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中班喝茶主题教案《花茶》
- 格式:doc
- 大小:7.86 KB
- 文档页数:4
中班主题教案《花茶》第一章:花茶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花茶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花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几种常见花茶,如玫瑰花茶、茉莉花茶、桂花茶等。
2. 观察花茶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3.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花茶。
三、教学方法:1. 实物展示法:展示各种花茶,让幼儿观察。
2. 讨论法: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花茶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四、教学步骤:1. 展示花茶,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花茶的名字。
2. 引导幼儿观察花茶的外形特征和颜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哪种花茶?为什么?五、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花茶,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第二章:花茶的味道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品尝不同种类的花茶,了解其味道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味觉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花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品尝几种常见花茶,如玫瑰花茶、茉莉花茶、桂花茶等。
2.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花茶的味道。
三、教学方法:1. 品鉴法:让幼儿品尝各种花茶,感知其味道。
2. 讨论法: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花茶的味道。
四、教学步骤:1. 品尝花茶,让幼儿感受其味道。
2.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花茶的味道。
3. 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哪种花茶的味道?为什么?五、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品尝家里的花茶,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味道。
第三章:花茶的制作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花茶的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花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花茶的制作过程,如泡花茶。
2. 动手操作,体验制作花茶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动手制作花茶。
2. 讨论法: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花茶的心得。
四、教学步骤:1. 讲解花茶的制作过程,如泡花茶的方法。
2. 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花茶。
3. 组织幼儿讨论:你在制作花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五、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制作花茶,并分享制作心得。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花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幼儿园中班是一年级前的孩子,他们正在经历语言、认知和社会化的发展。
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通过体验来学习和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进行一些综合活动既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可以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例如:思维、语言、社交、运动、美学和审美等。
同时,幼儿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还应该是一个帮助幼儿探索世界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综合活动在幼儿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让幼儿们在享受美味和聆听故事的同时,学习一些花茶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美学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花茶的历史和种类;•了解花茶的制作方法;•认知不同的花茶和花瓣特征。
2.2. 技能目标•学会如何使用一些工具,例如剪刀和餐具;•学会合作和分享;•学会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
2.3. 情感目标•发展对自然和环境的认识和关注;•发展对团队和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们了解花茶和花瓣的特征;•帮助幼儿学会使用餐具和工具;•帮助幼儿学会合作和分享。
3.2. 教学难点•幼儿们可能会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适应使用餐具和工具;•幼儿们需要在学习制作花茶的过程中彼此合作。
四、教学方法和任务4.1. 教学方法•故事和画面辅助学习;•实践操作;•团队合作。
4.2. 教学任务任务一:故事和画面的理解•在班级中讨论花茶的理解;•听一些花茶故事,并进行讨论;•观看一些花茶制作的视频,并讨论其中的步骤和工具。
任务二: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花茶的制作方法;•选择不同的花和茶叶进行搭配制作自己的花茶;•学会使用剪刀和餐具等工具。
任务三:团队合作•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按照团队的轮流分配任务,制作花茶。
五、教学反思在这次的花茶教学课程中,我感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
通过故事和画面的表现,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花茶的概念和历史。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花茶》教学目标1.了解花茶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制作方式、饮用方法等。
2.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感受花茶的美味和文化魅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品味水平。
4.培养幼儿们的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让幼儿们了解到花茶的制作方式和品鉴方法。
2.带领幼儿们通过亲身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花茶的美味和文化魅力。
教学难点1.幼儿能否理解花茶的制作过程和品鉴方法。
2.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花茶材料:玫瑰花、菊花、茉莉花、茶叶。
2.相关道具:茶壶、茶杯、茶匙、茶盘、描红笔、花色纸、卡片等。
3.教学PPT:了解花茶的知识点和制作方法。
