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是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8.06 KB
- 文档页数:8
1243.中国七十二绝技排行:有一项至今失传D封闭掌、裂心掌等八种。
般若堂专研。
千手如来掌13、千手如来掌——般若堂专研。
14、大慈大悲千叶手——般若堂专研。
15、少林龙旋掌——般若堂专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风推动落下的花瓣攻向敌人。
类似于“飞花摘叶”的功夫。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绵掌,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少林握石掌18、一拍两散掌——般若堂专研。
19、澄静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达摩院专研。
摩柯指决20、摩柯指决——绝招是“三入地狱”。
达摩院专研。
21、去烦恼指——绝招是“无忧无虑”,达摩院专研。
22、多罗叶指——十指轮弹,如波罗花绽开。
达摩院专研。
23、无相劫指——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
达摩院专研。
24、拈花指——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状。
达摩院专研。
拈花指25、大智无定指——源自《大智度经》,达摩院专研。
26、一指禅功——被称为“少林第一指”,能隔空伤人。
需有深厚的铁指禅劲功夫为基础。
铁指禅劲27、铁指禅劲——一指禅的基础内功,练到登峰造极时五指可随意插入石碑之中。
28、少林十三抓——摹仿“龙蛇虎豹鹤猿鹰”等十三种动物的形态创出的一套轻灵翔动的抓法29、寂灭抓——般若堂专研。
30、因陀罗抓——般若堂专研。
31、少林虎爪手——般若堂专研。
32、拈花擒拿手——戒律院专研。
龙爪擒拿手33、龙爪擒拿手——共三十六式。
戒律院专研。
34、十二擒龙手——戒律院专研。
达摩剑法35、达摩剑法——著名剑招有“一苇渡江”等。
达摩院专研。
36、菩提刀法——菩提院专研。
37、破戒刀法——名为破戒,即是大开杀戒,因此这套刀法全是攻势,狠准威猛。
38、慈悲刀法——名为慈悲,即慈悲为怀,这套刀法招式柔和,没有杀招,与破戒刀相反。
慈悲刀法39、燃木刀法——菩提院专研。
40、伏魔铲法——般若堂专研。
普门杖法41、普门杖法——戒律院用来惩戒触犯寺规的弟子的一种杖法,招式巧妙,临敌时总能招招命中对方。
但威力一般。
42、大文殊杖法——菩提院专研。
少林七十二绝技--心意把心意把心意把是河南少林寺中传习的一种散招练习法。
有人考证认为此技是心意六合拳鼻祖姬际可“读书古寺”、“传艺河南”时,传留少林寺的,心意把共十二大势,其名目有:起式把、左右把、(楔撅把)、翻身把、地磐把、起纵把、腾挪把、亮翅把、展翅把、推上把等。
心意把只有单势练习形式,无套路,直线往返练习。
此为少林派秘不外传之技。
太极奸,八卦滑,论毒毒不过心意把。
练拳不练把,等于瞎胡打;宁教十趟拳,不教一个把”。
把,指的是心意把。
少林心意把历来是少林寺武僧们所渴望学到并掌握的护法秘技,但由于此法势狠招毒、绝妙无比,加之得法不易,所以历来秘不示人,即使是少林弟子传授时也是慎之又慎,反复甄选。
目前能将心意把练到第六把者便已是凤毛麟角了。
风格特点及要领心意把又名锄镢头。
仅一大式又可演变成十二大式变化,重在心意,并非流于锄镢头的的架子。
它势法单调,讲求实用而不尚花架,是练心、意、力、气的无上妙法。
正如秘谱中云:“心意把势法单,它系少林内功拳;拐起毛篮掌宜吐,起落身法随意变;起如举鼎提口气,发‘嗯’声落如分砖;运气宜顺为要旨,落下好似镢把般;夜静练势意集中,形似白猿跳山涧。
“心意把虽仅一式,但变化莫测,可应万变。
劲以粘滚为主,起落反侧都要求浑身百节滚身而起。
如起把练法;滚身而起,束身劈打,踩脚而落,内提外随,内外合一,动静呼吸相配合,灵活敏捷如龙腾虎扑一般。
