂与抑制害虫蜕皮的药剂的作用机制相反,可在害虫整个幼虫期用药进行防治。
截至2015年8月16日,共有10家企业在我国登记了甲氧虫酰肼原药产品,其中国外企业2家,国内企业8家(江苏省5家,山东省2家,浙江省1家)。
甲氧虫酰肼原药在我国的登记情况生产厂家登记证号总含量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PD2005020697.6%浙江省上虞市银邦化工有限公司 PD2012161898.5%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PD2013224898% 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PD2014011698.5%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PD2014023398.5%江苏长青农化南通有限公司 PD2014088198%美国默赛技术公司 PD2014133098% 江苏省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PD2015087498.5%淮安国瑞化工有限公司 PD2015136898%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PD2015156298%热点话题草甘膦进入衰退期 草铵膦将取而代之艺 严2012年1月1日?,10%草甘膦水剂退出历史舞台;2016年7月1日,百草枯也将被禁止使用。
灭生性除草剂的“两朵金花”成就了中国农药行业的辉煌,也演绎了中国农药行业的悲哀。
目前,草甘膦产业跌入低谷,需求不旺、市场低迷、产品价格直线下跌,谈草色变在中国农药行业重演。
水稻抗草甘膦除草剂突变体的创制与育种利用1. 引言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除草剂是解决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威胁的重要手段。
其中,草甘膦作为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田间除草。
然而,随着长期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对水稻的耐受性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创制水稻抗草甘膦除草剂的突变体,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2. 水稻抗草甘膦除草剂突变体的创制在水稻育种中,通过诱变、基因编辑等方法,可获得抗草甘膦的突变体。
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EMS (乙基甲磺酸盐)诱变,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筛选出对草甘膦具有抗性的材料。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技术,选择性地修改水稻中与草甘膦相关的基因,使其表现出对草甘膦的抗性。
3. 水稻抗草甘膦除草剂突变体的育种利用获得抗草甘膦的水稻突变体后,如何进行育种利用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首先需要通过杂交等方式,将抗草甘膦的性状引入到优良的水稻品种中,从而使得这些品种也具有对草甘膦的抗性。
要注意避免引入其他不良性状,保持水稻的优良特性。
需要对抗草甘膦水稻的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确保其在生长发育、产量等方面与普通水稻相当。
在生产上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优良的抗草甘膦水稻品种。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水稻抗草甘膦除草剂突变体的创制与育种利用,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方向。
随着农药的长期使用,对水稻的耐受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抗草甘膦水稻的出现,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重要的途径。
我也认为,对抗草甘膦水稻的育种利用需要注意不仅要保持其抗性,还要保持其良好的农艺性状,这是未来育种工作的重点。
总结与回顾水稻抗草甘膦除草剂突变体的创制与育种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农业生产中重要的问题,也为传统水稻育种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对水稻抗草甘膦的突变体的创制和育种利用,我们可以期待未来获得更加耐草甘膦、高产、抗逆的水稻新品种,为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草甘膦抗性问题
答: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剂,内吸传导性极强,杀草谱很广,对40多科的植物有防除作用。
不同植物对草甘膦的敏感性不同,一年生杂草如稗、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卷耳、马唐、藜、繁缕、猪殃殃等每亩用有效成分40~70克(折合10%草甘膦400~700毫升)就能有效防除;车前草、小飞蓬、鸭跖草、双穗雀稗等杂草,每亩需用有效成分75~100克;白茅、芦苇、香附子、水蓼、狗牙根、蛇莓、刺儿菜、野葱等,每亩需用有效成分120~200克。
百合科、豆科和旋花科植物虽然对草甘膦的耐药性较强,但适当加大剂量也能有效防除。
一些表面有蜡质,或者体内有乳汁的杂草,在喷施草甘膦后往往防除效果不是太好,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这些植物在代谢上对草甘膦有真正的抗性,通过加用助剂等方法促进药物吸收可以提高效果。
豆科、百合科植物(葱、蒜、百合等)对草甘膦有较强的抗性,是这些植物在生理代谢方面具有解除或者部分解除草甘膦不利作用的能力。
一些草坪用麦冬品种对草甘膦有很强的抗性,这在麦冬草坪除草上是可以利用的。
一般应在温度高、植物生长旺盛期用药。
生产上应先试用,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用药,不然可能对草坪草本身产生危害。
与苜蓿、豌豆等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打断草甘膦的碳磷键生成代谢中间产物肌氨酸,并以其为磷源供生长所需,对草甘膦有很强的生物降解作用,因此豆科植物对草甘膦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大蒜、韭菜等百合科植物对草甘膦的耐药性是由其对抗草甘膦的独
特机理决定的。
草甘膦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竞争性抑制植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在抗性植物体内,能够过量表达EPSP合成酶,过量的靶酶解除了除草剂结合靶酶所产生的限制作用,并有足够的酶活性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通俗一点说,这些植物体内能产生大量的EPSP合成酶,抵销草甘膦的作用。
由于是竞争性的关系,如果加大草甘膦用量,让植物体内草甘膦的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使植物自身产生的EPSP合成酶不足以抵销草甘膦的作用,那么这些耐药性强的植物也会受到药害,甚至死亡。
生产上曾有人在大蒜等作物上使用草甘膦除草,这需要特别慎重。
大蒜生产上曾出现过不当使用草甘膦造成严重药害的事故。
特别是在低温期使用后,由于大蒜生理活动弱,EPSP合成酶形成慢,大蒜体内不能形成足量的EPSP合成酶来抵销草甘膦的作用,因此受到药害。
目前国外有很多转抗草甘膦基因的大豆品种。
国内有关研究部门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大豆、水稻、棉花上已有抗草甘膦品种材料了,只是因多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在生产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