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4
第 1 页 共 2 页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拓展提高(勾股定理)拔高练习
一、填空题(共5道,每道4分)
1.教材1题:△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
2.教材3题: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
3题图 5题图
3.教材4题:△ABC周长是24,M是AB的中点,MC=MA=5,则△ABC的面积是_____.
4.教材5题:将一根长24 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_____.
5.教材10题:矩形ABCD中,BC=4,DC=3,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F处,求EF的长_____.
二、解答题(共5道,每道10分)
1.教材9题: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8cm,BC=6cm,现将直角边BC沿直线B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的点C′处,求CD的长以及折痕BD的平方
1题图 2题图
2.教材8题:如图,已知DE=m,BC=n,∠EBC与∠DCB互余,求+的值.
3.教材12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 处,点A对应点为A´,且B´C=3,求CN和AM的长.
3题图 4题图 5题图
4.教材14题:如图,某隧道的截面是一个半径为3.6米的半圆形,一辆高2.4米,宽3米的卡车能通过该隧道吗?
5.教材16题:如图,某沿海城市A接到台风警报,在该市正南方向150km的B处有一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向BC方向移动,已知城市A到BC的距离AD=90km(1)台风中心经过多长时间从B点移到D点?(2)如果在距台风中心30km的圆形区域内都有受到台风破坏的危险,为让D点的游人脱离危险,游人必顺在接到台风警报后的几小时内撤离(撤离速度为6km/h)?
1 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组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9,12,15 (B)15,32,39 (C)16,30,32 (D)9,40,41
2. 如图1,直角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4,且AB:BC=5:3,则AC= ( ).
(A)6 (B)8 (C)10 (D)12
3. 已知:如图2,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9 (B)3 (C)49 (D)29
4. 如图3,在△ABC中,AD⊥BC与D,AB=17,BD=15,DC=6,则AC的长为( ).
(A)11 (B)10 (C)9 (D)8
5. 若三角形三边长为a、b、c,且满足等式abcba2)(22,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6.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12,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 ).
(A)6 (B)8.5 (C)1320 (D)1360
7. 高为3,底边长为8的等腰三角形腰长为 ( ).
(A)3 (B)4 (C)5 (D)6
一、选择题
1.已知:△ABC中,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BQ=AC,点F在CE的延长线上,CF=AB,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F⊥AQ B.AF=AQ C.AF=AD D.FBAQ
2.△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能推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
①222acb;②2()()0ababc;③ ∠A=∠B∠C; ④∠A∶∠B∶∠C=1∶2∶3 ;⑤111,,345abc;⑥10,a 24,b 26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ABC中,有一点P在AC上移动.若56ABACBC,,则APBPCP的最小值为( )
A.8 B.8.8 C.9.8 D.10
4.如图,在ABC中,90A,6AB,8AC,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ODAB于点D,若则AD的长为( )
A.2 B.2 C.3 D.4
5.棱长分别为86cmcm,的两个正方体如图放置,点A,B,E在同一直线上,顶点G在棱BC上,点P是棱11E F的中点.一只蚂蚁要沿着正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P,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A.(3510)cm
B.513cm C.277cm D.(2583)cm
6.以线段a、b、c 的长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3,b=4,c=6 B.a=1,b=2,c=3
C.a=5,b=6,c=8 D.a=3,b=2,c=5
7.如图,已知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为1,点A表示的数为1,过点A作直线l垂直于PA,在l上取点B,使1AB,以点P为圆心,以P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所表示的数为( )
A.5 B.51 C.51 D.51
8.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构成的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
勾股定理
练习题
温故而知新: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验证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据说已有400余种,其证明的内涵极其丰富.常用的证法是面积割补法,如图所示.
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两锐角互余(角的关系)、勾股定理(边的关系),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边角关系),这些性质在求线段的长度、证明线段倍分关系、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1 (2013·安顺)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小鸟至少飞行( )
米 米
米 米
解析:小鸟飞行的最短路线如图所示为线段AB;过点A向10米高的树作垂线,垂足为C,则易知AC=8米,BC=10-4=6(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B=22ACBC=2286=10(米).
答案:B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根据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有时根据需要巧设未知数,借助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常可使问题简便.