动作说明预备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挺胸竖项,两手贴于两侧裤缝,掌心朝后,咬牙叩齿,目视左方。
撅头把身体左转90°,屈膝下蹲,左脚前点成左虚步两膝相扣。
同时,双手左拉右坠,分别护于裆部和心部,拳心朝里。
左脚前点后前跨一步,右脚随之勾脚提起。
同时,左拳提于胸口,右拳绕过左小臂上拉至右耳处(犹如提篮)。
拳心朝前,左拳变掌立掌朝前推,口发嗯声。
右脚前落,左脚跟步,下蹲成弯套弯步(两脚掌、脚跟着地,两膝相扣),与此同时,左掌变拳上提,两拳呈锄头势,随右脚下落双拳劈下,拳眼朝下,口发嗯声,犹如农夫锄地,俗称锄地把或撅地把。
少林武功【从七十二艺探少林武功】少林武功【从七十二艺探少林武功】民国时期,著名武功大师金警钟先生根据少林寺妙兴方丈的口授编写了《少林七十二艺》,共辑录了72种软硬功法。
现即以“少林七十二艺”为参考,分析少林武功的练习特点及其独到之处。
(编者注:少林七十二艺详细内容,已发表在本刊,读者可查阅。
)一、以硬功为主,手功居多少林硬功,是指练习抗击打或增强技击效果的功夫。
正如《少林拳术秘诀》所说:“待至功成时,则周身之筋脉灵活,骨肉坚实,血气之行动,可以随呼吸以为贯注,如欲运气于指尖、手臂及腰腹之间,意之所动,气即赴之,倘与人手搏,则手脚到处,伤及肤理,不可救疗,气功之功用神矣哉。
”说明了少林硬功具有独特的技击性。
少林七十二艺练功术虽练法多种,软硬轻功各有,但还是以多达57种的硬功为主。
少林硬功占据这么大的比例,恰与少林拳派的风格特点相一致。
少林拳派主要突出一个“硬”字,以刚劲勇猛而著称,演练形式上古朴紧凑,刚健勇猛,技击用法上则拳行直线,硬攻直上,发声助威,同时运用深呼吸法,结合内外三合,发劲于四肢、头、身等处,使全身坚如铁石,捷如游龙。
在少林硬功中,又以手功居多,达到26种。
强调手功的练习,正如少林歌诀所言:少林手法奇巧灵,起落守法曲直攻。
刻后手似燕抄水,起前手如鹞钻林。
猛攻严守两手护,落如分砖起如风。
发手好似虎扑羊,非曲非直活如龙。
手法在实战中的运用主要有推、抢、搂、撂、斩、砍、切、挑、压、缠、牵、托等多种,因此,手法在少林武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通过拳、掌、勾、指的技术和劲力表现出来,如铁砂掌、拔钉法、鹰爪力、一指禅等。
手功的练习又多以手指为主,在少林武术中,一指称为金针指,二指称为金剪指,三指称为三阳指,四指称为金铲指,五指合拢即称为掌。
《少林拳术秘诀》中非常强调用指功,对拳、掌、指进行了比较,强调“拳没掌能,掌没指精,指为掌之先锋”。
因此通过各种指功的练习,使指关节力量增大,硬度加强,作用于点、插、按,主要攻击敌方的眼、鼻、咽喉等薄弱部位,起到克敌制胜的作用。
少林72绝技:腿法、拳法、掌法、指法、刀法、剑法等共72般武艺拳法1.少林罗汉拳:罗汉拳和金刚掌同为少林入门功夫,2.光明拳: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夺得“天下第一拳”美誉3.闯少林三十三路神拳:罗汉堂专研。
4.偏花七星拳:绝招是“七星聚会”。
罗汉堂专研。
5.左右穿花手:罗汉堂专研。
6.少林双圈手:罗汉堂专研。
7.大摔碑手:罗汉堂专研。
8.波罗密手:称少林风云手,罗汉堂专研。
掌法9.大力金刚手:金刚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
般若堂专研。
10.般若禅掌:有“少林第一掌”之称,般若堂专研。
11.韦陀掌:有“灵山礼佛”、“恒河入海”等招数。
般若堂专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闭掌、裂心掌等八种。
般若堂专研。
13.千手如来掌:般若堂专研。
14.大慈大悲千叶手:般若堂专研。
15.少林龙旋掌:般若堂专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风推动落下的花瓣攻向敌人。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绵掌,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18.一拍两散掌:般若堂专研。
