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7
兽医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1. 什么是兽医临床诊断学?说到兽医临床诊断学,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名词,听起来就像是个高大上的专业术语,但其实它的意思可简单得多。
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医生会问你各种问题,做一些检查,最后给你一个诊断。
兽医临床诊断学就是在兽医界做同样的事情,不过是为我们可爱的宠物们服务。
想想那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它们也有自己的健康问题嘛!所以,兽医临床诊断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来找出动物的“病根”。
2. 诊断过程的重要性2.1 观察是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可是重中之重。
想象一下,你带着你的狗狗去看兽医。
兽医会仔细观察它的举动,比如它的走路姿势、饮食习惯,甚至是它那双大眼睛里是否流露出不适。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兽医的眼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狗狗的毛发有没有掉得厉害?有没有流鼻涕?这些小细节都能透露出大信息,让兽医快速锁定问题。
2.2 询问来补充接下来,兽医会问你一些问题,比如狗狗最近有没有不吃饭、有没有呕吐等。
这时候,作为主人可要多多配合哦!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宠物的日常习惯和变化,能帮助兽医更快地做出判断。
兽医会把这些信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像拼图一样,一步一步拼出真实的情况。
3. 常见的诊断方法3.1 体检:手到病除接下来就是体检环节,兽医会通过触摸、听诊等方法来检查宠物的身体状况。
这可不是随便摸摸就了事哦!兽医会用听诊器仔细听心跳,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声音,像侦探一样查找线索。
我们常常听到“闻诊、问诊、切诊”,这就是兽医的“看家本领”。
体检就像是一次全面体检,任何小问题都可能成为大隐患。
3.2 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有时候,单靠观察和体检还不够,兽医可能会建议做一些辅助检查,比如抽血化验、X光检查等。
这些检查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它们就像是给宠物拍个“全身照”,帮助兽医更清晰地了解宠物的内部状况。
就像我们去医院做个CT扫描,确保没有什么“潜伏”问题。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名词解释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名词解释包括以下几类:
1.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各种家畜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2.症状:疾病过程中患病动物所表现的病理性异常现象。
兽医临床中将机能紊乱现象与形态、结构变化统称为症状。
3.半浊音:介于清音与浊音之间的一种过渡音响,叩击肺边缘时出现该音。
4.清音:是清音和鼓音之间的过渡声,声音强、声低、声长,例如鼻旁窦的空箱音、肺气肿。
5.强制运动:是不受意识支配和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强制发生的不自主运动。
6.黄疸:血液中的胆色素上升,皮肤、粘膜变黄的现象。
7.噻菌灵: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动物临床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其目的是通过对动物的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准确判断动物患病的类型和程度,为动物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病史采集:兽医临床诊断的第一步是了解动物的病史。
兽医师需要询问动物主人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疫苗接种情况、过去的疾病史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分析病因和病情。