例2 (2013·衢州)如图,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矩形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则三角板最大边的长为( )
cm cm 2 cm 2 cm
解析:如图所示在图中标上字母,过点A作AD⊥BD,
垂足为D,则AD=3 cm;
因为∠ABD=30°,所以AB=2AD=6 cm;
又△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BC=AB=6 c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22ABBC=2266=62(cm)
答案:D
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5°的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直角边的2倍.
八年级下《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1213bc,,则a=( )
A. 1 B. 5 C. 10 D. 25
2.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一组数是( )
A. 15817abc,, B. 91215abc,,
C. 72425abc,, D. 357abc,,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5,20,25,则此三角形最大边上的高为( )
A. 10 B. 12 C. 24 D. 48
4.如图,有一个由传感器控制的灯A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 m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距该灯5 m及5 m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 m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
A. 4 m B. 3 m C. 5 m D. 7 m
5.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
A. B. C. D.
6.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a、ab,且a、b都是正整数,则三角形其中一边的长可能为( )
A. 22 B. 32 C. 62 D. 82
7.如图,△ABC中,AC=3,BC= 5,AD⊥BC交BC于点D,AD=125,延长BC至E使得CE=BC,将△ABC沿AC翻折得到△AFC,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
A. 6
B. 8
C. 325 D. 323
8.如图,点P是平面坐标系中一点,则点P到原点的距离是( )
A. 3 B. 2 C. 7 D. 5
9.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 , 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
A. (4+5)cm
...
...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练习
1.填空题:
(1)在△ABC中,∠C=Rt∠.若a =2,b=3则c = 若a =5,c =13.则b = .若c=61,b=11.则a= .若a∶c =3∶5且c =20则b= .若∠A=60°且AC=7cm则AB=
cm,BC=
cm.
(2)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与斜边分别为8cm和10cm.则斜边上的高等于 cm.
(3)在△ABC中,如果a∶b∶c =1∶∶2,那么∠A= °,∠B= °
∠C= °
(4)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5cm和12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cm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底边上的高是6cm,则底边的长为
cm.
(6)△ABC中,∠C=90°,∠A=2∠B,则∠A= 度,∠B= 度
(7)△ABC中,∠C=90°,∠A比∠B大24°,则∠A= 度,∠B= 度.
(8)△ABC中,AB=AC,∠BAC=120°,AB=12cm,则BC边上的高AD=
cm.
(9)已知:△ABC中,∠ACB=90°,CD⊥AB于D,BC=,DB=2cm,则BC cm, AB= cm,
AC=
cm.°
(10)已知:如图,△ABD中,∠B=90°,∠D=15°,C是BD上一点,AC=CD=8cm,则AB= cm,
BC= cm.
2.选择题
(1)在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3,3 (B)+1,-1,2
(C)8,15,17 (D)3.5,4.5,5.5 ...
... (2)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拓展提高(勾股定理)拔高练习
一、填空题(共5道,每道4分)
1.教材1题:△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
_______.
2.教材3题: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
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
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
3题图 5题图
3.教材4题:△ABC周长是24,M是AB的中点,MC=MA=5,则△ABC的
面积是_____.
4.教材5题:将一根长24 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
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5.教材10题:矩形ABCD中,BC=4,DC=3,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
使点C落在点F处,求EF的长_____.
二、解答题(共5道,每道10分)
1.教材9题: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8cm,
BC=6cm,现将直角边BC沿直线B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的点Cʹ处,
求CD的长以及折痕BD的平方
1题图 2题图
2.教材8题:如图,已知DE=m,BC=n,∠EBC与∠DCB互余,求+
的值.
3.教材12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
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 处,点A对应点为A´,且B´C=3,求CN和AM的
长.
3题图 4题图 5题图
4.教材14题:如图,某隧道的截面是一个半径为3.6米的半圆形,一辆高
2.4米,宽3米的卡车能通过该隧道吗?