指法19.澄静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达摩院专研。
20.摩柯指决:绝招是“三入地狱”。
达摩院专研。
21.去烦恼指:绝招是“无忧无虑”,达摩院专研。
22.多罗叶指:十指轮弹,如波罗花绽开。
达摩院专研。
23.无相劫指: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
达摩院专研。
24.拈花指: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状。
达摩院专研。
25.大智无定指:源自《大智度经》,达摩院专研。
26.一指禅功:被称为“少林第一指”,能隔空伤人。
27.铁指禅劲:一指禅的基础内功,练到登峰造极时五指插入石碑中。
抓法28.少林十三抓:摹仿“龙蛇虎豹鹤猿鹰”等十三种动物的抓法。
29.寂灭抓:般若堂专研。
30、因陀罗抓:般若堂专研。
31、少林虎爪手:般若堂专研。
擒拿手32、拈花擒拿手:戒律院专研。
33、龙爪擒拿手:共三十六式。
戒律院专研。
34、十二擒龙手:戒律院专研。
剑法35、达摩剑法:著名剑招有“一苇渡江”等。
达摩院专研。
刀法36、菩提刀法:菩提院专研。
少林七十二绝技
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名称分别是铁臂功、排打功、铁扫帚功、足射功、腿踢功、铜砂掌(竹叶手)、蛇形术(蜈蚣跳)、提千斤、罗汉功、铁头功、四段功、铁布衫功、双锁功、上罐功、石锁功、铁珠袋、千斤闸、鞭劲功、分水功、玉带功、鹰翼功、跳跃法(登高超远法)、霸王肘、一指金刚法、拔钉功、一指禅功、石椿功、金钟罩、铁牛功、旋风掌、卧虎功、拔山功、金龙手、推山掌、踢椿功、鹰爪功、斩魔剑、玄空拳、金砂掌(摩擦术)、铁砂掌、飞行功、枪刀不入法、五毒追砂掌(五毒手)、飞檐走壁法、一线穿、蹿纵术、金铲指、揭谛功、梅花椿、拈花功、螳螂爪、跑板功、闪战法、金刀换掌功、轻身术、铁膝功、陆地飞行术、穿廉功、浪裹功(泅水术)、点石功、琵琶功、柔骨功、壁虎游墙术、门裆功、翻腾术、布袋功、蛤蟆功、千层纸功、弹子功、锁指功、追风掌功、软玄功。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是哪些?在武侠小说里经常看到少林寺七十二绝技,那么到底是哪些武功呢,跟随风林网络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也叫少林七十二艺,通常被认为是少林功夫的总称。
据《少林拳谱》记载,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又称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内功,均在少林门中秘传,但无详细文学记载。
少林七十二艺之说从何而来?金警钟《少林七十二艺》关于少林寺,在元代后,常住院(和尚居住的地方)分成了东、西、南、北四个院,并且各院宗师自掌门户、特别在武功方面,各自收徒,秘传单传,彼此保密,造成了即使同是少林寺和尚,师傅不同,所学到的功夫也有差别的局面,这种现象一直流传到今天。
“少林七十二艺”,就是在上面所谈的背景下出现的。
那是在1924年,有个叫金警钟的先生到少林寺访问,与当时的少林寺方丈、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妙兴大和尚切磋武艺,取其精华,并根据少林寺旧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之说,以及自己的武功底子,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一书,从此有了“少林七十二艺”之说。
但是它毕竟大部分取材于妙兴和尚,而妙兴和尚仅为少林寺西院武功的代表,所以,很难全部代表少林寺武功。
之后的“少林七十二艺”继金先生之后,南院的贞俊、贞绪等和尚也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
此后的永祥大师亦编写了“七十二艺”,他们相同之处是都列出了七十二种功夫,皆取名“七十二艺”,但在内容上各有特点。