4.活动布置:现场搭建茶艺空间,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0分钟)1.向幼儿们简单介绍花茶,让幼儿们共同回忆与茶相关的物品和故事。
2.通过让幼儿们观察PPT,了解花茶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制作方式等。
3.老师可以向幼儿们展示几种花茶的原材料,并带领他们品尝和闻香。
活动安排(40分钟)1.制作花茶环节(1)向幼儿们介绍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准备花材、泡花瓣等。
(2)让幼儿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己制作花茶,调整花茶的茶香和花香的比例,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描绘花茶的味道。
(3)使用描红笔在卡片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花茶图案,并填写花茶的名称、香味、口感等信息。
2.品鉴花茶环节(1)让幼儿们将自己制作的花茶倒入茶杯中,品尝其香气和味道。
(2)同时,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让幼儿们了解品茶的方法,学会口感和茶汤颜色的鉴别,以及品茶时的礼仪。
(3)用花色纸和小盘子搭配花茶进行拍照。
总结反思(10分钟)1.活动结束后,让幼儿们分享他们制作花茶的心得和感受。
2.让幼儿们通过PPT回忆花茶的制作方法和品鉴方法。
3.给予幼儿们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动作、语言、表情等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教案中班综合活动:花茶一、活动目标:1. 了解花茶的外形特征和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制作、品尝花茶,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各种花茶的图片或实物。
2. 制作花茶的材料:干花、茶叶、水等。
3. 品茶用具:杯子、茶具等。
4. 记录卡、画笔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花茶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花茶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2. 介绍花茶:教师简要介绍花茶的来源、制作过程和功效,让幼儿了解花茶的相关知识。
3. 制作花茶:教师演示制作花茶的过程,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将干花、茶叶放入杯子,加入热水。
4. 品尝花茶:教师引导幼儿品尝花茶,让他们感受花茶的香气和味道,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花茶制作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花茶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利用花茶制作美丽的装饰品,如花茶贴画、花茶盆栽等,美化教室环境。
3. 主题延伸:开展以“花茶”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故事分享等活动,丰富幼儿的文学素养。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品尝花茶时的表情和语言表达,了解他们的感官体验。
3. 搜集幼儿制作的花茶作品,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活动步骤:1. 准备花茶材料:向幼儿展示各种干花和茶叶,让他们认识不同的花茶材料。
2. 制作花茶:引导幼儿按照制作步骤,将干花和茶叶放入杯子中,加入热水。
3. 观察变化:让幼儿观察花茶在热水中的变化,如颜色的变化、气味的散发等。
4. 品尝花茶:引导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花茶,让他们描述茶的味道和口感。
5. 分享感受: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和品尝花茶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七、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中,教师应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热水时发生烫伤等意外情况。
中班喝茶主题教案《花茶》教案主题:《花茶》课时:1课时适用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1.了解花茶的制作方法和种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图片、绘本或实物展示花茶的制作材料和过程。
2.幼儿制作花茶的材料和工具,如花儿、茶叶、水壶、杯子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引入花茶的话题,可以通过展示花茶的图片、绘本或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花茶是什么吗?有没有喝过花茶?3.回应:和幼儿一起分享自己对花茶的了解和经验。
探究活动:1.讲解花茶的制作方法和种类。
2.让幼儿观察花茶的制作过程,了解花茶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花茶的色泽、形状、气味等特点。
4.指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制作花茶的过程。
5.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花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合作活动: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种花茶。
2.鼓励幼儿彼此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花茶的制作。
3.小组合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品尝和分享,让幼儿发表自己对花茶的意见和感受。
4.教师带领幼儿总结小组合作的经验和收获。
延伸活动:1.鼓励幼儿在家中制作花茶,并与家人一起品尝。
2.鼓励幼儿在绘画或手工活动中用色彩和形状表达对花茶的感受。
评估活动:1.观察幼儿在参与制作花茶的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花茶制作方法和种类的理解程度。
2.观察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幼儿对花茶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高,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花茶的魅力。
花茶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各种花茶
•培养幼儿的品尝和鉴赏能力
•发展幼儿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介绍花茶的种类和特点
2.制作花茶
3.品尝花茶
4.设计花茶小组合作活动
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花茶的种类和特点
•老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花茶的种类和特点,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用幼儿易懂的语言,让幼儿理解花茶的芬芳,滋味等特点
第二步:制作花茶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花茶
•分别让幼儿体验花茶的制作过程
第三步:品尝花茶
•用幼儿适宜的方式,让幼儿品尝花茶
•让幼儿试着鉴赏花茶的味道和芳香
第四步:设计花茶小组合作活动
•将幼儿分为小组
•让幼儿与小组内的成员合作,设计一个有创意的花茶小组活动
•活动可以是画画、拍照、写诗等
教学效果
•幼儿会对各种花茶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能够理解花茶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培养品尝和鉴赏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发展幼儿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注意事项