5.教材16题:如图,某沿海城市A接到台风警报,在该市正南方向150km
的B处有一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向BC方向移动,已知城市A到BC
的距离AD=90km(1)台风中心经过多长时间从B点移到D点?(2)如果
在距台风中心30km的圆形区域内都有受到台风破坏的危险,为让D点的
游人脱离危险,游人必顺在接到台风警报后的几小时内撤离(撤离速度
扬帆教育 伴你成长
1 勾股定理练习题:练习一:(基础)
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顶角的平分线为__.
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则它的面积是___.
3.已知a,b,c为△ABC三边,且满足(a2-b2)(a2+b2-c2)=0,则它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 取3)是( ).
(A)20cm (B)10cm (C)14cm (D)无法确定
5. 在Rt△ABC中,斜边AB=2,则AB2+BC2+AC2=____.
6.Rt△一直角边的长为11,另两边为自然数,则Rt△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132 D、不能确定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是 (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n2-1,2n(n >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2n B、n+1 C、n2-1 D、n2+1
9.在△ABC中,,90C若,7ba△ABC的面积等于6,则边长c=
10.如图△ABC中,BCBMACANBCACACB,,5,12,90则MN=
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和为200,则斜边长为
12.若△ABC是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都是6,在三角形斜边上有一点P,到两直角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等于 A
B
ABC扬帆教育 伴你成长
2
13.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的A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的西8km北7km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30°,点E为AB的中点,DE⊥AB,交AB于点E,DE=3,BC=1,CD=13,则CE的长是( )
A.14 B.17 C.15 D.13
2.已知△ABC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A.2n﹣2 B.2n﹣1 C.2n D.2n+1
3.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为6cm、4cm、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 )
A.cm B.cm C.cm D.9cm
4.一艘渔船从港口A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至C处时突然发生故障,在C处等待救援.有一救援艇位于港口A正东方向20(3﹣1)海里的B处,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沿北偏东45°方向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往C处救援.则救援艇到达C处所用的时间为( )
A.33小时 B.23小时
C.223 小时 D.2323小时
5.在Rt△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若CD=1,则AB的长是(
)
A.2 B. 23 C. 43 D.4
6.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700米,800BC米,AC1500米,某社区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的位置应在( )
A.AB的中点 B.BC的中点
C.AC的中点 D.C的平分线与AB的交点
7.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10,BE=24,则EF的长是( )
A.14 B.13 C.143 D.142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拓展提高勾股定理拔高练习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拓展提高(勾股定理)拔高练习
一、填空题(共5道,每道4分)
1.教材1题:△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2.教材3题: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
3题图5题图
3.教材4题:△ABC周长是24,M是AB的中点,MC=MA=5,则△ABC的面积是_____.
4.教材5题: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_____.
5.教材10题:矩形ABCD中,BC=4,DC=3,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F处,求EF的长_____.
二、解答题(共5道,每道10分) 1.教材9题: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8cm,BC=6cm,现将直角边BC沿直线B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的点C′处,求CD的长以及折痕BD的平方
1题图2题图
2.教材8题:如图,已知DE=m,BC=n,∠EBC与∠DCB互余,求+的值.3.教材12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对应点为A′,且B′C=3,求CN和AM的长.