永祥和尚为现代人,是西院子孙,他在继承金先生“七十二艺”基础上,吸收南院之长,将原书做了增删,补充了各种功夫的练法,内容十分详细,语言也较为通俗。
可以说他很好地总结了少林内外功,堪称“少林正宗七十二艺”。
少林和尚们练的七十二艺除大部与妙兴所谈,金警钟先生所著的七十二艺相同之外,不同的有铜砂掌、腿踢功、蛇行功、铁珠带、石桩功、旋风掌、金龙手、斩魔剑功、玄空拳、金砂掌、。
少林七十二绝技具体功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给大家01.一指金刚法一指金刚法,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练习精纯,一指到处,能洞胸撤腑。
其法每日于往来经过之墙壁及树木,或其他物体,以手之食指,向墙壁及物体,轻轻点之,渐渐增力,三年后则技成。
以一指触任何物体,必有显然之痕迹。
触木木可洞,触石石可碎,触人身则立见伤亡。
盖三年苦功习之一指,聚精会神,其功纯,其志坚,故有此惊人效力。
惟以防误伤起见,可见左手食指,非至万不得已,切勿轻事伤人也。
此种功夫与阴手一指禅功,有异曲同功之妙,惟须恒字为功。
02.双锁功双锁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精习之,可空手破白刃,两臂相接,如铡刀者然,且习之最易。
其法:以两臂之小臂,互相撞击,其初也痛难忍,殆习之既久,则筋肉坚实,不但不觉痛苦,而相撞之下,竟砉然有声,则第一步功夫成。
再以两腕两拳,两掌二指,一指独伸,互相撞击,俟声隆止,则第二步功夫成。
再以两臂与腿之上部颠倒互相撞击(左右膝上提),至皮肤柔软为止,则大功成矣。
03.足射功足射功,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其练法至简且易,晨昏散步之际,以足尖踢砖石等物。
初则足尖(即足趾)痛甚,习之即久,则筋肉坚实,且富于弹力,并须渐踢渐重,至斗大砖石,能一足踢出至丈外者,则初步功夫成矣。
再踢砖石向欲击之物体,瞄准击之,能应声而中者,则全功成矣。
于是交手之际,远则出其不意踢砖石以击之,近则以足踢其下部,无不应声而跌者,且下盘因之稳固。
04.拔钉功拨钉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为手上功夫之一。
注重拇指、食指、中指之抓劲,其练法至简且易。
用枣木厚板一块,三寸长大铁钉百零八个,用铁锤入木板,用拇指、中、食三指徐徐拔之,能应手脱落,则第一步功夫告成。
然后将铁钉锤入木板,喷水使生锈,再照法拔之,能应手脱落,则全功成矣。
惟此种功夫,初则苦之,甚至皮破血出,练后须以青盐、地骨皮,煎水洗之,以消毒去肿。
最后向空中抓取,如牵千斤之意,则兼阴柔之气,交手之际,出三指抓之,无不受重创,如著穴道(拿穴),亦有性命之虞,诚可畏也。
少林七十二绝技具体功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之三22.锁指功23.罗汉功罗汉功练夜眼内功也,即佛家慧眼之意。
此种眼法在普通人,必须下苦功始成。
然间亦有天生夜眼者,缘当初练习武术之旨,以为两眼必须练功,使其能于黑暗之中,辨细微之物,始克有成。
世有练习夜眼正须每夜站马步,瞪目向月之说,余幼时曾习之,险至双目失明,医治月余始愈。
于是知其妄,乃求余第二业师,教余练习夜眼之法,虽未成功,然余两目曾患奇疾,苟非此种功夫之补救,则早已失明矣。
其练法,可分为数步,每醒时,且不开目,用两手拇指相对擦热,揩目十四次,仍紧闭(由左向左上,向正上向右上,向右上,向右向右下,由右下向正下,向左下向左)轮转七周。
此即童子功中,开合轮睛功夫也。
转毕仍紧闭多时,忽大睁开,更用两手拇指背曲骨,紧按两眉梢(攒竹穴)小穴,凡七十二次。
又以手磨两颧上,及旋转耳根(耳根穴)三十六次。
又以手逆额,从两眉中间始(如理发师之捏头揉额然)以入头后发际七十二次,口中咽津液无算,此为醒后身之功夫。
又用淡绿纸糊成一风灯,燃香油灯,焰须小,置暗室中,立于灯前二丈处,盘膝趺坐,或坐于凳上,静心息气,聚精会神,向灯逼视,视一炊时,更闭目使眼珠按前法轮转三十六次;更反向(即由右向左)轮转三十六次。
然后更睁睛逼视风灯,一炊时后,即闭目练开合轮睛,仍左右行之,如此每夜行一个时辰(即二小时)。