2. 临床观察和体格检查:兽医师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表情、体态等外在表现,以及对动物进行体温、呼吸、心率等体格检查,来初步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和患病可能性。
3. 实验室检查:兽医临床诊断离不开各种实验室检查手段。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如X光、超声波等)、细胞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客观数据,帮助兽医师确定病因和病情。
4.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对动物组织或细胞的病变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来确定病因和病情的一种方法。
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活检、切片制备和染色等技术手段进行。
5. 临床诊断思维:兽医临床诊断学注重培养兽医师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
兽医师需要根据动物的临床表现、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形成初步诊断,并进一步进行鉴别诊断和排除诊断,以确定最终的诊断结果。
6. 诊断技术和方法:兽医临床诊断学还研究和应用各种诊断技术和方法,如影像学技术、实时荧光PCR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7. 临床诊断规范和标准:兽医临床诊断学研究和制定各种临床诊断规范和标准,以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些规范和标准涉及到临床诊断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报告等。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它为动物的健康提供了科学的诊断方法和技术支持。
兽医师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思维等手段,可以准确判断动物的疾病类型和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兽医临床诊断学主要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独立进行动物临床诊断的专业人员。
主要内容包括:
1. 动物临床诊断的基础知识:包括动物的生理、病理和临床特点,动物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等。
2. 动物临床诊断的程序:包括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诊断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等。
3. 常见动物疾病的诊断: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常见疾病,如感冒、流感、禽流感、狂犬病、肝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4. 动物临床诊断的影像学:包括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在动物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如肿瘤、骨折、中毒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5. 诊断争议的解决:包括诊断中可能出现的争议和解决方法,如异型感染、遗传疾病的诊断等。
6. 临床诊断的统计分析:包括诊断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如诊断准确率、一致性、召回率等指标的计算和应用。
除了以上主要内容外,兽医临床诊断学还需要掌握实践技能,如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调查、药物治疗等。
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诊断技术,跟随兽医临床的发展。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临床病例,运用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流程、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病猪1头,健康猪1头。