•教师在制作花茶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品尝花茶时,要掌握好花茶的温度,不能烫伤幼儿的嘴巴
以上就是花茶幼儿园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于幼儿学习花茶有所帮助。
一、教案设计概述1. 主题: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设计——花茶2. 目标年龄:4-5岁3. 课时:每课时40分钟4. 教学方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5. 教学内容:了解花茶的基本知识、学习制作花茶、品尝花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第一课时:认识花茶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花茶,了解花茶的基本知识。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内容:介绍花茶的概念、种类和功效。
展示各种花茶,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花茶的名字。
3. 教学活动:观看花茶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花茶的名字。
教师展示各种花茶,让幼儿观察并了解花茶的特点。
开展“花茶猜猜看”游戏,巩固幼儿对花茶的认识。
三、第二课时:制作花茶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习制作花茶,提高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介绍制作花茶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使用工具制作花茶。
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制作花茶的步骤,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
幼儿分组进行花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完成制作后,让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花茶。
四、第三课时:品尝花茶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品尝花茶,培养品味意识。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品尝花茶的方法和礼仪。
学习描述花茶的味道、香气和色泽。
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品尝花茶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
幼儿品尝花茶,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开展“花茶分享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品尝心得。
五、第四课时:花茶创意画1. 教学目标:让幼儿发挥创造力,用花茶进行绘画创作。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介绍花茶创意画的概念和创作方法。
学习利用花茶的颜色和形状进行绘画。
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花茶创意画样品,引导幼儿学习。
幼儿利用花茶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完成作品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花茶创意画,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第五课时:花茶的故事1. 教学目标:让幼儿听懂花茶相关的故事,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能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学会分享。
2. 教学内容:教师讲述与花茶相关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花茶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花茶教案活动目标:1. 了解花茶的种类、制作过程和营养价值。
2. 学会欣赏和品尝花茶,感受其独特的味道和香气。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花茶样品,如菊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
2. 准备制作花茶的工具和材料,如茶具、茶叶、花等。
3. 准备一些有关花茶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用于展示和讲解。
活动过程:1. 开场:老师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花茶,并引导幼儿了解花茶的起源、种类和制作过程。
2. 观察与欣赏:老师展示各种花茶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和气味,并讲解不同花茶的特点和功效。
3. 制作花茶:老师演示制作花茶的步骤和方法,并邀请幼儿动手参与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了解茶叶的采摘、晾晒、烘焙等过程。
4. 品尝与分享:老师带领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花茶,并分享各自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老师讲解花茶的饮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 总结与延伸:老师总结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幼儿了解更多有关花茶的知识。
同时,老师鼓励幼儿在家里与家人一起分享花茶,并尝试制作其他种类的花茶。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了解了花茶的种类、制作过程和营养价值,学会了欣赏和品尝花茶,感受到了花茶的独特味道和香气。
同时,活动也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活动中,老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使幼儿对花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在制作花茶的过程中,有些步骤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有些困难,需要老师耐心指导。
此外,可以增加更多有关花茶的知识和故事,以加深幼儿对花茶的了解和认识。
在分享环节中,可以增加更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中班主题教案《花茶》第一章:花茶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花茶的颜色、形状和香味。
2. 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花茶的细节。
3. 培养幼儿对花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花茶的图片展示:向幼儿展示各种花茶的图片,让他们观察花茶的颜色和形状。
2. 花茶的实物观察: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小包花茶,让他们用放大镜观察花茶的细节,闻一闻花茶的香味。