三月之后,然后将风灯纸色加深少许,位置亦移远一二尺,每日再增加其纸色由淡湖色起,加至深蓝色为止,相距位置由二丈至十丈,其灯焰由蚕豆大缩至黄豆大为止,时间由一个时辰加至两个时辰,至此则夜间于黑暗中亦可辨物,如勤习不断,能在十丈以内,辨人之面目无误,则罗汉功成矣。
此种夜眼功夫练成后,非但利于夜行,并于泅水术,水内睁眼,非习此功不可,故江湖有“枣子练得精,比武占上风”之语,按枣子即眼珠之谓。
每日饭前,食白煮羊肝少许,可助内壮云。
24.壁虎游墙术壁虎功为软功内壮,又名爬壁功,又名挂画。
少林七十二艺精要自古以来,少林寺所传功夫极多,五花八门,有“七十二艺”之说。
这些功夫,按性质分,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
所谓内功以练精、气、神为主,功成后整体内壮。
所谓外功、硬功,多指锻炼躯体某一局部的猛力,轻功专练纵跳和超距,气功包括练气和养气。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许多功夫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得到迅速发展、推广,成为人们防身自卫或克敌制胜的本领,也有些成为表演场上引人惊奇的绝招。
当今许多功夫仍流传深远,人们珍惜古代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性的学习,成为武术爱好者锻炼意志,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提高武术技能的基本功。
“功夫”是少林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简单介绍一部分功夫,供读者参考。
1、梅花桩功梅花桩是少林门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着重练跳跃,以练就身体轻灵、步法敏捷和眼力而著称。
初练之时,不必上桩,可在地上用石灰画梅花形若干朵,每朵距离二尺至三尺不等,每朵五个圆圈作花瓣,布定梅花之后,在每朵梅花中指定一瓣为虚桩,另用暗号记明。
练者立中间一朵为实桩上,立时止一足,而着力于足尖,作独立朝岗之势,心中自定跳跃之程序,如左三右四,前二后五,依次跳去,左右足不拘。
最好叫一人在旁喝叫,依其所喝桩次走去,如其人喊右第二朵第一桩时,练者则跳至右侧第二朵居中一桩,余此类推。
但每一朵上的虚桩,须避免跳上,跳桩之时,脚尖务必踏于圆圈之正中,不可偏离,以免功夫不到上桩以后,身体摇晃而跌下。
在初练之时,宜先于一朵花的四个实桩上来回反复练习,继则在两朵八个实桩上行走,照此逐渐增加,练至在平地石灰所画的梅花形中能来来回回,则可正式上桩。
正式练功的梅花桩,用坚木棒五根,各长七尺,埋入地下三尺。
桩头直径二寸,平头,外用铁箍加固。
每桩相距二尺,中桩立于四柱中央,呈梅花形。
先于柱上站马步,初用足心,继用足跟,最后用足尖,练习百日之后在各桩上随意跳跃,最后可在桩上练习拳术套路。
2、沙包功沙包功也是学练武功的基本之一。
各大门派武功简介各大门派武功简介:挂一漏万,此作纯为抛砖之举,以引诸位之玉也。
见笑见笑。
1少林七十二绝技介绍一、拳法1、少林罗汉拳:罗汉拳和金刚掌同为少林入门功夫,但修习到高深境界,最普通的拳掌亦能成为最厉害的武功。
正印证了“大智若愚,无巧不拙”的千古道理。
2、光明拳:当年五大门派集会黄山,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夺得“天下第一拳”美誉,可惜如今已不幸失传。
3、闯少林三十三路神拳:罗汉堂专研。
4、偏花七星拳:绝招是“七星聚会”。
罗汉堂专研。
5、左右穿花手:罗汉堂专研。
6、少林双圈手:罗汉堂专研。
7、大摔碑手:罗汉堂专研。
8、波罗密手:又称少林风云手,罗汉堂专研。
二、掌法09、大力金刚手:金刚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
般若堂专研。
10、般若禅掌:有“少林第一掌”之称,般若堂专研。
11、韦陀掌:有“灵山礼佛”、“恒河入海”等招数。
般若堂专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闭掌、裂心掌等八种。