3题图4题图5题图
4.教材14题:如图,某隧道的截面是一个半径为3.6米的半圆形,一辆高2.4米,宽3米的卡车能通过该隧道吗5.教材16题:如图,某沿海城市A接到台风警报,在该市正南方向150km的B处有一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向BC方向移动,已知城市A到BC的距离AD=90km(1)台风中心经过多长时间从B点移到D点(2)如果在距台风中心30km的圆形区域内都有受到台风破坏的危险,为让D点的游人脱离危险,游人必顺在接到台风警报后的几小时内撤离(撤离速度为6km/h)
依提木孔乡中学 买买提依力·吾司曼
《勾股定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12×3′=36′)
1.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2.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的是( )
A、a=1.5,b=2,c=3 B、a=7,b=24,c=25
C、a=6,b=8,c=10 D、a=3,b=4,c=5
3.若线段a,b,c组成Rt△,则它们的比为( )
A、2∶3∶4 B、3∶4∶6 C、5∶12∶13 D、4∶6∶7
4.Rt△一直角边的长为11,另两边为自然数,则Rt△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132 D、不能确定
5.如果Rt△两直角边的比为5∶12,则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比为( )
A、60∶13 B、5∶12 C、12∶13 D、60∶169
6.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n2-1,2n(n>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2n B、n+1 C、n2-1 D、n2+1
7.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 )
A、24cm2 B、36cm2 C、48cm2 D、60cm2
8.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56 B、48 C、40 D、32
9.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10.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中,∠B=45°,D是AB边上一点,连接CD,过A作AF⊥CD交CD于G,交BC于点F.已知AC=CD,CG=3,DG=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ACD=2∠FAB ②27ACDS ③272CF ④ AC=AF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能推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
①222acb;②2()()0ababc;③ ∠A=∠B∠C; ④∠A∶∠B∶∠C=1∶2∶3 ;⑤111,,345abc;⑥10,a 24,b 26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已知1号、4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7,2号、3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4,则a、b、c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 )
A.11 B.15 C.10 D.22
4.如图,在△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H是BC边的中点,连结DH、BE与相交于点G,以下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有( )
(1)△ABC是等腰三角形;(2)BF=AC;(3)BH:BD:BC=1:2:3;(4)GE2+CE2=BG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为6cm、4cm、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 )
A.cm B.cm C.cm D.9cm
6.若△ABC中,AB=AC=25,BC=4,则△ABC的面积为( )
A.4 B.8 C.16 D.52
7.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222()()0ababc,则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13.11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1)
第1题. 如图,△ABC中,∠ACB=90º,CD为AB边上的高,若∠A=30º,AB=16,则BC=______,BD=______,CD=______.
答案:8,4,43.
第2题. 如图是一种“牛头形”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1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2,以此类推,若正方形1的边长为64cm,则正方形7的边长为_________cm.
答案:8.
第3题. 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往东走了4km,乙往南走了3km,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__.
答案:5km
第4题. 如果梯子底端离建筑物9m,那么15m长的梯子可达到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
答案:12m
第5题. 如图,一扇宽为4米,高为3米的栅栏门,需要一根长______米的木条像图中那样固定.
答案:5
第6题. 一块土地的形状如图所示,90,20,15,7,BDABBCCD米米米求这块土地的面积?
答案:234平方米
第7题. 某菜农修建一个塑料大棚(如图),若棚宽a=4m,高b=3m,长d=35m,求覆盖在顶上的塑料薄膜的面积. A B C
D
4 4 3 3 2 2
1
3米
4米
A
B C D
a b c d
答案:175m2
第8题. 一游泳池长48cm,小方和小朱进行游泳比赛,从同一处出发,小方平均速度为3m/秒,小朱为3.1m/秒.但小朱一心想快,不看方向沿斜线游,而小方直游,俩人到达终点的位置相距14m.按各人的平均速度计算,谁先到达终点,为什么?
答案:小朱用16.13秒,小方用16秒,小方先到达终点
第9题. 如图,正方形ACDE的面积为25cm,测量出AB=12cm,BC=13cm,问E、A、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吗?为什么?
答案:在一条直线上,理由略
第10题. 从A到B有两种路线,一种走直线由A到B,另一种走折线,先从A直线到C,再由C直线到B,其中ACB成直角,已知A到C为600m,C到B为800m,问从A到B走直线比走折线少走多少米?
1 温故而知新: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2.勾股定理的验证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据说已有400余种,其证明的内涵极其丰富.常用的证法是面积割补法,如图所示.
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两锐角互余(角的关系)、勾股定理(边的关系),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边角关系),这些性质在求线段的长度、证明线段倍分关系、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1 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小鸟至少飞行( )
A.8米 B.10米
C.12米 D.14米
解析:小鸟飞行的最短路线如图所示为线段AB;过点A向10米高的树作垂线,垂足为C,则易知AC=8米,BC=10-4=6(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B=22ACBC=2286=10(米).
答案:B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根据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有时根据需要巧设未知数,借助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常可使问题简便.