3. 花茶的知识讲解:向幼儿介绍花茶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花茶的功效。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花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茶的颜色和形状,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实物观察:让幼儿亲自观察花茶的细节,闻一闻花茶的香味,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制作花茶:教幼儿如何制作花茶,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制作过程。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花茶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评价幼儿在制作花茶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提出的关于花茶的问题和想法。
第二章:花茶的味道一、教学目标1. 学会品尝花茶的滋味。
2. 能够描述花茶的味道。
3. 培养幼儿对花茶味道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花茶品尝:让幼儿品尝不同种类的花茶,并描述花茶的味道。
2. 花茶的味道讲解:向幼儿讲解花茶的味道特点,如:甜、苦、酸等。
3. 花茶配对:让幼儿根据花茶的味道特点,将花茶与相应的图片配对。
三、教学活动1. 花茶品尝: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小包花茶,让他们品尝并描述花茶的味道。
2. 花茶配对:将花茶的图片和味道特点展示给幼儿,让他们将花茶与相应的图片配对。
3. 分享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品尝花茶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品尝花茶时的反应和描述。
2. 评价幼儿在花茶配对过程中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提出的关于花茶味道的问题和想法。
第三章:花茶的功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花茶的功效。
2. 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花茶。
3. 培养幼儿对花茶功效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花茶的功效讲解:向幼儿介绍花茶的功效,如:清热解毒、安神助眠等。
一、活动名称:中班综合活动——花茶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花茶的基本知识,如花茶的种类、功效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冲泡花茶的基本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花茶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自然事物的探究欲望。
三、活动准备:1. 各种花茶的图片和实物,如玫瑰花茶、菊花茶、绿茶等。
2. 茶具一套,如茶壶、茶杯、茶盘等。
3. 泡茶用的清水、热水等。
4. 教学PPT或黑板。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花茶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花茶的名字。
2. 讲解:教师讲解花茶的种类、功效等基本知识,如玫瑰花茶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菊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等。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泡制花茶,包括冲泡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泡茶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品尝:幼儿品尝自己泡制的花茶,分享感受。
6.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自然事物。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花茶制作活动,共同体验花茶的乐趣。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花茶角,让幼儿随时观察和体验花茶。
3.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制作花茶手工艺品,如花茶书签、花茶香包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花茶的兴趣和认知程度。
2. 评估幼儿在泡茶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倒水、摆放茶具等。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如手工艺品等,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七、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注意茶具的选择,确保茶具的尺寸适合幼儿使用。
3. 茶水的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幼儿。
4. 在活动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八、教学资源1. 花茶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花茶的种类和特点。
2. 茶具:用于泡茶实践。
3. 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花茶的基本知识。
4. 教学书籍或网络资源:用于教师备课和了解花茶的相关知识。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中班喝茶主题教案《花茶》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花茶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泡茶,激发幼儿对花茶的兴趣,知道花也能泡茶。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各种花茶的名称。
3、感受粗浅的茶文化,尝试以茶代客。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花茶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小勺若干,开水壶(茶桶)六只,各种花的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语言导入
玩了“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累吗?(累)现在你最想做
的一件事是什么?(休息、喝水)对啊!我也累了,看看,这里有水吗?(有,幼儿桌子上的茶杯里有白开水)喝吧,喝吧!
2、情感深入
哈哈,我可是第一次和你们做游戏哦,来为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成
功干杯(幼儿在位子上举杯)(让幼儿发现我的茶里有东西,而且是
有颜色的)想知道为什么?好,可以!
二、体验理解
1、认识可以用来泡茶的花
那你们先来看看,我的茶杯里有什么?(幼儿观察后回答——花)真棒!找找啊,花在哪儿啊?对。
在你们的桌子上,认识吗?哦,不
认识,那怎么办啊?(幼儿想办法认识)这样吧,我们请今天来的客
人老师告诉我们,你拿好你想知道名字的花的名字卡,找客人老师问,它叫什么名字,喝了之后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知道后可要记住哦,把
它告诉你周围的好朋友,这样不就都认识了吗?(幼儿开始行动,并
要求幼儿认识后将字卡放回原处。
)
2、了解粗浅的茶文化
来吧,把你认识的花名告诉大家吧!(要求说话完整)告诉你们哦,我们中国,是茶的故乡,就象常州是我们的故乡一样,所以呢,
这个泡茶啊,可有讲究了,让我先来泡一杯茶吧!(教师示范,并用
语言讲解步骤)
3、尝试自己动手泡茶
幼儿自己泡茶,并说说自己泡的茶:什么名字?什么颜色?味道
如何?
听清楚要求和值得注意的事项
*茶叶不能放很多
*水只能倒半杯
*当心开水烫,注意次序
*细心观察,相互交流
三、内化迁移
1、请朋友或客人喝茶,考虑一下该如何敬茶?为什么要用双手?表示什么?
2、创意泡茶:多种花放在一起,或者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想象一下可以放那些食物?(水果、冰糖、干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