般若堂专研。
13、千手如来掌:般若堂专研。
14、大慈大悲千叶手:般若堂专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风推动落下的花瓣攻向敌人。
类似于“飞花摘叶”的功夫。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绵掌,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18、一拍两散掌:般若堂专研。
19、澄静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达摩院专研。
20、摩柯指决:绝招是“三入地狱”。
达摩院专研。
21、去烦恼指:绝招是“无忧无虑”,达摩院专研。
22、多罗叶指:十指轮弹,如波罗花绽开。
达摩院专研。
23、无相劫指: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
达摩院专研。
24、拈花指: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状。
达摩院专研。
25、大智无定指:源自《大智度经》,达摩院专研。
26、一指禅功:被称为“少林第一指”,能隔空伤人。
需有深厚的铁指禅劲功夫为基础。
27、铁指禅劲:一指禅的基础内功,练到登峰造极时五指可随意插入石碑之中。
四、抓法28、少林十三抓:摹仿“龙蛇虎豹鹤猿鹰”等十三种动物的形态创出的一套轻灵翔动的抓法29、寂灭抓:般若堂专研。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是哪些?
在武侠小说里经常看到少林寺七十二绝技,那么到底是哪些武功呢,跟随风林网络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也叫少林七十二艺,通常被认为是少林功夫的总称。
据《少林拳谱》记载,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又称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内功,均在少林门中秘传,但无详细文学记载。
少林七十二艺之说从何而来?
金警钟《少林七十二艺》
关于少林寺,在元代后,常住院(和尚居住的地方)分成了东、西、南、北四个院,并且各院宗师自掌门户、特别在武功方面,各自收徒,秘传单传,彼此保密,造成了即使同是少林寺和尚,师傅不同,所学到的功夫也有差别的局面,这种现象一直流传到今天。
“少林七十二艺”,就是在上面所谈的背景下出现的。
那是在1924年,有个叫金警钟的先生到少林寺访问,与当时的少林寺方丈、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妙兴大和尚切磋武艺,取其精华,并根据少林寺旧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之说,以及自己的武功底子,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一书,从此有了“少林七十二艺”之说。
但是它毕竟大部分取材于妙兴和尚,而妙兴和尚仅为少林寺西院武功的代表,所以,很难全部代表少林寺武功。
之后的“少林七十二艺”
继金先生之后,南院的贞俊、贞绪等和尚也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
此后的永祥大师亦编写了“七十二艺”,他们相同之处是都列出了七十二种功夫,皆取名“七十二艺”,但在内容上各有特点。
永祥和尚为现代人,是西院子孙,他在继承金先生“七十二艺”基础上,吸收南院之长,将原书做了增删,补充了各种功夫的练法,内容十分详细,语言也较为通俗。
可以说他很好地总结了少林内外功,堪称“少林正宗七十二艺”。
少林和尚们练的七十二艺
除大部与妙兴所谈,金警钟先生所著的七十二艺相同之外,不同的有铜砂掌、腿踢功、蛇行功、铁珠带、石桩功、旋风掌、金龙手、斩魔剑功、玄空拳、金砂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