2. 实验仪器: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X光机、实验室显微镜、离心机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抗生素、消毒液等。
三、实验方法1. 病史采集:询问猪主关于病猪的饲养管理、发病经过、治疗情况等,了解病猪的基本情况。
2. 临床检查:对病猪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体温、呼吸、脉搏、可视黏膜、皮肤、四肢、神经系统等。
3. 实验室检查:(1)血液学检查:采集病猪血液,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检查。
(2)病原学检查:采集病猪的组织、分泌物等,进行病原学检测。
(3)影像学检查:利用X光机对病猪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器官形态及病变情况。
4. 综合分析:结合病史、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
四、实验结果1. 病史采集:病猪饲养管理良好,发病前无明显异常。
发病后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
2. 临床检查:病猪体温39.5℃,呼吸频率加快,可视黏膜发绀,四肢无力,站立不稳,神经系统症状明显。
3. 实验室检查:(1)血液学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2)病原学检查:病猪肠道分泌物中检测到溶血性大肠杆菌。
(3)影像学检查:X光片显示病猪肺部有炎症灶,心包积液。
五、诊断根据病史、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猪水肿病。
六、讨论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后仔猪的一种毒血症。
主要症状为头部和胃壁等处出现明显水肿,神经症状明显,肌肉颤抖、阵发性抽搐、盲目运动,发展为共济失调、麻痹和倒卧,四肢呈划水样。
病变主要为水肿,胃壁及肠系膜水肿明显。
本次实验中,通过对病猪进行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最终诊断为猪水肿病。
兽医临床诊断学名词:1.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各种动物为对象,从实践角度出发,系统的研究疾病诊断方法和理论的科学。
2.物理检查方法:直接对病畜或畜群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检查的方法。
3.症状学:动物患病时所表现出的异常显现,包括形态改变和进机能异常。
4.全身症状:是指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刺激所呈现的全身性反应。
(肠胃炎-胃肠卡他)5.局部症状:某一组织或器官患病时,所呈现的局部反应。
(外伤咳炎症)6.示症症状:某一疾病所特有的而其他疾病没有的症状。
(纤维素性肺炎的铁锈色鼻液等)7.典型症状:只反映疾病临床特征的症状。
(胸膜炎的腹式呼吸、大叶性肺炎的高稽留热)8.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对疾病诊断有决定意义的症状叫主要症状,反之为次要症状。
9.前驱症状:主要症状未出现前,最早出现的症状,也叫先兆症状。
(异嗜-营养代谢)10.后遗症状:原发病已基本治愈,遗留下来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外伤-疤)11.综合症候群:在有些疾病过程中,某些症状常固定的组合在一起,同时或按一定顺序表现出来,这些症状联合称综合症候群。
(肝病——黄疸消瘦腹水)12.诊断:对动物所患疾病的本质的判断。
13.预后:对疾病发展趋势和可能结局的估计。
14.预后佳良:动物不仅能恢复健康而且不影响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
(支气管炎)15.预后不良:指患病动物可能死亡或不能彻底治愈而严重影响今后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
(胃肠破裂慢性肺气肿乳牛化脓性乳房炎)16.预后慎重:某些疾病的结局随动物个体状况治疗条件与时机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17.预后可疑:由于资料不全或病情可再发展变化,意识不能做出肯定的预后。
18.现病例:动物本次患病的情况和经过。
19.既往史:即过去病畜或畜群病史。
20.问诊:就是以询问的方式向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询问关于病畜发病情况和经过包括现病例、既往史、平时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或利用的情况。