2
例2
如图,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矩形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则三角板最大边的长为( )
A.3 cm B.6 cm
C.3 cm D.6 cm
解析:如图所示在图中标上字母,过点A作AD⊥BD,
垂足为D,则AD=3 cm;
因为∠ABD=30°,所以AB=2AD=6 cm;
又△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BC=AB=6 c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22ABBC=2266=62(cm)
答案:D
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5°的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直角边的2倍.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下列各题都有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供选择,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填入题号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5,2,3 B. 7,24,25
C.6,8,10 D. 3,4,5
2.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6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三边一定为10 B. 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 三角形的面积为48 D. 第三边可能为10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两条直角边之比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 27cm B. 30cm C. 40cm D. 48cm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ABC中,若∠B=∠C-∠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 △ABC中,若a2=(b+c)(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C. △ABC中,若∠A∶∠B∶∠C=3∶4∶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 △ABC中,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5.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6.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和4,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为( )
A.5 B.25 C. D.5或
2.△ABC中,AB=20,AC=13,高AD=12,则△ABC的面积为( )
A.66 B.126 C.54或44 D.126或66
3.如图,Rt△ABC中,∠BAC=90°,分别以边AB,CA,BC向外作正方形,正方形ABIH的面积为25,正方形BDEC的面积为169,则正方形ACFG的面积是( )
A.194 B.144 C.122 D.110
4.下面图形能够验证勾股定理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如图,我国古代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密铺构成的大正方形,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a与较长的直角边b的比的值是( )
A. B. C. D. 6.如图是一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AB=6,则该正方体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2 B.3 C.4 D.6
7.如图,在△ABC中,∠C=90°,分别以A、B为圆心画弧,所画的弧交于两点,再连接该两点所在直线交BC于点D,连接AD.若BD=2,则AD的长为( )
A. B. C.1 D.2
8.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10,BE=24,则EF的长是( )
A.14 B.13 C.14 D.14
9.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5,Rt△BCE的斜边CE的长为8,则BE的长为( )
A.17 B.10 C.6 D.7
10.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所有线段的端点都在格点处,则这些线段的长度是无理数的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二.填空题
1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练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______=c2;这一定理在我国被称为______.
2.△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
(1)若a=5,b=12,则c=______;
(2)若c=41,a=40,则b=______;
(3)若∠A=30°,a=1,则c=______,b=______;
(4)若∠A=45°,a=1,则b=______,c=______.
3.如图是由边长为1m的正方形地砖铺设的地面示意图,小明沿图中所示的折线从A→B→C所走的路程为______.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10,则腰长为______,斜边上的高为______.
5.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为11cm,另两边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则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二、选择题
6.Rt△ABC中,斜边BC=2,则AB2+AC2+BC2的值为( ).
(A)8 (B)4 (C)6 (D)无法计算
7.如图,△ABC中,AB=AC=10,BD是AC边上的高线,DC=2,则BD等于( ).
(A)4 (B)6 (C)8 (D)102
8.如图,Rt△ABC中,∠C=90°,若AB=15cm,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 ).
(A)150cm2 (B)200cm2 2 (C)225cm2 (D)无法计算
三、解答题
9.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若a∶b=3∶4,c=75cm,求a、b;
(2)若a∶c=15∶17,b=24,求△ABC的面积;
(3)若c-a=4,b=16,求a、c;
(4)若∠A=30°,c=24,求c边上的高hc;
(5)若a、b、c为连续整数,求a+b+c.
综合、运用、诊断
一、选择题
10.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则x的值可能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1.如图,直线l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
12.在直线上依次摆着7个正方形(如图),已知倾斜放置的3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水平放置的4个正方形的面积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
三、解答题
13.如图,Rt△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AD=20,求BC的长. 3
拓展、探究、思考
14.如图,△ABC中,∠C=90°.
(1)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如图①),探究S1+S2与S3的关系;
图①
(2)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斜边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②),探究S1+S2与S3的关系;
图②
(3)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形外作半圆(如图③),探究S1+S2与S3的关系.
图③
4 答案:
1.a2+b2,勾股定理. 2.(1)13; (2)9; (3)2,3; (4)1,2.
3.52. 4.52,5. 5.132cm. 6.A. 7.B. 8.C.
9.(1)a=45cm.b=60cm; (2)540; (3)a=30,c=34;
(4)63; (5)12.
10.B. 11..5 12.4. 13..310
14.(1)S1+S2=S3;(2)S1+S2=S3;(3)S1+S2=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