21.视诊:用肉眼直接观察患病动物所呈现的异常现象的方法。
22.触诊:检查者用手指、手掌、拳或借助于探管、探针等检查仪器对所要求检查部位组织器官进行触压和感觉进行病变判断的方法。
名词解释1. 疾病:机体与⼀定病因相互作⽤⽽发⽣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争过程。
2. 症状:疾病过程中所引起的某些组织、器官的机能紊乱现象和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变化,统称为症状。
3. 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各种畜禽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度,研究其疾病的诊断⽅法和理论的科学。
4.综合症候群/综合征: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同时或相继出现的这些症状的联合。
5. 叩诊:⽤⼿指或器械对动物体表进⾏叩击,使之震动⽽产⽣声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部位的脏器状态有⽆异常的⼀种检查⽅法。
6. 清⾳:⾳调低,⾳响强,振动持续时间⻓的⼀种⾳响,是叩诊正常肺区所产⽣的声⾳。
7. 浊⾳:⾳调⾼,⾳响弱,振动持续时间短的⼀种⾳响,是叩诊厚层肌⾁部位(臀)及不含⽓的实质器官(⼼肝脾)与体壁直接接触的部位时所产⽣的声⾳。
8. ⿎⾳:⾳调⾼,⾳响强,振动持续时间⻓的⼀种⾳响,是叩诊健康⻢盲肠基部或健康⽜瘤胃上部1/3所产⽣的声⾳。
9. 相对浊⾳/半浊⾳:介于清⾳、浊⾳之间的⼀种⾳响。
(⾳调⾼,⾳响弱,振动持续时间短的⼀种⾳响,是叩诊⼼与肺重叠处所产⽣的声⾳。
)10. 过清⾳:介于⿎⾳和清⾳之间的⼀种⾳响,是病理性⾳响,【提示肺⽓肿】。
11. 发育良好:体躯⾼⼤,结构匀称,肌⾁结实,强壮有⼒12. 恶病质:⾼度的营养不良13. 轻度兴奋:病畜对外界的轻微刺激及表现为强烈反应,经常左顾右盼、竖⽿、刨地、不安乃⾄挣扎脱缰。
【可⻅于脑及脑膜充⾎,颅内压增⾼及某些毒物中毒时,如脑与脑膜的炎症,⽇射病与热射病的初期等】常性性14. 精神狂躁:病畜表现为不顾⼀切阻碍向前直冲或后退不⽌,反复挣扎脱缰,乃⾄攻击⼈畜多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病例,【如狂⽝病】15. 昏迷:昏迷是动物的重度意识障碍,可⻅意识不清,卧地不动,呼唤不应,对刺激⼏乎⽆反应,或仅有部分反射功能,多⻅于【脑及脑膜疾病的后期】。
16. 盲⽬运动:表现为⽆⽬的的徘徊,或直向前冲,或后退不⽌,绕桩打转或呈圆周运动,有时以⼀肢为轴呈时针样运动,提示为脑及脑腹的充出⾎、炎症或中毒等,如常⻅的疾病有⻢流⾏性脑脊髓炎、⼄型脑炎、霉⽟⽶中毒,也⻅于脑内的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脑包⾍病等)。
消化系统的检查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肠及肝脏、脾脏、胰脏等。
消化系统疾病在内科疾病中最多见,尤其是幼畜及老龄家畜发病率最高。
而且许多传染病、寄生虫病及中毒性疾病常并发消化系统疾病。
一、口、咽和食道检查
1口腔检查
1.1开口方法
1.1.1徒手开口法
检查牛时,一手捏住鼻中隔向上提起或提鼻绳,另一手从口角伸入口腔牵出舌,即可使口张开进行检查。
检查马时,一手握笼头,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伸入口腔,顶住上腭,即可开口;也可将舌从口角处牵拉出进行检查。
1.1.2开口器开口法
马可使用单手开口器,一手握住笼头,一手持开口器自口角处伸入,将开口器螺旋形部分伸入上、下臼齿之间,使口腔张开。
用重型开口器时,将开口器的齿板钳入上下切齿之间,再转动螺旋柄,即可逐渐使口腔张开。
猪用开口器开口时,助手握住猪的两耳,检查者将开口器平伸入猪的口内,将开口器用力下压,即可打开口腔。
1.2口唇:除老龄家畜外,健康家畜两唇紧闭、对合良好。
病理情况下表现为:
唇下垂(见于面神经麻痹、马霉玉米中毒、重剧性疾病)、
唇歪斜(见于一侧性面神经麻痹、猪萎缩性鼻炎)、
唇紧张性闭锁(见于破伤风、脑膜炎)、
唇肿胀(见于口粘膜的深层炎症和血斑病)、
唇部疱疹(见于口蹄疫、马传染性脓疱口炎、猪传染性水泡病)、
唇部结节溃疡和瘢痕(见于口蹄疫、粘膜病、马鼻疽和流行性淋巴管炎)。
1.3流涎:动物表现口腔分泌物增多并自口角流出,主要是由于吞咽困难或唾液腺受到刺激分泌增加的结果。
见于各型口炎和伴发口炎的各种传染病以及咽炎和食道阻塞。
牛群中多数牛只出现大量牵缕性流涎,同时伴有跛行症状的应注意口蹄疫;
猪只口吐白沫,应注意中暑、中毒和急性心力衰竭。
1.4气味:动物在生理状态下,口腔内除在采食之后,可有某种饲料的气味外,一般无特殊臭味。
当动物患消化机能障碍的某些疾病时,口腔上皮脱落及饲料残渣腐败分解而发生臭味,见于热性病、口腔炎、肠炎及肠阻塞等;
当动物患有齿槽骨膜炎时,可发生腐败臭味;
当奶牛患有酮血症时,可发生烂苹果味;
有机磷中毒发出大蒜臭味。
1.5粘膜:口腔粘膜的检查包括温度、湿度、颜色和完整性。
口腔温度升高见于口炎及各种热性病;口腔温度降低见于重度贫血、虚脱及病畜濒死期。
口腔湿度降低见于一切热性病、马骡腹痛病及长期腹泻等;口腔湿度增加见于口炎、咽炎、狂犬病、破伤风等。
口腔粘膜颜色的病理变化表现为潮红、苍白、黄染、发绀,其诊断意义与其它部位的可视粘膜(如眼结膜、鼻粘膜、阴道粘膜)颜色变化的意义相同,其中,口腔粘膜的极度苍白或高度发绀,提示预后不良。
口腔粘膜的完整性表现为口腔粘膜上出现疱疹、结节、溃疡,牛、羊可见于口蹄疫、恶性卡它热及维生素缺乏症,猪可见于传染性水泡病、口蹄疫、痘疮,马可见于脓疱性口炎。
鸡发生白喉、牛发生坏死杆菌病时,口腔粘膜上常附有伪膜。
1.6舌头:
舌的检查应该首先注意舌苔的变化。
舌苔是舌表面上附着的一层脱落不全的上皮细胞沉淀物。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
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
常见的舌苔有白.黄.黑三种。
舌苔是由胃气所生,从舌苔的颜色、薄和厚薄厚可辨别疾病;舌苔白见于热性病初期和感冒,舌苔黄见于胃肠炎,舌苔灰黑色表示病情严重。
舌苔黄、厚见于病情严重和病程长久。
舌苔薄、白见于病情轻和病程长久。
从舌苔的变化,可辨别疾病的转化。
舌苔由黄变白,由黑变黄说明疾病好转,如果是又白变黄,又不断变黑说明疾病不断加重。
健康动物舌转动灵活且有光泽,其颜色与口腔粘膜相似,呈粉红色。
当循环高度障碍或缺氧时,舌色深红或呈紫色;如果舌颜色青紫、舌软如绵则常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舌形态的病理变化主要有:
木舌(舌硬如木,体积增大)可见于牛放线菌病;
舌麻痹可见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各型脑炎)的后期和饲料中毒(如霉玉米中毒、肉毒梭菌中毒);
舌体横断性裂伤多见于衔勒所致。
猪囊尾右可见到猪舌头下和舌系带两侧有高粱米粒大或豌豆大的水庖状结节。
1.7牙齿:牙齿患病也常常为消化不良、消瘦的原因之一。
牙齿的检查主要注意齿列是否整齐,有无松动、龋齿、过长齿、波状齿、赘生齿、磨灭情况。
马的牙齿磨灭不整,常见于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还常导致口腔损伤发炎。
牛的切齿磨损,齿列不齐常见于矿物质缺乏和慢性氟中毒。
2咽的检查
当病畜表现吞咽障碍,尤其是伴随着吞咽动作有饲料或饮水从鼻孔流出时,应作咽部检查。
检查方法主要是视诊和触诊,视诊注意头颈姿势及咽部周围是否有肿胀;触诊可用两手在咽部左右两侧触压,并向周围滑动,以感知其温度、硬度及敏感性。
病畜头颈伸直,咽喉部肿胀,触诊有热痛反应,常见于咽炎;
如幼驹发病且伴有附近淋巴结肿胀,可见于马腺疫;
牛咽喉周围的硬肿,应注意结核、腮腺炎和放线菌病;
猪应注意咽炭疽、链球菌病和急性肺疫;
当发生咽麻痹时,粘膜感觉消失,触诊无反应而不出现吞咽动作。
3食道的检查
当病畜表现吞咽障碍及怀疑食道阻塞时,应作食道检查。
常用视诊、触诊和探
针的检查方法。
3.1食道视诊
注意观察吞咽动作、食物沿食管通过的情况、局部有无肿胀和波动;
如果食道呈局限性膨隆,主见于食道阻塞、食道狭窄和食道憩室;
如果食道呈腊肠样肿大,主见于食道扩张。
3.2食道触诊
检查者站在病畜左侧,左手放在右侧食道沟固定颈部,右手指端沿左侧颈部食管沟自上而下滑动检查,注意是否有肿胀、异物、波动感及敏感反应等。
当食道发炎时,触诊有疼痛反应和痉挛性收缩;
当食道痉挛时,触诊食道紧张呈索状;
当颈部食道阻塞时,触诊可感知阻塞物的大小、性状及性质;
当胸部食道阻塞时,整个食道膨大如腊肠样,触诊呈捏粉状。
3.3食道探诊
意义:诊断疾病:通过胃管检查胸部食道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胃管进入的长度和动物的反应,可确定食道阻塞、狭窄、憩室和炎症发生的部位,并可提示胃扩张的可疑。
治疗疾病: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抽取胃液:根据需要可借助胃管抽取胃内容物进行实验室检查。
方法:
鉴别误入气管的方法:
药物误入肺的临床表现及抢救:
注意事项:
诊断意义:
如食道阻塞时,则胃管到达阻塞部位即不能前进;
食道憩室时,插入憩室内则不能前进,当反复提插胃管有时可以从憩室上方通过;
食道扩张或狭窄时,则插入胃管困难,但饮水未见变化;
食道痉挛时,则胃管前进阻力增大,如果缓慢操作有时可以通过;
食道炎时,食道探诊病畜表现不安、咳嗽、虚嚼;
急性胃扩张时,当胃管插入胃内后,可有大量酸性气体或黄绿色稀薄胃内容物从胃管排出。
4嗉囊的检查
家禽嗉囊是食道在胸部入口前的突出部分。
嗉囊粘膜内分布有粘液腺,分泌粘液。
嗉囊是积存、磨碎、浸润和软化食物的器官。
主要检查方法是触诊和视诊。
常见疾病有嗉囊积食(内容物充实坚硬),嗉囊积气(内容物膨胀有弹性),嗉囊积液(内容物柔软有波动)。